這張Horenstein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版本,我在2024年3月30日已經寫過CD/SACD版本,只是黑膠版遲到現在才出現。原版是英國Unicorn所出版,而現在介紹這張則是由香港絲綢之路唱片復刻製作發行。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全曲大約多少時間?大概要五十幾分鐘吧!五十幾分鐘的長度能夠容納在一張33轉的黑膠唱片嗎?一般來說不會這樣刻片,因為溝槽會太擠了。不過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卻可以這樣做,一方面是五十幾分鐘要分成二張33轉唱片有點尷尬,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則則是因為這首交響曲有許多比較沉靜的樂段,音樂起伏沒那麼大,可以將溝槽刻得比較擠些,將五十幾分鐘容納在一張黑膠唱片上。我特別拍了這張唱片的溝槽,以及另外一張「正常」唱片的溝槽,從中可以比較出馬勒這張唱片的溝槽比較薄,不過並無礙於音響再生,聽起來很正常。
馬勒的9首交響曲(或說11首,包括大地之歌、未完成的10號)中,第一號交響曲是最容易入門的。創作遠因是在1883-1885年間,馬勒任職Kassel歌劇院時,愛上歌劇院的花腔女高音Johanna Richter(1858-1943),但這段戀情沒有成功,馬勒傷心之餘寫了「青年流浪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並且送給無緣的情人。這首套曲中的第二首、第四首後來被用在第一號交響曲中。
▲
這是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沉靜樂段與激情樂段的溝槽,請注意沉靜樂段溝槽壁比較薄
馬勒這首第一號交響曲寫於1884-1888年間,完成時並非現在我們所聽到的四樂章,而是名為二篇交響詩,第一篇有三個樂章,第二篇有二個樂章,而且每個樂章都有文字描述。但是在布達佩斯首演後反應不佳,後來在1896年於柏林演出時,馬勒將原本的第二樂章刪除,並且去掉每個樂章的文字描述,這個版本在1899年出版,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四樂章版本。而巨人Titan之名是在1893年漢堡演出時,馬勒以作家Jean Paul的小說「Titan」作為這首交響曲的標題。
▲
這是正常唱片沉靜處與激動處的溝槽,溝槽壁很厚。
以下有關這張黑膠唱片的介紹,我援引介紹CD/SACD版時的文字如下:Jascha Horenstein(1898-1973)是烏克蘭基輔出生的美國猶太裔指揮家,他的名字經常跟馬勒(1860-1911)連在一起,事實上他的唱片錄音也不多。或許因為如此,所以他的唱片錄音成為唱片迷追逐的對象。除了他指揮的馬勒交響曲,他跟鋼琴家Earl Wild合作的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Nielsen的第五號交響曲也是膾炙人口的錄音作品。
眾所周知,Horenstein為英國Unicorn唱片公司錄製的馬勒第一號與第三號交響曲(1970年7月錄) 非常著名,以前我已經介紹過第三號交響曲,而這次要介紹的就是第一號交響曲,二者的合作樂團都是倫敦交響樂團。另外他替Unicorn唱片錄製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是跟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的。或許唱片迷會認為他的第三號好過第一號,事實上未必如此。一來第三號的音響效果遠遠好過第一號,而且是馬勒時間最長的交響曲;二者第一號的錄音版本多過第三號(在他出版第一號時)。對於Horenstein而言,第一號與第三號都是他的心血結晶,不分軒輊。
Horenstein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父親娶了三位老婆,有16個孩子,他是第13個,也是第三任老婆的長子。他母親來自奧地利著名猶太拉比家庭,從小教他鋼琴。除此之外,他也從大家族聚會中接觸音樂。1905年,這個大家庭感受到俄羅斯政情惡化,搬遷到現在屬於波蘭(當時屬於德國)的Königsberg。1911年,他們全家又從Königsberg搬遷到維也納,那裡有更多家族親戚可以相互照顧。1916年他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受教於當時許多著名的老師、作曲家(Franz Schreker)等,不過Horenstein並未正式學過指揮,而是小提琴、作曲等。
1920年,他的老師Franz Schreker被任命為柏林音樂院院長,Horenstein與許多同學跟著老師進入柏林音樂院,不過此時還是專注在作曲上。而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也不俗,曾在維也納交響樂團中擔任第二小提琴手,不過因為切肉傷到手指而讓他不得不放棄演奏生涯。
1922年,Horenstein在維也納第一次登台指揮,樂團是維也納交響樂團,地點是樂友協會音樂廳,也就是金廳,指揮曲目是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馬勒自己也在這裡親自指揮過這首交響曲。各位想想,馬勒在1911年過世,1922年時,馬勒尚默默無聞,而Horenstein這位並非指揮科班的人竟然指揮當時很冷門的作品,難怪後日會被人跟馬勒緊緊綁在一起。
後來Horenstein曾在柏林指揮柏林交響樂團(不是柏林愛樂),也因此能夠跟指揮柏林愛樂的福特萬格勒接近,觀摩他的指揮,Horenstein自己曾說那是他唯一的指揮課。1927年,Horenstein參加法蘭克福舉辦的音樂節,將指揮Neilsen與巴托克的作品。排練時,福特萬格勒與Neilsen來到現場,為了顯露自己對作品的瞭解,Horenstein刻意多次指出樂團的錯誤。本來他希望能夠獲得福特萬格勒的讚賞,但後者卻說他忽略了樂曲的連慣性,這讓Horenstein很失望。不過,事後福特萬格勒推薦他去杜塞朵夫歌劇院當指揮,可見福特萬格勒也是欣賞這位年輕指揮的。
1928年起,Horenstein在杜塞朵夫歌劇院任職,事業開始發展。不過在1932年,他開始受到黑函攻擊,說他的指揮太偏重猶太作曲家作品等等。風向開始轉變了,納粹上台,1933年3月開始禁止猶太指揮家在國立歌劇院擔任指揮工作。二週後,Horenstein預感大禍即將臨頭,逃往巴黎。1939年,巴黎也已經不安全,他在友人幫忙下以假護照帶領家人搭郵輪前往美國,開始在美國發展。
1947年,二戰結束後,Horenstein回到法國發展,1952年與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事後開始跟Vox唱片公司合作錄音。當約翰尼斯堡建城70週年時,舉辦音樂季,邀請倫敦交響樂團與Joseph Krips舉辦五場演奏會(那次音樂季長達6星期),最後一刻Krips病倒,Horenstein接替演出,這才跟倫敦交響樂團產生親密關係,一直到他死為止。後來的故事還很長,我就不說了。
Horenstein除了與Vox唱片合作之外,最主要的錄音來自跟讀者文摘合作,當時讀者文摘進行偉大的音樂出版工程,為後世留下大量精彩唱片錄音,Horenstein的錄音也在其中。但他怎麼會跟Unicorn唱片扯上關係呢?這家英國唱片公司原本只是倫敦Record Hunter唱片行的分支機構,起因是他們接到許多客戶的要求,尋找許多罕見的曲目或錄音,包括Neilsen的第五號交響曲與福特萬格勒的錄音等。
老闆John Goldsmith(1939-2020)聽到Horenstein正與BBC、新愛樂交響樂團合作錄製Neilsen第五號交響曲,於是去找Horenstein的經紀人洽談。當時Unicorn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唱片公司(1968年創立),經紀人眼睛長在額頭上,說Horenstein只跟大唱片公司合作,但John Goldsmith反問大唱片公司的錄音在哪裡?經紀人被他纏得沒有辦法,只好約跟Horenstein見面。
本來Horenstein對這項錄音計畫也沒什麼興趣,不過當他聽到John Goldsmith說認識福特萬格勒的遺孀,而且讓福特萬格勒的檔案錄音在日本賣得很好,這才產生興趣。於是Horenstein答應錄製,但條件是如果聽了不滿意,Unicorn不能出版。於是,我們今天才能聽到Horenstein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馬勒第一號與第三號交響曲,以及第六號交響曲。
Horenstein的第一張馬勒作品錄音,應該是1928年的「Kindertotenlieder」,那時還是留聲機時代。他第一次錄製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是在Vox唱片時代,第二次錄製就是現在我介紹的這張,與倫敦交響樂團在1969年9月29、30日的錄音。現在重聽這張再版片,老實說歷史意義遠大於他的詮釋與錄音,因為這麼多年來,已經有太多馬勒交響曲錄音版本,而其中演奏詮釋與錄音效果傑出者不在少數。儘管如此,我也不得不說這個版本無論是詮釋或錄音效果還是有他的傑出地位,放在眾多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錄音中,還是能夠發光。當時的錄音師是Bob Auger,錄音地點在倫敦Barking Assembly Hall。
很精彩的DMM復刻黑膠版,香港絲綢之路唱片發行,如果您沒聽過Horenstein的馬勒,下手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