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寫大陸太平洋影音的第二張唱片,會挑這張唱片出來寫,一方面是因為沈媛的管風琴演奏技巧、詮釋的確不錯,另一方面是錄音效果很合我的胃口。不過,跟其他幾張太平洋影音的唱片比較,我有點迷糊了。為什麼?因為這張唱片的錄音風格是純古典音樂式的音效,這是楊震的本業。但是,為何有些太平洋影音的唱片卻錄得趨向流行音樂風格,例如小提琴與人聲都加了大量味精,顯得濃妝豔抹,失去自然的美感。顯然不同的錄音師所呈現的錄音美學差異很大。
先說楊震是誰好了,他是廣州星海音樂廳的副主任,也是星海音樂廳的首席錄音師。在我所聽過的太平洋影音所出版的唱片中,只要是在星海音樂廳所錄製的,他就是擔任錄音師。而他的錄音風格就是我們所習慣歐美古典音樂唱片的錄音風格,其水準拿到國際上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可惜的是,太平洋影音所出版的唱片有許多是在錄音室錄製,而且味精加得很重,不是我喜歡的錄音風格。如果太平洋影音的唱片都能錄得像楊震一樣,那我可能就有很多唱片要推薦了。
話說回頭,這張CD是沈媛在星海音樂廳中,以廳內的管風琴現場錄製的。目前在亞洲,衛武營的管風琴是亞洲最大,總共有9,194根(一說9,085)音管,總重將近55公噸,127個音拴。而星海音樂廳這座管風琴比較小,不過也有將近7,000根音管,重約40公噸。衛武營最長音管10公尺(約33英尺),星海音樂廳管風琴最長音管32英尺,二者差不多。一般來說,32英尺長的音管可以發出16Hz,而16英尺長的音管可以發出32Hz。大部分的管風琴音樂如果能有16英尺的管風琴,應該就夠了,要演奏到16Hz這麼低的機會應該少見。所以,星海音樂廳的管風琴雖然規模比衛武營小,但要應付所有的管風琴音樂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張唱片的管風琴演奏者沈媛四歲跟隨父親學鋼琴、電子琴,十歲入瀋陽音樂院附中,十六歲進入中央音樂院,二十歲保送中央音樂院碩士生,二十二歲畢業留校任教。後獲得德國藝術大學管風琴演奏博士,以及日本東京聖德大學管風琴博士。她曾獲得中國、國際比賽七次第一名,其豐富經歷在此說不完,請自己上網耙梳。
錄製管風琴演奏,若不是在教堂,就是在音樂廳,這二種場地的殘響時間相比,教堂比音樂廳長得多。殘響時間長的教堂如果演奏節奏變化快的音樂,可能就會顯得比較渾濁些,但在音樂廳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音階可以聽得很清楚。此外,音樂廳的場地比教堂大,往往更能夠錄出氣勢磅礴的音響效果,怕只怕家裡的音響系統不夠大,無法完整再生管風琴龐大的能量而已。
錄製這張管風琴音樂時,錄音師楊震使用了22支麥克風,收錄包括管風琴、合唱團的演奏演唱,當然也收錄了音樂廳的空間殘響。錄製管風琴音樂,我想有經驗的錄音師都沒問題,比較大的挑戰是,到底是要呈現緊迫有侵略性的管風琴效果?還是距離比較遠、聽起來舒適的管風琴效果?或者取其中?這種取捨就是錄音師美學的展現。在這張管風琴錄音中,我認為錄音師安排得很好,很合我的胃口。尤其是第一首加入廣州越秀區少年宮小雲雀合唱團的合唱,錄音效果更是優異。錄音時這些小朋友圍著主麥克風,呈半圓弧形排列,營造出如天籟般的環繞包圍感。可惜,整張CD只有第一首加了合唱,如果能多加幾首,那就更吸引人了。
除了第一首之外,其他曲子都是管風琴獨奏。第二首安排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巴哈「D小調觸技與賦格」,這是音響迷很喜歡的一首管風琴名曲,不過家裡能夠淋漓盡致表現者不多,只能腦補。第七軌法朗克的Choral No.2管風琴與第八、第九軌Widor的二首交響曲,以及第十軌梅湘的「關於三位一體的冥想」演奏得比較低沉,有低頻效果。其他幾首是偏向細緻的管風琴音樂,而最後一首也是管風琴名曲巴哈的「眾望喜悅」,內中有很低沉的音階,假若府上喇叭夠大夠好,可以滿足音響迷對管風琴這種樂器的低頻按摩期待。
這是一張演奏、錄音都很棒的CD,聽起來不會單調,反而充滿吸引力,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