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CD的標題是「A Poet's Love」,內容則是普羅高菲夫與舒曼的二部作品,不過並非管弦樂或鋼琴獨奏,而是改編成中提琴與鋼琴的合奏。為何名為「詩人之戀」呢?一方面舒曼那部作品的本名就是「詩人之戀」。而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更是家喻戶曉的愛情悲劇,也是中提琴手Timothy Ridout在青年管弦樂團中當團員時,經常演出的曲目。所以,這次他選擇了自己改編的舒曼「詩人之戀」,以及Borisovsky改編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二者配對,名為「詩人之戀」。
普羅高菲夫(1891-1953)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原本是為管弦樂而寫的芭蕾舞曲,這是他在1934-1935年間的作品,與他的「三橘之戀」、「灰姑娘」並稱為三大芭蕾舞曲。完成之後由於遇到政治風暴,所以一直到1938年才在捷克首演,前蘇聯的首演要到1940年1月才舉行。「羅密歐與茱麗葉」是四幕九場芭蕾舞劇,總共有52段音樂,完成之後普羅高菲夫親自改編成三套管弦組曲,以及一套鋼琴組曲」,這也就是目前我們經常聽到的不同版本。有意思的是,組曲先行發表,最後才是芭蕾舞的演出。
舒曼(1810-1856)的「詩人之戀」原本是舒曼依據德國詩人海涅(1797-1856)的詩所譜的聯篇歌曲,現在改編為中提琴與鋼琴演奏。音樂史上許多作曲家依據當代或以前的詩人作品譜曲,作曲家與詩人或許根本沒見過面。不過舒曼與海涅是真的見過一次面,那是在1828年,而前一年海涅出版了詩集「Buch der Lieder」。舒曼因為對文學很有興趣,於是透過朋友的介紹,在慕尼黑跟海涅見面,那年海涅30歲,舒曼才18歲。
不過舒曼並非在跟海涅見面時當就譜寫這首Op 48的「詩人之戀」,而是在1840年,他跟克拉拉結婚那年才譜寫。那年或許因為贏得美人歸,舒曼的創作特別豐富,包括這首「詩人之戀」。他從海涅「Buch der Lieder」中挑出20首詩來譜曲,最後完成16首,舒曼並且將這16首歌編成一篇故事,每首歌都有文謅謅的標題,大體上就是描述男女戀人從認識開始的興奮快樂,到失戀時的痛苦,最後則是回憶戀愛時光。從這樣的結構中也可窺知舒曼本人的個性。原本這是為鋼琴與聲樂家所寫的作品,現在以中提琴代替聲樂家,聽起來別有一番味道。
說到中提琴,大多數人認為這是比較冷門的獨奏樂器,通常都只是管弦樂團或室內樂中的附屬角色。的確,過往三百年的古典音樂遺產中,中提琴協奏曲少之又少。不過,Vadim Borisosky(1900-1972)卻讓中提琴的伴奏地位鹹魚翻生,讓大家注意到這種樂器。從1922-1964年間,Vadim Borisosky與他在莫斯科音樂院的同事們組成Beethoven Quartet,他擔任中提琴手,至少改編了超過250首的中提琴演奏音樂,而且曲目寬廣,從巴哈一直到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就是他著名的改編曲之一。
中提琴手Timothy Ridout(1995-)在還沒有改練中提琴之前,從孩提時代就喜歡唱歌,雖然他當時沒有唱舒曼的「詩人之戀」,但對歌曲的喜愛卻深入他的DNA。他在八歲開始練中提琴,後來進入英國皇家音樂院就讀,獲得許多獎項,2011年第一次登台演出協奏曲,此後與許多管弦樂團合作。而「羅密歐與茱麗葉」是他熟悉的音樂,更是喜歡的故事,基於這二個理由,Timothy Ridout與他的演出夥伴鋼琴演奏家Frank Dupree(1991-)完成了這張CD。Frank Dupree迄今已經獲得超過60項鋼琴比賽獎項,這真是驚人的紀錄,而且他不僅是鋼琴演奏家,也是位指揮,音樂才氣縱橫。
這張CD的錄音地點是法國Avignon的La Courroie,這是一處位於河邊的錄音室與小型音樂演出場所,原本是紡織工廠,後來由Alice Pierot與Chantal de Corbiac改建為錄音室與音樂演出場所。從CD說明中可以窺知這個錄音場所很老舊,可能是故意保持這種模樣,但錄音效果卻非常好。中提琴的音質音色很美,由於音域比小提琴低,聽起來有如女中音的歌唱,我相信大部分音響器材都能表現得很好。而鋼琴的高音鍵鏗鏘美感與低音鍵的低頻震撼也都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沒有刻意的音效,但自然優美真實的程度大家都會喜歡。
優美的音樂,好聽的中提琴音響效果,真的不負「詩人之戀」之名。Harmonia Mundi唱片發行,上揚唱片代理進口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