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頌(1809-1847)的八重奏?Enescu(1881-1955)的八重奏?這是古典音樂的重要曲目嗎?在此我要先說,這二首八重奏並非弦樂、木管、銅管合起來的八重奏,而是純粹弦樂的八重奏;當然也不是二組弦樂四重奏對答的那種八重奏,而是每把弦樂器都獨立的八重奏。比較特別的是,孟德爾頌完成這首弦樂八重奏時才16歲,而Enescu寫那首八重奏時也才19歲。
提起弦樂四重奏,我們就會想到海頓,他是弦樂四重奏之父。接下來最厲害的是貝多芬,雖然不能被稱為「父」,但說他是「母」應該也沒有人會反對。弦樂四重奏幾乎是作曲家們都會自我挑戰的曲式。除了四重奏,也還有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甚至九重奏等,不過這就不保證全部使用弦樂器,大部分是加上木管或銅管樂器,還有鋼琴。像孟德爾頌這種純粹八支弦樂器的八重奏並不多,我所聽過的,除了孟德爾頌這首Op. 20之外,就是George Enescu這首Op.7的弦樂八重奏。
孟德爾頌完成這首八重奏的時間是1825年,雖然當時他只有16歲,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經完成一些室內樂作品,包括鋼琴四重奏或弦樂六重奏等。或許孟德爾頌可能知道同時代的Spohr(1784-1859)有寫過雙弦樂四重奏曲子,不過雙弦樂四重奏與他的弦樂八重奏是不一樣的,前者以弦樂四重奏的樂思結構來寫,只不過演奏的樂器分量加倍。而後者是以寫交響曲的樂思來寫,八支弦樂器中包含管弦樂團的弦樂五部、銅管、木管,這樣算下來就有七個聲部,再加上一支弦樂器自由獨奏,其所表現出來的八重奏音響效果與樂曲結構跟雙弦樂四重奏是不同的。
孟德爾頌完成這首弦樂八重奏時,貝多芬(1770-1827)、韋伯(1786-1826)、舒伯特(1797-1828)、都還在世,應該也被這位音樂神童的功力驚嚇到吧?事實上隔了一年,孟德爾頌就寫下那首著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更是奠定了他在古典浪漫樂派交替時的音樂地位。可惜他因中風而過世,死得太早,否則應該能為我們留下更多精采的作品。
George Enescu在孟德爾頌死後三十幾年才出生,也是音樂神童。出生於羅馬尼亞,父親是業餘小提琴師,也是教他習琴的老師。1888年,父母決定將他送到維也納習樂,Enescu的聰慧讓他能夠進入維也納音樂院預科班,跟隨小提琴老師學了六年,一直到1894年才去巴黎音樂院。在那裏Enescu繼續磨練小提琴、鋼琴與作曲,1899年,他贏得巴黎音樂院的重要比賽第一名,1900年就寫了這首弦樂八重奏。當時Enescu才19歲。
Enescu在巴黎期間,由於小提琴演奏才華光芒四射,結交了許多當時音樂界的名流,如小提琴家提博、鋼琴家柯爾托、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等。與其他同時代者一樣,他也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活動中心在巴黎,但他從來就是個愛國主義者,經常往來於巴黎與羅馬尼亞,從他的「羅馬尼亞組曲、狂想曲」中可以窺知他的愛國之心。1946年蘇聯進入羅馬尼亞之後,他就留在巴黎,從此在巴黎與紐約之間穿梭從事演奏會與教學。1950年他在紐約舉行他以小提琴登台演奏的60周年紀念演奏會,回到巴黎後,由於年事已高,加上經濟狀況不佳,Enescu人生的最後五年過得相當窘迫,已經失去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師、作曲家的光芒,最後因為中風身體癱瘓,衰弱而死。
雖然身處19世紀末與20世紀,但Enescu這首八重奏並非艱澀難懂的無調或十二音列,反而充滿抒情氣氛,其動聽程度完全不在孟德爾頌那首之下。二首作品完成時間相隔75年,但放在一起聆聽一點違和感都沒有。二首八重奏由Gringolts Quartet與META 4合作演出,前者來自瑞士蘇黎世,創立於2008年;後者來自芬蘭,創立於2001年。
錄音效果還是維持BIS一貫水準,雖然只有八把弦樂器,但音樂規模感卻相當龐大,而且合奏中透出絲絲縷縷的解析,光澤甜味與弦樂特有的彈性不斷釋出,讓我們充分享受到二位音樂神童的純真作品。BIS唱片發行,上揚唱片代理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