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 Wolfgang Korngold(1897-1957)與Franz Waxman(1906-1967)這二位作曲家在生前都被古典樂迷低估了,也都是某種程度的「懷才不遇」。前者是出生在奧地利(奧匈帝國,現今捷克)的猶太作曲家,而後者則是出生在德國(德意志帝國,現今波蘭)的猶太作曲家。二人都是因為受到納粹迫害而逃往美國,二人也都在好萊塢安身立命。不過,這張CD卻不是將二人湊在一起,而是以Korngold搭配Richard Strauss(1864-1949)。
Erich Wolfgang Korngold的父親是著名音樂評論家,哥哥也是音樂家,從小就受到良好音樂教育。5歲就能跟父親彈四手聯彈,而且只要聽過的旋律就能在鋼琴上彈出來,而且譜出和弦。7歲時他開始作曲,1909年,他在馬勒面前,演奏自己的作品Cantata作品「 Gold」,連馬勒都稱他為音樂神童,並建議他去跟Alexander von Zemlinsky習樂。甚至理查史特勞斯跟馬勒一起去跟Korngold的父親建言,說這個孩子去唸音樂院沒有什麼好處,因為音樂院能教的他都會了。
他11歲時,就寫了芭蕾舞劇「Snowman」,在維也納宮廷歌劇院上演時引起轟動。13歲時寫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被Artur Schnabel在歐洲各處演奏。他早年曾為Hupfeld DEA 、 Phonola 還有Aeolian Duo-Art 系统錄製自動鋼琴滾筒,現在都還保存完好。他在14歲時就完成第一部管弦樂作品「Schauspiel-Ouvertüre」,15歲完成小交響曲。
17歲(1914)時,他的二齣獨幕歌劇「Violanta」與「Der Ring des Polykrates」在慕尼黑首演,指揮的是布魯諾華爾特。19歲創作許多歌曲,室內樂與戲劇音樂,包括在維也納演出80場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23歲時,他的歌劇「The Dead City」在漢堡、科隆首演。1921年,他指揮漢堡歌劇院。在1920年代,他重新編排、編曲約翰史特勞斯的幾齣輕歌劇(事實上幾乎是再創作),聲名大噪。1923年,他還為鋼琴家Paul Wittgenstein寫了一首「為左手的鋼琴協奏曲」(拉威爾也是)。1931年,他成為維也納國立音樂院的音樂教授。
也就是因為他對約翰史特勞斯歌劇作品的再創作,引起了電影導演Max Reinhardt的注意,1934年邀請他去美國好萊塢,為他執導的華納兄弟電影「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寫電影配樂(電影1935年發行)。完成這部電影配樂之後,Kornglod回到維也納去完成他的「Die Kathrin」,之後又回到好萊塢寫「Give Us This Night」的配樂。
本來他只打算在好萊塢做短期停留,但是從1935年開始,電影配樂工作一部接一部,而且納粹又在歐洲迫害猶太人,這使得Korngold就此停留在美國。他幾乎每年都有電影配樂作品。1943年他成為美國公民,1947年退休。退休後他開始回復創作古典音樂作品,包括這首OP.35「小提琴協奏曲」(1945)。Korngold的最後一部電影配樂是1955年的「Magic Fire」。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一方面是受到維也納好友小提琴家Bronisław Huberman的鼓勵,另一方面也是要證明自己還能寫古典音樂,所以他引用自己寫的幾部電影配樂中的主題來完成。完成之後獻給馬勒的遺孀愛瑪,感謝愛瑪在他小時候對他的照顧。1947年2月15日,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在聖路易斯首演,由Vladimir Golschmann指揮聖路易斯交響樂團演出,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海飛茲。同年3月海飛茲又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並且做廣播錄音。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在海飛茲首次錄音之後大受歡迎,陸續有許多版本出現。
Korngold在1949年5月回到維也納,沒想到人事全非,住家也被毀,而且維也納民眾也已經忘了他,對他的樂風也不再欣賞。Korngold很失望的在1951年回到美國,再也沒有回到故鄉。不過,在他1957年過世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為他降半旗致哀。
這張CD的另一部作品是理查史特勞斯的Violin Sonata Op.18。這首作品完成於1887年夏秋。這首早期作品算是理查史特勞斯開始脫離古典樂風的作品,寫作時他遇到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女高音Pauline de Ahna,可能也對這首曲子的內容有所影響。這首奏鳴曲於1888年10月3是在慕尼黑首演,由小提琴家Robert Heckmann與鋼琴家Julius Buths演出。
為何這張CD的封面上寫著Momentum 2呢?難道是我擁有AER Momentum喇叭嗎?當然不是,因為這是小提琴家Liya Petrova(1990-)一系列錄音計畫的第二張,第一張是2023年發行的William Walton「小提琴協奏曲」(1938年完成),以及雷史畢基的「小提琴奏鳴曲」(1917年完成)。
小提琴協奏曲是跟皇家愛樂合作,指揮是Duncan Ward。小提琴奏鳴曲是跟鋼琴家Alexandre Kantorow合作。他是2019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冠軍。他在2015年、2017年都曾來台演出過,2020年本來要來台灣演出,因為疫情而取消,2024年終於又來台演出。
這二首曲子的音樂對我而言都很好聽,錄音效果也很不錯,光是看在作品份上就值得買」,更不要說欣賞Liya Petrova高超的琴藝。錄音地點在The TAP(Theatre and Auditorium of Poitiers),這是João Luís Carrilho da Graça所設計的音樂廳,內中有720個座位的劇院與1020個座位的音樂廳,2008年啟用。
Mirare唱片2025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