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數位線]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複製連結
韓享良 發表於 2025-4-29 09:31:25 |已閱:9820|評論:3|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Esprit Cables成立於1997年,由法國音響愛好者Richard Cesari創立。Richard從小便對音樂充滿熱情,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涉獵Hi-Fi音響領域,甚至親手製作黑膠唱盤與音響設備。早年,他經營音響店,在長時間的試聽與比較中,逐漸發現市面上的線材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於是開始自行研發線材。最初,這些線材僅限於個人使用與分享給音響同好,但因為聲音表現非常好,迅速在發燒友間建立起口碑,最終促使Richard在1997年正式創立了Esprit Cables。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42.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Esprit Cables與一般線材品牌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對聲音細節的極度追求,以及手工製作的堅持。Richard親自參與每款線材的設計與測試,從導體、絕緣、屏蔽,到端子的選擇與加工,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他的嚴格把關,並與最優質的供應商合作,以確保每條線材都能達到最佳音質表現。而且在研發過程中,也開發出不少Esprit獨家線材設計,例如獨創的漸進式屏蔽結構、電池絕緣極化設計等等,讓產品能不斷進步,至今已經來到第九代(G9)製品。

Esprit這個品牌有一個特色,就是產品系列非常多,你如果上它的官網就可以看到,線材類產品就分成了十大系列,這麼多的系列,消費者不會眼花撩亂嗎?Richard曾在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不會隨意推出系列或產品,會有這麼多的系列,都是因為在研發過程中,讓他感受出明確的聲音差異或進步,所以才想推出新系列。或者,有時是因為消費者的要求,而開發出更頂級,或某一個價格級距的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28.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而Esprit的代理商巴洛克音響也告訴我們,Esprit的每一個系列確實都有聲音上的差異,而細膩的系列分級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一項優勢,因為代表不同預算的消費者都有產品可以選擇。現在Hi-End音響有不少價格對新世代年輕朋友來說很難負擔,有的動輒破百萬元,而Esprit這種細膩的產品分級,才是對消費者最彈性、最友善的作法。而為了讓台灣的消費者可以認識Esprit的線材,特別是不同等級間的差距,巴洛克特別準備了線材比較試聽的活動,先前是試聽比較8條不同等級的電源線,而這次則是比較5條不同等級的網路線。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00.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其實從網路線產品的配置就能看出Richard確實不是為了賺錢而故意分這麼多系列,如果是為了賺錢,他大可在10個系列中全部推出網路線,這絕對沒有困難,但他並沒有這麼做。Richard在10條產品線中推出5個等級的網路線,就是因為他至今能開發出5種等級、聽感上有明顯差距的網路線。而這5條線所配屬的系列也跟用料和價格有關聯性,例如Esprit的前三個入門系列是沒有網路線的,一直到第四個等級:Celesta系列才開始有網路線,可能是因為Richard認為達到這個等級或預算區間,才值得採用更好的網路線,而最高階的三個系列,也沒有網路線,這裡面也看得出來Richard身為音響迷的堅持,和對產品定位有其獨到的思考。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29.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本次的試聽是由音響論壇的主編陶忠豪、編輯洪瑞鋒、編輯蔡承哲和筆者一同進行,地點就是在巴洛克公司的試聽室。現場的器材包括了:訊源是ROCKNA Wavedream NET串流播放機和同系列DAC,然後以DAC直入EAL Lab的綜合擴大機,喇叭則是ASI No.35以及No.35.5組成系統,也就是由一對書架喇叭搭配一對獨立的低音柱,書架喇叭為兩音路設計,低音柱則備有兩只低音單體,最低延伸可達40Hz,所以絕對有足夠的能力來表現前端器材的變化。一如上次所見,現場還可以看到ASI多只超高音喇叭,也用上巴洛克招牌的調音小道具,優化整體的聲音表現。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891.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至於這五條線材的技術和設計,Esprit的官方給的資料並不多,因為Richard有著音響迷的性格,追求實際耳聽為憑,不喜歡像某些廠商做太多的技術宣示或搬出廣告話術,反正聽了就知道。就現有資料可知,Esprit所有網路線在導體部分都是採取「對稱電氣結構」,也就是正負信號或雙絞線之間的電氣特性保持對稱,通常採取這種作法可以降低訊號失真與干擾、提升訊號的完整性與穩定性,提供更純淨的聲音效果。而導體用什麼料沒說,不過依Esprit其它產品一貫的製線手法,很可能是5N~7N的高純度無氧銅,再依產品等級而有不同的用料。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31.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另一個已知的設計,是這五條線全部都是採用Telegärtner的端子接頭,Telegärtner來自德國,以高精密度、低耗損、屏蔽設計優秀而聞名,在RJ45網路線領域,這很可能已經是市場上最高等級的接頭了。而這五條網路線的主要差異在於絕緣和屏蔽,等級越高的屏蔽雜訊能力越強。而所有的屏蔽層都用到了純銅材質、表面再鍍銀,同時最少都有兩層結構,可以算是非常高檔的設計,接下來就說明他們之間的聽感差異。


Celesta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02.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此系列在絕緣部分採用所謂的「對稱式絕緣」,屏蔽部分採用雙層純銅、表面鍍銀屏蔽,價格大約1.2米19,750元。

一開始我們先用3C賣場銷售的那種網路線來做比對,也就是俗稱的小黑線,不過為了不讓這個比試看起來太不公平,所以代理商特別找了市售等級最高、規格達到CAT8,而且還是鍍金端子頭的小黑線,也就是說,如果你使用一般影音產品內附的網路線,等級一定比這個小黑線更低,所以如果我們現場能聽出差別,那你絕對也可以。比較素材部分,陶主編準備了多首曲目,包含了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人聲、爵士、流行樂,還有大編制的交響曲,而且都是音響性非常好的曲目,能考驗音響器材的聲音差別。

音響線材的比較一定要用即時AB Test的方式進行,因為透過這種方式,能很清楚地鑑別出兩線之間的差異。一開始聽小黑線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但同樣曲目改成用Celesta網路線之後,發現原來小黑線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對比之下,小黑線的聲音比較平淡、比較沒有光澤、缺乏韻味、動態普通,也因此讓音樂缺乏力度,甚至對比之下會覺得小黑線的聲音比較軟、比較糊,缺乏對感官的刺激力。

而換上Celesta之後,很明顯可以感受聲音的力量更凝聚了,聲音開始豐滿起來,鼓聲變得更飽滿一些,更有彈性一些,而且細節描繪得清晰,小提琴的磨擦感、輪廓感也都更浮凸,音像變得更立體,鋼琴的觸鍵聲變得更乾淨。同時人聲部分開始有更凝聚、更濃厚的感覺,同時間也變得更清晰一些,所以讓人聲變得更有感情,對感官感染力也變得更好。整體而言,有一種好像鏡頭對焦變得更準確的感覺,全部都清晰起來了,力量也出來了。


Eterna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04.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此線的絕緣是採用所謂的非對稱絞繞式結構,屏蔽升級為三層純銅鍍銀屏蔽,價格來到1.2米3.6萬元,大約是前一階的一倍。

換上此線之後,明顯結實度又再上一層樓,細節變得更為細膩,而且從這個等級開始,會覺得聲音變得比較寬鬆一些,能讓聲音細節在綻放之餘聽起來仍然是輕鬆的。例如小號的吹奏不僅細節豐沛,而且聲音並不會尖硬或讓人緊張。例如我們有播放韋瓦第的名曲:四季-冬的急板,就在小提琴急速拉奏的部分能聽到更清晰、更豐沛的細節,而此時雖然節奏急促,但完全不會亂,而且還能聽到更強的拉奏力道,讓這首曲子更有迫力。
而人聲表現也有提升,而且還能感受到更明確的空間感。例如Patricia Barber在「伴侶」專輯中的Touch of Trash一曲,會覺得人聲更豐厚、更有肉、更有水分,同時人聲與樂器之間能拉開更多的距離,而且樂器有更好的動態,聲音聽起來也變得更為輕鬆。


Aura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06.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這是Esprit第三等級的網路線了,它的絕緣採取對稱式絕緣層,屏蔽則是升級為四層純銅鍍銀屏蔽,價格來到1.2米66,250元。

換上這條線,整體的升級方向按照相同路線延續,聲音更凝聚一些、細節更精緻一些,低頻也更有彈性一些。同時因為聲音的凝聚、細節的浮凸,會感覺微小的細節變化變得更為豐富,也能感覺更多弱音與強音的細膩變化,在這樣的狀況下,有一種很鮮明的感官感受,就是音樂的背景變得更安靜了,而且會覺得整個空間感更為展開了,也讓音樂的表現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另外,會覺得聲音開始有甜味,但是質感仍然能維持得很傳真,也就是說,在聲音變得更悅耳的同時,聲音仍然是中性的、是自然的。例如播放Daniil Trifonov 於「巴哈:生命的藝術」專輯中演奏的 C小調迴旋曲,鋼琴聽起來就帶有甜味,而且音色更為潤澤,但是仍然維持著傳真的走向,鋼琴聲的觸鍵聲很真實。而且此曲雖然僅是鋼琴獨奏,仍然能感受非常清晰的錄音現場空間感,琴弦振動的微小餘音都能聽得很清楚,讓聲音感覺非常美。



Lumina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08.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這是Esprit第四階的網路線,如果就現有產品陣容,也等於是次旗艦了,它的絕緣是採用對稱式介電材料,屏蔽是採用四重純銅鍍銀。請留意喔,這個等級開始有採用所謂的「介電材料」,Esprit在線材設計上,常在高階的訊號線上採用電池盒的設計,利用電池的直流偏壓來極化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使絕緣材料的性能可以提升。Lumina的網路線雖然沒有動用到電池盒,但是透過材料的選用,讓絕緣層的介電常數能達到更均衡的狀態,等於進一步提升了絕緣層的效能。而沒有增加電池盒,則是可以讓線身維持靈活與柔軟,方便網路線的運用,畢竟網路線為了配合路由器等設備,有可能是接在機櫃裡面或其它線材很多的地方,帶一個電池盒有可能不方便。如此設計之下的Lumina網路線,價格來到1.2米124,750元。

換上Lumina的網路線之後,解析力、凝聚力、線條輪廓又變得更為優異,同時也能聽到略帶甜味的美好音色,同時,還能感覺增加了一種豐沛感,讓音樂開始變得豐滿又甜潤,也因為能展現更好的場面與氣勢感,讓此線在呈現恢宏場面的時候,仍然會覺得音樂是輕鬆、不勉強的。例如一樣的「四季-冬」,多把小提琴齊奏展現出更強的氣勢,同時琴音既豐厚又綿密,又完全不失解析力,完全沒有混亂或模糊的跡象。當來到小提琴獨奏片段時,豐沛的細節讓人忍不住豎起耳朵,而且會感覺音樂的背景極黑,極微小的摩擦與振動感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同時還會感覺有一種更自然、活生、流暢的感覺。

又例如俄羅斯大提琴家Anastasia Kobekina於Ellipses專輯中的「大提琴獨奏凡丹戈舞曲」也很棒,大提琴的聲線凝聚、輪廓清晰、擦弦質感傳真、充滿能量,同時還能聽到濃厚、而且不鬆散的琴腔共鳴,而此時其它搭配樂器發聲時,還能感受到很清晰的空間感和樂器之間的距離感,讓這首現場錄音顯得更為真實。而且透過大提琴和其它樂器的協調演奏,還能感受濃濃的情感,完全不會單調。當接上Lumina的網路線時,我們常常不小心就把整首曲子聽完,過程中會不小心忘了是在進行test的對比工作。


Eureka系列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10.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這就是第五階,以Esprit現階段的產品規劃,就等於是品牌旗艦了,而它的設計也走向最極致,用上了品牌最好的技術。在絕緣部分,採用對稱式介電材料。屏蔽部分,不僅達到五重的純銅鍍銀屏蔽,而且還加入了空氣層和Nomex絕緣,幾乎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比較意外的是,在增加了空氣層絕緣之後,線身並沒有變得很粗壯或是很硬,仍然維持適當粗細,有一定的柔軟度,顯見Esprit就算開發到旗艦級製品,仍然有思考網路線的運用便利性。另一個比較意外的是,Eureka的用料明顯更好,價格卻沒有像之前的每一個等級近乎翻倍,而是1.2米197,500元。

接上Eureka之後,會覺得每一個項目再上層樓,細節更豐沛、動態更充足、能量更凝聚、聲音更甜潤、聽感更豐厚...而這每一項都加總起來之後,會覺得音樂有一種活生感,更有生命力,而且播放什麼都好聽。例如小提琴、大提琴等弦樂器都是既清晰又細膩,同時拉奏的過程能感受摩擦的質感與琴腔共鳴的力量。例如鋼琴的觸鍵更活生、更甜潤,輪廓更清晰,感覺一顆顆琴音是圓潤而晶亮的。而鋼琴的殘響聽起來也非常清晰,不僅能勾勒出現場的空間感,甚至能感受錄音現場的「空氣感」。也可以說,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清新感,和一般網路線相比,所有的黏滯感、模糊感,與沉悶氣氛完全一掃而空,可說是天差地別。

也因為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讓Eureka更能展現大編制的交響樂,例如由Franz Welser-Möst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就感覺好像演奏的樂器變得更高級了,無論音質音色都變得更為美好,同時演奏過程中的強弱音變化、聲音流暢性、層次感、動態都變得更優秀,整場演奏也變得更為恢宏,營造出此曲壯麗且奔放的氣氛。而在測試本線時,已經變成是音樂欣賞會了,很多曲目我們都希望能夠整首聽完,捨不得換線。

Esprit Cables五條網路線器材外燴:隨著等級提升,愉悅感也不斷提升 s_DSC_5912.jpg 巴洛克 Esprit Audio 器材外燴 網路線 評測

透過這樣的一輪測試,我們明確感受了Esprit的製線實力,以及產品分級的用意,即便是網路線,也能聽出和一般市售網路線之間的明顯差別,而且不同等級產品之間確實有著不同音質的表現。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能量的凝聚力,以及噪訊抑制的能力,而且能感受Esprit的線材帶來的是全面性、中性的提升,各個面向都有一些升級,而且不會帶入明顯的癖性或造成三頻比例的變化,所以在搭配上很容易,任何系統都可以使用。如果你的系統就是以網路串流為主,而且希望能強化網路線這個關鍵環節,Esprit的線材是絕對應該列入考慮的。

進口代理:巴洛克02-2516-7050






下一篇:沒有了...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舉報

2樓
蔡承哲 發表於 2025-4-29 14:28:50 |已閱:9820|評論:3|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次試聽除了Esprit五款網路線之外,還加上一般3C行買的Cat.8網路線。得說就算是Cat.8,聲音聽來還是很難有吸引力;但換上Celesta之後完全不同,空氣中塵埃髒污一掃而空,開始有了泛音尾韻、鍵觸質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Cat.8相較之下聲音是一截一截不連貫的碎片,而從Celesta之後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Celesta是讓聲音變得清晰,但換成Eterna之後音樂的實體感才開始出現;從這一步開始音樂才有重量感,不再是輕飄飄的一團空氣;此點在大提琴低音部特別明顯,低音向下沉潛具備重量感。有重量感也代表音像開始擁有核心,就如果核與果肉般,主音與延伸出的泛音能明確區分。此階段內中解析力也開始提升,尤其是運弓音壓的轉變令人驚喜。

但進入Aura之後,所謂音樂質感才開始出現;也就是細膩度與樂器質地真正開始有高級發燒的味道。以大提琴為例,擦弦細緻度就明顯不同,甚至還能聽見琴箱微微共鳴的感覺;尤其是低音部不再是死板一片,開始帶有彈性與微動感。鋼琴琴鍵開始有了如玉珠般的凝聚度,以及同樣也能聽見琴身共鳴的實體感。內聲部解析力進一步強化,已經到了不比較不會覺得有什麼不足的程度;主軸旋律的更迭變換,與伴奏之間的應和,使用Aura不須太費力即可聽見。要我說本次聆聽系統使用Aura剛好處於表現與性價比的最佳平衡點。

到了Lumina則主要是音場空間開闊程度不同,此時虛幻的音樂舞台寬度已經很接近巴洛克試聽室的實際寬度。除此之外音樂流瀉的感覺更順暢,低音部更紮實、更少虛浮臃腫的贅肉。此外個人認為音色辨識度有更明顯一些,不過如果這需要進一步與Aura交叉驗證才能確定。換成Lumina聆聽時一直覺得聲音提升幅度不若定價提升幅度;以本次聆聽系統來說,從Aura到Lumina應該是CP值最低的更換。

原本覺得Lumina已經到頂,實在是很難想像試聽的這套系統還可以再榨出什麼新滋味了,沒想到換上Eureka還是聽出許多差異。與Lumina的差距就像是出水口徑更大,音樂流瀉更輕鬆寫意,大編制大動態更輕鬆從容;另一方面微動態與音階的變化反而更敏銳、更容易察覺。換上Eureka三頻能量分布也更均衡,具體來說是高低兩端的能量與中音更一致;但這並不代表高低音更多,反而是控制力更好、更穩定不飄動。

經過一下午的試聽,個人的綜合心得有二。第一是網路線到達一定等級,整套系統也必須等級夠高,才能夠反映出昂貴網路線帶來的差異。以本次聆聽來說進入Lumina等級之後級距差異開始變少,不像前幾條換上之後很快就能指出差異,個人猜測原因是已經逼近本次參考系統的上限。第二是本次聆聽個人覺得前後差異最大的級距,是在一般Cat.8網路線替換成入門網路線這一段;這代表就算能用在網路線上的預算不多,還是建議投資入門的音響級網路線,有在聽串流這筆投資可千萬別省。

回覆 支持 反對

舉報

3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25-5-2 16:53:20 |已閱:9820|評論:3|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去年底我才一次試聽了8款法國Esprit電源線,沒想到馬拉松一般的Esprit線材集體試聽還有續集,這次輪到Esprit網路線集體試聽,數量雖然不到8款,不過一次連續試聽5款不同等級的網路線,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進入音樂串流時代,Hi End等級的網路線成為音響線材領域中詢問度最高的產品,許多人想要換掉家中消費等級的平價3C網路線,但是也有許多人認為網路線根本不會影響音響重播的聲音表現。

類似的爭議,之前也曾經發生在數位線的身上。許多人認為數位線傳送的是0與1的數位訊號,傳輸正確性不會受到線材導體、絞繞與屏蔽設計的影響。但是數位線同時也要傳遞時基訊號,而且就算是傳遞0與1的數位訊號,也是一種能量的波,如果線材特性不良,無法傳遞完美的0與1波形,DAC對於這樣的數位訊號就有可能誤判。

不過網路線與數位線負責的工作其實完全不同,網路線傳輸的是數位訊號的「封包」,而且並不需要傳輸時機訊號。後端訊源在接收到封包之後,會先等待所有封包到齊,再進行重組。如果封包有漏失,則會反覆向發送端請求重發,直到所有封包完整到齊為止。所以依照網路傳輸協定的運作方式,只要使用符合規範的網路線,理論上封包傳輸就不會有任何遺漏。

既然如此,為什麼網路線會有CAT.5、CAT.6、CAT.7等等的規格差異呢?基本上,規格越新的網路線,傳輸的頻寬越大,速度越快,在此同時,網路線的屏蔽設計也必須要越嚴密,才能達到高速、寬頻、長距離的傳輸要求。

由此可見,雖然理論上,網路線的封包傳輸不會有任何漏失,但是網路線的屏蔽設計,對於正確傳輸封包依然影響顯著。

為什麼呢?因為網路環境中複雜的雜訊干擾,都有可能透過網路線傳輸,在音響訊源之間流竄,這些雜訊不但可能對音響器材中的線路造成干擾,也會干擾數位訊源中的時脈線路。

所以說,網路線會影響音響重播的聲音表現嗎?理論上的確有可能,而主要關鍵就在於網路線的屏蔽設計。

回頭看這次試聽的5款Esprit網路線,其間最主要的差異,其實就在於屏蔽設計不同,所有線材雖然都用上了Epsrit獨家「Progress Shielding漸進式屏蔽」技術,但是等級越高的網路線,屏蔽設計越嚴密,線材導體反而不是Epsrit強調的重點。由此可見,Epsrit對於網路線的設計,是真正切中要領,對於影響網路線表現最關鍵的屏蔽設計進行強化。

這5款網路線的聲音報底有何差異?請看以下試聽心得:

Celesta
在正式展開試聽之前,我們先聽了一條品質不差的3C等級網路線,接著換上Celesta進行比較,我的第一個發現是音樂背景變得安靜,樂器形體開始浮現,大提琴的演奏力度也變得更為凝聚。

鋼琴表現方面,聽Daniil Trifonov演奏的「Bach: The Art of Life」專輯,換上Celesta之後,觸鍵顆粒變得清晰,相較之下,原本的觸鍵輪廓較為模糊,少了粒粒分明的感覺。這種粒粒分明的鋼琴觸鍵,可說是消費級與Hi End音響重播的分水嶺,沒想到換上Celesta網路線之後,聲音表現立刻晉級。

人聲表現上,Patricia Barber的歌聲原本有些太過暗沈,音質也有些髒髒的毛邊,但是換上Celesta之後,嗓音的清晰度、純淨度與凝聚力都得到提升。

中低頻表現方面,換上Celesta之後,角田健一爵士大樂團的演奏密度與緊湊感更好,Patricia Barber所演唱「Touch of Trash」中的貝斯撥奏的低頻也更紮實而有彈性。

Eterna
從Celesta換成Eterna網路線,沒想到整體表現又有極為顯著的提升,重播編制較大的樂曲時,升級的感受尤其明顯,爵士大樂團展現出更為厚實的密度,銅管不只飽滿,而且層次浮現,擊鼓低頻也更緊實。

聽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以巴洛克小提琴主奏的韋瓦第「四季」,弦樂齊奏也展現出更為豐厚的密度,以及更為充沛的演奏能量。

聽Patricia Barber演唱的「Touch of Trash」,人聲的圓潤感開始浮現,擊鼓高音敲擊的音質也更純、更透明。一般人對於串流最為詬病的生澀、單薄質感,在換上Eterna網路線之後明顯得到改善,可以開始讓人受到真正自然、順暢的串流音質了。

Aura
換上Aura網路線之後,最明顯的感受是音場與動態表現的提升。聽角田健一爵士大樂團演奏的「Take Five」,之前聽到的聲音主要著重於緊湊感與密度感的提升,但是換上Aura之後,可以感受到在不減弱演奏凝聚能量的前提下,展現出更為自然的寬鬆感。

除此之外,整體演奏的強弱對比也拉開,尤其是弱奏的表現更為清晰,也更能聽到細微的強弱變化。我還注意到小號吹奏的層次細節更多,切分音演奏更為明快,暫態速度更明快,種種要素結合,讓演奏的真實感大幅提升。

聽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主奏的韋瓦第「四季」,我發現弦樂齊奏呈現出寬鬆的立體感,相較之下,之前聽到的弦樂齊奏較為平面,無法展現出此時聽到的立體層次感。

Lumina
換上Lumina網路線之後,可以感受到音樂真正的「解放」了,爵士樂大樂團中的腳踩大鼓真正展現出逼近真實的寬鬆感,大樂團各聲部的層次也更為清晰又自然的完全展開,可以感受到表現力已達這次搭配使用的ASI No.35/No.35.5喇叭組合的極限,完全夠資格搭配等級更高、全頻段重播實力更強的大型音響系統。

聽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主奏的韋瓦第「四季」,我發現小提琴高音雖然凝聚穿透,但聽感上比較沒那麼壓迫,音樂的流動更為自然順暢,弦樂齊奏也更寬鬆,但是卻不損及清晰層次,讓人感受到更為真實的現場感。

Eureka
最後試聽Esprit目前等級最高的Eureka網路線,原本我認為前面聽的Lumina表現已達頂尖,應該很難再有進步空間,沒想到換上Eureka之後,竟然還能挖掘出更為豐富的音樂細節,小提琴演奏的細震顫也更為清晰。錄音中收錄的細微堂音殘響也完全施展,建構出更為寬廣真實的空間感。

值得注意的是,Eureka所展現的細節雖然更多,但是人聲唇齒音卻比較放鬆,不會因為過度強調細節與解析,而變得過於明亮銳利。

低頻表現方面,不但擊鼓低頻的輪廓更為分明,而且暫態收放速度更為俐落。貝斯低頻撥奏更為飽滿寬鬆,但是低頻解析與層次也更為豐富。

聽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主奏的韋瓦第「四季」,弦樂齊奏的音質更為滑順流暢,音色展現出金黃色的光澤感。

再聽角田健一的爵士樂大樂團,銅管的音色同樣展現出更為輝煌高貴的音色,這是之前試聽其他網路線所不曾出現的特質。很顯然的,Eureka不只能展現出更為真實的樂器質感、更為豐富的細節解析、更為強勁快速的低頻,它還能讓音樂變得更自然、更美,展現出讓人想要一直聽下去的迷人韻味。這樣的特質,正是串流音樂播放所最欠缺的,而Eureka網路線,或許就是解鎖頂級串流訊源全面實力的最後一塊拼圖。



回覆 支持 反對

舉報

4樓
洪瑞鋒 發表於 4 天前 |已閱:9820|評論:3|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網路線提升效果鮮明,Esprit Cables值得市場更多的關注度



編輯部在去年底,曾前往巴洛克音響進行一次難得的線材外燴集體試聽。外燴對象是來自法國的Esprit Cables,而且試聽的方式非常有趣,就是在一套固定的音響參考系統下,接續換上電源線,等級從Esprit Cables最入門的Alpha,一路聽到新款旗艦L'esprit,一共八條。


那次試聽的最大挑戰點在於,究竟同一個品牌,但不同等級的電源線,能否在同一套音響系統中,以音質表現如實反映出價格上的差異?以結果來看,我不敢說Esprit Cables定價70多萬的旗艦電源線L'esprit,有入門定價約1萬元的Alpha電源線好聽70倍。但當天每更換一條電源線,那種聲音從各個層面往上躍進的幅度是絕對有感的,每換上高一級電源線,無論是聲音的緻密度還是整體的能量感表現,都讓音樂整體的感受更趨近於真實。


而且我發現Esprit Cables的調音風格很有自家的調性,無論線材高階、入門,納股細膩流暢的迷人音樂性,一直都是他們家線材的共通語言。這也是為何最後我入手了他們家最入門的Alpha電源線,放在數位訊源前端增添細膩的聲音韻味恰到好處。



主角換成音響級網路線

事隔半年,這次代理商巴洛克又有新想法,同樣邀請編輯部前往試聽,但這次試聽的難度更高。不聽常規,被視為容易聽出聲音差異的類比線,而是數位線。類型就選目前市場上備受爭議的音響級網路線。


同樣,這次試聽一共出動了Esprit Cables旗下全數五條音響級網路線,等級由低至高分別是Celesta、Eterna、Aura、Lumina以及Eureka。產品定價同樣是線材每升一級,定價大約就是翻倍跳,例如Celesta網路線定價19,750元,更高階的Eterna就是36,000元,再往上跳一階,則是Aura的66,250元。


為了方便消費者閱讀並區分等級,這次我同樣會以編號為線材做分區,包括一號線(Celesta)、二號線(Eterna)、三號線(Aura)、四號線(Lumina)以及五號線(Eureka)。有關於線材的技術,請參考上一篇由韓主編所寫的內文,這邊僅會分享當天聽見的聽感差異,給想興趣,想入手的音響迷做為參考。值得留意的是,當天看見現場的五條電源線,等級每升一級,線材的厚度與線身的硬度都有明顯提升,顯然原廠在內部使用的導體數量不同,而且如實反映在價差上,一分錢一分貨。


參考線材

首先,當天預定試聽的「靶線」,是代理商從3C賣場買來的一般網路線。網路線符合CAT.8規格,端子頭特別鍍金,算是大多數人在串流系統的「起步」。參考曲目聽過一輪,音樂類型包括鋼琴、弦樂、人聲、銅管、低頻,以及交響樂。以一般CAT.8網路線評測,音樂聽起來沒有太大的不妥,就是聽起來沒有什麼聲音魅力,表現音樂的手法平鋪直述,動態範圍略微縮減,再來舊式弦樂的甜味與光澤沒那麼高。


再來,一般網路線最大的罩門就是聲音分離度拉不開。這點在聆聽單一樂器演奏時還不算太明顯,但遇到室內樂,或者編制更大的爵士、古典音樂,就容易在聲音的層次感表現上顯得過於單薄。


一號線(Celesta)

以上種種問題,在換上本次試聽的一號線(Celesta),一切都有了鮮明的改善。重播第一首由來自俄羅斯的新進大提琴家Anastasia Kobekina演奏的「Ellipses」,即便過去已經聽過不少優質音響級網路線可為聲音本質上帶來改善,但實際再聽一次,耳朵還是很直覺的被音質的提升所吸引。包括弓弦摩擦之間多了一層油光水潤的木頭味,大提琴共鳴出的音色更為溫暖,此時的琴音也顯得不再無趣單薄,而是隨著音樂家的優美旋律,去延伸出更多的光影變化。那是一種聲音本質上,就會令人喜歡的音樂特質,也很直接的帶出Esprit Cables迷人的音樂性,相當吸引人。


當天聽另一張以各種銅管吹奏改編演奏的「Take Five」一曲,一號線即便是Esprit Cables最入門的網路線,展現出的聲音色彩也是非常豐富的。不僅可以表現這首爵士音樂在編曲上的搖擺特性,火辣辣的音樂能量還能讓人從音場中,很直接的點出銅管發聲點的各自位置,拉出漂亮的層次。


針對此點,開場的3C網路線就吃虧許多,聽見的音場效果相對單薄,銅管吹奏的氣流竄動,也沒有一號線來得這麼真實。只要在同一套系統上實際比較過,就能立判高下,絲毫不用爭辯。


二號線(Eterna)

換上二號線(Eterna)。第一個感受到的音樂整體的寬鬆度增加,應對動態更強的音樂類型,有著更高的從容度。描繪出的音場不僅更飽滿,聲音的密度感也提升了。


例如當天播放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從二號線開始,我可以完整感受到弦樂演奏時,那種光影漸層從中竄動的視覺效果,非常漂亮。二號線提升的寬鬆表現也體現在低頻效果上。重播同一首銅管改編的「Take Five」,可以明顯聽見爵士樂團更完整的份量感,對比之下,雖然一號線確實有著Esprit Cables標誌性的迷人色彩,但低頻下段的「份量」就少了二號線那種密度,精準反映出兩條線在內部導體用量的不同。


三號線(Aura)

聆聽三號線(Aura),我原本對它的期望不大,因為隨著線材定價攀升,在聽感上要有相對等的提升,確實是有難度的。但三號線卻是當天聆聽另我最喜歡的。


首先是我發現由此線開始,現場聽見的音質純度越來越高。那種接近純水一般的潔淨感讓錄音彷彿不帶一絲雜質,而是一種很純、很天然的呈現方式。在這麼高的純淨度中,也讓我聽見前面兩條線容易錯過的演奏家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達。


播放鋼琴演奏時,三號線的優勢彷彿換了一部後級,殘響的顆粒感明顯比前面兩條線更為細幼,琴音可以輕鬆浮現在音場之上,帶來更好的音色分離度。這條線的聲音密度比起二號線更為精鍊,形體感厚實,重量感的表現更好。當鋼琴強奏段落一出,三號線可以一次到位的表現出鋼琴起落的驚人動態,聲音的表現慾望越來越強,讓聲音好像能在吞吐之間,充滿著能量,非常厲害。


四號線(Lumina)

試聽來到四號線(Lumina),我會說這條線大概就是卡在當天系統的最佳表現了。整體維持住的聲音效果與三號線類似,但再細聽,可以聽出聲音密度有提升一些,低頻的速度感也似乎有著更精準的控制力。再來,這條線的低頻解析力,似乎更好一些,這讓低音觸鍵的尾韻更清晰。但以上的聽感提升,我認為無法「等量」反映在線材價差上。


當然,要精準評測每條音響用線的價值,用同一套音響系統本來就不是正規的作法。畢竟隨著線材的等級越高,一定是需要相匹配的音響系統,才能更好發揮其線材在等級上的差異。這點算是四號線相對吃虧的地方,我認為至少也要近百萬級的音響系統,才值得用上這麼好的音響級網路線。


五號線(Eureka)

最後來到當天等級最高的五號線(Eureka),我原本以為這條線大概就是四號線的「強化版」,結果聽見的聲音效果卻跟我預期中不太一樣。當接上五號線,才重播第一首參考歌曲,我立即發現線材好像整個消失了一樣,如果說前面四條線都還可以聽出線材某些特別著重的「提升方向」,五號線展出的效果,反而轉化為一種非常自然、非常輕鬆、非常細膩的情感表達方式。


但音樂中得以挖掘出的聲音細節,卻是這次試聽的眾多網路線中,最為豐富者。它如同前面四條線材的綜合體,以一種非常平衡且圓融的方式,表現出每首參考歌曲最精彩的聲音表情。難得的是,即便在這麼完整的表現能力下,五號線給人的感覺絲毫沒有一絲勉強跟造作,整體展現出的音響效果,仍是非常均衡健康的走向。這種幾乎可與音響系統化為一體的「相容性」,一直是我認為Esprit Cables做得非常好的地方,讓它幾乎可以與任何聲音表現能力卓越的旗艦系統,完美配對,不怕「強上加強」,會破壞整體音樂表現的耐聽程度。


個人結論

經由當天試聽,我發現Esprit Cables確實是一間非常有實力的線材廠商,先前試聽電源線,我就特別喜歡他們家線材表達音樂的方式,雖然看似輕鬆寫意,但仔細推敲,會發現那種隨性自在的表現手法,其實是原廠經過無數次試聽過後想要呈現出的「品牌風格」。既可以表達出Esprit Cables與眾不同之處,又不會因為線材個性的主導性太強,而搶了音響系統的風采。


這次試聽他們家的網路線,更再次驗證音響級網路線有著絕對實力,可以影響串流音質的整體表現。它的重要性,絲毫不比任何類比線材更為次等。要解放音響系統的真正串流實力,一條設計傑出的音響級網路以及交換器缺一不可,來自法國的Esprit Cables,值得市場上多關注度。



回覆 支持 反對

舉報

熱門推薦HOT
熱門討論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5-5-16 08:37 , Processed in 0.702227 second(s), 122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