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創作發想是古典音樂作曲家中很罕見的,這首偉大的交響曲講述的是一位藝術家因為對愛情絕望而吞食鴉片自殺。事實上這首標題音樂講述的是他自己因為對一位女人的癡迷,但女方不理他,而產生的迷亂心理狀態。舉凡一個正常男人失戀時腦海中所會產生的反應都涵蓋在內了,狂喜、想要自殺盛怒都不缺。
眾所周知,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是因為Harriet Smithson(1800-1854)這位愛爾蘭女演員而產生的。1827年,白遼士去巴黎Odeon劇院觀賞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Harriet Smithson飾演Ophelia,白遼士一下子就被她煞到了,於是開始跟蹤狂的行徑,送花、寫信、堵她,甚至在她住的地方附近也租屋,就近跟蹤她,讓Harriet Smithson對他討厭極了。要知道當時Harriet Smithson是小有名氣的莎士比亞劇演員,而白遼士還不是一個大咖。
迷戀她的這段期間,白遼士無意中發現一本Thomas Moore所寫「Irish Melodies」這本書,於是跟朋友Thomas Gounet合寫一本九首旋律的合集,這是白遼士受到Harriet Smithson影響的第一部作品。而「幻想交響曲」則是因為她而寫的第二部作品,完成於1830年。首演時並不成功,而且Harriet Smithson並未到場聆聽。
失望之餘,白遼士專心準備羅馬大獎競賽,沒想到竟然被他獲得這個獎,得以到羅馬修習藝術二年。在義大利二年期間,白遼士遭遇一次婚變,他有一個19歲的女友Marie-Félicité-Denise Moke,她母親允許白遼士二年學成後結婚。沒想到白遼士到達義大利三個星期之後,就傳來她已經跟一位有錢老男人結婚,那人是法國Pleyel鋼琴的繼承者。白遼士在抓狂之餘,想要幹掉這對男女,以及女方的媽媽,於是買好手槍與毒藥等,搭火車返回巴黎,不過在火車到尼斯時,白遼士改變主意,轉身返回義大利,這才沒有釀成大禍。
1832年,白遼士回到巴黎,演出他的另外一部作品「Lélio」,這部作品等於就是「幻想交響曲」的續集,並且邀請Harriet Smithson來聽。當時Harriet Smithson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紅了,也瞭解原來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與「Lélio」都是為她而寫的,於是接納了白遼士,二人在1833年10月3日,於巴黎的英國大使館結婚。
不過,他們二人的婚姻並不像童話故事,而是現實的生活寫照,白遼士的名聲越來越高,而Harriet Smithson則一直走下坡,1836年退出舞台,導致她心情不好、借酒澆愁、二人經常「冤家」,甚至還傳出太太家爆老公,這使得白遼士到外面找小三。最終他們二人在1843年分居,白遼士將小三扶正。1848年,這個可憐的女人中風,1854年過世,身份還是白遼士的正宮。白遼士很有情,遺言要朋友將Harriet Smithson的遺體挖出來,葬在他的旁邊。
邊聽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幻想交響曲」,邊想起這段故事,讓音樂顯得更有感。小澤征爾是在1973年2月19日,於波士頓交響廳錄製這首曲子,而且效率很高,從早上10點半錄製到下午1點半,再從2點半錄製到5點半就完成,比起克萊巴錄製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快多了。
小澤征爾是在1973年到2002年間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是該交響樂團任期最長的音樂總監,Serge Koussevitzky也只有25年任期而已。這張唱片就是他剛上任時所錄製的。小澤征爾1935年出生於中國瀋陽,當時是滿州國。後來回到日本習樂,本來想當鋼琴演奏家,不過在16歲時因為手受傷而改學指揮。1959年贏得法國Besançon指揮大賽,隔年評審之一的孟許邀請他到Tanglewood音樂節,後來又受到卡拉揚與伯恩斯坦的提攜,歷經多倫多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指揮、1973年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從此一路發。
有關DG The Original Source Series的復刻黑膠資料,請參閱我第一張這個系列的文章,我就不再重抄。總之這是用比以前首版更好的類比母帶去復刻的,非常珍貴。音響效果如何?非常好,管弦樂很細緻,平衡,音質音色很美,鐘聲與銅管也很棒,不過鼓聲並非驚天動地那種,但也夠悍了。這個系列的復刻黑膠看到就要下手,慢了就沒了。這張唱片壓製3000張,我的編號是2097。DG唱片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