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劉漢盛 於 2023-10-27 19:13 編輯
德布西(1862-1918)是法國印象派大師,10歲就進入巴黎音樂院就,12年後才離開。他的鋼琴彈得很好,在1880-1882年還曾擔任梅克夫人(就是資助柴可夫斯基那位)女兒的鋼琴老師,難怪鋼琴作品很傑出。不過,德布西畢業前因為沒有贏得音樂院的鋼琴大獎,所以放棄了當鋼琴演奏家的念頭,幸好這樣,今天才有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德布西自己並不喜歡被歸類為印象派,他說:「I am trying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what the imbeciles call 'impressionism', a term which is as poorly used as possible, particularly by the critics.」,連他自己都不認印象派,但旁人卻認為他是印象派。
德布西的管弦樂作品也很傑出,也跟白遼士一樣,在1884年以作品「L’enfant prodigue」獲得羅馬大獎(法國國家藝術獎學金,1663年由路易十四創立),得以在政府全額負擔下去義大利留學。這張唱片裡收錄他的三首「夜曲」,這三首夜曲並非如蕭邦所寫的鋼琴曲,而是管弦樂曲。
德布西這三首「夜曲」都有標題,第一首「Nuages」(雲),第二首「Fetes」(節日),第三首「Sirenes」(海妖)。創作時間大約是1897-1899年,是受到印象派畫家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的畫作啟發而寫。這三首「夜曲」由於有標題,可以透過標題想像德布西腦中的雲、節日與海妖是什麼景象。老實說,想要瞭解德布西的印象派風格還真不容易,不信您聽聽看這三首夜曲。
拉威爾(1875-1937)比德布西年輕,但也被歸類於印象派作曲家,他的出生背景與德布西完全不同,雖然同是印象派,但音樂風格卻不相同。在這張唱片中收錄他的芭蕾舞曲「Daphnis et Chloé」(1909-1912,艾靈頓公爵第一次聽到時很感動,說聽起來像Rumba舞曲),以及「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為已逝公主所寫的孔雀舞曲)。後者原本是1899年的鋼琴曲,1910年改編為管弦樂曲。拉威爾不僅旋律寫得美,而且配器功力了得,他的那首「Boléro」(1928年)就是經典之作,不過拉威爾自己說這首曲子是:「seventeen minutes of orchestra without any music」。而音響迷很喜歡的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管弦樂版也是他編曲的。
阿巴多早在1957-1958年就指揮Tanglewood Music Center Orchestra,不過一直到1970年1月22日才開始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到1月31日總共指揮7場。接著在1970年2月3日到10日又指揮6場。再往後就是1971年2月了。而1970年2月2日他在做什麼呢?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在波士頓交響廳錄製了這張黑膠唱片,就跟小澤征爾一樣。
錄音時間也是跟小澤征爾那張幻想交響曲一樣,一天就解決,從早上10點半錄製到下午一點半,休息之後再從3點錄到6點半,錄音的工作時間跟小澤征爾一樣,顯然唱片公司有交代,必須在一天內完成。
有趣的是,由於是類比時代,盤帶還是要用剪刀與膠帶剪接,這卷母帶從2月16日開始剪輯,歷經17、18、19、20、24、25、26、27,以及5月11日。而且,工作時間除了有一天是早上8點半到中午12點之外,其他都是早上8點半到下午4點。天啊!整張唱片不到50分鐘,卻要花那麼多時間來剪接,難怪錄音師會舉雙手雙腳贊成數位錄音。
這張復刻黑膠唱片錄音效果與小澤征爾指揮的那張「幻想交響曲」類似,管弦樂細緻,木管甜潤,小聲到大聲之間的音樂動態範圍很大,「為已逝公主所寫的孔雀舞曲」還搭配新英格蘭音樂院合唱團。壓片2200張,我的編號是0457,下手要快,肯定很快就會被搶光。DG唱片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