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ing for Paradise,渴望天堂?到底是誰在渴望天堂呢?是雙簧管演奏家Albrecht Mayer(1965-)嗎?還是CD中的作曲家們?是艾爾加(1857-1934)、理查史特勞斯(1864-1949)、拉威爾(1875-1937)、還是Eugene A. Goossens(1893-1962)呢?柏林愛樂雙簧管首席Albrecht Mayer與Bamberger Symphony合作錄製了這張音樂又美又哀傷的CD,真的符合了渴望天堂的標題。
雙簧管是管弦樂團中很重要的樂器,每次音樂會開始前,都會由雙簧管吹出中央A音440Hz(或其他音高),來讓樂團中的所有樂器校音。或許您會奇怪,怎麼會是以雙簧管為準呢?為何不是單簧管、小號?或小提琴?一來,雙簧管的音高調整是以簧片插入吹口的深淺來調整,調整過程比較麻煩,但一旦調整好,就不會在演奏途中又變了音準,所以適合當作其他樂器的標準音高。再者,雙簧管的聲音清亮凝聚、穿透力強,聲音傳得遠,所有的團員都可以聽得清楚。基於這二個理由,所以樂團都是以雙簧管作為校正音準。
艾爾加在1930年開始寫一首三樂章、為雙簧管與管弦樂團的組曲,不過並沒有積極寫作,一直到1933年他逝世前一年,因為聽到雙簧管演奏家Leon Goossens(1897-1988)在錄製他寫的Froissart序曲時,才想說要繼續完成。可惜由於病體無法支撐,艾爾加在生時並沒有完成這部作品。一直到1967年,這首作品的第二樂章才由Gordon Jacobs完成,並且公開演出,擔任雙簧管演奏的就是當年那位Leon Goossens。這位雙簧管手就是這張CD最後一曲作曲者Eugene A. Goossens的弟弟。這裡演奏的就是Gordon Jacobs改編的管弦樂版。
那首第二樂章就是這張CD的第一首曲子Soliloquy獨白。為何艾爾加會寫出這首曲子呢?當年那個時代是介於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痛尚未遠離,世界局勢又是那麼的紛亂,思緒本來就纖細敏感的作曲家們,到底要如何面對戰爭的傷痛與威脅?這樣的氣氛也影響了理查史特勞斯。在1945年,德國戰敗,理查史特勞斯在自己的家鄉Garmmisch得知他最愛的德勒斯登、慕尼黑等歌劇院都毀於戰火,一度精神錯亂,後來因此而完成了他那首為23件獨奏樂器而寫的「變形」。
在同樣的感懷下,理查史特勞斯還寫了一首雙簧管協奏曲。1945年,美軍進駐他的家鄉,其中有一位24歲的美國大兵John de Lancie來自芝加哥,未參戰前他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雙簧管手,當時的指揮是萊納。有一天,他去找理查史特勞斯,問他能否寫一首雙簧管協奏曲?理查史特勞斯當場拒絕,這件事de Lancie也就沒放在心上忘了。沒想到理查史特勞斯竟然在六個月後宣布完成了一首雙簧管協奏曲。雖然這不是理查史特勞斯最後的作品(最後的作品是最後的四首歌),但這也算是理查史特勞斯靠近天堂時的作品了。
1917年,拉威爾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中退下來,短暫未能從戰爭陰影中走出,無法創作,最終在1919年完成了Le Tombeau de Couperin庫普蘭的墳墓,其實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紀大戰時他死去的戰友,原曲六段,以鋼琴演奏。這首曲子比較正確的譯名應該是庫普蘭輓歌,Tombeau是法國從17世紀以來的一種輓歌音樂形式,拉威爾寫作此曲,內中哀傷可想而知,這應該也是渴望上帝的音樂。此處已經改編為雙簧管與管絃樂團的演奏。
最後一首是Eugene A. Goossens所寫,這位作曲家一家都是音樂家,父親Eugene Goossens(1867-1958)是指揮與小提琴家,弟弟是雙簧管演奏家。1927年,弟弟Leon要去美國演出,請哥哥為他寫一首雙簧管協奏曲,結果Eugene寫了一首單樂章的雙簧管協奏曲。根據這張CD的雙簧管演奏者Albrecht Mayer解讀,這是一首夢想進入天堂的曲子。或許因為這樣,加上Leon與艾爾加的關聯,所以這首曲子才入選吧?
這張CD是2016年9月在德國Bamberg Joseph-Keilberth 音樂廳所錄製的,無論是管弦樂團或雙簧管的音質音色都非常美,這種細緻精美的聲音跟音響迷特別喜歡的1970年代以前類比錄音味道不同,但同樣都是很美的錄音。而且,音樂本身與雙簧管演奏水準都很迷人,跟一般人熟知的巴洛克、古典時期雙簧管協奏曲都不同,聽了真的會讓人心神澄澈,充滿寧靜。
DG環球唱片發行,全省網路各大唱片行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