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前級擴大機]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複製連結
chensingyo 發表於 2017-4-28 16:25:34 |已閱:76844|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本篇一開始,筆者要先為Audio Research Corporation(以下簡稱ARC)的資深工程師Ward Fiebiger默哀。Ward今年三月中因心臟病驟逝(1960-2017),他18歲起就在ARC服務,大半輩子都獻給了公司與音響迷,當然,他也從創辦人William Johnson身上習得ARC的獨特DNA,Ward自2005年起就負責ARC每項產品的電路設計,包括本篇主角LS-28。


Audio Research Corp.的資深工程師Ward Fiebiger

默哀完後,讀者必然要關心ARC的未來動向,對此ARC已在官方臉書上說明:Ward在逝世前,早已將未來數年新產品的電路拓樸設計完成,只待印刷到電路板上。ARC的品質與聲音未來幾年絕不會有什麼改變,更何況ARC另一位靈魂人物Warren G. Gehl依然健在。ARC每部器材在出廠前,都一定要經過Warren親耳檢測,任何一點變動都難逃他的金耳朵。筆者為LS-28開箱時,就有見到Warren在品質保證卡上的親筆簽名,簽名的欄位是「Listening Test」,接在其他測試、Run In之後,這代表Warren負責最終的品管。這項傳統就堅持人工組裝,不採用SMD全自動化生產一樣,它代表ARC的品牌精神,數十年如一日。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162427vz5vurmz94y9udmc.jpg 鈦孚 Audio Research ARC 前級 管晶混血
從2014年的Galieo系列開始,ARC產品的外觀都交由集團設計總監Livio Cucuzza負責。LS-28當然也不例外。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ls28.jpg 鈦孚 Audio Research ARC 前級 管晶混血
基本上LS-28的外觀延續了過往設計,只是視覺風格變得更精緻,尤其是機箱設計從黑色轉變成銀色,並經過噴砂處理。關於LS-28面板上的六顆按鈕,由左到右依序是Power、Menu、Enter、Mono、Invert、Mute。

人性化的操控選項
我們都知道ARC在2009年被McIntosh Group(原Fine Sounds)集團併購,不得不說這間義大利集團眼光很精準,專門收購歷史悠久、體質健全的品牌,像投資績優股一樣,砸錢後就不太需要介入經營,就可以隨著時間獲利。ARC在McIntosh Group集團底下,目前最大的改變大概只有外觀,關於此點筆者已寫在下頁圖說中,在此補充面板「Menu」功能進一步說明。
「Menu」中總共有六個選項,「Auto Shutdown」可讓機器兩小時不使用後自動關機,「Processer Mode」可透過第三組平衡輸入端子外接環繞前級,然後跳過音控功能,「Tube Hours」可檢視目前器材的使用時間,若有更換真空管也可以重設,那麼原廠附的6H30管可使用多久呢?4,000小時,時數用罄後再向原廠購買即可;「Display Brightness」提供七檔螢幕亮度,「Volume Reset」可讓您重設每組輸入源的音量,也就是說LS-28可以記憶不同訊源的音量,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再為每個輸入源命名。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162429anyv6yji1dkq7ahw.jpg 鈦孚 Audio Research ARC 前級 管晶混血
LS-28備有八組平衡/單端輸入,輸出部分則有三組,請注意使用Record Out時會跳過音控。兩組Main Out倒是不常見,當兩組同時使用時,可採取Bi-Amp+Bi Wire接法,用兩條負極、兩條正極各接一部立體聲後級,不過注意後級輸入阻抗必須要高於20k歐姆。

採全平衡管晶混血架構
關於內部電路,LS-28與LS-27(2010年推出)、LS-26(2006年)出自同個架構,中間由一道筆直的類比輸出電路劃分電源與增益級。再往源頭追查,還有LS-22(1996年)、LS-16(1999年)、LS-25(1998年)、LS-17(2006年)。前面提到Ward Fiebiger自2005年起主導產品的類比電路,若以2006年推出的LS-26、LS-17作為分水嶺,他們和舊有ARC前級最大的差異在於採用JFET+真空管混血設計,讓前級兼具高訊噪比與高電平放大特性,因此後代機種LS-27、LS-28也毫無疑問地採用全平衡管晶混血架構。那麼LS-28和LS-27之間的差異呢?差距可謂非常大:真空管多一對、電路板銅箔加厚、機內導線變粗,電源供應更足,其中較特別的是音控部分,LS-27的音控IC是銲在電路板上,到了LS-28便獨立成一塊子板,這塊子板與高階Reference 6前級共用,上面裝有四顆Dallas DS1808數位電位器(LS-27採用DS1666),現在多數音控IC內含OP放大,不過DS1808就是很單純的訊號衰減器,效果如同可變電阻音控。

使用四支俄國雙三極管6H30
不過LS-28的輸出級為何要拉得這麼長呢?因為ARC更重視小信號的傳導,因此當類比訊號進入端子之後,從輸入級、音控、三級增益,到輸出級都維持最短路徑。當然,LS-28的電源供應也依照音訊、面板控制分成兩個區塊。按下LS-28面板Power,系統啟動後會先靜音45秒,此時面板顯示幕會閃爍「Mute」,這是為了讓真空管有足夠預熱時間。
用料部分,除了JFET晶體型號被塗掉了無從得知,6H30雙三極管是俄國Sovtek製品,為了降低麥克風效應,四支都套上了橡皮圈;末端塑料電容為ARC訂製品,表面上只有四顆,實際上電路板底下還有耦合幾顆小型塑料電容,對此筆者請教陸主編,才了解這是考量到高頻暫態表現(因為小電容充放速度較快),同樣地,在右側裝載電源供應的電路板底下也裝有塑料電容,三大三小共六顆,同樣是考量到電容特性──塑料電容的高頻響應普遍優於電解電容,濾除高頻雜訊的效果也更好。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162430hudlq5izlucfu55x.jpg 鈦孚 Audio Research ARC 前級 管晶混血
LS-28基本上延續LS-27、LS-26的電路架構,甚至可追溯到1996年推出的LS-22,特徵是前級放大電路和電源分成兩個區塊,中間「分界線」其實就是音訊輸出電路。當然,LS-28的用料比前代器材好上許多,像是6H30雙三極管從兩支變四支,更大的電容、變壓器等等。

如高速攝影機精準快速
測試時,筆者先選定Esoteric K-05X SACD唱盤、Onix OIA82綜擴、Marten Django XL落地喇叭作為參考基準,之後再加入LS-28,將OIA82設在Bypass模式,看加入LS-28後有什麼變化。參考軟體是Andreas Ottensamer「New Era」,此輯對中高頻延伸度、音色、樂器質感是一大考驗,尤其是位居要角的吹管樂器,同時間您又不能忽略管弦樂該有的規模感,再不加入LS-28的情況下,筆者已對整個樂團的規模感、樂器形體、演奏細節感到挺滿意,可見OIA82推力很紮實,美中不足之處在於遇到高動態演奏段落時,單簧管的聲音質感會有點生硬,必須降低音量,不過一降低,樂團的規模感也跟著縮小了。
加上LS-28之後,筆者立刻感覺到弦樂團變得更寬鬆,整個氣勢都不一樣了,正還來不及擔心吹管樂器的表現,LS-28就立刻展現極為鮮活的吹奏質感,音色從清透亮白轉變為清脆自然,演奏者吹氣、運指、移動肢體等微動態一一顯露。霎時間讓筆者聯想一塊芭樂切片,當您拗它,表面上只是一分為二,可是近距離觀察,您會見到果肉表面的汁液於斷裂瞬間迸發,然後噴灑在空氣中,而LS28就像高速攝影機般地紀錄這一瞬間,音樂畫面非常清晰、立體。當然這種表現,也得益於精確高貴的Esoteric K-05X。

原汁原味的ARC之聲
領教過LS-28的表現後,筆者對ARC的聲音品味已有了初步概念,並好奇LS-28的真正實力。用LS-28搭配VT80後級會如何呢?Warren G. Gehl做最後聽感檢測時或許也是使用這套吧?
將VT80 Run In一小時後,筆者再度播放「New Era」,閉上眼睛,突然有種被拉進音樂現場的奇妙錯覺,沒想到75瓦的管機居然也能表現出200瓦晶體機(也就是Onix OIA82)的規模感,而且樂器形體更凸顯、層次感更好、細節更多。有了VT80的助陣,筆者也特別注意單簧管的吹奏質感,既微動態表現後,此時又多一項空間感。以「New Era」的錄音取向,基本上要感受到錄音空間的堂音並不容易,關於錄音場地,筆者採訪Andreas Ottensamer就有聊到,Andreas這次特別選在殘響適中的大型錄音室進行,因此「New Era」收錄的堂音既不會像在教堂錄音那般綿長,也不會像在小型錄音棚一樣表現得乾癟無力。筆者認為單簧管表現之所以能從清脆自然轉變為鮮活凝聚,就出於這個因素。
對照上一期總編評測的ARC VT80,內文寫道「大器、寬廣、飽滿紮實、不會太細太瘦,而且很真。」老實說這也是筆者對LS-28的感受,而且前後級相加,更凸顯了這項特質,這就是原汁原味的ARC之聲嗎?雖不中亦不遠矣。

Audio Research LS-28,鮮美而回甘,如臨音樂現場 162433q5q6rrxf16d1lqro.jpg 鈦孚 Audio Research ARC 前級 管晶混血
「New Era」是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Andreas Ottensamer的第四張專輯。選曲主軸在於重現十八世紀德國曼海姆學派(Mannheim School)的音樂創作,該學派的音樂在當時非常創新前衛,除了有作曲家首度將單簧管納入樂曲配器中,曼海姆學派也深深影響後世音樂家。至於「New Era」,Andreas幾乎掌握了曼海姆學派的精髓,聽感是全然的熱情、飽滿、靈活、直接,就如同Audio Research向來給人的印象。

也能表現得甜爽宜人
總編評測VT80時的定稿搭配是Mark Levinson No. 519,對於LS28筆者也想推薦其他參考搭配,也就是聲底中性、音質優異的Octave V110 SE綜擴,雖然V110 SE做後級輸出時僅供單端接駁,較難發揮LS-28的全平衡線路設計,然而整體聽感卻比VT80相對寬鬆得多,這時再聽「New Era」,內中單簧管、英國管、長笛表現就稱得上甜爽宜人了,非常好聽。
一組表現鮮活凝聚,一組甜美宜人,該選哪一種呢?頓時間筆者也猶豫不決了,只好多聽幾張CD比較看看。礙於篇幅,在此就不贅述兩套系統的比較過程。可以肯定的是,LS-28+VT80這套音樂實體感極為鮮明的組合,很能凸顯錄音取向,就算後級搭配OIA82或V110 SE,LS-28依然很有存在感。

聽音樂也要回甘
您知道LS-28搭配VT80時,音量只要開到17(古典樂約30左右)就能夠填滿七坪聆聽空間嗎?若您的聆聽空間較大,喇叭效率低於87dB,請一定要選擇LS-28+VT80這套聲底鮮活、完美匹配的組合。在訊源、喇叭、線材調配得當的狀態下,每張專輯都將給您獨特的鮮美感受,讓您在每首曲子短暫間隔中,品嚐餘韻無窮的回甘。

Audio Research LS-28。類型:管晶混血前級擴大機。推出時間:2016年。使用真空管:6H30P雙三極管×4。頻率響應:0.4Hz-200kHz(+0/-3dB,額定平衡輸出)。動態範圍:大於122dB。增益:18.7dB(平衡)、9.4dB(單端)。輸入阻抗:100k歐姆(平衡)、50k歐姆(單端)。輸出阻抗:600歐姆(平衡)、300歐姆(單端)。輸出電平:16Vrms(平衡)、8V(單端)。失真率:小於0.5%(17rms平衡輸出,1kHz)。外觀尺寸(WHD):480×137×438mm。重量:7.2公斤。參考售價:335,000元。進口總代理:鈦孚(02-25700395)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Primare A35.2 後級
後級擴大機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1-29 04:00 , Processed in 0.576952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