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了,這是世界各國情報單位都沒預測到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讓東西德恢復統一。雖然二德分離所造成的創傷可能還深埋在某些東西德人心中,但畢竟國家統一了。音樂界反應很快,馬上在同年12月23日與25日聖誕節節慶時,於柏林Schauspielhaus(現在改名為Konzerthaus Berlin)與柏林愛樂廳各舉辦一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音樂會。與以前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演出不同的是,指揮伯恩斯坦把歡樂頌改為自由頌,而且樂團是由美、英、法、俄、德五國組成。
這是一場激勵人心的音樂會,同時也是一場以後不會再有的音樂會,音樂會當時的錄音跟錄影在1990年由DG唱片發行。今年是2020年,DG再度發行這場演奏會,作為這張CD發行的30周年紀念。不同的是,這次的發行多了一張DVD,讓大家不僅可以聽,也可以看到那場音樂會現場。Konzerthaus Berlin我去聽過,內部類似維也納金廳,原本是為演出歌劇而建,後來才改為音樂廳,有人說其音響效果可以排名在維也納金廳、阿姆斯特丹大會堂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之後,或許我那時坐的位置不佳,並不覺得音響效果有那麼好。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現在有越來越多新蓋的音樂廳音響效果卓越,音樂廳音響效果的排名或許也要重整了。
那場音樂會刻意安排五個國家的樂團混合編組,是因為美英法俄當年是戰勝國,也是瓜分柏林的四國,加上德國交響樂團,當然是必須的,否則這場音樂會就失去意義。五個樂團分別是紐約愛樂、倫敦交響樂團,列寧格勒Kirov劇院管弦樂團、巴黎管絃樂團,以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其中主要團員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大提琴首席是東方面孔,那是在瑞士出生的台裔大提琴家楊文信,當年他才24歲,就當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合唱團則有巴伐利亞廣播合唱團、柏林廣播合唱團,以及德勒斯登愛樂兒童合唱團。無論是交響樂團或合唱團,都細心的將東西德湊合起來,也象徵著二德的開始融合。
為何會選擇柏林Konzerthaus 作為演出音樂廳呢?我猜一來,這座音樂廳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在1977年開始重建,一直到1984年完成,這也象徵德國的新生。再者,音樂廳台階前面有一座席勒雕像,那是德國著名雕塑家Reinhold Begas(1831-1911)的作品,讓席勒聽到從歡樂頌所改的自由頌,相信席勒在天之靈也會欣然接受。還有,1821年韋伯的「魔彈射手」歌劇也是在這裡首演,當時這座音樂廳稱為皇家歌劇院。最後,這座音樂廳是位於東柏林內,在這裡舉辦這場音樂會,也代表東西合併的平衡。
前面提到,1989年12月有二場這樣的演奏會,一場是12月23日在西柏林的柏林愛樂廳,另一場則是這張CD,12月25日在Konzerthaus ,二場的演出樂團與合唱團都一樣。東柏林與西柏林音樂廳各安排一場,也是充滿東西德平衡的政治味道。別忘了當時柏林圍牆才倒塌一個多月而已,這樣的細心安排也是必要的,畢竟不能傷了當時東德或西德人的心。
這場音樂會的現場錄音效果如何?非常棒,尤其合唱那段更是精彩。老實說,即使錄音效果不如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或維也納愛樂的版本,這張CD也不會損及價值,畢竟這場音樂會的意義非凡,也是黏合東西德裂痕的無形膠,而且內中所唱的是伯恩斯坦所改的自由頌。伯恩斯坦在1990年10月14日過世,這張CD也算是他留給樂迷的珍貴紀念品。
環球唱片DG發行,全省各大唱片行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