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五個月前,我才剛試聽評論過Lawrence全新Bird系列的Bulbul書架喇叭,那時與設計者廖能司聊到Bird系列的未來產品規劃,後續喇叭都還在研發階段。沒想到五個月後,從最頂級的Flamingo、次一級的Penguin,到再次一級的Dove都已研發完成,甚至已經開始量產銷售。原本這次我要試聽的是Dove,沒想到剛量產的五對Dove竟然全數被香港代理商掃光,所以這次只好先聽Penguin。厲害的是,Penguin竟然還衍生出Diamond與一般版,兩種版本使用了不同的單體組合,所以屈指一算,廖能司竟然在五個月內一口氣研發完成四款喇叭,效率之高實在不可思議!
混搭發現完美組合
到底這四款喇叭是如何「神速」產出的?原本我以為這幾款喇叭同樣隸屬Bird系列,單體與箱體架構應該類似,可以節省研發時間。但是實際見到Penguin,我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Penguin的單體與Bulbul完全不同,Diamond版與一般版差異更大。最令我驚訝的是,Penguin Diamond版的鑽石高音單體,竟然不是廖能司以往用過而且熟悉的Accuton製品,而是今年五月廖能司剛從慕尼黑音響展找到的丹麥Jantzen鑽石高音單體。以前我就知道他喜歡嘗試使用各種單體,也擅長「混搭」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廠家的單體。只不過這次他對Jantzen這款鑽石高音單體毫無經驗,竟然能在段時間內就成功馴服,真可謂藝高人膽大。
為什麼廖能司要執意使用這款Jantzen高音單體呢?原因有二:一是他認為這款單體的極高頻延伸不遜於Accuton鑽石高音單體,但是音質卻比後者更厚、更醇美。二是這款鑽石高音單體與5吋Accuton Cell陶瓷振膜中音單體以及兩只9吋Accuton陶瓷振膜低音單體銜接,在效率上較為接近,這個特性讓廖能司得以移除高音與中音分音器中的電阻,讓音樂訊號不經過任何衰減就直通高音與中音單體。這個設計對於Penguin Diamond版的聲音特性影響極大,實際試聽可以發現,Penguin Diamond版的聲音非常直接、反應速度非常靈敏,我相信這樣的表現與移除高、中音單體的電阻直接相關。附帶一提,Penguin一般版因為採用了不同的高音與低音單體,所以分音器中就必須使用電阻,以便調整不同單體之間的效率。
兩個版本,兩種單體組合
再比較Penguin Diamond與一般版,這兩者使用的單體差異更大。後者除了改採Accuton陶瓷振膜高音單體,最值得注意的是低音單體改採Accuton最新研發的凸盆鋁合金三明治振膜低音單體。這是Accuton近來最受矚目的單體,除了特殊凸盆與內藏式懸邊之外,最大特點是衝程幅度特大,低頻實力更為強悍。令我好奇的是,價位較低的一般版Penguin,竟然配備了較為昂貴、性能也較強的凸盆低音單體;價位較高的Diamond版,反而使用了較為常見的9吋Accuton陶瓷振膜低音單體,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廖能司如此安排是有用意的。他發現陶瓷單體的低頻雖然不如鋁合金凸盆單體,但是確保有陶瓷振膜通透純淨的特質,而且與中音單體的銜接也比較好,所以才在價格較貴的Penguin Diamond使用這款低音單體。由此可見廖能司挑選單體並不盲目以價格為標準,而是以單體特性與聲音特質來衡量。
這兩個版本的唯一共同點,是都採用了Accuton新一代Cell 5吋陶瓷振膜中音單體,Cell單體的最大特徵是不靠螺絲鎖進喇叭箱體,而是靠單體外緣的橡膠環向外擴張與箱體迫緊固定。規格特性方面,Cell的失真更低,而且頻寬延伸更廣,與低音單體可以取得更好的銜接。
分音器調整高手
回到之前的問題,廖能司設計喇叭為何如此神速?寫到這裡,我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越來越疑惑。Bird系列這幾款喇叭的單體不同,代表特性參數不同、聲音特性也不相同,分音器因此必須大幅修改。電腦軟體雖然可以輔助設計分音線路,但是只能當做設計的開端,與最終好聲還有一大段距離,不斷試聽修正是免不了的過程,這個工作必須耗費大量時間,也是喇叭設計最困難之處。
繼續追問廖能司,我才發現他混搭單體的「癖好」並非只是靠直覺、碰運氣。他認為Accuton單體適合搭配四階分音,但是太過陡峭的分音斜率未必好聲,所以這四階分音還得進行細微的調整,這些都是多年經驗累積的知識。事實上,廖能司鑽研喇叭已有二十年經驗,分音器調整是他的拿手絕活。這二十年的經驗,想必就是他設計喇叭之所以可以快速上手的原因。
接著看到箱體設計,全新Bird系列的箱體共同特徵,除了抽象化的鳥形箱體造型、箱體頂部向後凸出的小銳角、厚達5公分的雙層前障板之外,還又獨特的T形低音反射孔。
與上次評論的Bulbul一樣,Penguin的T形反射孔設在箱體的中段,三角形反射孔貫穿箱體,真正的反射孔位於這個管道的中央,向內延伸,構成獨特的「T」字形低音反射通道。
除此之外,Penguin Diamond的箱體還有另一個首次出現的獨特設計,那就是高音單體被設置在一個菱形的開口內,成為外觀上的一大特徵。這個菱形開口會不會影響高音單體的聲波擴散呢?廖能司說搭配凸盆振膜的Jantzen鑽石高音單體沒有問題,如果換成凹盆的Accuton高音單體,可能就有影響。他還補充,菱形的開口因為兩側不對稱,所以可以減輕聲波繞射狀況,比一般圓形導波器的特性還好。實際試聽,的確聽不出高音擴散受限或任何異狀。不過加大喇叭toe-in角度,中高音的表現會更直接。
誇張的音場深度
進入實際試聽,我先聽了卡拉揚指揮的「Opera Intermezzi」專輯,這張CD之前才剛在總編家的教育訓練聽過,Penguin的音場規模當然無法與總編家的大系統相比,但是弦樂絲絲縷縷的纖細感、輕盈感、和諧感與層次感卻一點也不遜色,最令我驚訝的是,Penguin的音場竟然異常深遠,音場深度甚至比總編家的大系統還要出色。這是什麼魔術?繞到喇叭後面一看,我才發現Penguin的箱體背板還設有一只Accuton陶瓷振膜高音單體,這只單體只重播2kHz以上頻率,重播量感是前方高音單體的一半,負責空間感的營造。其實具備類似設計的喇叭並不罕見,只不過我從未聽過音場深度的營造有像Penguin這般出色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空間的喇叭後方牆面,設置了六大塊廖能司自己設計的木質擴散板,相信對於音場深度的營造也有幫助。
這次試聽以darTZeel前後級驅動,廖能司說搭配聲底透明中性的Soulution前後級表現更好,可見Penguin並不需要刻意搭配厚聲底的擴大機。
恰到好處的音質厚度
再聽阿序肯納吉演奏的舒伯特「鋼琴奏鳴曲D894」,鋼琴觸鍵有著恰到好處的厚度,這種厚度不會損及輕觸琴鍵的靈巧感,也不會讓琴音變得過於單薄。我想我開始了解廖能司採用Jantzen鑽石高音單體的原因了,它的確保有鑽石振膜的輕盈通透靈巧,但是聲音厚度卻比一般通道的鑽石高音單體更好,音質也更溫潤自然。用「The Young Vivaldi」專輯測試,我一直認為巴洛克音樂不好表現,音響系統的聲底一旦流於單薄,高頻一旦過於生硬,巴洛克音樂就會變得極度單調乏味不耐久聽。Penguin的表現則令我驚喜,它沒有壓抑弦樂的纖細明朗與演奏勁道,但是卻能提煉出弦樂的微妙厚度與緻密質感,中高頻的延伸自然充足、毫不生硬,再一次證明Jantzen鑽石高音單體與Accuton中音單體搭配下,那恰到好處、略帶暖調、自然微甜的音質厚度。除此之外,活生感也是忠實重現巴洛克音樂風采的關鍵。移除了分音器電阻之後,Penguin的聲音特別率真直接,暫態收放更為靈敏快速,強弱起伏也更分明。
聽穆拉汶斯基指揮列寧格勒交響樂團演出的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弦樂齊奏比我在其他系統聽到的更為順暢,柔中帶剛的勁道,呼應著樂團鏗鏘有力的演奏。弦樂齊奏到最強音,能量在最高點時,弦樂音質依然穩定,而且聽感毫不壓迫。寬鬆的低頻與飽滿的氣勢,則有大型喇叭架勢。記得我上次來聽Bulbul時,曾說這款書架喇叭的重播氣勢不像小鳥而是老鷹。這回聆聽Penguin Diamond,氣勢明顯更強,下盤也更穩重,在八到十坪的空間內聽交響樂,我認為完全可以讓人滿意。
一聽上癮的魔力
我聽過不少使用Accuton單體的喇叭,聲音雖然解析力高、透明快速,不過要讓Accuton單體發出厚實有肉的聲音並不容易。Penguin Diamond是少數例外,它的全頻段都有著飽滿自然的密度感,這種恰到好處的音質厚度,可以讓人聲更為圓潤,讓低頻更為紮實。至於中高頻呢?請想像鑽石高音的通透高貴,與絲質軟半球的甜美自然完美融合,這種聲音彷彿有讓人一聽上癮的魔力,或許我就中了Penguin Diamond的毒了,真想找個時間再去廖能司那裡再聽一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