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影音網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CD] Âmes Sœurs靈魂伴侶,低音提琴與鋼琴的優雅對話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5-6-24 12:54:36 |已閱:7461|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Âmes Sœurs是法文,等同英文Soulmates,也就是靈魂伴侶的意思。如果要探討這個名詞的形而上意義,那真的是說不完。不過如果告訴您這是Double Bass與鋼琴的二重奏,那就比較容易想像了。法國Double Bass演奏家Lorraine Campet與鋼琴家Nathanaël Gouin(1988-)合力錄製了這張CD,根據Lorraine Campet的說法,靈魂伴侶指的是她與低音提琴之間二十幾年的關係。


Âmes Sœurs靈魂伴侶,低音提琴與鋼琴的優雅對話 IMG_0787.jpg Âmes Sœurs 心靈伴侶 Lorraine Campet Nathanaël Gouin Aparte Josephine Lang


在這張CD中,Josephine Lang (1815-1880)的作品佔了很大的份量,這位德國浪漫時期的女作曲家生於慕尼黑,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家,母親是歌劇歌手。她從小在音樂家庭中長大,母親教她鋼琴,11歲就公開演出Henri Herz的鋼琴變奏曲,13歲開始嘗試作曲。不過因為家境並不優渥,Josephine Lang還要去教鋼琴來補貼家用,所以也沒機會受到正規高等音樂教育。


Âmes Sœurs靈魂伴侶,低音提琴與鋼琴的優雅對話 IMG_0788.jpg Âmes Sœurs 心靈伴侶 Lorraine Campet Nathanaël Gouin Aparte Josephine Lang


15歲時,在一次機會中遇見孟德爾頌,後者驚訝她的作曲才華,曾給予她指導,不過也只是短暫而已,後來他們就沒見面了,不過孟德爾頌曾向出版商推薦她的作品。而舒曼也曾公開讚賞她的作品,還曾在雜誌上推薦。1842年,Josephine Lang結婚,婚後在七年內生了六個孩子,使得她不得不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但她的丈夫在43歲時因病去世,六個孩子也有三個夭折,這對她來說是很大的打擊。為了維持家計,她大部分時間投入創作(出版才有錢),還有音樂教學。


Josephine Lang在1880年去世,她的兒子Heinrich Adolf Köstlin根據母親的日記,寫下Josephine Lang的傳記。今天我們對這位女作曲家的瞭解大部分來自於這本傳記。她一生大概寫了大約150首藝術歌曲與鋼琴作品,並沒有交響曲等。


第一軌是Josephine Lang的歌曲作品,名為「Wie Glanz so hell dein Auge」(你的眼睛多麼明亮)。這首歌曲收錄在她1882年死後出版的「40首歌曲」中,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關注,沒想到被拿來改編演出。曲子很短,只有2:54,但很好聽。


第二軌到第九軌是貝多芬「魔笛」中「知道愛情的男人」(Bei Männern, welche Liebe fühlen)主題與七段變奏,總共八軌。這段主旋律是莫札特歌劇「魔笛」第一幕中,Pamina與Papageno的二重唱,貝多芬將這段旋律寫了七段變奏,創作時間在1801年,獻給Browne伯爵。原曲是大提琴與鋼琴的二重奏,此處改為低音提琴與鋼琴的二重奏。


第十軌又是Josephine Lang的作品,選自六首德國藝術歌曲Op.14。第十一軌到十三軌是舒伯特的Arpeggione Sonata d821,這首曲子音響迷都很熟悉,大概也都有羅斯卓波維奇與Britten演奏的版本,現在聽低音提琴與鋼琴的版本,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第十四軌又是Josephine Lang選自六首德國藝術歌曲Op.14的改編。第十五軌取自Josephine Lang的六首藝術歌曲Op. 10。第十六到十八軌是舒曼的「幻想曲集Op.73」。第十九軌又是Josephine Lang的藝術歌曲。


為何選Josephine Lang的作品呢?Lorraine Campet說她在研究舒曼、克拉拉舒曼、孟德爾頌的作品時,都看到Josephine Lang的名字出現,而這位女作曲家即使去世那麼久,其作品卻很少被演出,她覺得很不公平,所以她才決定改編Josephine Lang的五首女高音與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


為何選舒伯特與舒曼的作品呢?Lorraine Campet說她的父母都是音樂家,從小就聽舒伯特與舒曼作品長大。至於貝多芬的作品,Lorraine Campet說貝多芬是變奏曲大師,她選擇「魔笛」的主題與七首變奏,就是向貝多芬致敬。


Lorraine Campet在巴黎國際音樂舞蹈學院畢業(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 CNSMDP),師從Thierry Barbé。她不僅學低音提琴,也學小提琴,二者相輔相成。目前她是巴黎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的低音提琴首席。


Nathanaël Gouin從3歲就開始學小提琴與鋼琴,跟Lorraine Campet是校友,後來又去包括朱利亞音樂院的幾家著名音樂院學習,還曾隨Maria João Pires習樂。Nathanaël Gouin在錄製這張唱片之前,已經出版過幾張唱片,還得過幾個獎項。


音響迷一聽到低音提琴,大部分會顯得很興奮,因為低音提琴的音響效果是音響迷所喜愛的。不過,在這張CD中您聽到的「牛筋」並非突出的擦弦質感與誇張的振動,而是很平衡很自然的低音提琴演奏,當然牛筋味還是會讓人喜歡,尤其是那首舒伯特的「琶音琴奏鳴曲」。

到底要如何檢驗自家低音提琴表現好不好呢?很簡單,如果您聽到的是笨笨的、鈍鈍的、悶悶的、渾渾的低音提琴聲,那就是音響系統沒調好。調到位的低音提琴聽起來靈活生動、有彈性,尾音會有細微振動,而且聲音乾淨不渾。


錄音時間2023年10月9-12日,地點Théâtre Saint-Bonnet a Bourges。這是法國Bourges市內一個小型義大利劇場,只有120個座位,不過音響效果優異。Aparte Music 2025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代理。



回覆

舉報

熱門推薦HOT
熱門討論HOT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5-7-13 09:16 , Processed in 2.160022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5

Copyright©2011-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