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歲的人,大概都已經能夠瞭解,人的一生不管有沒有外人眼中所謂的「成就」,大概都受到先天的「個性、資質」與後天的「努力、運氣」這四大要素所影響。不信,請仔細回憶你這一生所作所為,看看我所說是否屬實?
同樣的,曾經在調聲過程中努力過的音響迷,也大概都能夠發現,整套音響系統好聲的關鍵也受到器材先天「個性、資質」與後天「調聲認知、運氣」的影響。器材先天的個性、資質跟錢有關係,有錢就能夠買到自己喜歡的聲音個性,也能夠買到頂級的音響資質。而後天的調聲認知、運氣就靠音響迷的平日修為了。運氣難以掌握,平日多燒香積陰德;而調聲認知卻唾手可得,網路上超多各家之言,都有其可參考之處。
在我的調聲認知中,影響好聲的原因非常多,每一項細微的調整最終都可能累積成為好聲的一部份。但如果去掉諸多調聲過程中的枝枝葉葉,音響器材與聆聽空間所組成的頻率響應曲線、殘響時間與充足的音量是我認為好聽的三大關鍵。
大部分音響迷都知道,我們耳中所聽到的音樂會受到空間影響,但大部分音響迷也都以為自己耳中所聽到的音樂就是「原音」。事實上,只要用頻譜量測,就會看到一條高低起伏、扭曲鋸齒狀的曲線,這條曲線所代表的就是「原音」被整套音響系統(空間、喇叭、擴大機、訊源)扭曲的程度。每個人耳中所聽到的「聲音」都受到這條曲線的制約,但大部分音響迷不知道這條「曲線」危害之鉅。
為什麼我說「危害之鉅」?試想,原本不該凸的地方凸了,原本不該凹的地方凹了,讓錄製很均衡的音樂變得凹凸不平,好像是以哈哈鏡在照鏡子,你還認得鏡中的自己嗎?你在哈哈鏡中所見到的自己影像,就是你在未經適當處理的聆聽空間中所聽到的音樂,你說扭曲不大嗎?可惜,很多音響迷或音響評論員就以這種哈哈鏡中的影像為準來評價別人的聲音表現,或音響器材。由空間與音響器材所塑造出來的頻率響應曲線能夠拉直嗎?不可能!即使以最先進的DRC(數位空間校正)來處理也不可能完全平直。不過,事實上也不需要平直,只要在影響聽感最大的幾個重點區降低波峰與波谷,音樂聽起來就會趨於平衡了。
影響好聲的第二大關鍵就是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結構(不同頻域殘響時間的分佈)。我們在音樂廳中聽現場古典音樂會時,除了聲波擴散的均勻性之外,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結構是影響聽感的重要關鍵。長跑國家音樂廳的人都知道,坐在某幾區時很多樂器的聲音都聽不到,只看到台上小提琴家、鋼琴家賣力演奏,但自己卻聽不到小提琴、鋼琴獨奏聲。而坐在某幾區時,各種樂器都可以聽得很清楚,這就是聲波擴散的均勻性。而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結構影響了音樂廳聽起來明亮、溫暖、乾澀、甜潤、清晰、吵雜等。經常跑不同音樂廳的人就能清楚分辨殘響時間所帶來的聽感影響。
在家裡聽音樂,聆聽空間的裝潢與內中的居家物件完全影響了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結構,也決定了你家音響系統聽起來明亮、溫暖、乾澀、甜潤、清晰、吵雜等。殘響時間的長短數據可以用REW或其他軟體來量測,但數字無法完全反映你自己的聽感,這就是我所說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結構難以捉摸的原因,唯有靠自己慢慢以聲學處理器或居家物件來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聽感為止。
活生生的現場感(Living Presence)是每位音響迷朗朗上口的名詞,但恐怕只有少數音響迷是真正享受到活生生現場感的音效。幾十年前Mercury唱片口中的Living Presence,其實就是現在的Immersive Sound Effects,或者說是Spatial Audio、Dolby Atmos、360 Reality等,其目的就是要讓聆樂者有被音樂包圍的感受。
多聲道音響系統靠著多路喇叭與解碼來達到聆聽者被音樂或音效包圍的感覺,有如置身現場。而二聲道音響系統呢?要靠一定大的音量在空間中產生微妙的聲波反射,讓聆聽者有被音樂細節包圍的感覺。就好像我們在音樂廳中聽古典音樂會,音樂是從舞台發出,透過音樂廳牆面的反射,讓聆聽者感受到被音樂緊緊包圍的現場感,而非透過散佈在音樂廳中的多路喇叭來營造音樂包圍感。如果你只以小音量來聽音樂,雖然可能聽到音樂中的細節,但絕對無法享受到活生生的現場感。而活生生的現場感可以讓你血管中的血液沸騰,將音樂的感染力推到頂點,獲得有如置身現場的聆樂快感。
每個人告訴你的調聲方式都具有參考價值,唯有靠自己不斷實踐驗證,才能找出最正確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你的調聲過程中,不妨記住頻率響應曲線、殘響時間、充足的音量這三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