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 Stravinsky(1882-1971)是音響迷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也是少數我們能夠聽到他親自指揮自己作品的作曲家之一。在他死之前,已經替唱片公司留下許多音響效果相當的錄音。所以,今天我們在討論史特拉汶斯基作品的詮釋方向時,不必多作辯論,拿他自己指揮的唱片來聽就知道了,包括「彼得洛西卡」(Petrushka)與「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這二齣芭蕾舞曲。
史特拉汶斯基指揮「春之祭」有留下至少三次錄音,一次是940年與紐約愛樂,另一次是1960年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這二張都收錄在Sony所出版的紀念「春之祭」推出百年套裝CD中(10張一套)。另外華納也在史特拉汶斯基逝世50周年時,推出一套23張的史特拉汶斯基作品集,內中也有史特拉汶斯基自己指揮的錄音,包括「彼得洛西卡」與「春之祭」。
史特拉汶斯基不僅是作曲家,也是鋼琴家與指揮家,他本來在聖彼得堡大學修習法律,因為認識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成了他的學生,這才讓他留名古典音樂史。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被稱為作曲變色龍,因為他的曲風多變,涵蓋原始主義,新古典、甚至序列音樂。早期藉著替俄羅斯芭蕾舞團作曲而冒出頭,1920年代轉向為新古典主義(類似18世紀古典風格),1950年代又開始轉為序列主義。
史特拉汶斯基跟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創辦人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1872-1929)很早就認識,當時史特拉汶斯基大學畢業才三年。Diaghilev在1908年受邀到巴黎演出「Boris Godunov」大獲成功,1909年再度被邀請到巴黎籌辦俄羅斯歌劇與芭蕾舞劇的演出事宜,1911年乾脆成立自己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後來這個舞團因為俄羅斯十月革命(1917年)內戰爆發時正在巴黎演出,無法返國,從此就成了滯留巴黎的芭蕾舞團。
由於Diaghilev在巴黎認識許多作曲家,包括拉威爾、德布西與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Satie、法雅、理查史特勞斯、Poulenc等,加上許多傑出的舞者,使得這個芭蕾舞團能夠結合當時的作曲家俊彥與舞者、編舞者,成為當時全世界最著名的芭蕾舞團。Diaghilev與史特拉汶斯基第一部合作的作品就是為蕭邦的Les Sylphides(林中仙子)編成管絃樂演出。由於欣賞史特拉汶斯基的才華,接下來又委託他創作「火鳥」(1910)。再來來是1911年的「彼得洛西卡」,以及1913年的「春之祭」。
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2016)早在1969年就曾經指揮克里夫蘭管絃樂團錄下「春之祭」,由CBS唱片發行。布列茲與史特拉汶斯基是朋友,二人在1952年透過布列茲老師梅湘的介紹而認識。1967-1972年間擔任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客席指揮,在那段時間錄下CBS這張「春之祭」版本。另外布列茲也指揮紐約愛樂錄下「彼得洛西卡」,時間在1972年。1975年布列茲也指揮了法國National de la R.T.F樂團,為CBS留下「春之祭」錄音。此外他死後也冒出一些現場錄音,包括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2008年12月,布列茲在羅浮宮演出「火鳥」與「煙火」,以藍光碟發行,這是向布列茲致敬的演出,相信許多音響迷也都有收藏。
這套二張一套的黑膠唱片是1991年錄音,1992年發行,應該是布列茲第二度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所留下的「春之祭」與「彼得洛西卡」。很有意思的是,第一張唱片「彼得洛西卡」是33 1/3轉(34分58秒),第二張唱片「春之祭」是45轉(33分22秒)。其實這二首曲子的錄音時間差不多,但為何「彼得洛西卡」以33 1/3轉刻製;但「春之祭」卻以45轉刻製呢?如果以音響效果來論,當然是「春之祭」爆棚過「彼得洛西卡」,尤其大鼓的威力大部分集中在「春之祭」的B面。難道DG的製作人刻意要讓音響迷比較33 1/3轉與45轉的音效有什麼不同嗎?又為何不將二首曲子都以45轉刻製呢?是否覺得「彼得洛西卡」的音效不值得以45轉刻製?
這二首曲子的錄音效果都很好,尤其音樂小聲與大聲的動態對比很大,假若您習慣以小音量聆聽音樂,就無法感受到有什麼衝擊。如果您跟我一樣,習慣以大音量聽音樂,就會感受到所謂的「動態範圍寬廣」的含意。當然,黑膠的動態範圍是有限的,但聽起來仍然可以感受到大鼓的猛爆跟弱音樂段的強烈對比。不過您不必擔心唱頭會過不了大鼓這關,從肉眼就可以看出大鼓溝槽不會如Telarc「1812年序曲」那般深刻彎曲,所以唱起來不會跳針。
布列茲許多唱片錄音都很精采,包括馬勒與史特拉汶斯基,這二張一套的黑膠唱片如果您還沒有購買,建議收藏。DG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