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當今最強空間優化能力的環繞擴大機
Anthem MRX 720
目前多數的環繞擴大機幾乎都有自動音場校正,其中包括各聲道的等化處理,但是您是否察覺到「空間的駐波問題」依然無法根除?如果多聲道等化僅作到這種程度,充其量也只是幫玩家作系統設定而已。相較之下,Anthem MRX 720能利用ARC作儀器級的測試與等化校正,使所有聲道的頻率響應極為平直,徹底解決了空間的駐波問題,它是我聽過「聲音正確性」最高的環繞擴大機。
相較於其他音響器材,環繞擴大機的電路複雜程度高得多、還要能跟上新規格推動的腳步,就是因為開發費用高和「進化速度要夠快」,近15年來環繞擴大機市場可說是日系名廠的天下,「絕大部分」歐美系廠商不是不重視多聲道市場(不少歐美系Hi-Fi擴大機都有支援多聲道用的「前級直通」功能)、只是缺乏開發數位視訊與多聲道音訊處理電路的能力,以至於「日系以外」環繞擴大機非常稀少,不像1990年代中期有「高科技的日本機」與「火力強大的歐美機」相互較勁。在「絕大部分」之外,少數歐美系廠商有能力生產環繞解碼「前級」就已經很不簡單了,環顧市場,現在只有Anthem除了製作環繞解碼前級以外還敢出「環繞擴大機」,今年他家一口氣發表了三款環繞擴大機,分別是11.2聲道的旗艦機種「MRX 1120」、7.2聲道的中堅機種「MRX 720」與該廠的5.2聲道入門機種「MRX 520」。本篇主角是MRX 720,如果我們只看它的規格資料可能會覺得「並無驚人之處」,體型比日系旗艦環繞擴大機略小、重量也比較輕、前級聲道數相等、後級還少了兩個聲道,它憑甚麼賣得比較貴?
前級聲道數、規格相容性與機能性,幾乎和日系旗艦機相當
本篇主角MRX 720雖說是內建7聲道功放電路的7.2聲道機種,但是前級部分卻有11.2聲道輸出、與日系各廠旗艦級環繞擴大機相當,它能對應解碼Dolby Atmos、未來僅需韌體升級即可對應DTS:X,MRX 720在加接4聲道後級的條件下,可讓玩家採取「7.1.4聲道」或「7.2.4」聲道的喇叭配置,在傳統的7.1或7.2聲道以外再加上4支上方聲道喇叭展現有高度感與「上方包圍感」的三度空間音場效果。倘若用家的視聽空間不大、裝不下更多聲道喇叭,本機在「沒有外接後級」的狀態下可採取5.1.2聲道喇叭配置、對應Dolby Atmos與DTS:X。在上方喇叭的對應方面,本機選單中的Height可作多種設定,上方喇叭可以裝在天花板、前牆與背牆上方,若視聽空間不便在天花板安裝上方聲道喇叭,本機還能對應「向上發聲、利用天花板向下反射」的「Dolby Atmos enabled」喇叭,把它們擺在左右聲道、環繞聲道或後環繞喇叭的頭頂上,MRX 720都有相應的選項,確保上方音場與音像(方位與高度)能正確呈現。
在新規格數位視訊方面,本機搭載了HDMI 2.0a輸出入端子,相容的最高格式為4K/60p 4:4:4,能對應HDCP 2.2、HDR以及BT.2020,想要接Ultra HD Blu-ray播放機和即將推出的新世代遊戲機(4K等級)都不成問題。MRX 720還具備連網能力(包括有線與無線),在連接網際網路的狀態下可聽網路廣播且支援多項網路內容服務(包括Spotify與KK Box在內),網路數位流方面則採取DTS的「Play-Fi」、相容播放多位元Hi-Res音樂檔(最高相容格式為192kHz/24bit)。以MRX 720前級部份提供的聲道數、多種上方喇叭裝設方式的對應能力、4K視訊的相容性與網路數位流機能而論,本機數位電路的「先進程度」完全不亞於「以數位電路見長」的日系品牌旗艦機。
搭載高階32bit DAC晶片,具有低失真、低噪音特性的前級電路
以往我曾經在拆機觀察電路時發現不少歐美多聲道製品用的是「日系引擎」(日系環繞擴大機的數位電路),這並不奇怪、因為開發引擎的費用只有大廠負擔得起,這回我一看到MRX 720的機內電路,馬上就能確認MRX 720除了「零組件生產」以外、完全不假手他人,因為我拆過那麼多日機、還沒看過哪家用紅色的電路板。MRX 720的多聲道前級電路集中配置在機箱內的後半部,最上方的左側是Wi-Fi模組與網路介面子板,中間佔地最大的電路板是本機的數位電路主板:HDMI輸出入介面電路在緊貼背板處,數位音訊處理電路在這塊電路板右側、採用一枚Cirrus Logic CS49844A四核心32位元DSP晶片負責多聲道、二聲道的解碼與其他附加處理。
本機的多聲道數類轉換電路並沒有裝在數位電路主板上,這是為了避免數位電路的雜訊污染聲頻信號,這塊子電路板位於 DSP 晶片的右上方,上面搭載兩枚 AKM 高階八聲道 DAC 晶片「 AK4458 」,這款 32bit/768kHz DAC 擁有高訊噪比( 115 dB )與低失真( THD+N: -107 dB )特性,其後的類比電路主動元件採用同樣具備低噪音( 0.56 μ V )與低失真特性的 JRC NJM2068D 雙 OPA 晶片,前級放大部份(電路板位於數位電路主板下方、包括 2 聲道類比輸入對應)使用的主動元件同樣以 NJM2068D 為主,從數位音訊至前級的配套設計可以觀察到設計者想讓本機擁有低失真與低噪音特性的企圖。
本機的電源與網路電路在左側、聲道前級部份在後方,主要聲道的功放電路則是裝在前方。
HDMI輸出入晶片配置在數位電路主板靠近背板端子處,負責本機多聲道處理的DSP晶片在中央偏右的位置,在它右上方零件面朝下的電路板是本機的數類轉換電路,它是在本機靠右的位置,可以與網路、電源電路保持最遠距離以漸少雜訊對聲音純度造成破壞。
本機後半部的電路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是數位電路主板與DAC、中層是類比小信號放大電路(前級放大)、下層的右半部是主要聲道功放電路的前段(左半部則為電源濾波穩壓與次要聲道功放電路)從DAC、前級到後級輸入,信號「一路下樓」的路徑也同樣是在本機的最右側。
功放電路有「主要聲道」與「次要聲道」的區別
大部分日系環繞擴大機都是「各聲道功放電路完全相同」,但是我也曾經看過極少數高價機種「前方三聲道」的功放電路有「特別加料」、目的是增強安定性與輸出能力。Anthem的設計很務實、他家的環繞擴大機功放電路有「主要聲道」與「次要聲道」的差別:MRX720的前方三聲道與環繞聲道(共計五聲道)是主要聲道,全數採用相同的電晶體放大電路,每聲道輸出級選用一對Sanken2SB1647/2SD2560推挽輸出,這兩款達靈頓功率晶體有很好的頻響特性、且擁有15安培大電流輸出能力。
一開始我在觀察本機功放電路時還覺得奇怪:不是說有7個聲道嗎、怎麼只有看到5聲道?後來我仔細找找,從電路板之間的夾縫中隱約看到機箱後下方,靠近BACK L、BACK R喇叭端子的前方有兩個線圈(電感),因此我判斷這兩個聲道的功率放大電路就在此處、應該是D類功放電路,我再比對Anthem 11.2聲道旗艦環繞擴大機MRX 1120的規格、發現它也是採取相同規劃(5個主要聲道之外的6個次要聲道應該也是用D類功放電路),為何Anthem要這麼作?以往我曾經向各位解釋過:環繞擴大機推力受限的主因其實不是功放電路、而是電源電路的供電能力,Anthem這樣的設計顯然是想要降低次要聲道功放電路的耗電(所以用電能利用率高、低耗能的D類功放),使本機在「多聲道同時輸出」的狀態下得到更好的電源安定性、讓「主要聲道」保持更好的音質與動態。此外,MRX 720還搭載了Anthem自家研發的ALM(Advanced Load Monitoring)電路,它並不是裝在放大電路「聲頻信號通過的路徑上」、所以不會影響放大電路的音質,它是用來監控本機的功放電路的溫度、電流與電壓狀況,只有在本機輸出過高、溫度過高,功放電路可能發生危險的狀況下才會介入保護。確保本機高輸出狀態下的安全性無虞。在電源電路方面,本機的電源分離做得頗徹底,聲頻電路以銅隔離EI變壓器,在整流之後用兩枚12,000μF ELNA電解電容濾波,數位電路則是使用位於本機機內左後角落的交換式電源板供電。
這是本機功放電路的輸出段,為了保持安靜,冷卻風扇在散熱片溫度過高時才會運轉。
ARC:提供「儀器級」的精準測試校正與數位等化
長期以來我們在使用日系環繞擴大機時都會去用「自動音場校正」,但是有多少人懷疑自動音場校正的準確性?經驗豐富的玩家們很清楚,絕大部分機種在完成自動音場校正後還是不能解決低頻駐波的問題,就算有、也只能作些許改變,大部分環繞擴大機並沒有低頻等化的能力。相關廠商不是不願意作、而是有困難,最大的難題在於麥克風的測試精度;大部分的測試麥克風對「100Hz以下」的低頻段反應不靈敏、測試出來的低頻響應曲線可信度低,因此才不讓自動音場校正作低頻下段的等化校正。
Anthem的等化校正很不一樣, 他家的ARC(Anthem Room Correction)源於1990年代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開發的技術,由Anthem正式應用在製品上、並歷經多代改良。我用筆記型電腦安裝最新版本的Anthem Room Correction 2(ARC2)程式、連接「ARC 1M」測試套件、導入測試麥克風的專屬校正檔,隨即執行「儀器級」的精準頻響測試。ARC2的測試分為「自動」與「手動」兩種模式,它們都會要求測試五個位置、透過網路控制MRX 720發出各聲道的測試音,每次測試,ARC2都能在電腦畫面上呈現受測聲道的頻響曲線、正如同頻譜分析儀一般。隨後ARC就以各位置實際測得的頻響狀態為本、擬定各聲道喇叭頻響的等化目標(理想曲線),最後再計算各聲道數位等化調整、使最終響應逼近目標曲線,最後把計算所得的等化調校結果透過網路上傳給MRX 720執行。
在未經額外設定的狀況下,ARC的等化校正「下限」是隨著超低音分頻點(若喇叭設為Full Range、它會視喇叭實際低頻延伸能力決定要等化到多低)、超低音喇叭就要看它能發出多低的頻率(像這回我用的M&K X10就連21Hz都有等化),上限則為5kHz(避免高音單體失真)。從ARC的報告中我可以清楚看到:經過ARC的等化校正之後,5kHz以下所有頻段頻率響應的變動幅度竟能壓低到上下2dB之內、對音響玩家而言,絕對稱得上「夢幻級」的頻率響應啊!ARC不僅能解決低頻駐波問題,而且能把喇叭「緊靠牆擺」的低頻響應修正到很正確的程度。為了讓MRX 720完整展現能力,本次視聽我採取「7.1.4聲道」喇叭配置,為求公平、我讓MRX 720自身內建的7聲道功放驅動主要聲道與後環繞喇叭,加接的Yamaha MX-A5000後級僅用4聲道、驅動4支上方喇叭。
拆開MRX720的紙箱、就會在箱內看到「ARC 1M」測試套件,裡面有測試麥克風、光碟片、腳架與接線「圖1」,這就是測試麥克風裝在腳架上的樣子(USB線還沒接上去)。ARC的測試校正需要使用PC(我建議用筆記型電腦),用家在使用前請先用電腦上Anthem官網下載最新版本應用程式,這次我使用的是「Anthem RoomCorrection 2」。
ARC2 有「自動」與「手動」兩種設定方式,不管哪一種,測試調整的精確度皆相同,其間較大的差別在於「手動」可以自訂各聲道分頻點、超低音喇叭的工作範圍與所有喇叭的等化頻段範圍,測試開始前,ARC2會要求導入測試麥克風的校正檔,並確認喇叭配置的狀況。
ARC測試過程中能看見各聲道的頻率響應曲線,將測試結果存檔之後用家可參照本機實測各聲道的低頻響應狀況設定各聲道的「Equalization Cutoff」與超低音響應的低頻截止點(SubwooferHigh Pass),設定完畢後點選Calculate、本機就會計算各聲道的等化調整,最後再點「Upload」即可透過網路將等化調整的狀態由電腦上傳至MRX 720。
ARC執行測試完畢後可以作出一份完整的測試調整報告,是我這回試聽使用的左聲道喇叭:紅色曲線是在聆聽位置實測的頻響(未等化)、紫色曲線是加入40Hz低通濾波的響應曲線(未等化)、黑色是等化調整的目標曲線,綠色則為經過ARC校正的等化結果,響應平直的程度就連玩多聲道的老手看了都會噴鼻血啊!
幾乎將視聽空間的癖性完全去化、彷彿牆面與天花板都不存在
MRX 720才上市不久、在網路上幾乎找不到任何一篇完整評論,我看到有少數幾位國外玩家發表聽感、共通點是說它的聲音很清晰,老實說在我使用ARC之前我也是持相同的看法,然而在我使用ARC校正上傳MRX 720之後,它的聲音表現完全「判若兩機」!我先聽二聲道音樂,大橋トリオ與手嶌葵合唱的「真夜中のメリーゴーランド」錄音本身有著豐富飽滿的低頻,雖然我已經盡力調整喇叭擺位、盡量讓駐波降到最低,然而「真要非常挑剔」的話、我覺得還是有輕微的轟鳴,在MRX720使用ARC校正等化之後卻能將駐波幾乎「徹底拔除」,聽起來就像戴著頂級耳機一般(完全不受空間因素影響),低頻飽滿卻沒有一丁點「肥肉」,低音清晰無比、速度變得極快、節奏感更強。用它聽電音與搖滾,更能充分體會到「好強、好快、好乾淨的低頻」,聲音直白無隱、完全不修飾、該潑辣就潑辣!播放LouReed現場演唱的「Sweet Jane」充分顯現出搖滾樂的熱力與能量強度,寫實的程度就像是坐在音樂演出現場的觀眾席中、看著台上台下生動的互動。無論在任何訊源播放的狀態下,都能夠深切感受到ARC在MRX720身上發揮的作用:將視聽空間的癖性幾乎完全去化、就像牆面、天花板全部都消失了一般,如同頂級4K電視呈現出沒有雜訊、雜色、雜光的畫面,極其純淨的背景使聲音有著極強的穿透力,聽李婭莎唱「逗陣的」就像演唱者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一般;。MRX 720的強項還不只是在流行音樂,聽Khatia Buniatishvili彈奏Cantata No.9, BWV 208: Aria - Schafe können sicher weiden能夠聽見鋼琴完整的泛音成分,琴音帶著柔性的光澤感與透明度,還有著十分理想的重量與密度。
鮮活、有勁,如臨現場的真實感
MRX 720只播放二聲道音樂的「現場感」就已經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BD音樂軟體播放的狀態下,我採取「制式解碼+Dolby Surround」的模式試聽、所有的喇叭全部發聲(包括上方聲道),讓聆聽位置完全被上方與四周的音場完全壟罩,帶來更強的臨場感。從表面上看、目前高階環繞擴大機都具備這樣的能力,然而只要您親自聽過、就能立即察覺MRX720的「真實感」與「協調性」非常不同於一般:播放Legends of Jazz BD片中的「ThePanther」,整個系統所有聲道的音色完全一致,超低音喇叭與各聲道喇叭之間低頻結合到天衣無縫的程度,能量、速度與動態的銜接毫無破綻,舞台上的演奏強勁、快速、歷歷在目,Marcus Miller快速勾打電貝斯的聲音富有韌性與彈跳力。播放阿巴多指揮馬勒青年管弦樂團演奏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時,用正常音量聆聽(不用開大音量)就足以感受到樂團的規模感,中頻、中低頻與低頻頗有厚度,弦樂合奏呈現出相當豐富的層次與密度,充分表現出聲音的複雜與和諧。
在電影音效表現方面,我認為MRX 720有三大特質:其一是「如同電影院的霸氣」,它能夠表現出「全頻段」強勁的衝擊力,空間造成的駐波影響不僅會在特定頻率造成能量過高的「山峰」、也會在特定頻率形成能量不足的「山谷」,本機利用ARC校正,在將山峰削平時能節省一部分功率、省下來的功率還能用來填補山谷,這樣的作用並不會加重本機與超低音喇叭功放電路的負擔,完全不用增加超低音喇叭的輸出就能讓低頻顯得更緊實、飽滿,超低音喇叭的控制力還變得更好。第二項特質是傲人的空間與音響寫實能力,聽Dolby Atmos的「Amaze」片段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空間包圍感,「Audiosphere」片段中各個方位、高度的音像定位、移動與畫面完全吻合,「Leaf」則確實表現出音像的區塊、「覆蓋面積」隨著物像的遠近移動而變化。第三項特性則是「音效的侵略性」,它同時表現出優異的能量、動態與速度,毫不收斂,肆無忌憚地表現戰爭片槍聲的迫近感、拳拳到肉的低頻與狂野的引擎聲浪,讓聆聽者充分體驗熱血賁張、身歷其境的緊張感。
聲音正確性無人能及
我們總是習慣比較器材的用料與重量作為評斷價值的條件,但是這回Anthem MRX 720在ARC作用下的優異表現卻充分說明「技術」的影響力甚至能超越「物質」。儘管很多旗艦機種功放電路的聲道數、重量、元件等級、體型等客觀條件都優於本機,價格也相對便宜,然而在我聽過的環繞擴大機之中,Anthem MRX 720的聲音正確性卻是無人能及,懂的人、想追求「最接近錄音原貌」的玩家們就去買吧!
規格:
●型式:7.2聲道收音環繞擴大機●額定功率(Channel 1-5):每聲道140瓦(二聲道輸出時、8歐姆)、每聲道170瓦(二聲道輸出時、6歐姆)●其他聲道輸出功率:每聲道60瓦(二聲道輸出時、8歐姆)、每聲道75瓦(二聲道輸出時、6歐姆)●前級訊噪比:110 dB●前級頻率響應:10Hz~31kHz(+0,-0.25dB)、類比直入10Hz~48kHz(+0,-0.25dB)●前級總諧波失真:-95dB●HDMI端子:8進2出●二聲道聲頻:5組輸入、2組輸出●RJ網路端子1組●USB端子1組●數位音訊:光纖輸入3進1出、同軸輸入2組●11.2聲道前級輸出●耳機輸出端子1組●7聲道喇叭輸出端子1組●WiFi天線端子1對●FM天線端子1組●尺寸(寬×高×深):439×165×375mm●重量:14公斤●建議售價:198,000元。
專業銷售:享映 04-2378-2211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