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yphon第一對喇叭是2002年推出的書架型Cantata,雖然這對喇叭已經不在現役產品線上,但它身上所包含的各種設計卻成為日後Gryphon喇叭的血統,而且一直傳承至今,包括Q Control與Duelund Constant Phase Principle。而在2004年他們又推出第二件喇叭產品,竟然是四件式喇叭Poseidon海神。相隔二年就推出巨大的四件式喇叭,顯然Gryphon積蓄喇叭的設計能量已久。這對喇叭的四個箱體都是內凹弧形,低音柱用了8個8吋單體,中高音柱則用了8個5.5吋單體與一個Scan Speak Ring Radiator尖鼻子高音。雖然Poseidon現在已經被新一代的四件式喇叭Pendragon所取代,但那瘦高優雅的弧形箱體卻深深植入音響迷腦海。
繼Poseidon之後,Gryphon在2006年推出二件式的Trident三叉戟,Trident幾乎就像是去掉低音柱的Poseidon,箱體依然是內凹弧形,內凹的中央處依然是Ring Radiator高音單體,不過其他單體則改為上下一個5.5吋中音單體與二個8吋低音單體。2007年Gryphon推出已經停產的Atlantis,這是比Trident小一點的落地式喇叭。2009年又回頭推出書架型喇叭Mojo,這對喇叭是他家第一次採用Mundorf氣動式高音單體的喇叭,也是第一次採用低音反射式者,在此之前都是密閉式箱體。2103年慕尼黑音響展時,Gryphon推出Trident II以及新的四件式喇叭Pendragon,2014年推出Pantheon,這三型喇叭的高音單體都改用Mundorf氣動式高音。
Trident II除了高音單體改用Mundorf的氣動式高音單體之外,其他單體跟第一代相同。不過,如果您仔細看,會發現第二代的箱體長大了,第一代的體積是1700x350x700mm,而Trident II則是1,924x520x805mm。為何只改了一個氣動式高音單體,箱體就要增加那麼大呢?我忘了問Flemming E. Rasmussen這個問題,不過推想這應該是有必要的,否則沿用第一代的箱體不是可以節省成本嗎?
為何要改採用氣動式高音單體?Flemming 說因為氣動式單體的振膜面積大,如果想要獲得跟凸盆單體一樣的高音能量時,振膜只需輕微振動就可以達成。而這輕微振動代表什麼?代表振膜運動距離很短,速度反應可以很快,而且失真降到最低。從他家每型現役喇叭都已改採氣動式單體來看,Mundorf這個氣動式高音單體真是深得Flemming的心。
Trident II的外觀跟第一代一樣,不過箱體整個增大了,而且高音單體改為氣動式高音,內凹的正面讓單體形成時間相位一致性排列。
雖然是寫第二代,我還是要從頭交代Trident II的模樣。Trident II雖然是身高將近2公尺的喇叭,但因為正面內凹,從側面看擁有優美的弧線,再加上面寬只有520mm。所以看起來一點壓迫感都沒有。若從側面看,可以看到二塊漂亮的飾板,那二塊飾板是可以依照客人的要求更換的,當然價格要另計。而在喇叭箱體靠背板處有通風孔設計,這是因為Trident II的內部有主動式擴大機在驅動低音單體,所以需要設計散熱孔。
Trident II的箱體採用密閉式、時間相位一致性設計,整個喇叭的面板中央是凹下去的,上下二端形成弧形,喇叭單體二二上下相對稱,這樣的喇叭單體排列方式是點音源發聲模式,而非線音源。面板中央是一支氣動式高音單體,再來上下各有一支5.5吋中音單體,再來上下各有二支8吋低音單體。您不要看Trident II有那麼多喇叭單體,以為它分很多音路,事實上它只是三音路設計,而且低頻由內建擴大機驅動。這個擴大機每支喇叭有500瓦,如果是峰值輸出,可達2,000瓦,而且是AB類的,不是一般D類擴大機。換句話說,每支喇叭那四支8吋低音單體都是由內建擴大機驅動,您的擴大機只負責驅動二個中音單體與一個高音單體。
Trident II的側板是可以更換的,讓喇叭外觀更適合用家聆聽空間。
Trident II的低音是主動式設計,每支喇叭採用500瓦(峰值2,000瓦)擴大機驅動,喇叭背板上有長長的散熱片。
為何Trident II的低音單體只使用8吋單體四個。而不使用更大的低音單體呢?Flemming認為8吋是控制力最佳的低音單體,而且驅動的能量也足夠。如果低音單體再大,就不容易控制了,而如果更小,則低頻下潛能力與量感會受限。所以,他家即使是最大的四件式Pendragon,低音柱也是使用8吋單體。TridentII所使用的這些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但2014年我去採訪Gryphon時,Flemming給我們看他家喇叭所使用的單體,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都是特別訂製修改的,跟一般不同。例如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的懸邊就特別設計過,去除懸邊的能量迴授(聲波振動抵達懸邊之後彈回振膜,造成干擾)。此外,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的磁鐵都用了三層,磁力提升很多。
來到背板,可以看到面積很大的散熱片,可見這個內建的擴大機等於就是一部Gryphon的Diablo等級AB類擴大機。而在散熱片下方有許多端子與調整裝置,分別是音量調整、Q值與Low Cut截止點的on/off。此外還有訊號輸入端與輸出端XLR與RCA各一組,還有12V觸發端子、資訊傳輸端子以及Display連接端,最後還有Error與Standby顯示燈號,以及Mute開關。這些背板上的低頻音量調整、Q值設定等都可以透過遙控器來設定。
Trident II的分音器使用昂貴的丹麥Duelund電容,還有Mundorf電容,這些都是不惜成本的做法,尤其是Duelund的產品更是貴得嚇人。由於是密閉式設計,箱體內部填充了純羊毛跟化纖。為何要用二種不同材質呢?取其不同的聲波能量吸收特性吧?
Trident II的頻率響應16Hz-27kHz-3dB,低頻延伸到那個頻率由房間大小以及Q設定來決定。Q值選擇有三檔,分別是0.30(Q1)、0.35(Q2)以及0.40(Q3)。到底要調在哪段比較適合?每個房間不同,您可以在座位上遙控調整Q Setting、低頻音量大小,Low Cut等,一直到聽起來最佳狀態,那就是理想的Q值檔位。
在此要提低頻音量調整,它的調整範圍從+6dB到-112dB,而且調整階度是0.5dB。這意謂什麼?意謂低頻量感可以調得很精細,用來跟Q設定來做搭配,這樣的做法我沒在其他喇叭上見過。
由於Trident II是低音主動式設計,所以背板上有Q Control、低音音量調整、Low Cut等。這些控制調整也可以在遙控器上操作。
有些人以為Gryphon的喇叭都是以外觀豪華取勝,其實不然,它的外觀只是丹麥這個國家美學的呈現,是自然的,完全沒有賣弄。而它的內在設計理念更值得一提。在Gryphon的喇叭設計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理念,那就是Duelund Constant PhasePrinciple。Gryphon的設計者深知相位失真對喇叭的影響,所以從各種角度來降低相位失真。這恆定不變的相位並不只是喇叭單體與箱體的時間相位排列而已,更重要的是喇叭上所使用的單體要在任何頻率任何時間上都維持一致的相位,而分頻網路的設計以及元件的使用也都要達到低相位失真的要求。箱體、單體、分音器都個別達到最低的相位失真之後,整體喇叭的Constant Phase要求才能達到。
而Q Control也是Gryphon喇叭的特色,Trident II當然也有這種主動式空間媒合系統。Q Control並不是近年才有的想法,早在1950年代,Linkwitz (就是大家都用他分頻網路的那位)與Greiner就已經提出,不過一直沒有實際應用在喇叭上。一直到Gryphon推出喇叭之後,才把Q Control列為基礎配備。什麼是Q Control呢?簡單的說,就是利用聆聽空間無法避免的低頻峰值(Room Gain),讓密閉式喇叭在低頻共振點之下快速衰減的頻域能夠獲得補足。問題是,每個聆聽空間的大小尺寸都不一樣,所以Room Gain的頻域與量感也不同,如此一來就必須設計一套主動調整機制,讓喇叭的低頻能夠跟空間的峰值結合得天衣無縫,這就是Q Control的作用。Trident II的Q Control分為預設與用家設定,用家可以坐在聆聽位置上遙控設計,找尋最佳的設定值。對了,Qcontrol必須是密閉式箱體才能見效,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Gryphon的喇叭幾乎都是密閉式設計,只有二型例外,那就是Mojo,它是低音反射式設計。另外一型低音反射式設計的Atlantis則已經停產。
聆聽Trident II的場地在此間代理商聆聽室,搭配的器材全套都是Gryphon自家產品,包括Kalliope數位類比轉換器、Pandora前級與Mephisto Solo後級,至於CD轉盤則是以Mikado Signature擔任。線材則都是Transparent 。
當天搭配的前級是Gryphon Pandora。
當天搭配的後級Mephisto Solo。
當天搭配的數位訊源Mikado Signature與數位類比轉換器Kalliope。
亞柏利的聆聽間。
參考軟體:
Marten Design為了他家喇叭要有參考軟體,特別成立Marten Recordings,「Supreme Sessions I」是第一張CD。這張CD在聽音樂用的聆聽室錄製,只用了二支Shoeps麥克風,演奏家在現場演奏直接收音,沒有經過複雜的後製。線材使用Jorma,A/D 轉換採用MSB,錄出來的音響效果非常直接,可說原汁原味,可以作為音響器材測試之用。
總編詳盡的聽感描述,請各位讀者期待323期音響論壇,有最詳盡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