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5)是Starke Sound成立的第15週年,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該廠重磅推出全新的HALO系列,內含三大類新產品線:HALO被動式喇叭系列、SUB Power超低音喇叭系列、A Plus AB類擴大機,Starke Sound號稱是花了五年時間的研發成果,技術含金量創新高,現在就來了解。
先來看HALO被動式喇叭系列,內含三款製品,分別是:M1書架式喇叭、C2中央聲道喇叭、W1壁掛式喇叭,它們採用相同設計的單體,我們以M1落地喇叭來做說明。
在M1的高音部分,Starke集合了超過十年的鈹高音單體開發經驗,為M1開發出新的Diamaze28鈹高音單體,也就是將鈹高音做成28mm的大尺寸,讓它具備更寬廣的頻率響應能力,並能與中音單體做更好的銜接。而在高音後方,還設計了「聲學迷宮式後腔」,能吸收高音振膜的多餘背波能量,讓高音能有更清晰、更低失真的表現。另外,高音單體前方有設計複雜的導波器和面板結構,除了好看之外,內含聲學作用,能控制高頻聲波的擴散,並抑制箱體的繞射現象。
中低音部分,開發新的Max Carbon單體,整個振膜是由多層次的碳纖維材料製成,具備碳纖維輕盈、強韌的特性,然後再於表面加上特殊塗層,以進一步增加結構強度,而這也讓碳纖維振膜表面有一種亮澤感。在振膜的後方,配置了強磁力的磁鐵系統,並採取大直徑的短音圈,如此設計,能提高對於振膜的控制力,原廠標示M1的頻率響應能力可以達到33.5Hz~28kHz(-3dB)。
M1的箱體設計部分也非常紮實,如果拆開外箱,你會看到前箱板與後箱板之間採用了很粗的金屬條連接,而且很多條,原廠稱其為Rogrid金屬脊柱結構音箱。而其相連的前障板為堅固的航太級鋁合金材質,如此做法,不僅讓音箱有非常高的剛性,而且可以大幅抑制振動,降低音箱帶來的音染。
而C2就是中央聲道喇叭形式,採取2音路3單體配置,一樣配置鈹高音和碳纖維中音,頻率響應能力一樣是33.5Hz~28kHz(-3dB)。而C2底部還有特別設計的腳座,不僅能抑制振動,還能讓喇叭有一定的仰角,提高中央聲道的聲波擴散效果。
而W1則是採取扁箱身的壁掛形式,但仍然保有鈹高音與碳纖維中音的聲音優勢,如果消費者不希望喇叭佔據生活空間,W1就是很好的選擇。
而本次的所有喇叭(包含下文要提的超低音喇叭),外觀皆延續Starke Sound的設計感,配色大膽、表面處理細膩,該廠表示,這些喇叭的表面做了所謂的TrueChrome鋼琴烤漆,漆層多達14層,能展現出迷人的光澤感與漆層厚度感,給人非常年輕化與高級質感,原廠提供光澤白、光澤黑和豔紅色三種選擇。
再來看超低音部分,這次Starke推出兩款產品:HALO SUB1和SUB5。SUB1配置12.5吋的低音單體,可以適用於中大型的視聽空間。而SUB5是更高階製品,配置了17吋的低音單體,內部配置3000瓦的擴大機,請注意喔,這裡的3000W是RMS平均功率,而非瞬間峰值功率,推力驚人,而這也讓SUB5的最大音壓可以達到130dB之多,而且原廠標榜它的極低頻下潛能力可以達到驚人的8Hz。
而除了低頻強悍之外,SUB5還內含數位音訊處理能力,其內部配置了SHARP旗艦4系列DSP處理晶片,能執行Starke Sound開發的空間校正功能AccuCal,降低空間環境的影響,讓超低音可以有更為平衡、更結實的輸出。同時它還有DiBridge功能,這是一種無損的數位傳輸連接技術,能夠連結多只超低音喇叭共同運作,創造出更為強勁的低頻效果。
最後要提一點,Starke Sound這個品牌與一般音響廠商不太相同,它標榜從開發到製造100%自家生產,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完全掌握技術與品質,而且也能減少傳統供應鏈的層層剝削,讓消費者獲得最實惠的價格,而台灣代理商漢怡國際亦表示,台灣售價將會依照美國定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留意代理商的訊息。
漢怡國際:https://www.haneas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