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冰島的鋼琴家歐拉夫森(Víkingur Ólafsson)是樂壇中熠熠生輝的超級新星,始於2017年在DG推出的葛拉斯鋼琴曲集專輯後,其名諱便深深地烙印在資深樂迷耳中,之後錄製的巴哈、德布西、拉莫等人的專輯更征服了挑剔樂評家味蕾,現場演出更不遜於錄音,屢屢讓樂迷癡醉不已。
而《郭德堡變奏曲》則是歐拉夫森的拿手曲目之一,在他的巡迴音樂會中,屢屢會安排這首「變奏曲中的冠冕」作為主打曲目。但歐拉夫森卻遲遲於2023年,演出超過80場之後才推行錄音,這難道是因為他對先前的演出都不甚滿意嗎?
醞釀25年的夢想
由演奏家本人親自編寫的曲目解說解答了大家的這份疑問:「借用班·強生對莎士比亞劇作的評價:『這是“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永恆”的作品』。以演奏者的角度而言,我們必須覺得自己也參與了這首作品的創作、我們某種意義上為現代的聽者重新譜寫了這首作品。」在演奏這首曲目時,就形同與巴哈、聽眾進行跨時代的交流,在表演的同時也在聆聽、學習、創作。在夢想錄製《郭德堡》25年後,歐拉夫森如登月般,終於跨下那重大的一步,濃縮多次演出的心得,創造出嶄新的作品,這就是這張專輯的由來。
至於歐拉夫森如何詮釋《郭德堡》呢?筆者覺得他比較不像沿著作曲邏輯,先有一個演奏藍圖,規劃好每一個變奏想要呈現的畫面或故事,再來詮釋處理,而更像是在享受巴哈的變奏寫作手法造成的種種驚喜!在樂音中,他的指間屢屢流淌出欣喜。歐拉夫森就像是在上「巴哈對位法課程」的教室裡精力最充沛的學生,每當巴哈老師講解新的變奏時,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哇!原來這裡可以這樣寫!歐拉夫森細緻且敏銳的處理巴哈對位法的各種線條,並合理的分配聲部間的音量比重,乍看之下他的詮釋流於理性,實則難掩面對偉大作品的興奮與欽賞。
絕美音色,精湛詮釋
如果形容歐拉夫森的演奏只是在享受整份文本,確實是小瞧了他對演奏細節的處理。夾在巨作正中間的第13至15變奏是筆者感受到最具故事性的一節。第13變奏是以迴音音形(Gruppetto)為主題的變奏,歐拉夫森刻意的將迴音音形的首音加長了一點點,讓樂句體更為委婉含蓄,其清麗的織體與前後變奏有著鮮明的對比。其後的第14變奏則是全曲最為活潑奔放的樂段,歐拉夫森將馬蹄般的節奏演奏的讓人血脈賁張,讓人以為即將輝煌作結之時,一個踉蹌墜入了哀婉的第15變奏,此變奏轉為g小調,是全曲音樂上最難寫作的一首,巴哈透過巧妙的手法避免了低音主題與調性的衝突,而歐拉夫森則透過柔軟的音色營造出空間感來讓這段五度卡農變的更加幽婉玄妙。這綿延起伏的樂段就像在上演一場老式的愛情電影,女主角先是盛裝打扮盼著浪漫的邂逅,卻在飆馬般的激情後慘遭渣男遺棄,初萌的愛芽變化成了心碎的綠毯。
全曲歐拉夫森以稍快的速度進行演奏,唯第26變奏他採取較緩的速度,筆者猜測由於此變奏是全曲最半音化的部分,透過相對更慢的節奏讓聽眾與自己享受巴哈各式的和聲色彩。此外,歐拉夫森演奏《郭德堡》頭尾的詠嘆調(Aria)也別出心裁。他的琴音帶領著聽眾來到冰島著名景點鑽石海灘(Jökulsárlón),而聽眾則像是成群的冰島鷗,鳥瞰著沙灘上碎冰的點點光芒。如果說開頭詠嘆調的音色是日出時剛被沖刷上岸,映著朝陽剔透如水晶的冰粒;那結尾的音色就是在燒紅的晚霞下,水灘中幾乎溶盡的碎冰所透出的餘暉。
聆聽歐拉夫森演奏《郭德堡》是一種奇幻的體驗,不只「旁聽」到巴哈講授對位法的精髓,甚至還與歐拉夫森同行去了一趟冰島之旅。今年六月歐拉夫森的世界巡演的其中一站也來到了台灣,帶來兩場《郭德堡》的演出,筆者已經等不及要進場聆聽了!
專輯資訊:
Víkingur Ólafsson: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DG4864553,環球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