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migré是什麼意思呢?流亡。這是法語,意指已經移民的人,但是又帶有自我流放或政治、社會流放的意思。這是Aaron Zigman(1963-)所創作的一齣Oratorio,這個名詞可以說是清唱劇,可以說是神劇,也可以說是帶有故事性的演出,有演唱者,可能有獨奏或管弦樂團。而此處Aaron Zigman的「Émigré」則是有獨唱家、有合唱團、有管弦樂團的演出。
這齣大型音樂作品聽起來比較像是管弦樂團、合唱團伴奏的音樂劇,所以我在標題稱為「類」音樂劇。所敘述的是1930年代,許多遭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遠渡重洋,或穿越歐亞大陸,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上海避難的故事。音樂由Aaron Zigman費時四、五年完成,歌詞由曾獲普立茲獎的Mark Campbell負責,另外還有Brock Walsh寫的歌詞。由於故事就發生在上海,加上DG唱片與上海交響樂團、指揮家余隆有唱片約,所以唱片封面上寫著余隆與上海交響樂團,這是雙方第五張合作的作品。
1938年11月9-10日,德國發生了著名的Kristallnacht事件,史稱碎玻璃之夜。那晚反猶太的德國民眾與黑衫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而德國政府與警方卻視而不見,那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開始。Otto Bader與Josef二兄弟搭船逃到上海,開啟了二兄弟不同的人生。哥哥Otto 是猶太祭司學生,生性保守。而Josef則是自由主義者,無神論者,醫生,在上海愛上Lina,一位母親在南京大屠殺中罹難的聰慧女子。故事就此展開。
這張唱片除了幾位獨唱者之外,還有蘭州音樂廳合唱團與紐約愛樂合唱團的部分成員,管弦樂團方面則是上海交響樂團擔任。為何會有紐約愛樂合唱團部分團員參與呢?指揮余隆說因為上海交響樂團與紐約愛樂有著共同的價值觀,而且上海與紐約就好像孿生子,相互愛著對方,所以會有紐約愛樂合唱團的參與。
此外,這張唱片的成形還有一個原因,余隆在上海交響樂團的圖書館中發現一項事實,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交響樂團有許多猶太人團員。而就余隆所知,當時紐約也收容很多猶太人,二個都市是如此相似。此外,余隆的外祖父作曲家、鋼琴家丁善德的第一位作曲老師就是德裔猶太人Wolfgang Fraenkel。
有了這些關連,余隆心中升起打造一部音樂作品來紀念這些事件的念頭,他跟幾位作曲家談起他的構想,但最終選擇Aaron Zigman,因為這位作曲家與余隆心中的故事也有關連。Aaron Zigman說他在20歲時就曾聽過這樣的故事,因為他有一位朋友也是當年上海的難民,那位朋友在1939年跟著父母逃難到上海,在那裡生活了7年。基於這些關連,Aaron Zigman接下這項任務,花了四、五年時間完成這齣大型音樂作品。
這是世界首次錄音,唱片封面是余隆跟Aaron Zigman刻意站在小木船上的擺拍,模擬當年二兄弟初臨上海的景況。音樂本身動聽,錄音效果優異,管弦樂氣勢磅礴,合唱聲震雲天,即使是獨奏的小提琴片段錄音也很美,一口氣聽完二張CD,不會覺得枯燥。錄音地點在上海交響樂團Jaguar音樂廳,錄音與母帶製作人員都來自Emil Berliner Studios。錄音時間2023年11月,DG唱片2024年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