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迷都認同電源很重要,也都想要改善自家聽音響的電源。而市面上也充斥著各種與電源有關的產品,簡單的如換保險絲、插頭、排插、接地盒、雜訊處理器、第六元素類的另類處理;大者如各類穩壓器、濾波器、隔離變壓器、電源再生器,甚至電池供電等等。更講究的是換電源箱、拉專線、挖地打地棒。以上所講的這些產品或處置,除了挖地打地棒我沒試過之外,其他都試過了。
總結以上的使用經驗,在「聽感上」我可以將這些電源處理分為四大類,第一部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類;第二部分是理論上會有改善,實際上耳朵可能聽不出來類;第三部分是可以聽出負面影響類;第四部分是可以聽出正面改善類。
而這四大類的聽感會因人而異,例如有些人聽不出接地的差異,有些人可以聽出來;有些人覺得加上隔離變壓器之後聲音表現提升了,有些人認為劣化了;有些人認為濾波器讓聲音變乾淨了,但也有些人覺得濾波器限制音樂的動態範圍。有些人喜歡電池供電,有些人不喜歡。總之各種的反應都有他的道理。
其實,電源處理的目的不外獲得穩定、乾淨、飽足、波形正確的電源。台電送到家裡的市電往往無法滿足上述四大要求,電壓不穩、電壓降低、電源雜訊充斥於台電送過來的交流市電中,所以音響迷才會需要各式各樣的電源處理器。問題是,即使沒有使用上述的各類電源處理器,音響器材還是能夠正常工作,音樂還是照樣播放,許多人也滿足於這樣的音響效果。所以,到底我買的這些電源處理器是錢花得有價值?或白花冤枉錢呢?這是音響迷想知道的。
我一再強調,音響系統的聲音表現改善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電源改善就是包含在這一點一滴中。這些一點一滴,有些人目前聽不出來,但以後可能聽得出來;有些人一聽就能分辨;也有些人永遠聽不出來,因為每個人的辨聲能力差異很大,無法一概而論。
不過,有些時候聽不出差異或好壞並非耳力不夠好,而是不知道要聽什麼唱片來辨別電源處理器是否有效。為了讓音響迷不至於無所適從,在此我提供三張唱片來做為簡單的辨別工具,你只要集中火力去聽這三張唱片,就有可能分辨出電源處理器的差異。我所選的這三張唱片應該是大部分音響迷都已經擁有的,如果你沒有,市面上應該也還找得到。
第一張唱片是趙聰那張「聆聽中國,月舞」,這張唱片是混音師的傑作,以原音樂器加上電子合成器演奏,炮製出非常傑出的音場表現。你可以選擇「春江花月夜」這首,重點聆聽內中細微的細節、層次、定位、樂器尾音,以及空間感的表現差異,尤其是空間感。不過我怕有些音響系統從來都沒呈現過真正的空間感表現,當然也就聽不出來差異。只要你用的電源處理器能夠聽出上述的重點都提升了,那就是有用的電源處理器。
第二張是Queen合唱團的精選集,這張是Remastered版。內中每首曲子都可以當作很好的測試材料,你可以先選第二首「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來聽。聆聽重點是音場會不會有寬窄的差異、音樂的衝擊性會不會有軟腳的感覺、音樂是變得更開放或更緊縮?是吵得聽不下去還是吵得很過癮?這張唱片從頭到尾充滿衝擊性與飽足的能量,而且混音很複雜,容易聽出層次感、解析力的改變。
第三張是閻學敏的「炎黃第一鼓」,這張唱片是李小沛的傑出錄音,先聽第一首「鼓詩」。中國大鼓的聲音比較硬調,衝擊性很強,猛力搥鼓時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如果電源處理器會限縮音樂的衝擊性,讓強勁的鼓聲軟腳,這種電源處理器當然是不適當的。反之,你聽這首曲子,覺得比以前更有勁,更飽滿,更紮實,那麼這個電源處理器就是有效的。其他各首打擊樂也可以當作暫態反應的測試素材,注意聽打擊接觸的剎那是電光石火?還是有氣無力?
買電源處理器,除了寧可信其有之外,當然還要能夠聽出真正的差異,不過能否聽出差異跟你的耳力有關,說到底還是那句話:聽得出來對你才有意義。我們就從這三張唱片開始鍛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