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聲道音響迷調聲修為到某個階段時,就會開始感受到Soundstage的微妙與所帶來的樂趣。所謂「聲音的舞台」,台灣音響迷習慣稱為「音場」,顧名思義,就是表演舞台上演奏者、樂團、樂器的「視覺」成像,不過這種成像並非真的透過眼睛看到的實體,而是由Sound構築而成。
Soundstage形成的第一步當然是錄音、混音完成的當下。如果是流行音樂,Soundstage的樂器人聲定位、層次、深度、寬度都是混音師的想像創作,就好像畫家在畫一幅畫。如果是古典音樂,以二支麥克風二軌錄音,錄音當下就已經完成Soundstage,就看錄音師能夠捕捉多完整的樂團演出實況。如果是多麥克風多軌錄音,錄音完成後還是要經過混音過程,此時的Soundstage也是混音師的創作。
流行音樂的Soundstage創作可以是天馬行空的,就看購買唱片的消費者買不買單?現在Dolby Atmos多聲道空間音訊更是混音師能夠盡情發揮的舞台,不過那不在二聲道Soundstage範圍內。而古典音樂的Soundstage則必須謹守重奏、協奏、管弦樂演奏的現場規矩,混音師所獲得最大的讚賞就是聽起來跟現場很接近。
既然Soundstage在混音完成後就已經決定,理論上無論在那個空間、哪套音響系統上播放,都能夠盡量還原混音師的創作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不同的空間、不同的音響系統、不同的喇叭擺位都會獲致不同的Soundstage呈現。即使是同樣的空間、同樣的音響系統,但是因為喇叭擺位不同,所呈現的Soundstage也會有所不同。
以耳機聽音樂為例,耳機內所播出的音樂跟二支喇叭所播出的音樂訊息量是完全一樣的,但為何聽耳機無法獲得跟喇叭一樣的Soundstage呢?這是因為耳機去掉了空間的反射音,加上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的作用,使得我們的大腦無法拼湊出完整的Soundstage,即使錄音中已經有混音師所創作的Soundstage,我們的「眼前」還是無法浮現活生生的Soundstage。
或許你會懷疑,既然錄音師已經將Soundstage創作完成,如果聆聽空間的反射音再加進去,豈不是多餘嗎?理論上應該要在沒有反射音的無響室聽音樂才是「忠實還原」啊!如果你有機會在無響室中聽到播出的聲音或音樂,會很不「習慣」,因為人類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大腦就已經習慣有反射音的環境,也早已建立一個「聽」的Model。如果將反射音抽離,大腦所建立的Model反而被破壞了。所以我們聆聽音樂時,還是需要有「適當」的聆聽空間反射音,這樣才會是大腦所認為好聽的聲音。
除了聆聽空間的反射音之外,視覺也影響了Soundstage的鮮明度。如果閉著眼睛聽音樂,多數人都會感覺Soundstage沒有睜開眼睛那麼鮮明;喇叭靠牆擺,與後牆沒有一定的距離時,也會讓人覺得Soundstage比較淺。通常我們都會覺得喇叭與後牆保持一定距離時,Soundstage會呈現在那段喇叭與後牆之間的空間中,這樣比較真實。
除此之外,低頻段與中頻段的多寡也會影響Soundstage的形狀。喇叭靠牆擺時,低頻段往往突出,此時會覺得Soundstage變淺了,因為原本應該處於最後方的鼓聲、低頻樂器往前衝了。如果中頻段凹陷,也會覺得人聲、銅管、鋼琴等樂器往後縮了,Soundstage的前沿變成往內凹的弧形,而非往外凸的弧形。
聆聽位置與喇叭之間的距離也會影響Soundstage的鮮明度。無論距離越近或越遠,都會改變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而這種比例要恰好在某個距離的範圍內,Soundstage才能最鮮活。至於多少公尺是最適當的距離?每個聆聽空間與喇叭條件都不同,需要自己反覆嘗試。
透明感與空間感也是影響Soundstage的重要因素,音響系統的透明感越高,「透視」Soundstage的能力就越好,也會感受到層次感與定位感更清楚了。音響系統的細微細節表現能力越佳,就會覺得錄音中的空間感越大越真實,此時也會覺得Soundstage更大更寬深。此外,還有一項音響表現也會影響Soundstage的「成像」,那就是樂器、人聲的「凝氣成形」程度,樂器、人聲輪廓越清晰、越有實體感、密度越高,我們所感受到的Soundstage就越真實。
最重要的議題來了,到底聽起來要怎麼樣才最接近混音師所創作出來的Soundstage?除了混音師,沒有人知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透過不斷的調聲,讓自己感受到Soundstage一次比一次更好。
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了?所謂「更好」到底是多好?還有,你所謂的好跟我所認定的好是一樣的嗎?如果用文字各自形容自家的Soundstage表現,肯定是高來高去,寬深無比,唯有二造親自到對方家裡聽過,才會知道對方的Soundstage是怎麼回事?也才能在相互切磋下同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