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墊材] 音響漫談—初試Obit Audio避震墊,確實有效。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2-12-29 11:38:20 |已閱:20939|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上一期講到,我頭一遭對台灣設計、純手工打造的Lawrence Audio新旗艦喇叭「龍Dragon」動心。只可惜KEF Blade入手不久,尚未玩盡,這個時候急著換喇叭不是我玩音響的風格。不過,我目前建構音響系統的方式,確實是打著「Dragon Ready」的主意。也就是說,未來我只要下訂單,就可以在家裡等著「龍」到貨,完全不用再傷腦筋更換音響器材。當然,這也是因為「龍」與KEF Blade都夠中性,在搭配上有共通之處。

音響漫談—初試Obit Audio避震墊,確實有效。 356音響與人01_調整大小.jpg Obit 避震墊 陳瑞仁 李陵 音響論壇
Obit Audio避震墊

英國資深音響評論員Roy Gregory在評論KEF Blade的時候講到,這對喇叭需要高品質的大功率。四歐姆阻抗時輸出高達600瓦的Jeff Rowland Design Group Model 625竟然不完全足夠,「如果搭配的器材或者音樂不夠水平,高音會飆出來。」「操得太大聲,高音容易變硬,造成個別樂器在音場中前衝。」Roy Gregory如是說。在評論中,Roy Gregory最後是出動了VTL MB450III(真空管)與JRDG Model 725(晶體、非D類放大)二套單聲道大力士,才搞定了KEF Blade。

音響漫談—初試Obit Audio避震墊,確實有效。 356音響與人02_調整大小.jpg Obit 避震墊 陳瑞仁 李陵 音響論壇
Obit 可以直接用,也可以搭配其他音響墊材使用,變化萬千。

在我為KEF Blade尋覓擴大機的過程中,一開始考慮的名單中就有著JRDG Model 725與VTL MB450III,另外還加上Bryston 7B Cubed、McIntosh MC611/601。可能有音響迷會疑問:既然前級已經是Ayre KX-R Twenty,為什麼不考慮一套西裝的Ayre MX-R Twenty。其實,我還真的有考慮過。這樣搭配的好處當然是Ayre一以貫之、聲厎統一,絕對好聲。

只是因為Ayre後級素來是以質感、活生、速度等優點為音響迷稱道,在純粹的驅動蠻力與對低音單體的掌控力上並不是輾壓式的出色。而在用Sonic Frontiers Power One真空管機推過KEF Blade這些日子以後,我覺得要玩好KEF Blade,後級的「驅動蠻力」與「對低音單體的掌控力」確實相當關鍵。於是,就沒有繼續考慮MX-R Twenty。如果我的喇叭不是KEF Blade,我應該會直接找Ayre打商量買MX-R Twenty。

音響漫談—初試Obit Audio避震墊,確實有效。 356音響與人03_調整大小.jpg Obit 避震墊 陳瑞仁 李陵 音響論壇
KEF Blade目前暫時的擺位,還算滿意。

尋尋覓覓找後級
Bryston 7B Cubed其實是我心中最理想的選擇。一來我試過用Bryston 7BST推過KEF Blade,聲底相當吻合,暖調又不亮的風格很是耐聽。二來價格相當合理,Bryston對我來說還算是「國貨」。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原廠安排試聽。McIntosh MC611/601也是如此,我在丹佛音響展聽過幾次KEF與McIntosh的搭配,其中包括Blade,印象相當正面。就是與原廠始終搭不上線,沒機會安排試聽。

JRDG我很熟,要安排試聽很容易。Model 725當然毫無疑問是極優秀的後級,價格上確實不便宜,但是考慮到這可能是我音響人生最後一部後級,倒也還可以承受。最後反而是Model 725絢麗高雅的外觀讓我打消了念頭。如果買了Model 725,前級不跟著買同廠Corus實在說不過去,也看不下去。而前級一換,訊源怎能不跟著換Aeris數位類比轉換器?或者我應該直接更換JRDG Daemon超弩級綜合擴大機,一勞永逸。如果我打算退出江湖,只聽音樂,不寫稿子,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JRDG與Lawrence Audio的搭配性也很好,絕對是「Dragon Ready」。

VTL MB450III最單純。這部真空管後級是我個人目前推挽管機的首選,聲音好、推力強不說,真正全平衡的線路非常適合搭配我的Ayre KX-R Twenty前級,四段可調的阻尼因素搭配上更具彈性。最重要的,是VTL獨家的真空管自動偏壓偵測線路,除了可以讓真空管永遠在最佳穩定狀態之下工作,更是毋需配對真空管,十分方便。而且,身為真空管基本教義派,音響系統裡還是得有部管機吧。我對MB450III唯一的抱怨,就是太重。單機重達42公斤,我一個人約莫是抬不動,肯定需要找朋友幫忙。

原本已經打算跟VTL老闆Luke Manley下單買MB450III,沒想到一趟訪Boulder新廠房之旅讓我改變了主意。改變的關鍵是業務總監Rich Maez一句:「事實上,1160應該要好聲過2060。」結果,我訂購了一部Boulder 1160。音響人生,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啊!

避震墊歷史悠久
關於避震墊這檔子事,我已經不記得講過幾遍。不論從最早期十幾元美金一套的Tip Toe金屬角錐,或者是古代台北後火車站工業原料行有賣,幾十元台幣一粒的工業用避震橡皮,或者是近年價格昂貴的各色各樣音響墊材,功能都相差無幾:避震、導震、化震。避震,是防止震動由外界傳導到器材之上;導震,是將器材本身的震動傳導到外界;化震,則是將不論是器材內外的震動,以吸收的方式消除。

就我個人的觀察,無論是哪家廠牌推出的音響避震墊,無非就是避震、導震、化震這三種功能的排列組合,沒有新鮮之處。就算是廠方的宣傳資料,至今也還是老樣子,強調聲音效果如何如何優越。至於究竟是避了、導了、化了啥子震動,沒哪家廠商閒著沒事說清楚、講明白的。甚至,究竟什麼樣的震動是對聲音有害?頻率若干?份量若干?至今也還沒有哪家廠商明確定義過。總之,震動這碼子事,音響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類似於品酒,只能訴諸感性,理性無從過問。總之玩音響嘛,開心就好,毋庸過分追根究底。

我看過、聽過、玩過許多不同材質、不同設計、不同功能的避震墊(腳),印象較深者,有早年Goldmund的複合材質角錐、香港音響迷移民美國之後創立的「神木Shun Mook」、還有日本木內和夫創立的Combak一系列避震腳(提到這些品牌的意思是,避震墊這種東西幾乎沒有磨損問題,不一定要買全新品)。近年來,還在使用之中的,則有德國Finite Elemente的Cerabase Compact複合式滾珠避震腳、彈弓楊老的白水晶釘與彈簧水晶釘、另外還有一些樂音小林古時候生產的檀木柱與檀木椎。

這裡要強調,玩避震墊避震腳這類的音響附件,一定要在基本音響系統搭配正確、喇叭擺位多方嘗試的前提下,才有意義。當然,我也理解部分音響迷受到空間(或者是太座大人)的限制,喇叭擺位受限甚至根本無從擺位,那就只能透過音響附件來求進步了。

Obit避震墊
接觸到Obit避震墊,是在Lawrence Audio廖能司先生擺放「巨龍Grand Dragon」的試聽室。當時廖能司對我說,要介紹一款台灣音響精品給我。我本來還以為是數位類比轉換器之類的器材,沒想到卻是幾個小小的避震墊。廖能司說,不要小看這避震墊,聲音很不錯。隨之,將避震墊放到Soulution前級底下再開聲。咦,音質純度真的有提升,音場似乎也向外向後拓展了點。廖能司接著將「巨龍」釘腳底下都換上了這避震墊,效果很明顯。

在喇叭擺位完全不動的情況下,音像收緊了,形體邊緣更銳利了,整體層次感更明朗,音場裡的細節也更豐富。這下子我有了興趣。廖能司本來要讓我帶二套(八個)避震墊回加拿大放在KEF Blade底下慢慢聽,只是我想到家裡音響室地上是厚地毯,避震墊只怕不適合。而且入手一惦量,這玩意兒還挺重的。於是便和廖能司商量,先帶一組避震墊,準備用在音響器材底下。可惜那時候不知道Obit還有角錐,沒能一起帶一套回來試聽。

Obit的產品目前有三種:B-050是直徑50mm的避震墊,上面有凹孔可搭配角錐腳釘使用,這也是我試用的型號。B-040與B-050類似,就是直徑小一點,在40mm。I-040則是將B-040的凹孔改成尖錐,搭配B-040或者B-050都合適,也可以直接使用。B-050 11,700台幣/顆,B-040 6,700台幣/顆。

Obit避震墊的特色是結合多種軟硬不同的金屬,由手工焊接而成。其中不含任何黏著劑,純粹是以金屬熔接方式結合。每件Obit避震墊都包含七層不同軟硬的金屬,軟金屬的成分裡含有銀,據設計者陳先生說可以幫助金屬熔接。設計理念上,Obit陳先生本身是光電半導體博士,對於光波與半導體雷射有極深涉獵。

據陳先生表示:光波是連續的,不同折射率與厚度的介電材質,會有不同的阻抗與頻寬。為了達到理想的傳導,會利用多層膜的方式,結合不同折射率與厚度的材質,來製作導光體。設計者由此延伸,思考到聲音也是一種連續的波動,特性與光波有類似之處。如果將這多層膜的理念轉移到音響器材上,利用不同導震率與厚度的材質來製作避震墊,效果應該不錯。於是,就誕生了Obit。

從多層膜到避震墊
Obit避震墊是「知易行難」的好例子。從光學多層膜想到避震墊,也許是個優秀的點子。可是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雖然陳先生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以軟、硬金屬結合的方式來製作,可是要確認哪幾種金屬?多厚?幾層?如何結合?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來實驗與測試。友站Hi-AV影音網主編廖斐森私下告訴我,在正式以Obit品牌上市之前,陳先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製作樣品與試聽。難怪Obit避震墊的價格不低,這些前期投資的研發成本都得算進去啊!

與一般音響附件不同的是,Obit避震墊確實經過嚴格的科學檢驗。陳先生透過關係與交通大學合作,證實了Obit避震墊確實可以有效抑制震動對喇叭或者器材的干擾。另外與Asus工程師的合作實驗也證明了Obit避震墊可以改善頻寬。陳先生為此,特別將Obit的設計申請了台灣與德國的專利。雖然說專利並不代表一切,但是至少說明了陳先生對Obit這個品牌認真的程度。

關於使用方式,陳先生建議避震墊下方最好是硬的材質,例如石板、地磚等,這樣最能發揮Obit避震墊多層軟硬金屬結合的優點。這應該是以墊喇叭為主的考量。我的音響架其實就是一張雙層咖啡桌,雖然是厚實的木頭製成,畢竟不是石材或者是金屬板材。不過我也沒別的選擇,橫豎先試試,如果不行,再想辦法來弄片大理石板。

有效!有效!
話說,這Obit避震墊還真是有效,而且很耐玩,不同的器材不同附件的搭配都能影響聲音。即使在寫稿的時候,我也還在繼續嘗試Obit避震墊的各種可能性。有點小小後悔,沒有順便帶套I-040尖錐回來搭配著玩。一開始,我將Obit避震墊用在Sonic Frontiers Power One後級的下面。結果並不理想,原因是Obit避震墊的厚度不足以直接取代Power One的橡皮腳,所以我只能將之墊在原來的橡皮腳下。

不知道是Power One的四隻腳不夠水平還是我的音響架不夠水平,這樣用法的Obit避震墊只有三點受力,有一隻腳虛懸。聲音表現嘛,只能說是有改變,沒太大改善。看來這部後級還是比較適合工業用避震橡皮、楊老特製的工業用避震彈簧、或者是Finite Elemente Cerabasa Compact這種較大尺寸的避震腳。

再來,我將Obit避震墊用到前級Ayer KX-R Twenty底下。要知道,KX-R Twenty的機箱是用整塊鋁合金切削而成,非常穩固。雖然需要用家自己加腳墊,可是並不對避震腳特別敏感。屬於「有好過無,毋需講究」的個性。這次的經驗比較正面,加了Obit避震墊之後的KX-R Twenty聲音確實比較好聽,約莫與我原來使用的Finite Elemente Cerabase Compact差不多。試了試不同的擺放位置,差異極微。恰好音響架上閒置著楊老的水晶釘,想到Obit避震墊上面有搭配角錐的凹孔,就順手試試。咦,挺有效的。在音響性改善的基礎上增加了水晶釘獨門的溫潤質感,好聽。不過幅度不能算大,聽得出來,但是沒有換真空管那麼大的變化。

這時候我已經對Obit避震墊有了正面的印象。接下來,把Obit避震墊移到我系統裡對墊材最敏感的Ayer DX-5 DSD全能訊源下面。賓果!沒想到居然有這麼明顯的改善,勝過我原本使用的Cerabase Compact。如果以單端管機來比喻,就像是從普通大陸管更換成歐美庫存新品(NOS)真空管的差異。只要是有點資歷的音響迷,應該都可以輕易分辨。如果您試用Obit避震墊沒有特別感覺,不外乎二種可能:一、個別器材搭配問題,就如同我上面寫的經驗一樣,請再試試系統裏其它器材。二、喇叭擺位還有改善空間。建議您考慮報名前輩蔡克信醫師的音響調音班。

好聽好聽真好聽!
定稿就是以用在Ayer DX5 DSD全能訊源底下為準。我的擺放位置是前二後一。前方二側角落各一顆,後方正中邊緣再一顆。試過其它位置,像前一後二,或者是左二右一(DX5的變壓器在左側,重心也偏左),都不如前二後一好聲。哦,是的,用了Obit避震墊之後,喇叭擺位需要微調,校正音域平衡。

第一張CD,是「神鬼戰士」原聲帶。聽完前幾曲,第一個想法是:這Obit避震墊真是太適合大型系統了!整體音場更穩、更氣定神閒,音像也更玲瓏浮凸。低頻下段(約莫是40-80Hz這段)更乾淨、更凝聚、也更有重量感。音場深度也略微增加,音場內的層次隨之受惠。音場裡的細節增加,一些原來較不明顯、大音量下容易被掩蓋的細節現在都聽見了。整體重量感也更強。是那種凝聚之後高密度的重量感,很過癮。快慢輕重之間微妙的變化與層次,更為明顯,聽音樂時更有味道。只是Power One的音質音色還是不夠管味啊!

換上「侏羅紀世界」原聲帶。音場更寬闊一些,音場內樂器結像也更玲瓏。低頻下段更穩、更乾淨,聽感上似乎也更低了幾個Hz。音樂中時不時湧現的極低頻,更果決、不含混。話說回來,這時候Power One在大音量下聲底容易硬化的症狀也更明顯。有時候,聽得太清楚也非好事也。原本即不夠圓潤甜美的聲底,現在音質音色上的缺點亦加明顯。像是吃火鍋,食材不夠優秀的時候,得靠重味道的湯底與沾料遮掩。像Obit這種清淡講究原味的高級湯頭,就需要上好食材來搭配。

拿出哈農庫特的彌賽亞(Deutsche Harmonia Mundi)SACD,音樂裡的一切都更清楚。我不禁要三呼「音場!音場!音場!」。喇叭能自由擺位實在太棒了。這個時代的音樂低頻並不是重點,所以Obit的優點只彰顯了一部分。當然,管風琴很清楚,不會被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遮蓋也是優點。(對照我手邊的總譜,這幾件樂器演奏的時常是相同或是相近的音符,所以很容易混淆在一起)

試試很久沒聽的Denon版英巴爾的馬勒第六交響曲。空間感更好一些,音場深度稍好,大提琴尾韻收得更乾淨,整體音場更穩,一些低頻細節也更清楚。不過Denon的錄音本來就很乾淨,遇上Power One沒味道,KEF Blade也沒味道。嗯,傷腦筋,如果手邊有對Lawrence「龍」多好!

沙瓦利殊指揮的飛利浦版孟德爾頌神劇「以利亞」,音場好穩好龐大,音像好紮實。低音弦樂組好美!大合唱時音場之寬闊深廣,讚!這套CD原來這麼靚聲。以前還略覺得濛,看來喇叭擺位不佳確實容易誤殺忠良啊。Decca版的卡拉揚與維也納愛樂演奏莫札特交響曲,厚重飽滿系的老錄音,果然立刻擊中!原來稍嫌混濁的錄音,在超高解析力下,變成悅耳。低頻噪音(不知道是錄音機的轆聲還是錄音現場的背景噪音)聽得見,明顯,但不影響音樂。卡老處理的莫札特41號交響曲多了份華麗與成熟,也許少了點莫札特,但是卻多了幾分回味,好聽。卡老控制樂團是有一手。那種舒馬克駕馭法拉利過九彎十八拐的舒爽度,過癮。

結語
Obit避震墊確實聲音效果一流,這點我可以擔保。擁有高級音響系統的音響迷,在基本功練成之餘,值得試試Obit避震墊,或許這就是您等待已久的「臨門一腳」。

作者:李陵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1-23 03:23 , Processed in 0.631566 second(s), 97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