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尼弦樂奏鳴曲阿卡多版
羅西尼(1792-1868)是義大利作曲家,他的一生活得精彩富裕,貝多芬與莫札特如果知道他是這樣在過活的,肯定會搥胸頓足。「平平是作曲家,怎麼會差那麼多?」。
喜歡吃牛排的老饕一定吃過羅西尼牛排,這是牛排上放鵝肝的做法,相傳是羅西尼有一天半夜餓醒,找不到人幫他做菜,乾脆自己動手,用了紅酒,波特酒來烹飪,並且拿黑松露做醬汁,再把一塊鵝肝放在牛排上面。後來不知道為何羅西尼這道私房菜流到外面,日後這種做法的牛排就被稱為羅西尼牛排了。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羅西尼畫像,其噸位都不低,想必他生前真的是美食家。
為何會說羅西尼好命呢?他是當時義大利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靠著歌劇收入豐厚。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退休,1829年當他只是37歲時就退休了。而他活到76歲,退休之後吃香喝辣,您說莫札特與貝多芬不會嫉妒嗎?
更讓人受不了的是,羅西尼以歌劇見長,但音響迷卻特別喜歡他在12歲時只花了短短幾天就完成的六首弦樂奏鳴曲。老實說,羅西尼雖然出生在音樂世家,但一個12歲的毛小孩能有什麼才能?做出這樣的曲子?這六首曲子其實就是模仿海頓與莫札特的習做,不知道他生前有沒有被公開演奏過。事實上這六首曲子的原稿是在美國華盛頓DC國家圖書館裡發現的,而且不是羅西尼親筆手稿,但考證之後,確定是羅西尼的作品。雖然原譜是四重奏型態,但被改編成不同版本演奏。
音響迷第一個發現這首曲子音響效果很棒的版本,其實是馬利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所演奏的版本(最早由Decca副牌Argo 1967年出版)。
第二個讓音響迷趨之若鶩的版本就是這個阿卡多領銜、Philips出版的四重奏版(1979年出版)。說是四重奏,但樂器編制卻不同,一般四重奏是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而羅西尼這六首「弦樂奏鳴曲」編制卻是二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與一把低音提琴,所以他這六首曲子並不是名為四重奏。音響迷喜歡在聆聽這六首曲子時,豎起耳朵找找看二把小提琴在哪裡?大提琴在哪裡?低音提琴定位又在哪裡?如果能夠清楚分辨,恭喜您。如果不能清楚分辨,甚至您都不知道內中沒有中提琴,那就要稍微努力一些了。
雖然Argo那張馬利納版本比較早發行,但目前市面上熱炒的卻是阿卡多領銜這個版本,我看過網路上有人標價九百多美金,真是搶錢啊!而在數位版本上,有CD、XRCD、24bit CD、32bit CD(FIM出版),諸多版本都是在熱炒羅西尼的剩餘價值。到底阿卡多這個版本有什麼迷人之處呢?首先我要說它的錄音充滿光澤,而且是比一般錄音還高的光澤。再者可能是錄音場地的關係,小提琴非常華麗,木頭味比較淡,但甜味十足。此外,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共鳴與擦弦質感都讓人喜歡。假若您聽這套CD或黑膠唱片,覺得小提琴尖銳細瘦,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缺乏琴腔共鳴的豐潤細節,那都是沒有調整好的緣故。
在音橋這個復刻片還沒出現之前,國外其實已經有復刻片出現,音橋這套復刻片是我看過的第二套。我不知道國外或音橋到底是拿什麼訊源來刻片?類比母帶?數位母帶?如果是類比母帶刻片當然最好。如果是數位母帶刻片,那等於就是先把類比母帶轉成數位,數位又轉成類比來刻片,經過這多出來的二度轉換,音樂訊息一定會有損失,相位失真也會提高。不過這也是無奈的,難道要大家都去高價搶標原版黑膠嗎?無論怎麼說,復刻片能夠用大家能夠接受的價格上市,對於從未聽過的人來說也是好事一樁。何況,現在的復刻片都是180g厚度,唱片平整的狀態遠勝於原版,這是原版所無法相比的(當年唱片重量大概120g左右)。
到底音橋這套復刻片跟CD相比如何?我特別找出我的日本版24bit版本作比較,如果扣除我的黑膠與數位音響系統本身的差異,我要說二者很接近,而且黑膠版能夠聽出很美的小提琴泛音,還有擦弦質感,不失為可以買的復刻片。至於與原版黑膠相比如何?由於我手邊沒有原版黑膠唱片,所以也無從比較。對了,音橋復刻片的曲目與CD一樣,也就是除了六首弦樂奏鳴曲之外,還多了CD版才有的最後五軌(包括「Duetto for Cello and Contrabass」,以及一首鋼琴與Bass的合奏)。由於多了最後這五軌,所以刻片刻得很密,我猜可能也會損失一點音樂的動態範圍,這也是無奈,想要多刻一些音樂在黑膠上,就必須捨去一些音樂動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