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禮音樂在2018年12月19日,推出了陳揚音樂頑童大師這張玻璃CD,並大力度的展開媒體宣傳活動。這張玻璃CD找來日本Japan Disc製作玻璃CD,日本錄音師朝山浩志重新混音,請琉璃工坊製作包裝的鑽石形狀水晶玻璃,外盒請來大禾竹藝工坊製作,並且選用蔡克信醫師的畫作「當金陽與狂語共舞」。全球限量100套,售價16.8萬。
雖然這張玻璃CD早在去年底就推出,不過我是到昨天才拿到這張玻璃CD,距離最大力度的宣傳期已經過了四個月,我想這應該是第二波宣傳吧?從已知的報導中,我可以感受到巨禮音樂在製作這張玻璃CD時的用心與遭遇的困難。許多人一看到售價16.8萬,限量100套,馬上就心算出1,600萬台幣這個數字,一定會想這真的太好賺了,如果全部賣完,馬上發財。
事實上,這100套能否全部賣完還不知道,但是該付出去的費用早就付出,不一定有那麼好賺。先說這張玻璃CD裡面所用的歌曲雖然都是陳揚所創作,但是在當年那個年代,這些歌曲創作版權有可能已經賣斷給唱片公司。即使作曲版權沒賣斷,歌曲的錄音、演唱版權還是屬於唱片公司。想要把這8首(有三首是陳揚自己的比特唱片公司所有)歌曲版權拿到手,肯定是經過一番折騰。通常唱片公司歡迎你來整張唱片買版權復刻出版,但不喜歡單曲單曲賣出版權,所以談單曲版權費用肯定不低。此外,唱片公司也不一定要賣出單曲版權,所以,能夠把這8首分屬滾石、華納、華星、張清芳的版權談成,就是一件大工程。
再來,這些早期的歌曲,唱片公司手上未必有保存良好的類比母帶、數位母帶,如果真有類比母帶,可能需要經過修復;如果沒有類比母帶與數位母帶,可能就會從CD中擷取。這麼多來源不同的訊源必須先經過Remaster,在音量或聲音特質上才能整齊劃一。所以,巨禮請了日本錄音師朝山浩志來擔任母帶重製的工作。
昨晚我第一次聽時,因為第一首陳揚親自演唱的歌曲我並不熟,所以還沒有什麼想法。等到第二首潘越雲唱的「桂花巷」前奏出來,我就發現跟我以前聽的感覺不同。第三首「魯冰花」感受也不同。第八首來自三毛作品第15號「回聲」專輯中齊豫唱的「孀」更是明顯與以前的印象有很大的差異。於是,我開始從我那雜亂無章、無法分類的CD海中去找,試圖找出這三張我有的CD來做比對。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翻找,可惜都沒找到,於是作罷。定下心了把這張CD以二套不同的音響系統聽過二次,心中總是去不掉這不同的感受。
今天早上再聽一次。聽過之後不甘心,於是重新再找,終於找到「桂花巷」那張CD,其他二張沒找到。不過,因為以前我經常聽「回聲」,其實印象還是很深刻的。把「桂花巷」與這張玻璃CD一比,馬上就印證了我的想法:朝山浩志在重新製作母帶時,調整幅度相當大,他不僅把音場內比較後面的演奏推得更清楚,而且還把整體音樂的亮度調得高一些。就像我們在看電視時,標準色溫D65與更高色溫的差異。色溫的數字越低,畫面看起來就越偏黃,越溫暖;色溫的數字越高,畫面看起來就偏藍,越冷調。以色溫為例,朝山浩志的色溫比原本的CD還高些。
「桂花巷」有這種感覺,其他幾首曲子也有這種感覺,尤其「孀」,從一開始三毛自己配音的旁白聽起來就特別清晰,咬字特別清楚,錄音室加入的人工殘響特別明晰 ,而音樂本身的音場寬度、深度也擴大了,音場內的樂器也更清晰。而從潘越雲、齊豫,以及張清芳、蔡琴的嗓音中,我也發現她們的嗓音都變得更年輕些,歌聲線條更凝聚些。顯然,朝山浩志可說全盤都做了調整。
Remaster並非Remix,後者是拿原本的多軌母帶重新混音,而Remasrer只是把已經完成的二軌母帶再經過錄音室的EQ或其他器材做細部的修整。我想朝山浩志面對的是12首不同的訊源,這些訊源在聽感上肯定是不同的,他必須加以統一,所以在Remaster上施加的力度會比一般還強些。
再來說到玻璃CD。坊間的宣傳喜歡用水晶CD這個名詞,因為水晶聽起來就比玻璃還值錢。水晶其實就是全透明的石英,石英是天然礦石,無法拿來製作CD,通稱的水晶CD其實就是用玻璃製成。市面上還有一種稱為水晶玻璃,其實這是在玻璃中加上鉛的成分,看起來更透明,通常拿來製造裝飾品或杯子。由於玻璃中加了鉛,所以水晶玻璃看起來更透明,但也更重,所以也不可能拿來製作CD,因為CD唱盤的讀取機械有一定的重量承受度。
巨禮與Japan Disc合作,製造這張以強化玻璃製成的玻璃CD。宣傳說明中提到由於最後製成還需要以人工研磨,所以良率只有20%。研磨的目的好像是要把這張玻璃CD的重量控制在33克以內,這樣的重量已經是一般CD的二倍,超過可能就會造成CD唱盤讀取不正常。您想想看,巨禮的訂單只有100張,數量那麼少,良率那麼低,還要人工研磨,這樣的成本會低嗎?
想要賣16.8萬,在包裝上一定要下功夫,否則就沒有附加價值。巨禮請來著名的琉璃工坊來設計製造這張玻璃CD的「容器」。琉璃工坊並沒有採用他們擅長的琉璃來製造容器,反而是用水晶玻璃,把整塊的水晶玻璃切割成鑽石形狀,而且還要一分為二,能夠打開,把玻璃CD放在裡面,這樣做法的確費工。這個水晶玻璃製成的容器我沒有親手拿過,聽親手拿過的編輯說的確很重,有傳家寶的感覺。這樣一個水晶玻璃容器,我相信成本應該也很高。
光是有水晶玻璃容器還不夠,還必須加一層保護的外包裝,這是由大禾竹藝工坊來負責。這個竹製的包裝盒表面上看起來不難,實際上卻不容易,因為無法一致完全一樣做100個。為什麼?因為琉璃工坊的水晶玻璃是手工作的,尺寸不可能精細到完全一樣,所以連帶使得竹製的外包裝也必須一個個以手工修整大小,這樣才能讓水晶玻璃容器剛好卡得緊緊的。或許您會說:怎麼那麼笨,把竹製外包裝的尺寸做得大些,裡面再塞絨布或泡綿不就可以了嗎?沒錯,這樣是省事了,但看起來很Low。想賣16.8萬,絕對不能這樣做。
最後要說到這張CD裡面所選的曲子。這十二首曲子都是陳揚作曲,11首是演唱曲,最後一首是演奏曲,分別由陳揚自己、潘越雲、曾淑勤、齊豫、蔡琴、周華健、張清芳、許景淳、張艾嘉、梅艷芳、王笛等演唱。這些被選中的曲子都有其背景故事,也算是陳揚作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其實陳揚光是歌曲可能就寫了超過500首,要從那麼多歌曲中挑選當然很困難,還要加上跟唱片公司談版權,所以最後能夠決定這12首曲子真的不容易。曲名我就不說了,您可以把照片放大就可以看到。
有關陳揚從五歲開始學鋼琴、天生右耳失聰,八歲就寫廣告歌曲、十五歲就演出自己的作品、後來考進文化大學西樂組等等資料我就不說了,請大家自行Google就可以。陳揚生於1956年,那個年代成長的年輕人剛好碰上校園民歌興起,陳揚在這個領域貢獻了很大的心力。其他廣告歌曲、電影配樂、主題曲等等更是多到數不清。獲得的獎項也記不清,絕對是台灣重量級流行音樂界的人物。
這次巨禮會想出版陳揚這張玻璃CD,為的就是不想讓陳揚在死後才享受到這種環念的殊榮。這樣說老實說不吉利,但實情就是如此,陳揚經過二次中風,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如果現在不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等到陳揚上天堂再出版,對陳揚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現在CD的銷售量一直下降,年輕人很少買實體CD,如果這張充滿紀念價值的CD以一般的CD出版,我想能賣出的量也是有限,而且恐怕也激不起媒體的興趣。巨禮音樂會把陳揚這張作品包裝成限量玻璃CD,有其紀念價值與市場上實際的考量。我希望巨禮音樂能夠在這張出版品上賺到錢,這樣他們就會有力量陸續來完全其他有紀念價值的音樂出版品。
最後要補上一句,巨禮選擇蔡克信醫師的畫作作為封面,我認為選得極好。這張畫作的意境跟陳揚作品的紀念價值很搭,聽歌曲時看著封面,屢屢都會有不同的想像畫面在腦海中浮出,意境萬千。
希望巨禮唱片這100套能夠很快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