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邁入三十週年的英國PMC,創辦人Peter Thomas現在已經開始把重要工作陸續交棒給子女,不過依然是經營權非常穩固的家族企業。正因為經營權非常穩固,所以能一路堅持自己的理念。
近年來,他們一直有許多創新之舉,像是開始推出更適合家用的Fact系列與25週年紀念的Twenty5系列喇叭,甚至開始推出擴大機產品等,不過其中最讓人驚奇的莫過於今年慕尼黑音響展發表的旗艦喇叭Fenestria,完全顛覆了音響迷對他們傳統的刻板印象。(請參考
劉總編的2018慕尼黑音響展High End Munich2018報導)
▲
發表會很神祕的把Fenestria蓋起來,等到正式開始才「揭幕」,非常有戲劇效果。站在Fenestria旁邊的就是PMC的創辦人Peter Thomas,這已經是他第三度來台灣,我上次與他見面是在PMC創立二十週年在英國舉辦的Twenty系列發表會時。
▲
另一邊則是PMC的出口部總監Miles Roberts,大家對他應該就很熟悉了,因為他負責的是業務性質的工作,所以經常會來台灣拜訪。
▲
發表會依照慣例,當然還是由PMC本地的代理商瑩聲施孝棣先生開場,介紹兩位PMC的原廠人員。瑩聲是目前全世界與PMC合作最長久的代理商,從1992年就經營到現在,不僅深知PMC的理念,更懂得如何將PMC的好介紹給本地音響迷與音樂愛好者。
而在當時現場看到的Fenestria只是接近完成的樣品,PMC宣布正式上市會在九月之後,為了這對PMC有史以來最貴的喇叭,創辦人(現在頭銜是「主席」Chairman)Peter Thomas與出口部總監(也就是負責所有英國地區之外市場的業務負責人)Miles Roberts特別飛來台灣介紹這對難得一見的好喇叭背後之技術精髓。
大家都知道PMC賴以立業的就是傳輸線式設計,不過Peter也從來沒有居功,他說傳輸線式設計並不會什麼稀奇的新東西,也不是他所發明的,而是在1970年代就已經有理論,當時也有很多喇叭廠設計出商品,他只是針對理論進行改良。而經過他所改良的傳輸線式設計,Peter稱之為ATL(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也就是「先進傳輸線式設計」。
傳輸線式的箱體設計有什麼好處?就是可以用很小的箱體做出像是大喇叭才能發出的低頻,所以您別看PMC的喇叭大多個頭不大,低頻各個都很驚人,這也是PMC一直深受到音響迷喜愛與空間受限的錄音室大量採用的主因。所以之前如果問Peter為什麼不推出更大的喇叭,他就會說:我們家的喇叭每一款低頻都很足夠,為何要推出更大的喇叭,更大的意義在哪裡?這就是工程師性格的Peter會說的話。
▲
產品介紹就由Miles Roberts擔綱,每介紹一部分就會搭配一段音樂讓現場嘉賓體驗這次改進的聲音進化。Miles先從中間這個他們稱之為「Nest」(窩巢)的部分說起,這個鋁質框架是用整塊鋁材去切削出來的,上面有全新研發的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而這個Nest是完全與上下兩截低音箱體完全隔離的,所以不會受到振動的影響。
▲
Fenestria的高度達到178公分,不過由於採用窄面板的設計,相對來說,擺放的難度降低不少。
▲
上下各一個的低音箱體採用二個6.5英吋的碳纖維三明治結構振膜低音單體(一支喇叭四個低音單體),內部採用PMC獨家的ATL先進傳輸線式設計,低音出口則是Laminair架構。
▲
這就是PMC獨家的Laminair設計,設計者是目前已接手PMC研發部門的Peter之子Oliver,他本身學的是機械,畢業後進入F1車隊工作一陣子,後來回到父親的公司工作,間接把兩個看似不相關的產業結合在一塊。
▲
低音單體採用的是6.5英吋平面碳纖維三明治結構,質量非常輕,但強度很強。振膜前面是碳纖維,中間是蜂巢結構之發泡材料,後面則是碳纖維複合材料。Miles說這個振膜拿在手上看起來很大,但一吹氣就會飛走,可見質量有多輕。
那這次推出的Fenestria又是怎麼一回事?Peter說這對喇叭是他個人喇叭設計理念的終極實踐,而且得力於三方面的新發現,所以才有了這一對「除了音樂,什麼都聽不到」的喇叭,意指不僅把各種單體、零元件都設計到最好,終極目標是讓喇叭「不發出聲音」,也就是完全沒有音染。其實這一直是PMC從創立至今不變的理念,您會發現PMC愛用者都是真正的音樂愛好者,他們追求的是「自然、忠實」的重播,而不是強烈刺激、修飾美化的聲音。
為何說是「終極」實踐呢?這對喇叭的研發過程費時長達五年,當初Peter給研發部門的命令就是要設計出一對「完全沒有妥協」的喇叭,經費沒有上限,結果就是Fenestria。先從PMC最引以為豪的「傳輸線式箱體」說起,以往的設計不論是二音路或是三音路,高音與中音都是與低音單體共用一個箱體,雖然高階機種會以(喇叭箱體裡的)腔室隔絕,但這就是一種「妥協」。畢竟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還是會受到劇烈振動的低音單體影響,所以Fenestria是第一次喇叭箱體裡面只有低音單體,而沒有高音或中音單體的設計,讓低音箱體與高、中音單體完全隔離。
而首度應用在Twenty5系列上的Laminair「空氣動力排氣孔」設計,也在Fenestria的兩個低音箱體上看得到,讓這對喇叭的低頻有著非常豐富的層次感。這一部分是來自「賽車科技」的應用。另一個技術突破則是來自與英國NPL(國家物理研究室)的合作,PMC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雷射系統,讓喇叭箱體的振動與聲波傳遞路徑首度「視覺化」,所以可以做更精確的微調,讓聲音更加精確、不被扭曲、更接近原音。
第三個方面則是來自建築界,Fenestria首度應用了「抑振阻尼」的技術,在低音箱體的兩側上下各加上一片的「平板翼面阻尼」(Planar Wing)抵銷低音箱體的振動,就像是台北101大樓87層裡那個阻尼球的功用一樣,把振動迅速抵銷。另外「平板翼面阻尼」以及與箱體結合處的材料、結合的位置等,都是採用跟F1賽車同樣的研究方法,找出最適當的結合位置與材料,達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
▲
這裡要讓大家看的是Nest與低音箱體的結合處,可以看到是完全隔離的,讓中高音的發聲完全不受到低音箱體的影響,連單體背波也都完全不會相互影響。
▲
中音單體的背後有用整塊鋁錠切削而成的子彈型吸收結構,內有阻尼物,可以把中音單體的背波完全吸收。
▲
高音單體採用的PMC特製的Sonomex振膜單體,比較特別的是它與中高音金屬框架的結合也是採用矽膠材質,換句話說,同樣是懸浮在框架上的。Miles還現場示範給我們看,按壓高音單體外層的橡膠圈會發現整個高音單體是會前後移動的。
▲
這個75mm的「饅頭」中音雖然看起來跟PMC之前所採用的很像,但其實內部已經完全針對Fenestria的特性重新設計過了,Miles說這已經是他們目前所知最好的中音單體。
▲
一支Fenestria有四片「平板翼面阻尼」,每一個低音箱體有二片,達到完全消除箱體振動的功用,讓箱體的音染完全消除。
▲
Fenestria的喇叭端子也是全新開發的,表面採用鍍銠的材質,兩邊還有高、低音的量感調整旋鈕。
▲
接著由Peter Thomas為現場貴賓播放一些透過錄音室的好朋友拿到母帶等級數位檔案,包括重新混音的Beatle演唱之Alternative Take(因為錄音時會錄很多次,最後才決定用那一個版本,而後來專輯中沒有用的版本就稱為Alternative Take),還有皇后(Queen)合唱團主唱Freddie Mercury混音前清唱的片段。
▲
今天Fenestria搭配的是全套的AVM,訊源是MP8.2,後級是MA8.2,前級本來瑩聲準備的是劉總編大讚的PA8.2,不過應Peter的要求,換成了PMC推出的首款綜合擴大機Cor,只使用前級部分。對了,線材用的全都是瑩聲代理的德國in-akustik,地上那個像蟒蛇的喇叭線光是用看得就覺得非常厲害。
▲
下半場就是介紹Cor,雖然這件產品去年就發表了,不過經過這二位達人的解說,我們才知道原來這部小小的綜擴裡面技術含金量竟然這麼高,雖然定價不便宜,但絕對超值!
▲
這就是Cor,外觀採用全鋁合金打造,Peter說其實內部電路架構就是他們在工廠用來測試喇叭的參考機,不過如果要把那部機器拿出來賣,不僅大家可能會嫌不夠漂亮,價錢也會太過高昂。Cor的聲音表現非常接近那部參考機,外觀也漂亮不少,重點是售價也在合理範圍內。
▲
搭配Cor的是Twenty5.23,在現場的大空間依然有著非常好的聲音密度,低頻表現也很讓人驚奇,劉總邊聽完之後馬上問這對喇叭多少錢?大讚這對喇叭真是太好聽了!這是真正的好喇叭。
▲
雖然Miles並不是從PMC創立就在公司,不過也跟了Peter很多年,算是公司的老臣,經驗非常豐富。PMC能有今年的江山,Miles絕對有功勞。
▲
最後,Peter花了一點時間跟媒體暢談他的設計理念,又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他直言不諱的工程師性格。像是他說很多人跟他說機內線怎麼不用銀線,銀線更好聽,不是嘛?於是他就開始做研究,發現如果以同樣的成本來說,換一顆尺寸比較大的高音單體整體的高頻表現比換銀線更好,所以如果要花這個錢,理當是換大的高音單體,而不是換銀線。有人又會說,那你怎麼不換一個大高音單體也換銀線,Peter的回答很直接了當,就是「成本不允許」,真是標準的工程師思維啊!不過Peter也說其實很多廠商會選擇換銀線,因為比較有「賣點」,Peter說這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沒有誰對誰錯。如果連這麼注重成本的工程師都不計成本了,會發生什麼事?答案就是這對讓人驚奇無比的PMC Fact Fenestria喇叭!
PMC原廠網站:https://pmc-speakers.com/products/consumer/fact/fenestria
代理商瑩聲網站:http://www.jadex.com.tw/
進口代理:瑩聲 02-2805-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