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不貴,音質高貴,包圍感強烈
SR5010維持多年來不變的造型,不過骨子裡卻跟上潮流,支援最新雙D解碼功能,並擁有豐富的多媒體功能。同時繼承旗艦的精隨,在類比電路上運用HDAM模組,音質表現過人。對還在觀望的用家來說,又少了一項不想買的理由。
重要特點︰
1. 支援最新dts:X與Dolby Atmos解碼格式
2. 搭載HDMI 2.0版、HDCP 2.2規範,提供八進兩出
3. 支援3D影像、ARC訊號與4k/60p、4:4:4、HDR影像
4. 具備Audyssey Silver等級的空間校正功能
5. 內建高音質的HDAM模組
7. 具有Ethernet端子,可直播DSD跟FLAC格式
8. 具備藍牙與Wi-Fi無線傳輸功能
9. 提供AVR Remote App,操作起來直覺又方便
千萬別輕易承認沒聽過Marantz的環繞擴大機,畢竟近年來他們很積極,幾乎每年推出新產品,能見度大幅提昇。不僅擁有Marantz金字招牌,更是品味玩家的首選。難道選擇其他品牌的用家都沒有品味?當然不是,過去Marantz在兩聲道擴大機領域名氣大,聲音帶著獨特且迷人的韻味。獨門絕活當然也會用在環繞擴大機上,至於是怎麼樣的獨特,讓我先賣個關子。
大家都知道,環繞擴大機主要功能不在兩聲道,而是把影片中的音軌解碼後,再推動多聲道喇叭,創造出猶如大型戲院一般的包圍感。因此,支援最新解碼格式是關鍵功能。Marantz當然也知道,型號末兩位數為「10」的新一代產品就能支援最新雙D解碼:dts:X與Dolby Atmos格式。而本文主角SR5010正是這波發表的環繞擴大機裡,最受注目的中階款。
從外觀看起來,SR5010跟上一代幾乎沒差別,聲道數量與輸出功率也相同。不過,比較一下背板就能察覺差異。兩者端子數量雖然相同,位置卻不同,顯然為了對應新的解碼格式,重新設計了內部機板,筆者認為SR5010的安排更具邏輯性。除了最新解碼格式外,搭載HDMI 2.0版端子,符合HDCP 2.2規範,可以支援到4k/60p、4:4:4 Pure Color sub-sampling、21:9影像通過,以及HDR影像。
原本那些強大的多媒體功能也保留下來了,先說聲音的部份,不僅可以透過面板上的USB端子直接讀取隨身碟或iPod/iPhone/iPad,也可以RJ45端子連接到區域網路,抓取電腦或NAS內部的音樂,最高支援格式為24bit/192kHz、DSD 2.8MHz。如果不方便連接線材的話,則可以透過Wi-Fi傳送。萬一還嫌上述有線連接麻煩,SR5010還支援了藍牙傳輸,讓你輕易將手機中的音樂傳到系統上播放。此外,近年來很流行的Spotify網站也可以連接,只要繳一點費用就可以有聽不完的歌曲。接下來是影像部分,無論使用哪一種影像端子輸入,它都可以轉換到HDMI輸出,同時可以將解析度提升到4k/30p。最後要注意各聲道配置的方式,因為本機擁有7聲道後級模組,所以扣除基本的5.1聲道後,只剩兩個聲道能夠用,那麼它有哪些運用方式呢?
SR5010外觀延續以往風格,旋鈕、視窗配置不變,只有細部改變。
如果你只想架設5.1聲道就好,那麼可以把Surround Back端子定義成「Zone 2」或是「Bi-amp」用途;如果你想用滿7聲道就需選擇一種用法,總共有「後環繞聲道」、「前上方聲道」、「上方前側聲道」、「上方中間聲道」、「前方杜比聲道」或者「環繞杜比聲道」可以選擇。前面幾種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但什麼是「前方杜比聲道」跟「環繞杜比聲道」呢?
主要是針對不方便在天花板上安裝喇叭,卻想要音效從上方包圍過來的用家。透過特別設計,朝著天花板發射的喇叭,運用反射音營造出聲音從上面傳下來的感覺。這種喇叭可以擺在左右聲道頂部,此時就選「前方杜比聲道」,也可以擺在環繞聲道之上,那就選擇「環繞杜比聲道」。緊接著進入實際測試階段,進行自動音場校正功能的時候,請把麥克風放在原廠附贈的紙板立架上。
本機Audyssey功能是Silver等級,最多能測試8個聆聽位置。原廠建議至少測試過6個位置後,才能得到最精準的校正效果。經過一輪測試後,先從兩聲道部分開始試聽,既然類比放大電路上擁有著名的HDAM模組,想必音質表現不會輸給高級機種太多。果不其然,光是聆聽一張「阿卡多的莫札特協奏曲」CD,立刻就讓SR5010脫穎而出,這也是文章剛開始所言Marantz的獨特魅力。
絲毫不費力就能聽出音質方面的優勢,不僅細膩滑順,顆粒也感覺比較小。音色略帶一些昏黃,卻不失光澤感,乍聽覺得明亮清晰,多聽一下也不會有刺激感。既然音色有一些明亮,怎會沒有刺激感呢?這就是原廠的調音功力,它的聲底是柔軟溫潤,不會剛強死硬,保有相當好的彈性,所以不會帶給人刺激的感受。柔軟特性也延續到中頻段,歌聲有種特殊的味道,演唱者似乎投入更多情感,連吸氣、咬字或轉音等細微處,都放輕了力道。
它不會刻意營造巨大形體,或肥厚溫吞的音像,企圖營造溫暖厚實的假象。可以聽得出來嘴型輪廓鮮明,密度頗高,卻一樣保有韻味。而添加在中頻段的情感也只有一點點,雖然歌聲帶著些微撒嬌姿態,還不至於到濫情的程度,拿捏得恰到好處。另外,音場規模感也夠大,深度格外出色,加上伴奏樂器的定位良好,高頻不會前衝,所以能營造出絕佳的三度空間感。
只用SR5010聽音樂時,有種特別乾淨清爽的感覺,我不能說這是中性的表現,老實說帶著一些音染,卻是令人感到愉快的音染。除非是酷愛中性無染聲底的用家,否則實在想不出討厭這種特色的理由。那麼低頻方面呢?跟中高頻出眾的表現相比,低頻確實不是SR5010的強項,請幫它搭配低頻量感略多的喇叭,線材方面也請用質感優異,聲底豐厚的產品。
雖然背板上沒有被各式各樣的端子塞滿,但是依然可以看出Marantz中階環繞擴大機在端子方面,向來給得十分大方。最常用的HDMI端子就有七個,加上面板上的總共有八個輸入之多。輸出部分則有兩個,其中一個具備ARC功能。而近年來逐漸少用的色差端子卻沒被刪減,依然有兩組輸入與一組輸出,如果有舊世代的影像器材依然可以連接。SR5010已經支援最新的解碼格式,竟然還保留了7.1聲道類比輸入,頗讓人意外。喇叭端子部分則有七組,標示「Surround Back」那組則需從許多種定義中選擇一項來用。
這種走氣質路線的環繞擴大機,觀賞影片多少會受到影響吧?在還沒測試之前,我也頗為擔心。可是它支援了新雙D解碼格式,沒有表現太差的道理。放入「Dolby Atmos示範碟」BD,有多段音效會反覆切換Dolby TrueHD與Dolby Atmos兩種格式,可以立刻比較差異。以「Rain House」片段為例,在Dolby Atmos格式下的雨聲非常清晰,而且有從頭頂落下的感覺。一旦換成Dolby TrueHD格式,雨聲就變得模糊、稀少,而且每聲道之間的空隙變大了,包圍感整個輸慘了。比較兩種聽感,簡單來說就是Dolby Atmos格式讓音效更接近真實世界的聲音。接下來換成F1賽車片段,高亢的引擎聲穿梭在前後聲道之間,快速變換位置的過程沒有空隙,呼嘯而過的車輛具體鮮明,感覺聲音不是從喇叭的位置發出,而是「真的」從道路遠方傳過來。
從上述測試的結果,用它看Dolby Atmos格式的影片肯定沒有問題,但會買SR5010的人肯定還想看觀賞音樂類型BD。播放賽門拉圖指揮的「基輔之門」片段時,各聲部位置層次分明,演奏到高潮處音場也不會往前傾。因為縱深特別好的關係,整個舞台規模比其他環繞擴大機更大。而且,柔和軟質的聲底讓此樂章聽起來和諧流暢,一不小心就把整首曲子聽完了!
新一代SR5010支援新雙D解碼,讓音效的環繞包圍感大幅度提昇,同時它也延續Marantz獨特的聲底,無論是觀賞一般影片或音樂類型的BD,都能勝任愉快。而上一代豐富的多媒體功能,SR5010全部保留下來,維持一貫的便利性。如果你聽音樂的時間也不少,那麼請特別留意SR5010,它是內建HDAM模組的環繞擴大機中,最便宜的一部。市場上驅動力很強、低頻量感豐富的環繞擴大機很多,像SR5010聲音擁有獨特魅力者卻不多見。值得品味高雅、收藏大量軟體的朋友優先考慮。
進口代理:環球知音02-2516-5028
在杜比實驗室率先推出Dolby Atmos之後,dts公司也不甘示弱地發表了dts:X。這兩種音效格式運算的原理大同小異,哪一個比較優秀還無法下定論。不過他們都需要用家完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視聽空間中架設「上方前側聲道(Top Front Speaker)」或「上方中間聲道(Top Middle Speaker)」。或許你會有些混淆,「上方前側聲道」跟「前上方聲道(Front High Speaker)」感覺非常相似,到底兩者有什麼不同?。
首先是位置不同,架設「Front High Speaker(前上方聲道)」時,喇叭還是位於背牆上,而「上方前側聲道(Top Front Speaker)」卻是裝設在天花板,面對著地板發聲。接著是音效運算的方式不同,以「物件導向」的音效更加鮮明具體,移動軌跡清晰,包圍感強烈,只要即時切換兩種格式試聽,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聽出兩者的差異性。
原廠公佈規格:
●形式:7.2聲道環繞擴大機 ●輸出功率:100瓦/8歐姆 ●頻率響應:10Hz-100kHz(+1 dB ,-3 dB)●訊噪比:100dB ●輸入/輸出端子:數位同軸端子×2、Toslink光纖端子×2、立體聲輸入端子×5、Zone 2端子×1、Composite Video輸入端子×2、Composite Video輸出入端子×1、HDMI輸入端子×8、HDMI輸出端子×2、色差輸入端子×2、色差輸出端子×1、7.1聲道輸入×1組、7.2聲道輸出×1組、喇叭端子×7、FM/A4M天線端子各一、耳機輸出端子×1、遙控端子×1、Ethernet端子×1、Trigger×1、RS-232端子×1 ●外觀尺寸:440×161×346mm(WHD)●重量: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