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就好像顏料與畫布畫筆,同樣的原材料,有人能成為畢卡索,有人只能在街邊賣街景畫,其中的道理不必說大家也都明白。如果僅憑測試數據就能論斷音響器材高低,日本平價音響器材幾十年前早就一統Hi End音響江湖。
當年美國Stereophile雜誌的創辦人JGH,就是因為無法從測試數據中判斷音響器材的聲音表現,所以創辦了Stereophile。
當年的美國TAS雜誌創辦人HP,也是發現測試數據無法涵蓋音響器材的聲音表現,所以創辦了TAS。
不僅Stereophile如此,TAS如此,日本Stereo Sound如此,台灣的音響論壇也是如此。
音響器材的各項測試數據,只是製造工業的基本指標,從來就無法跟聽音樂的聽感完整的串聯在一起。擴大機、喇叭、CD唱盤、黑膠唱盤、唱臂、唱頭,隨便任選一項,如果有誰能以測試數據完整的詮釋「音響二十要」的聲音表現,音響論壇馬上廢除主觀聆聽評鑑器材的方式,改以表列測試數據行之。買一部AP就算一百萬好了,也比常年支付稿費便宜太多。
家裡有音響器材、但會說線材與聲音表現無關的人,我敢保證他不是音響迷,而他卻以為自己是音響迷。這就好像你每天開車上班、煮三餐,但你不能說自己是車迷或大廚。開車上班只是日常交通需求,距離「車迷」的境界還很遠;每天煮三餐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但大廚卻是另外一個層次。
會以看測試數據來聽音響的人,他可能是音響迷,但頂多只是音響初階入門的程度。這就好像一個人迷信以看食譜去評斷一道料理的口感與色香味呈現,有人會認為他的結論可信嗎?
測試器材時餵入儀器的是死的人造訊號,聆聽音響時進入大腦的是活的音樂,您是要死的?還是要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