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純弦是一個六重奏團,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豎琴。第一小提琴梁建楓,第二小提琴陳清德,中提琴尤美德(以色列人),大提琴康雅談(俄羅斯人)、低音提琴宗小謙,豎琴李哲藝。這張「從這到那」是香港純弦的第三張唱片,2007年推出第一張「流行古典」,2009年「驚喜,生日快樂」。而這張「從這到那」是他們大膽的嘗試,2011年推出,聽過之後,我感嘆太晚聽到這張CD,這張CD不僅有很精彩的演奏,高明的編曲,還有非常棒的錄音效果。可惜,我相信不少人會曲解這張CD的錄音效果。
為何我說不少人會曲解這張CD的錄音效果呢?只要家裡高頻段反射過強、硬調的空間,大概就會嚴重破壞這張CD錄音時的精妙平衡性,讓小提琴的聲音過於突出。再來,如果聆聽空間有許多中低頻、低頻峰值時,又很容易把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聲音變得肥腫龐大。這一高一低的扭曲夾殺之下,原本六位演奏者精心演奏的音樂平衡性馬上就會破壞殆盡,很可能您聽到的是單薄吵雜刺耳低頻混濁的音樂,如此一來,這張CD可能只聽過一次就束諸高閣了,哪裡能夠真正體會這張CD在編曲、演奏與錄音上優異的成就呢?
先說編曲,全部13首曲子,前面12首都是李哲藝編曲,最後一首巴哈的D小調觸技與賦格由杠純三郎編曲(CD封底誤植朗)。杠純三郎是日本著名作曲、編曲家,而李哲藝則是台灣著名作曲、編曲家,這二位的編曲功力在這張CD上盡顯無疑,真的太精采了。第一首Michael Jackson的「Bad」竟然能夠改編得那麼青春活潑與奇特,那吆喝聲與敲擊聲實在是神來之筆,六重奏能夠演奏出這種驚人的音響效果,這也太嚇人了。第二首是德國作曲家Robert Zollitsch(中文名字老鑼,龔琳娜的老公)在中國非常流行的一首神曲Tante,中文譯名就是忐忑,同樣也是精采已極。第三首Piazzilla的「1930年的咖啡館」,李哲藝讓六個人都有機會單獨表現,此時您可以完全感受到這六種樂器音質音色之美,每把樂器的聲音都那麼真實那麼美,假若沒有被感動到,您肯定就是被聆聽空間、器材搭配等扭曲了。
第四首是Lady Gaga的「Bad Romance」,聽這種熟悉的流行音樂以古典六重奏演出,感受非常奇妙,而且音響效果甚至不輸給Lady Gaga。第五首又是Piazzolla的曲子,一樣精采。第六首「十面埋伏」也改編得音非常精采,而且音響效果驚人,五把弦樂器與一把豎琴竟然能夠演奏出琵琶刷弦的效果,這演奏技巧未免也太厲害了。我聽過後來以灣聲樂團演奏的十面埋伏,曲子更長,音響效果更驚人,不過此處僅以六人演奏,能有這樣的效果真的厲害。
第七首、第八首又是Piazzolla的曲子,我就跳過了。第九首是黃河鋼琴協奏曲,請您想像,六個人怎麼演出黃河鋼琴協奏曲?鋼琴當然由豎琴擔任。一開始的氣勢就像極了鋼琴協奏曲,真的很難想像是五把弦樂器與一把豎琴所演奏。尤其那五把弦樂器竟然奏出整個管弦樂的感覺,編曲與演奏功力真的都太強了。黃河鋼琴協奏曲共有四個樂章,聽完整個人都已經處於興奮狀態,沒想到最後一首巴哈的D小調觸技與賦格更是讓我驚訝得合不攏嘴。
為何我聽了會驚訝得合不攏嘴呢?因為我以為這是管風琴的演奏!什麼?弦樂器能夠模仿管風琴演奏?豎琴跟管風琴有什麼關聯?管風琴的低音呢?這首曲子有許多低音的表現,光是一把大提琴與一把低音提琴能夠把這首曲子的管風琴低音效果再現嗎?假若府上聆聽空間扭曲不大,您的調聲功力夠好,您就會相信我說的話:真的太像了,從頭像到尾絕無冷場,就好像我們在聽管風琴演奏一般!能夠以五把弦樂器與一把豎琴把管風琴的效果模仿得那麼像,如果沒有絕佳的編曲、演奏與錄音功力是絕對不可能的。
香港純弦六位團員的演奏功力簡直就是出神入化,不過如果沒有錄音師易有伍,這張CD不可能讓我如此震驚。我跟易有伍認識,但很少見面,他的雨果唱片我也聽了不少,但老實說這張「從這到那」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最佩服的一張。錄音資料上錄音混音母帶製作都是易有伍,另外還寫錄音李北,錄音助理文友華、周禮武,他們應該都有功勞。這張CD中的弦樂甜潤美極,絲絲縷縷,尤其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飽滿的聲音與充滿彈性的活生感,還有自然真實的擦弦質感在在都讓人佩服。
錄音時間是2011年8月8日-9日,地點是廣州老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錄音棚,但奇怪的是,CD說明中所附的圖片卻是音樂廳的圖片,難道老易錄音棚是個音樂廳嗎?老易什麼時候這麼發達了?後來請教李哲藝,才知道是香港演藝學院演奏廳錄製的,老易錄音棚應該是後製場所。老易,現在我才真正了解你的錄音功力了,真是失敬啊!這張CD,是雨果唱片2011年出版的,為何我2020年才寫?這是因為前幾天我跟李哲藝見面,他送我幾張跟他有關的錄音作品,我才有機會聽到的。我建議音響迷們趕緊去找這張CD,並且把它當作調聲試金石,如果能夠調出聽了會感動的音響效果,那大概就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