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指揮的葛利格「皮爾金組曲」有三個版本,一個是1961年與維也納愛樂合作的版本,錄製地點是維也納Sofiensäle(Sofiensaal)。另一個是1971年與柏林愛樂合作的版本,錄音地點是柏林附近的耶穌基督小教堂。最後一個是1982年與柏林愛樂的版本,那時已經是數位錄音。Sofiensaal就是Decca唱片用來錄製蕭提的華格納「尼布龍根指環」那個場所,1961年,Decca正在那裡錄製「指環」。而這次介紹的就是1971年版。
Edvard Grieg (1843 –1907)是挪威作曲家,生於富裕家庭,從5歲開始在母親的引導下接觸莫札特、韋伯、蕭邦等古典音樂,還教他彈鋼琴。1858年,挪威著名小提琴家Ole Bull建議他去德國萊比錫音樂院求學。在那裡,葛利格受到舒曼影響,在1862年發表了四首鋼琴小品。
1863年,葛利格到哥本哈根,在那裡度過三年時光,也是在那裡結識了歌唱家表妹Nina Hagerup,日後二人結為連理。葛利格在1866年與1869年二度去義大利,羅馬的旅行中結識李斯特,李斯特還給了葛利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1868年完成)一些意見,後來葛利格修改多次。幾年後葛利格與李斯特在威瑪相遇,李斯特還以視奏演出葛利格的鋼琴協奏曲。
葛利格的作品與前輩大師相比不算多,比較著名的包括約一、二百首歌曲、66首抒情小品鋼琴(1867-1901)、A小調鋼琴協奏曲(1868)、Sigurd Jorsalfar (1872)、Holberg Suite (1884)、Slåtter (1897),以及這首Peer Gynt Suites (1874-1875)。
雖然作品不算多,但他的地位有如西貝流士之於芬蘭、德弗札克之於捷克(波希米亞)。在他有生之年,挪威是被瑞典統治的,他死後二年,挪威才獨立。雖然他沒有完成一首交響曲,也沒有小提琴協奏曲,沒有著名弦樂四重奏等室內樂作品,但他在1867年他創立挪威音樂院,1879年發起創立奧斯陸愛樂,加上代表性的「皮爾金組曲」,使得他成為挪威的音樂代表性人物。
葛利格的音樂作品中,充滿了斯堪地那維亞民歌、地方小曲風格,他曾說過:「I am sure my music has a taste of codfish in it」。不過充滿民謠風格並不代表引用或抄襲,葛利格也曾說:「Out of all my hundred-odd songs, only one, Solveijg's Song, has a borrowed tune。」,可見他的音樂是從挪威土地養分中生成的民風,而非直接引用民歌。
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是為Henrik Ibsen (1828-1906)所寫的「Peer Gynt」戲劇而且的配樂。他們二人是在1866年在羅馬碰面,易卜生請葛利格為這齣戲劇譜寫配樂。該劇於1867年上演。不過全本戲劇音樂於1874-1875年完成,一直到1876年2月才在Christiana搭配戲劇演出。後來葛利格將戲劇音樂改寫成二部組曲於音樂會演出,每部組曲都有四段音樂。
第一組曲包含「Morning」、「Death of Aase」、「Anitra's Dance」與 「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第二組曲包括「Abduction and Ingrid's Lament」、「Arab Dance」、「Peer Gynt's Homecoming」與「Solveig's Song」。1888年,這二部組曲被改編為鋼琴獨奏曲,1893年改編為鋼琴二重奏。
這張黑膠除了二部皮爾金組曲之外,還加了一首「Sigurd Jorsalfar」(1872)戲劇音樂。卡拉揚的指揮我就不必多說了,而錄音效果也是非常好,非常爆棚,不買您可能會終身遺憾。音質很好,管弦樂高頻細緻,低頻飽滿,弦樂群、木管、銅管層次分明,音樂動態寬幅,衝擊性與戲劇性十足,而且有催淚效果。
錄音時間1971年9月22日,錄音地點耶穌基督小教堂,錄音師Günter Hermanns。錄音只花一天,但剪輯混音花了五天,可見當年的錄音工作真辛苦。The Original Source黑膠版,限量3,300張。DG唱片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