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癮科技
對於 Sony 而言,讓它躍升高階數位相機的並非來自 Konica-Minolta 的 Alpha 單眼向基部門,而是這幾年另起爐灶的 NEX 系列可交換鏡頭相機;小巧的機身不僅打動許多重視輕巧的消費者的心,更由於轉接鏡頭的便利性獲得許多老鏡玩家的喜愛,但由於與機身尺碼折衷犧牲了些許的操作性,較為硬派的玩家希望有更高規格的 NEX 出現。
也許是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呼聲,去年正式發表了 NEX 家族中的老大哥 NEX-7 ,不僅維持 NEX 家族一貫的小體機,更在僅稍微增加高度的情況下加入雙轉盤、電子觀景窗、內建閃光燈、熱靴等設計,儼然是一台準專業等及的機身了。
這一篇就從 NEX-7 的設計談起吧。NEX-7 造型大致延續 NEX 家族的薄型設計,與 NEX-5N 一樣為金屬機身,不過顏色僅有深黑色,在外觀上最顯眼的就是正面右邊後方的電子觀景窗眼罩,右手握把部份也有符合人體工學的上寬下窄設計。
機背的部份,由於空間比 NEX-5 充裕,按鍵也比較多,許多的功能都以實體按鍵的方式呈現,而 AEL 與自動、手動對焦切換共用同一個按鍵,並以撥桿方式切換。當然 NEX 的最大賣點錄影鍵也依舊為獨立按鍵。
NEX-7 的一個賣點就是在相對 NEX-5 增加不多的體積下,加入這張 240 萬畫素的高密度 OLED 電子觀景窗,也許對某些消費者來說電子觀景窗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但事實上有電子觀景窗可是好處多多,這方面第二篇實戰篇再述。
另一個重點就是 NEX-7 擁有的雙轉盤設計。
自古以來,雙轉盤就代表中高階相機,加入雙轉盤後 NEX-7 在手動模式的操作也更為便利了。至於電池的話,就是跟其他 NEX 相機使用相同的電池,以 EVF 模式會比用 LCD 還耗電一些,如果一般拍攝一天下來還算夠用,但如果搭配眾多需要電子系統處理的模式還是多帶一顆吧。
U+A0
至於這張 3 吋的可翻轉 OLED 螢幕可翻轉角度與 NEX-5N 差不多,不過並不具備觸控功能。
U+A0
內閃跳起來的高度不算低,不過對於像是 18~200 這一類比較長的鏡頭也許會擋到?
不過這問題只要花點錢就可以解決了, NEX-7 擁有相容於 Sony Alpha 系統的熱靴,可掛個外接閃燈。
當然重頭戲還是這顆 NEX E 接環第一顆 Carl Zeiss 鏡頭,也是筆者心中可以發揮 NEX 系統實力的唯一一顆原廠鏡頭。
這顆日本製的 24mm F 1.8 蔡頭可是經過對 NEX 系統優勢進行良好的規劃才推出的。
最近對焦距離 16 公分與等效 35mm 的焦段,讓這顆鏡頭成為一顆標準的萬能鏡頭,對於拍攝各類主題都不算太難上手。
49mm 的口徑,雖裝在 NEX-7 上塊頭還是不算小,不過比起許多 APS-C 的高階大光圈定焦鏡, NEX-7 搭配這顆高階鏡無論左手托著鏡頭的握感與重量都還算是相當合理的。
最後簡單的介紹一下介面,雖然大致上與 NEX 系列差別不大,不過由於按鈕變多操作起來彈性也比較大,雖然機身上沒有特別的標示某些按鈕功能,但螢幕的右側都會顯示其對應的功能。
對焦點的選擇彈性也相當的大,可惜沒有觸控螢幕,否則選焦點可以更直觀。
另外顯示螢幕以及 EVF 都能自動景深預覽,即便對光圈原理不熟悉也能透過景深預覽看出大致上拍攝後的景深效果。另外除了手動對焦的局部放大功能以外,峰值對焦功能更大大地提昇手動對焦精確度,這對於這次搭配的 24mmF1.8 ZA 鏡的近距離拍攝自動對焦不易、採用手動對焦的成功率有不小的幫助。
資訊來源:NOWnews 今日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