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Lalo Schifrin(1932-2025)6月26日才過世,現在我就收到這一套16張的他的電影、影集配樂錄音,難道是唱片公司早就將這套唱片做好放在倉庫,等著他上天堂嗎?否則怎麼可能這麼神速?這套唱片不僅以硬殼包裝,而且還附有42頁的精美說明書,內中有Lalo Schifrin的採訪稿。看來,如果想要通包Lalo Schifrin的音樂作品,這套CD應該是最佳選擇了。
Lalo Schifrin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寫了「Mission: Impossible」(虎膽妙算)電視影集的配樂,這部影集在1966年推出,當年是人人必看的影集,而且音樂一出,就會讓人渾身興奮。1971年,他又為克林伊斯威特所主演的影集「Dirty Harry」(警網鐵金剛)寫配樂,後續的續集配樂也是他寫的。再往後1973年的「Enter the Dragon」(龍爭虎鬥),大家也都知道那是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在我這個年紀左右的人應該都對上述二部影集、一部電影非常熟悉,而Lalo Schifrin的電影、影集配樂也就從此深入人心。
Boris Claudio Schifrin是他出生的名字,後來才改為Lalo Schifrin,他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父親是阿根廷著名指揮家Luis Schifrin,母親是家庭主婦,6歲開始跟巴倫波因的父親Enrique Barenboim學鋼琴,學了6年,打下良好基礎。後來又跟希臘鋼琴家Andreas Karalis學習,也跟過阿根廷12音列作曲家Juan Carlos Paz學習,不過他在唸大學時主修社會學與法律。1953年代,他獲得法國政府的獎學金,到巴黎學習。在那裡他師從Olivier Messiaen,修習鋼琴、作曲、和聲。與此同時,他在巴黎也迷上爵士樂,可說是古典與爵士雙修。
回到布宜諾艾利斯之後,1958年Dizzy Gillespie在某一次巡迴演出中聽到Lalo Schifrin的作品,邀請他入團,擔任鋼琴手與編曲,這是他踏出的第一步,當時他為樂團寫了一首經典爵士作品「Gillespiana」,從曲名中,就可以窺知Lalo Schifrin感謝Dizzy Gillespie對他的提攜之情。
1960年,由於Verve唱片賣給MGM,使得Lalo Schifrin有機會接觸到好萊塢的配樂圈。1960年代,他將重心轉往好萊塢,開始替電影、影集寫配樂,沒想到越寫越紅,往後的重心就放在配樂上。雖然他喜歡爵士樂,不過他仍然寫了許多古典音樂作品,例如低音號協奏曲、吉他協奏曲、鋼琴協奏曲、低音提琴協奏曲等。2025年4月他與另外一位阿根廷作曲家Rod Schejtman合寫的「¡Viva la Libertad!」 (自由萬歲!)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演,距離他的過世不過二個多月。
Lalo Schifrin這套16張CD橫跨他的一生,並且從他在Verve唱片的爵士樂錄音開始,前面二張是Verve唱片錄音,CD3與CD4則是Dizzy Gillespie。一直到CD5才進入「虎膽妙算」。CD11是李小龍的「龍爭虎鬥」,老實說當年看電影時,對於配樂並沒有很注意,現在聽起來真是精彩啊!包括李小龍那招牌的吆喝都在裡面。
比較特別的是CD15與CD16,前者標題「Jazz Meets The Symphony」,後者標題「Songs、Covers、and New Readings (Chansons, Reprises et Relectures)。意思是歌曲、翻唱、新的解讀。CD16的第四軌就是芭芭拉史翠珊所演唱的,第五軌是Lou Rawls唱的,第九軌是Peggy Lee唱的,各曲都很精彩。
我本來想像這套CD的錄音效果可能不怎麼樣,但是聽了CD1就讓我嚇到了,怎麼錄音效果那麼好!那是很真實,很硬調,很有衝擊性的傳統爵士樂錄音風格,而且樂器錄得很鮮明。一路聽下去,每張CD的錄音效果都很好,雖然可以聽出是那個時代的「聲紋」,但不可否認可以稱為好錄音。尤其是CD15與CD16,錄音效果更是精彩,銅管輝煌、Double Bass扣彈真實,套鼓有勁,音樂聽起來簡直就是火花四射。
非常棒的一套Lalo Schifrin作品回顧,環球唱片發行。封面上寫收錄1955年到2017年錄音,不過我找了半天,沒找到1955年到底是哪一首?總之要買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