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材在音響系統中究竟要扮演怎樣的角色呢?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總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線材只是作為訊號傳遞的橋樑,有人則將線材視為調音的一環,更有人認為線材才是完善音響系統聲音的最後一哩路,而正是理念的百家爭鳴,讓線材廠商以各自的聲學理想,透過導體、屏蔽技術等科技來打造理想中的線材。以類比器材發跡的荷蘭大廠van den Hul(以下簡稱VDH),對線材的研製在整個業界也頗負盛名,許多喇叭、擴大機甚至是電源處理器品牌的機內線都採用了VDH的線材,就可得知其深厚的冶金與調音功力。而面對線材,品牌創辦人A.J. van den Hul認為其承載著更深層的使命:成為「技術與情感的連結」(The Link between Technique & Emotion)。這句品牌標語不僅是商業口號,更是VDH自1980年創立以來始終堅持的設計哲學。在品牌最新推行的3T系列中,3T The Air以其獨特的技術理念與命名哲學,為我們詮釋了何謂「無為而無不為」的音響境界。
師法自然的聲響哲學
在3T系列的命名上,VDH運用一系列的地理名詞來為訊號線命名,就像是鮭魚的一生,從出生地的河流(The River)來到大海(The Sea),洄游繁殖時經過了峽谷(The Valley)、岩石(The Rock)、丘陵(The Hill)、峭壁(The Cliff)與最後到高山(The Mountain)產卵,vdH正是透過這套順序,來表達各個等級的訊號線;而在喇叭線系列中,則是從水氣(The Air)上升凝結成雲(The Cloud),最後形成積雲(The Cumulus)來象徵著樂音的視覺化、形象化的過程。我相信這種命名方式絕非穿鑿附會,也讓我聯想到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3T The Air作為3T系列喇叭線的入門款,其命名正訴說著品牌的音響哲學:線材應如空氣般自然純淨,看似不著痕跡卻又無所不在。
▲在分線器上有品牌的紅色全名以及端子型號名稱,而芥末黃的線身其上則印刷著有3T The Air的全名。
真材實料的導體大師
要理解3T The Air的獨特之處,必須先從vdH的導體技術演進史談起,這家從專注於「改善唱頭傳輸與訊號傳輸品質」發跡的公司,VDH在過去四十多年來始終走在技術創新的前端,從世界首創的無金屬導體技術Linear Structured Carbon(L.S.C.),到革命性的Fusion Technology端子熔煉技術,每一項突破都展現了品牌對完美音質的不懈追求。而3T導體,也就是「真實傳輸技術」(Tru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的簡寫,可說是這些技術積累的集大成之作,其核心理念在於創造一種音響界前所未有的導體材料。傳統線材使用的銅、銀等導體雖然導電性優異,但其多晶體結構會在晶界處產生微電阻與電感效應,導致訊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而這種失真被vdH稱為「越晶界失真」(Cross Crystal Distortion, C.C.D.);此外,業界常用的「單晶」導體像是單晶銅、單晶銀等,理論上其晶體長度可以遠超音響線材中實際應用的長度,但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彎折產生晶面斷裂,同樣無法避免越晶界失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VDH的3T技術採用導體非常特別,不僅採取革命性的非晶體結構(Amorphous Structure),更是融合了由5種金屬與1種非金屬的秘方結合而成,而這份秘方甚至不含常用於音響導體的銅、銀、金以及白金!3T材料在分子層級上呈現勻相無序排列,沒有傳統金屬的晶體結構,因此能全面解決越晶界失真的問題,此外3T導體更具備超高的材料穩定性,不僅不會變質氧化,也不會因為彎曲產生內部應力,還只需要非常短的煲線(Run-in)時間就能達到工作狀態,穩定發揮出超高解析度的聲響效果。
身為3T喇叭線系列的入門款,3T The Air採用四芯結構設計,每組導體為12 AWG,由42條直徑0.23mm的3T單股導線組成。而其4芯的結構也讓它在連接方式上,有三種款式可供選擇:二對二、二對四、四對四的端子選項,讓客戶可以針對自己的喇叭與擴大機選擇最適合的連接方式。此外,線材正中央更配置了一條獨立接地導線,這條接地線可以從喇叭分音器的接地端子(像是Tannoy、Audiovector等喇叭的設計),如果喇叭沒有接地端子,在擴大機端也可以接上接地端子,將在累積在屏蔽層形成的法拉第籠中的電荷導出,進一步提升音質。在絕緣層3T The Air採用Hulliflex無鹵素(Halogen-free)絕緣材料,這種專利配方不僅符合環保要求,更不會因為老化而影響性能;而最終10.0mm的線徑既不會過於粗壯影響走線、也不會在視聽室中有著過強的存在感,還能提供導體足夠的保護,對於想嘗試非傳統導體喇叭線的發燒友來說,我認為3T The Air可以說是最理想的首選了!
▲3T The Air的端子是van den Hul自行生產的BERRI Bus,採用3T合金鍍銠,每一組都可以自行替換成香蕉插/Y插。
入門就是參考級
本次試聽搭配的兩對喇叭是個性迥異的Sonus Faber Sonetto VII G2與ELAC Vela 407.2,都是帶有兩組接線柱的喇叭,而驅動他們的擴大機則是Plinius Hiato,而我接上3T The Air的第一個感想都是:「這對線的聲音也太迷人!」,3T The Air的迷人之處並不是指它有刻意的染色或是調音,而是它與任何常見導體材料製成的線材無論是銅、銅鍍銀還是純銀的聲音都完全不同!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它聲音的「連續性」更是我前所未聞,而這份連續性用「緻密」、「綿密」或是「豐富」來替換都有些失當,3T The Air的聲音質地就像真的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又沒有任何壓迫感。搭配上ELAC的JET6氣動單體時,高音清晰俐落而不刺耳;搭配上Sonus Faber的絲質DAD軟半球單體時,高音嫋娜婉轉而不粘膩,3T The Air反映出的聲響特質就是融合擴大機與喇叭自身特有的聲響特色,同時闡釋出喇叭的製造技術背後的聲學理想與對音樂詮釋的情感,僅僅只是原汁原味,卻能如此動人。
無為而無不為的空之境界
在道家思想中,「無為而無不為」代表著順應自然、不強求,反而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的智慧。3T The Air的設計正體現了這種哲學:它不採用複雜的絞繞結構或昂貴的材料來彰顯存在感,而是專注於最本質的傳導。這種「空之境界」並非消極的無作為,而是積極的化繁為簡,我認為音響系統的至高境界正是「無己」,就如莊子所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它們不會過分強調自身的存在感,而是化作透明的橋樑,讓樂音情感得以恣意流淌。當我們在深夜靜聽一首熟悉的樂曲,能夠完全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忘記音響系統的存在,那便是van den Hul在打造3T The Air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van den Hul 3T The Air
產品類型:喇叭線
導體材料:3T非晶體結構合金,端子為3T合金鍍銠
線徑:10mm
屏蔽材料:Linear Structured Carbon(L.S.C.)及鍍銀銅編織網
絕緣材料:Hulliflex無鹵素材料
參考售價:100,000元(3米)
總代理:皇佳(02-2592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