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025)一月的CES,Google、三星、Arm 和曾開發AV1影像編碼格式的開放媒體聯盟Alliance for Open Media(AOMedia)共同發表最新的沉浸式音訊解決方案Eclipsa Audio,當時看著新聞就讓我有山雨欲來的感覺,Google要推動Eclipsa Audio應該是「想要在哪裡用三度空間音效」,我相信大家也都猜得到,應該會用在……YouTube?不過您有沒有哪裡覺得怪怪的?Google自己有智慧電視用的Google TV系統,怎麼自家人不挺自家人,合作對象竟然是「非」Google TV陣營的三星呢?而且如果只有三星的智慧電視與相關製品支援、沒有其他品牌加入,市場覆蓋率不足我想也很難玩得下去。
為什麼Google跟三星合作Eclipsa Audio?這是因為Eclipsa Audio應用的核心技術IAMF的起點就是2020年三星開始研究的3D音訊技術,所以Google跟三星合作開發,IAMF 於 2023 年 10 月被 AOMedia納入為開放標準,任何人皆可免費使用,免支付專利費。
應用IAMF的Eclipsa Audio目前各方的說法有點亂,有人說是channel-based、也有人說是object-based。依據Arm的說法: Eclipsa Audio 數位音訊最多可包含 28 個輸入通道,這些通道可以是固定的(例如管弦樂隊中的麥克風)、也可以是動態的(例如動作電影中直升機穿過音場)。所以就我的理解或許channel-based與object-based都行。
此項技術可以在「支援Eclipsa Audio的設備」展現三度空間音效,這些支援的設備包括電視、Soundbar、環繞擴大機、環繞處理前級、耳機、VR/AR眼鏡……等等,它們的聲道配置差異相當大,而Eclipsa Audio有「跨設備相容性」,即使各種設備的硬體條件不同,只要有支援Eclipsa Audio都能聽到三度空間音效。
這是因為Eclipsa Audio會在 IAMF 解碼後會進行後處理,後處理的項目包括:設備相容性處理、空間音訊渲染、動態音訊調整,它會針對當下相容的設備和環境條件進行優化。到底可以輸出多少聲道?理論上把空間音訊的音效做多聲道映射,要多到7.1.4甚至9.1.6聲道以上都可以。
三星預計2025年最新款電視與Soundbar將支援Eclipsa Audio,近期我又看新消息,不只是三星。Google TV陣營也來了,包括Sony、Philips、TCL與海信預計隨著新款智慧電視配備Android 16作業系統(目前智慧電視的最新版本是Android 15)正式支援Eclipsa Audio,至於現役甚至過去的型號就要看硬體條件與廠商能否透過韌體升級支援了。另外據說非Google陣營、用自家webOS系統的LG電視也很有可能會做Eclipsa Audio認證。
IAMF 與編碼無關,因此Eclipsa Audio能採取Opus、AAC、AC-4、LPCM、FLAC或其他編碼,以壓縮編碼格式之中、Opus是當中最新、而且早已經用在很多YouTube影片內容中,然而智慧電視用的HDMI eARC並不支援Opus,如何把Eclipsa Audio傳送給支援的Soundbar或環繞擴大機呢?以客觀條件來看,我判斷將會是用智慧電視播放採取Opus音訊編碼的Eclipsa Audio內容時、轉換成多聲道PCM送出到相容的Soundbar或環繞擴大機。
我先前就說過,實質上用戶最多的串流音樂平台不是「只有聲音」的Spotify、更不是Tidal與其他,而是「有聲有影」的YouTube,「有畫面」本來就是YouTube的音樂影片的極大優勢,眼看著Eclipsa Audio說到就到(已經有一些demo影片了),這幾年我們還在說串流音樂平台上的Dolby Atmos音樂,現在我非常看好「YouTube + Eclipsa Audio」成為Spatial Audio串流音樂的主流。
此外串流「影片」平台(例如Netflix)有免錢的Eclipsa Audio可以用、會不會用呢?我判斷會用,就像用免錢的AV1而不是用要錢的VVC一樣,但是等待用戶硬體支援Eclipsa Audio漸漸普及還需要時間,所以就算採用Eclipsa Audio,我相信還是會在同樣的影片併用Dolby Atmos或其他編碼,所以Dolby Atmos不會那麼快被幹掉,值得留意的是Eclipsa Audio不只能用在電影音效,更可望透過YouTube跨越純音樂與音樂影片的範圍加速Spatial Audio串流音樂的普及,而且不受限於多聲道音響系統,包括電視、Soundbar、耳機甚至二聲道音響都有機會讓音樂表現出相當程度的三度空間音場,因此包含支援的Soundbar有必要更重視音質,高階電視也要更講究音樂表現、讓用家「聽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