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擺位是不必花錢、但又可以求得相當程度改善聲音表現的方法,值得音響綿羊嘗試。我大概在三、四十年前自己開普洛唱片音響的時候,就發現喇叭擺位影響聲音很大,當時美國TAS雜誌也在講喇叭擺位,我自己也研究多種喇叭擺位的差異。1988年創立音響論壇之後,過了幾年我發表「喇叭擺位八法」,內容是將喇叭擺位的方法歸納成八種方法,讓一般人可以很快的擺出Soundstage。
喇叭擺位有二大目的,第一個目的是求得活生生的Soundstage,第二個目的是要避開160Hz以下的低頻峰值與凹陷。在三、四十年前,頻譜量測儀器很貴,而且使用不方便,當時我用的是美國Audio Control的頻譜量測儀,那是一種比較沒那麼精確的量測儀,但可以揹著出門用,很方便。我用這個簡單的量測儀器測過許多空間,也歸納出一些結論。
先說喇叭擺位對Soundstage的影響。Soundstage是音響迷經過長期聽力鍛鍊之後,在大腦內形成的虛擬舞台,這個虛擬舞台的Solid真實程度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喇叭擺位。人耳雖然無法精確說出音量是多少dB的改變,或失真的數字,但卻可以很敏感的聽出幾公分喇叭位置改變的差異,事實上那就是Soundstage內中樂器、人聲的差異。所以,無論喇叭是小幅度改變位置、或大幅度改變位置,都會改變Soundstage的聽感,包括層次、深度、定位、寬度、聲音的結像程度等等。
喇叭擺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避開160Hz以下峰值與凹陷的影響。160Hz以下如果量感很多,會掩蓋過許多細微的音樂細節,更會破壞原本音樂的平衡性,而且會讓低頻段樂器的位置往前衝,形成不正確的Soundstage聽感。
為何一般聆聽空間都會有160Hz(或說200Hz)以下的低頻峰值呢?這是許多因素構成,包括空間尺寸所激發共振的Room Mode,平行牆面的駐波,還有六面牆(尤其是喇叭背牆)邊界聲波反射效應所形成的梳形濾波扭曲,這使得音響器材與空間所結合的頻率響應曲線看起來像是犬牙交錯般,有凸起有凹陷。而通常比較要命的就是160Hz以下的低頻高峰突起。
想要消除160Hz以下的低頻高峰突起有很多科學的方法,但都要花錢,而且必須浪費一定的空間,施做之後還不一定有效。現在最新的方法是以超低音喇叭發出低頻峰值反相的聲波,用以抵消低頻峰值,其效果值得繼續觀察。無論用什麼科學方法,都不如移動喇叭的位置簡單而且有效。不過我要強調,喇叭移動的位置必須是大幅度的,而非3、5公分的移動,小幅度移動喇叭對於160Hz以下的低頻域改變是無效的,用頻譜量測可以看得很清楚。
為何大幅度(至少30公分以上)移動喇叭才能對160Hz以下低頻域產品影響?因為整個空間與喇叭相對應的反射條件改變了。低頻的波長很長,能量很強,10公分以內的移動雖然聽感可以感受到,但無助於降低160Hz以下的低頻峰值。大幅改變喇叭擺放的位置,加上聆聽位置變動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避開」低頻峰值。請注意,此時低頻峰值仍然存在,只不過我們避開他,耳朵沒有感受到低頻峰值的危害而已。
聆聽空間內會有低頻峰值,當然也會有低頻凹陷,低頻峰值讓低頻腫脹,讓聲音模糊。而低頻凹陷則讓音樂缺乏厚實低頻基礎,聽起來單薄,幸好,低頻凹陷也可用喇叭擺位來克服,那就是利用所謂的邊界效應(Speaker Boundary Interference Response (SBIR)。簡單說,那就是背牆(影響最大)邊界效應所產生的反相聲波相互抵消。
假若喇叭放在距離背牆1公尺處(從喇叭前沿量起),請將1公尺乘以4,得到4公尺,這4公尺就是那個會產生聲波反相相互抵消(不一定完全抵消)的頻率波長。既然知道頻率的波長,只要將聲波的常溫速度344公尺(約)除以4公尺,就能得到約86Hz的答案。換句話說,如果你將喇叭擺在距離後牆1公尺處,就會在86Hz處產生因為聲波反相抵消的凹陷,通常這個凹陷很大,很難填平。
喇叭放在距離背牆1公尺處會在約86Hz處有大凹陷,那麼喇叭放在離背牆2公尺處呢?約43Hz處會有凹陷。3公尺處呢?約28Hz。28Hz已經很少有樂器在這裡發聲了,何況也很少喇叭能夠延伸那麼低,所以即使造成凹陷,也不會影響音樂的重播。因此,假若聆聽空間夠大,將喇叭離背牆3公尺是很好的喇叭擺位。
如果空間小呢?建議離背牆50公分。喇叭從前沿算起,離背牆50公分,大概就是貼牆擺了。按照上述的算法,此時約172Hz處會有凹陷,但已經不會造成低頻不夠的困擾。所以,如果你想要避開低頻的凹陷,最好是將喇叭擺在離背牆50公分處,或離背牆3公尺以上。
喇叭擺在房間內任何一處,都會產生不同的聽感,即使移動少少的幾公分,音響迷也能感受到。問題是,到底要擺在哪裡?才是Soundstage與低頻響應最佳的位置?除了靠頻譜量測,還要靠聆聽經驗,對於音響綿羊而言,我建議先用手機加App的頻譜量測(AudioTools很好用,但只限iOS),畢竟你的經驗還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