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從18世紀以降,義大利作曲家很少有寫交響曲出名的,大部分都是以歌劇著稱。奇怪,義大利也是在歐洲啊,而且從巴洛克時代就是古典音樂的重鎮,樂譜上的名詞幾乎都是義大利文,連莫札特都要去義大利取經,但怎麼後來都不重視交響曲了?我猜,寫交響曲很難賺到錢,但寫歌劇卻可馬與上賺得滿缽滿口袋,就像羅西尼,所以後來的義大利作曲家大多鍾情於歌劇。義大利作曲家Ottorino Respighi(1879年-1936年)也是如此,他寫了八齣歌劇(最後一齣未完成),五齣芭蕾舞劇,二十多首管弦樂曲以及協奏曲,但就是沒有一首交響曲。今天我們最常聽的就是他的「羅馬三部曲」、「鳥」,以及「三首古代舞曲與歌謠」。
羅馬三部曲分別是「羅馬之泉」(1917年)、「羅馬之松」(1924年)、與「羅馬節慶」(1928年)。去過羅馬的人都知道羅馬到處都是松樹,也到處都有泉水出口,當然羅馬的節慶也是從古至今連續不輟。雷史畢基在這三部曲上展現了驚人的配器長才,樂曲可說輝煌燦爛、高潮迭起、優雅迷人,讓人不禁懷疑為何他不將配器長才用在寫交響曲上?
雷史畢基在音樂院中學小提琴與鋼琴,並非學作曲。不過他在1900年21歲時去俄羅斯演奏,留下來跟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學作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配器功力一流,雷史畢基受他影響很深。1902年回到歐洲,1913年他任職於義大利聖西西里亞音樂院教作曲,10年後成為院長(二次院長),一直到1935年才退休。
在這期間雷史畢基經常在圖書館內研究義大利巴洛克之前古代作曲家的作品,並參考1890年出版的Oscar Chilesotti (1848-1916)所著魯特琴曲集,這才完成了他的古代舞曲與歌謠三首組曲。第一組曲完成於1917年,第二組曲完成於1923年,第三組曲完成於1931年。由於這三首都是管絃樂曲,為了怕跟魯特琴曲混淆,所以名為「古代舞曲與歌謠」。這三首組曲每首都有四段音樂,每段都有清楚的標題,取材大約從16世紀到17世紀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而雷史畢基的「The Birds」也是明確的標題音樂,完成於1928年。鳥是複數,總共有五段音樂,描繪不同的鳥。而音樂則啟發自巴洛克時代的大鍵琴或魯特琴作品。第一段是前奏,取自Bernardo Pasquini(1637-1710)的音樂作品。第二段是鴿子,取自Jacques de Gallot(1625-1690)作品。第三段是母雞,取自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的作品。第四首是夜鶯,取自17世紀英國的民謠。第五段是杜鵑,取自Bernardo Pasquini作品。
無論是「The Birds」或「Ancient Dances and Airs」,都是充滿古風的管絃樂曲,曲調優雅,配器優美,而且很細緻,跟「羅馬三部曲」雖然是差不多同時期的作品,但樂曲規模與複雜性落差很大。「羅馬三部曲」會讓人聯想到古羅馬時期羅馬人的榮光,有史詩般的氣勢。而這二首小曲則反映出十六、十七世紀貴族王公日常生活的精緻面,聽起來會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演奏的團體是比利時皇家列日(Liège)愛樂。這個城市位於比利時的法語區,樂團成立於1960年,是比利時法語區中唯一的管弦樂團。指揮John Neschling出生於巴西,他是作曲家旬柏克與指揮家Artur Bodanzky的姪孫,在維也納習樂,也曾上過伯恩斯坦的指揮課,指揮過許多歐美樂團。
這張唱片是在2021年7月5-9日錄製,地點是列日愛樂大廳。錄音效果很好,顯出優雅細緻的弦樂質感,而且音質很美,和聲圓融柔順,有如水乳交融。不過錄音電平稍微低些,將音量開大些更好。BIS唱片2023年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