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alet目前旗下一共有兩款Phantom Reactor,一個是功率輸出達600瓦的Devialet Reactor 600,以及本次評測、功率輸出達900瓦的Devialet Reactor 900。兩者無論是體積還是外型都一樣,但Reactor 900的最高音壓98dB,比Reactor 600的95dB略高一些。如果您是口袋預算足夠,聆聽空間更充裕者,直接購買Reactor 900是更明智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想要喇叭的作工更不一樣,也可以選擇另一款Reactor Opera De Paris。它本質上與Reactor 900完全相同,但喇叭外觀採用量大的手工金箔打造,看起來更貴氣。這是Phantom Reactor系列裡的「巴黎歌劇院特別版」,價格比起Reactor 900貴上一萬。
▲Reactor 900與Reactor 600是體積更小的Phantom DSP喇叭,外型設計與Phantom一模一樣,都是球型設計,但更小的外型更容易進駐居家空間,搭配專屬腳架也讓擺放更有彈性。
是含金量破表的美型喇叭
過去有聽過Devialet的音響迷,一定都知道他們家除了知名的美型扁薄Expert Pro數位流擴大機之外,也推出在當時引起音響圈內不小騷動的Phantom球型喇叭。當時大家很難想像在這麼小的球型箱體內,竟然一次搭載了DAC、擴大機,以及DSP運算晶片,更別說以Phantom這如小西瓜大小的喇叭,還能唱出18Hz-21kHz的高頻寬,這低於20Hz的極低頻究竟怎麼來?光是喇叭體容積上的物理限制就不太可能達成。
直到大家親自踏進由Devialet舉辦的一場場新品發表會(
發表會請按我),用最直接的方式來感受Phantom喇叭想要傳遞出的設計概念,我們才真正瞭解以前大家所熟悉的傳統音響設計,限制了我們的想像。Phantom球型喇叭內有的含金量之高,不要說在當時,就連現在於音響圈內也恐怕難尋第二人。
▲Reactor 900體積多大呢?就是大約成人巴掌大的大小,一手可掌握,由於整支喇叭採用鋁合金箱體打造,實體重量達4.3公斤,拿在手中很有份量感。
體積更小,擺放更多元
而所謂的Reactor,就是當初Phantom喇叭的「縮小版」。將原本的Phantom喇叭再次濃縮瘦身。現在的Reactor 900(Reactor 600亦相同),僅有約巴掌大的大小,一手能夠掌握。單體配置同樣是前方一只中高音全音域(體積更大一點的Phantom採用同軸),搭配兩側往外推動的低音單體。箱體內部同樣搭載DAC解碼,搭配DSP數位運算晶片,以及大瓦數內建擴大機做驅動。
但Reactor更小的箱體尺寸,意味著它在居家配置上可以更多元,輕鬆可進駐如臥房、客房,以及書房等相對受限的小空間。略微調降的價格,當然也可吸引更多有興趣的年輕朋友,親自體驗Phantom喇叭的音質魅力。
▲如果您希望您的Reactor 900可以更特別一點,可以選擇圖中的「巴黎歌劇院特別版」,它的設計基礎與Reactor 900相同,但喇叭側邊採用大量的手工金箔裝飾,貴氣逼人。
▲在「巴黎歌劇院特別版」的側邊,刻有Opera De Paris字樣,這是一般版沒有的設計。
外觀美型,單支重量達4.3公斤
來看Reactor 900的作工,它同樣美型。採用球型箱體設計的Reactor 900,外觀採用鋁合金打造,而且是完全密閉式設計。採用球型箱體有很多優勢,包括可以有效降低單體繞射產生的影響,減少箱體內駐波產生;當球型箱體在發聲時,還可以換取到最佳的聲波擴散性。
其實,如果您仔細觀察Reactor 900所採用的鋁合金球型箱體結構,前端一只中高音全音域單體,並將兩只低音單體配置於兩側。這根本就是一個最理想的點音源發聲設計啊!可見原廠是完全以Hi End音響的思維去打造。
▲Reactor 900同樣採用球型箱體設計,但前端的單體結構因為箱體尺寸縮小關係經過改良,已經從Phantom原本的同軸單體,改為一只全音域,作為中高音單體。
Reactor 900小小一顆的重量多重呢?答案是4.3公斤,拿在手中相當有份量。而且為了要完全避免單體振動對箱體產生的音染,原廠不僅將這密閉式鋁合金箱體設計得密不透風,兩側低音單體在配置時,還參考了物理專家的建議,與中央主要箱體結構做出有效的隔離。
下次您有機會看見Reactor 900發聲,可以試試用手觸摸喇叭的箱體,您會發現無論兩側的低音單體如何賣力驅動,Reactor 900幾乎感受不到多餘的箱體振動以及音染。就連將手機放在喇叭頂部,也不會因為振動而搖晃。這幾乎是「特異功能」的避振設計,就連許多講究箱體設計的喇叭品牌都還不見得做得到。原廠將這個特殊的球型箱體設計稱做ACE,也就是Active Cospherical Engine,這是初步建構出Reactor 900好音質的第一步。
▲Reactor 900兩側的低音單體採用鋁合金打造,當喇叭在唱歌時,可以看見低音單體跳動的律動感,在視覺上相當迷人。單體改良,搭載ADH與SAM技術
由於箱體尺寸縮小了,原廠在Reactor 900的單體設計上也做了調整。從Phantom喇叭原本的同軸單體,改以一只全音域鋁合金單體做配置。喇叭兩側同樣備有各一只低音體,振膜與全音域一樣,採用鋁合金打造,為標準的兩音路設計。
原廠用來驅動單體的,是自家獨門的ADH(Analog Digital Hybrid)類比數位混合式驅動技術。其優異之處,在於取A類擴大機低失真的優點,配上D類擴大機驚人的用電效率,可讓擴大機在能維持大瓦數輸出之同時,保持全頻段的低失真率。
同時,Reactor 900依然備有原廠自豪的SAM喇叭匹配技術。這緣起於自家Expert Pro數位流擴大機的技術。重點在於預先取得喇叭在運作時的單體阻抗變化,並將這些數據預先儲存於擴大機內部,透過精密的DSP運算,讓擴大機可以針對喇叭阻抗做出即時的驅動力調整,展現絕佳的單體控制力。
而這次推出的Reactor 900當然不會錯過這項技術,只是這次的SAM喇叭匹配技術更完整。因為Reactor 900從訊源、擴大機,再到末端的發聲喇叭,都由原廠一手包辦設計,相信在ADH輸出線路與喇叭之間的整合性會更高。
▲雖然Reactor 900是無線喇叭,可以支援藍牙與AirPlay技術播放音樂,但如果要走高音質音樂路線,還是需要於後方連接RJ45網路端子,走UPnP模式。喇叭同時需要電源線,也都在末端連接。
跟著旋律跳動的低音單體
不知道您有否想過,為何Reactor 900這麼小一顆喇叭,可以驅動出16Hz-21kHz的高頻寬?其實大家請不要被Reactor 900美型的外觀所誤導,認為兩只配置於兩側的低音單體僅是美觀裝適用。追根究底,這樣的美型設計,根本就是標準的「Form follows function」;也就是它的外型,完全是依循它的功能所定型。
舉例來說,採用密閉式設計的Reactor 900,如果要在這麼有限的箱體容積裡唱出18Hz-21kHz,以及98dB的音壓,它的內部箱體壓力將會非常大。因為這等同於將原本可唱出同等頻寬與音壓的喇叭,強制壓縮在這麼小的箱體容積裡。
而原廠的作法,就是採用了所謂的Heart Bass Implosion技術,也就是將兩只同樣尺寸的低音單體,配置在箱體兩側,彼此兩兩相對。當低音單體在進行動作時,剛好會抵銷彼此的單體後座力,並同時能有效將箱體內部的高壓力,轉為成功驅動低音單體進行長衝程推進的能量。
當您看見Reactor 900發聲時,可以看見喇叭兩側的低音單體非常劇烈的在推動著,這就是讓Reactor 900能夠唱出高頻寬的關鍵。當然,這樣的設計也有美觀效果,兩只會隨著音樂低頻一同律動的低音單體,在歌唱時彷彿有了生命。我相信任何對音響有品味的人士,都很難抗拒這樣的獨特設計。
▲Reactor 900在球型表面沒有實體按鍵,配置於頂部的按鈕皆為觸控式,在對應到時會亮起燈光,相當漂亮。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見配置於兩側的低音單體,以及喇叭略微往後延伸的箱體造型。
可對應Tidal,無解MQA是遺憾
來看Reactor 900的功能性,它是可以做Solo或者Duo使用,您可以買下單支做無線喇叭使用,亦可買下兩支Reactor 900,當作Stereo立體聲聆聽。Reactor 900同時也是一對帶有DAC解碼的DSP喇叭,內部搭載原廠最新的Devialet DAC ADH3解碼線路,最高可對應24Bit/192kHz的數位音訊,搭配一只ARM Cortex-A9 1.25GHz處理器,以及內含512MB DDR3-1600記憶體。
▲Phantom喇叭的連線會很難嗎?不會,超簡單。簡單來說,只要您將RJ45網路線都接好,確定手機(或者電腦、平板)都處在同一個網路區塊,打開Devialet軟體,就可以一步一步來了。初次打開軟體會自動掃描,點進去「設定新產品」即可開始。
▲當軟體偵測到現場有Phantom喇叭,便會出現以上需要做「配對」的動作,依照指示按下喇叭的對應按鈕六秒鐘,即可完成配對,此時喇叭就已經連上線了。
在串流支援性方面,Reactor 900可以播放AirPlay、藍牙,並對應Spotify Connect。AirPlay最高可透過蘋果隨身裝置串流與CD音質相同的16Bit/44.1kHz。如果您想要進行高音質串流,建議透過UPnP,改以RJ45網路端子做連線,這時候可解碼最高的24Bit/192kHz音樂檔案。
至於相當多人關心的就是,究竟Reactor 900究竟可不可以播放Tidal?答案是可以,但無法解MQA。如果您是蘋果用家,可以在裝置上開啟Tidal應用程式,並透過AirPlay技術即透過Tidal來播放音樂,此時的最高音質為16Bit/44.1kHz。
但如果您是與筆者一樣,使用Android裝置,則建議另外下載「Mconnect HD」。筆者使用的是付費版,除了沒有廣告干擾之外,在對應Tidal的流暢度與使用介面上都相當優秀。當您開啟Mconnect,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式內登入Tidal,將音訊串流給Reactor 900上播放,整體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值得留意的是,Reactor 900可以進行多室連動,因此可以「指定」現場的喇叭配置於哪一個聆聽環境,配置環境有「辦公室」、「客廳」,以及「臥室」等,本次測試,就選擇「辦公室」。
▲而要配對另外一支Reactor 900也很簡單,依照剛剛的步驟跑一次,選擇「增加新產品」,現場搜尋到另外一支Reactor 900也會在軟體中顯示,此時同樣要做喇叭配對的步驟,並記得將第二支喇叭指定於與第一支喇叭相同的聆聽區塊,例如「辦公室」,如此便能一次連動兩支喇叭,架構出Stereo。
▲配對成功後,進去手機軟體內,可以進行多項參數調整,包括連動、喇叭微調等,基本上Devialet這款App設計得相當人性化,介面簡潔耐看,個人給予正面評價。
▲在軟體首頁可以選擇音樂播放的方式,包括UPnP、藍牙、AirPlay等,如果想要播放高解析音樂,就只能走UPnP,此時RJ45網路線就一定要接上。圖中的中央轉盤為音量控制,可控的音量精度細微,絕對可以調整到您喜歡的音量大小。
喇叭配對超直覺
這次代理商一次送進一對Reactor 900接受評測,筆者一開始還擔心在喇叭配對上不知道會不會很麻煩?看到實體後,稍微瞭解一下Reactor 900的連線方式,我才發現它採用的不是傳統一支喇叭為Master,另一支為Slave的連線模式。而是兩支喇叭都必須接上各自的電源線以及RJ45網路線,理論上採用這樣的有線連接音質最好,串流起來也更穩定。
手機在喇叭初次設定時,必須先下載原廠的Devialet App。在開啟後,手機如果與喇叭處在同一個網路空間,就會自動偵測現場有否可對應的裝置。找到後,只要在收尋到的喇叭上按下配對鈕,就可以完成配對,並將喇叭做區塊命名(可選擇如「辦公室」、「客廳」、「臥室」等)。
隨後再用App掃描一次,即可再找到另一支Reactor 900,按下配對鈕,並同樣選擇與前一支喇叭相同的聆聽區塊(本次測試統一設定為「辦公室」),即可完成Stereo配對。整體的配對過程相當直覺,而且App裡面都有文圖清楚標示,應該開啟的功能(如WiFi還是藍牙)都會直接告知,在產品對應上並不困難。
同時也要稱讚一下原廠Devialet App寫得不錯,畫面簡潔,容易明瞭。在喇叭的進階設定上也相當多樣,包括多室連動,以及單支喇叭的微調功能都很全面。主頁面以輪盤式作為前級音量控制也超直覺,可調整的音量精度夠細,在按壓手機顯示幕時,也有細微的觸覺回饋,個人對於本次的使用體驗是正面的。
▲Reactor 900可不可以播放Tidal?可以,但目前無法解MQA。如果要播放Tidal,是蘋果隨身裝置可以透過AirPlay來達成。要是其他如Android手機,則可以下載「Mconnect HD」,裡面有UPnP功能,可以連動Tidal,進去後登入,即可使用完整的Tidal播放清單,使用介面也很漂亮,如果是購買正式版,沒有廣告之外,使用上也更流暢。
▲本次聆聽選在社內二號試聽間,這個空間通常是拿來測試落地式喇叭使用,一般的書架在這裡我都還嫌低頻不夠豐滿,結果這次兩支Reactor 900就已經可以在這裡「炸屋頂」了,而且聽見的低頻質感有夠好,聲能飽滿,質地透明,還可以感受到相當好的低頻控制力。
1+1大於2的低頻表現
筆者過去曾評測過單支的Reactor 900,原本以為這次評測兩支Reactor 900,以立體聲模式發聲,大概就是1+1=2的加成效果,結果聲音表現卻是大大超出我預期。我甚至覺得,如果您購買Reactor 900只買一支,真的有點可惜了。
為何兩支喇叭配在一起會這麼好?除了基本的聲音更寬鬆,大音壓聽見的毛躁感更低之外,音場表現還有空間感,是另外兩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如果您只有單支Reactor 900,是無法感受到傳統Stereo那種前後分明,立體深邃的音場效果。這次在使用一對Reactor 900發聲,在我眼前呈現的立體音場完全不輸正統的Hi End喇叭。聆聽夠水準錄音專輯,那種層次分明的混音效果可以達到「歷歷在目」的等級。
同時也由於Reactor 900的體積夠小,當它在熟悉的社內聆聽空間,詮釋出比自己體型不知道大上幾倍的音樂畫面,那種強烈的視覺對比,不僅是我,就連一同旁聽的同仁也都嘖嘖稱奇。
▲原廠建議Reactor 900可以盡量靠牆擺放,可以有效提升低頻表現,我發現它略微仰角的設計,有著非常出色的聲音擴散性,在眼前營造出一個透明又開放的音場,聲音的層次與定位完全就是Hi End等級,這點無庸置疑。它就是Hi End喇叭。
音質細膩,音色偏冷,有華麗感
Reactor 900的音場表現是開闊的,左右兩邊可以拉出漂亮的音場寬度,喇叭略微仰角的單體發射角度,讓它更容易可以營造出略微高聳的音樂畫面。在現場,我發現這對喇叭唱出的人聲是特別有貼近感的,距離更靠近聽者,但音像沒有壓迫感,而是很適度的與周圍樂器拉出漂亮的層次對比。聽見的音質純淨透明,有著Devialet一貫的細膩感與音樂性。
播放弦樂演奏,可以感受到Devialet略微冷調的音色,這樣的風格,讓它詮釋出的弦樂時,帶著一種華麗唯美的色調,搭配法國喇叭本來就擅長的甜美高頻,Reactor 900是一對越聽越覺得愛不釋手的喇叭,會讓人開始幻想有它進駐聆聽空間後的音樂生活。
播放Daniel Lozakovich演奏的「巴哈:第一號&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我要說兩支Reactor 900配在一起,這規模感可真好!聽見的音質緊實通透,當弦樂在觸弦時,有著很真實的空氣感。即便喇叭與我之間有約兩米半的距離,但結像依然是直逼眼前。
當我試著將音量開大,弦樂群緩緩往下延伸出的低頻效果,將大編制弦樂推出一個更令人信服的音場。聽見的弦樂是大片大片的從音場中揮灑出來,伴隨著豐富的泛音結構自在流動。弦樂群體齊奏時也不緊繃、不失控,是一對能量感很強、但失真特別低,不會對耳朵產生銳利感的喇叭。
▲Reactor 900的音質傳承Devialet一貫的純淨透明,全頻段的解析力非常好,而且當初原廠在設計時,就已將將它設定成「居家喇叭」,我發現即便我離開皇帝位,聽見的高中低頻的能量與平衡度還是很出色,是一款真正可以融入生活的喇叭。
▲Reactor 900最新的配色是圖中的霧面黑,全機都是黑色的,非常低調內斂,想要讓喇叭完全隱身於黑暗空間,買這款配色就對了。
由極低頻架構出的空間感
來談這對喇叭的空間感,就一定要再提一下這對喇叭超凡的低頻表現。尤其播放電子音樂,裡面有相當多低於30Hz以下的極低頻段落。在Reactor 900身上我聽到什麼?我必須說用這對喇叭播放電子音樂時在太合適了。
當我在聆聽The Weeknd最新專輯「After Hours」專輯,一首「Hardest To Love」,就讓音場完整的朝左右撐開,開場呢喃一般的演唱,讓我聽見了飄逸又唯美的精緻質感,電子音效被打磨得相當漂亮。
當電子低頻一浮現,我現場感受到的是一個極為透明又服貼的低頻效果。這邊要特別提出的是,Reactor 900詮釋出的極低頻表現是相對特別的,它是可以完整貼附於龐大音樂畫面裡,與音樂融為一體的那種;而不是傳統喇叭很綿密,沿著地面滾動的極低頻。
我想這點與Reactor 900將低音單體配置於箱體兩側有很大的關係,讓喇叭如同一個點音源發聲體,展現最佳的聲波擴散能力。聽見的低頻效不僅透明,還帶一股很沉的質感;飽滿的將聆聽空間完全填補起來,而且質感不鬆散,是彷彿有著生命力一般,隱約緩緩跟著音樂的脈動彈跳著。我還是很難想像這個小的巴掌喇叭可以唱出這樣的極低頻表現,光是這點就足以讓Phantom系列喇叭在歷史留名了。
▲原廠同時還推出了喇叭專屬的隨身手提箱,全部三種配色,包括橘色、土耳其藍,以及圖中的灰色,手把的質感非常漂亮,如果Gucci推出自己家的喇叭,大概就長這個樣子吧。
稱職的作為您的第二套音響系統
誰會買下Devialet Phantom Reactor 900?我認為任何一個對音響設計有著高度品味的人士,都很難抗拒這樣美型又美聲的喇叭。無論是進駐居家空間,還是一般講究裝潢的商業空間,它只要一出場,就會是現場焦點。
但如果是已經擁有一套音響系統的音響迷呢?我認為Reactor 900可以很稱職的作為您的第二套音響系統。它不佔空間,所有功能一次全包(DAC、擴大機、DSP運算),沒有搭配煩惱就能出好聲。而且請相信我,這對喇叭的空間感與低頻表現,是同體型傳統被動式喇叭很難演繹出的效果。這種與傳統音響幾乎不會重疊的美型DSP主動式喇叭,您又還有什麼抗拒它的理由呢?(文|洪瑞鋒)
規格:Devialet Phantom Reactor 900
類型:數位DSP主動式喇叭。推出時間:2018年11月。採用單體:一只鋁合金全音域單體、兩只鋁合金振膜低音單體。採用獨家ADH3類比數位混合式驅動技術、SAM單體配對技術、HBI心跳式低音單體配置技術、ACE球型箱體設計。頻率響應:18Hz-21kHz。內建功率:900瓦。最大音壓:98dB。無線播放:藍牙、Wi-Fi。對應軟體:Spotify、UPnP,以及AirPlay。有線連接:類比數位雙用3.5mm、RJ45網路線。尺寸(WHD):219×157×168mm。參考售價:55,900元(單支)。
進口總代理:映象音響 02-2314-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