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器材評論]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複製連結
shawndezox 發表於 2024-8-13 10:56:14 |已閱:9413|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這麼多年來,我聽過許多惠樺音響Oriole Sound Audio的擴大機,每次聽到的聲音都會有些不同,這些不同大部分是因為內中所使用的關鍵元件不同所致。除了聲音表現會有所不同之外,購買惠樺的前級或後級,也就等於是購買限量收藏品,因為惠樺音響的營運狀態就是個人工作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陶先生獨力手工完成,包括配線焊接鎖螺絲。而且每種型號大概只有十幾、二十部,這是因為惠樺大多是以多年收購下來的早期元件來打造擴大機。

而這些罕見的元件都必須逐個量測配對,湊齊足夠的數量之後才能開始動手,事實上元件的數量限制了能夠生產成品的數量。這次的Kingdom後級也是如此。所以,每次聽惠樺的擴大機,心裡都會有些期待,就好像購買福袋開獎一般,不知道袋內會有什麼寶?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底圖.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使用KT170功率管
如果看外觀,Kingdom立體後級跟以前我寫過的後級可說一樣,從外表看不出差異,只有機體尺寸略有不同。不過,如果拿掉真空管保護罩,就可以從上面那四根功率管看出不同,因為Kingdom所使用的是Tung-Sol KT170,這也是惠樺第一次使用的功率管,以前大多使用KT88。

真空管的歷史最早可以回溯到1875年G.R. Carey發明Phototube說起,不過那跟後來音響用的真空管擴大機沒多大關係。一般都從1904年的John Ambrose Fleming說起,當年他研發出一種能夠將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又可以做為無線電檢波的類燈泡管子,那就是最早的二極管。1906年Lee de Forest發明三極管,這才能夠在真空管內控制電子流,將微弱的訊號放大,這是後來三極管的開始。1920年,RCA開始商業化製造真空管,各式真空管紛紛推出。1925年,插電的「電唱機」商業化,真空管在音響上的應用開始起飛。


直熱式三極管黃金時代
真空管的黃金時代是1930年代的直熱式三極管時代,包括45、2A3、300B、211、845等。1938年WE推出的300B締造了傳奇的真空管機故事,一直到今天還歷久不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真空管發展的高峰時代,到了1947年電晶體發明。真空管慢慢退位。

實際算起來,從1920年開始到1960年止,真空管呼風喚雨的時代也只不過40年。但是一直到今天,不管晶體機擁護派說真空管機有多少缺點,仍然有許多人迷戀真空管機,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些迷戀真空管機的人忽視各項測試數據,唯一相信的就是自己耳朵所聽到的音樂,他們認為真空管機的音樂起伏更大、更活生、更寬鬆、空間感更自然,也就是聽起來比晶體機更像真的音樂。會購買惠樺真空管擴大機的人就屬於這類音響迷。

Kinkless Tetrode
論到KT編號的管子,早在1937年英國Marconi-Osram就已經推出KT66,而在1936年美國RCA也推出類似的6L6。為何當年要編號為KT呢?所謂KT就是「Kinkless Tetrode」,因為當年的四極管特性量測起來會有電壓電流「糾結Kink」的現象,而在四極管中加上「束射Beam」的裝置之後,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歐洲,束射四極管就以KT為編號。

KT家族
真空管擴大機的輸出功率越做越大,KT編號的功率管也越來越受歡迎,從KT77(EL34)開始就有許多廠家使用,不過音響迷最熟悉的應該是KT88(6550),接下來是KT90、KT99(當年David Manley訪問南斯拉夫EI廠時,要求訂製的)、KT100、KT120、KT150,現在到了KT170。從數字上看,就知道KT88以後的這些管子輸出功率都比KT88還大。而在KT90與KT100之間還有KT94,但很少人提及,那是大陸曙光廠在1994年將KT88做些改良的產品,因為是1994年完成,所以稱為KT94,但我沒見過真空管機有使用KT94者。

至於KT100、KT120甚至K150目前有許多廠家使用。而KT170的擴大機我是第一次聽到。這些KT管子中,KT88與KT100可以直接替換,腳座一樣,擴大機也不需要做什麼調整,頂多偏壓稍微調整,但用了KT100,擴大機的輸出功率會比較大些。

束射四極管
KT管容易被誤稱為五極管(Pentode),嚴格說來應該是束射四極管(Beam Tetrode)。五極管會有陰極、屏極、抑制柵極(Suppressor Grid)、控制柵極(Control Grid)、簾柵極(Screen Grid)等五極。四極管則是有陰極、屏極、柵極、簾柵極。而所謂束射四極管就是在簾柵極與屏極之間加了一對集束屏,集束屏的功能是讓已經通過簾柵極的電子流只能沿著集束板的開口方向成束狀射向屏極,所以稱為「束射」四極管。

KT170有多厲害
到底KT170有多厲害呢?根據製造廠商Tung-Sol的說法,一對就可以輸出超過300瓦,這真是太厲害了,不過我相信那是在施加很高的屏壓狀態下,等於是將KT170都榨乾了。而Kingdom每聲道採用二支KT170功率管,每聲道輸出只有100瓦(保守說法,實際可以超過100瓦),算是很保守的。陶先生說這樣可以讓真空管壽命延長。今年五月慕尼黑音響展時,Audio Research推出他家最新的Reference 330M單聲道真空管後級,這是他家第一次使用KT170管子,每聲道使用6支KT170,輸出330瓦,跟廠方公布的二支管子輸出可超過300瓦來比,ARC Reference 330M的輸出功率也很保守,幾乎是跟Kingdom差不多。

想做目前最頂級者
為何惠樺這次要以KT170作為功率管呢?陶先生說他想做一部到目前為止最頂級的後級,超越以前的General、Queen等。以前的General每聲道使用二支KT88,輸出規格大概是50瓦,但如果考慮更低的失真,可說38瓦(但實際可達80瓦,輸出變壓器可承受100瓦)。而後繼的Queen也是用二支KT88,不過輸出變壓器容量小一點,一樣是輸出50瓦。

從Queen跳到Kingdom,每聲道輸出功率變成二倍,可說往上跳了一大步,而這也是陶先生命名時跳過King而採用Kingdom的原因。其實,想要達到每聲道輸出100瓦,也可以用多支KT88併聯輸出,不過陶先生認為,如果想要做到頂級,最好是不要將功率管併聯,頂多推挽就好。而KT170二支推挽,最保守的作法都可以達到每聲道100瓦的要求,這也是Kingdom會選用KT170的原因。

外觀承襲前者
Kingdom的面板還是承襲他家傳統,以30mm厚鋁合金板削切成中央厚二端薄的弧形面板,面板上只有一個旋鈕式電源開關與一個紅色指示燈。機器頂端則是厚厚的金屬板做成的真空管保護罩。拿開真空管保護罩,可以看到前方有六支小管子,後方有四支KT170,此外就是一支整流管。除了真空管之外,機器上就是一個電源變壓器,二個輸出變壓器,一個電源扼流圈。
惠樺的變壓器都是跟堅新特別訂製的,而且還自己進口鐵芯供堅新使用。而電源仍然堅持採用經典的扼流圈,連整流也還使用整流管,這是經典作法。

來到背板,只有一組RCA輸入端,以及四組喇叭線接端,分別是地、16歐姆、8歐姆與4歐姆端子。此外就是Mute與負迴授二個小扳手開關,往下是未啟動,往上扳就是啟動。例如前級的電源開關就是小扳手開關,往上就是打開電源。而後級背板上有Mute與負迴授開關,要啟動就要往上扳。想要嘗試加了負回授聲音改變的人可以試試。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1.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的外觀跟他家General、Queen一樣,就是體積更大了,重量更重了。機箱上面有一個電源變壓器,二個輸出變壓器,一個扼流圈,還有用保護罩蓋住的真空管。變壓器罩子上印著惠樺音響商標。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2.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連商標都做得那麼漂亮,可見惠樺在箱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小管子煞費苦心
Kingdom所使用的真空管除了KT170之外,前面的小管子也跟以前有所不同。陶先生說:「這次第一級訊號管用的是6J5(CV1932),而且還拆成英國管(葫蘆型)與美國管(Ken-Rad)二種使用,就是為了驗證可以產生聲音的包圍感這一點。前面用的英國管,作為訊號放大,還是英國管較為可靠,後面用的是美國管,作為恆流電源,美國的Ken-Rad當屬天下第一。當6SN7拆成兩者還能選擇品牌,真是幸福呀!
「後面分相當然還是用6SN7(VT-231,美國Sylvania軍規管,有橙色吸振環),不過此處並不存在雙屏共處一室而會造成不夠黑,於是VT-231便成了最佳選擇,而在數量上而言,當然選擇Sylvania,因為我大約尚有100多對全新的,而且因為Sylvania其實正是聲音最中肯,所以就選它了。」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3.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使用4支KT170功率管,以及6支小管子,這6支小管子很講究,分為三種外觀,其中二支還圈上避振環。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4.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這是美國Ken-Rad小管子。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5.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這是VT231 Sylvania小管子。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6.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這是Sovtek GZ-34(5AR4)整流管。


聲音會有包圍感
不要小看這些選小管子的工作,陶先生前面說到可以產生聲音的包圍感,我猜就是整個Soundstage更大,音樂規模感更大的意思。事實上聽真空管機就有這種玩管子的享受,每換一種不同品牌的管子,或民用管換成軍規管,都會影響聲音表現,所以聽真空管機的人都會買許多不同的管子,伺機更換。

除了不同管子提供不同的聲音享受之外,您買到的二手管到底壽命還剩多久?有沒有配對?這都是嚴肅的問題。陶先生說市面上宣稱的配對管,大部分都名不符實。像他這次為了做Kingdom,光是KT170就買了三十幾萬台幣,而且還要配對才能使用。每一部Kingdom都要配對四支,他認為這是負責任的行為。


讓人讚歎的搭棚
打開底蓋,映入眼簾的內部更是讓人讚歎,這哪裡是一般真空管擴大機?根本就是藝術品啊!光是那好幾層的搭棚線路看了就會讓人手軟,必須先從最底層搭起,慢慢搭到最外層,否則手跟烙鐵哪有可能伸進去?不說別的,光是要一截截的把線剪好,就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有些搭棚不是軟線,而是金屬棒,軟線焊在上面,轉角要有弧度,這工作光是看就頭暈,更不要說親自動手去做了。陶先生說,就以這部Kingdom來說,他連搭配的S310 JFET前級,一套要花大約二十幾天的時間,每天要工作11小時。天啊!如果連一個月只休四天來算,那就是一個月只能做好一套前、後級。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7.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的內部,古法搭棚的製作簡直就是藝術品。


電容器很重要
除了搭棚之外,內部可以看到好幾個電容併聯組成「一個」電容,這也是惠樺長期以來作法。陶先生說採用這種併聯方式也是好聲的秘訣。問題是,這些電容器是要怎麼「併」呢?我記得陶先生曾說過要靠長期的經驗。

陶先生說,一部真空管後級最重要的就是真空管、變壓器與電容器這三大項。在電容器的選用上,陶先生說:「這次用的主要是3186及3188這兩個型號。MEPCO全名是MEPCO/Centralab,原本這是二家公司,Centralab在1981年被北美Philips買下,與Mepco合併,所以旗下生產的電容器上打著MEPCO/CENTRALAB字樣。後來 MEPCO/CENTRALAB又跟其他北美Philips分公司合併,後來就成了Philips的電容器。

「3186與MEPCO總脫不了關係,直到Philips在90年代初買下了MEPCO,依然跟著Philips走,只是變成了Philips/electra 3186xx,然後由灰色外觀變成了藍色。本機有2枚1998年生產的便是其中之一。至於3186BC471M400,其中BC僅代表了35*80,471代表μF數,400代表電壓高低。

「但3188可就不同了(本機有4枚),兩倍的3186壽命、兩倍的漣波電流量,並且可以抵抗更強的震動和搖晃,這就是這些非環保電容的厲害的地方,雖經過數十年的沉澱,反而更加的強大。
「其次退交聯路徑上一直用的就是ROE,而且連的兩極退交聯都是ROE,其中一支就是220μF450V,也就是歷史上很出名的那支,在歐洲上大概就是這個品牌足以擔任這個位置的電容。
「用在燈絲上顯少有像Sprauge這種蠟燭紅的紅頭電容,其特性就是Df值異常之低,大概是當年用在特殊用途才會有的特別之作。加上已退役多時的Sic-Safco Co33,其餘Philips的HP 057被誠實的運用在Bias的控制元件上也是少見的。」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09.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所使用的電源濾波電容器。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0.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請注意看這些古法搭棚的配線與焊接有多複雜。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1.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內部的電容幾乎都是以幾個併聯起來的作法,這是他家的獨特作法。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2.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Sprague的維他命Q電容。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3.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配線的轉角都彎成圓弧形,有些地方還要套上套管。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4.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這是功率管的偏壓調整,機箱左右側各一組,分別調整4支功率管偏壓。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5.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這是調整偏壓的線路板,上面有二個黑色電容那片。


給整流管獨立變壓器
在機器內部還看到一個體積相當大的EI變壓器,這個變壓器是專門供電給Sovtek GZ-34(5AR4)整流管之用。我記得以前我聽過的惠樺後級好像沒有這個獨立的變壓器供電,一般都是從電源變壓器多一組抽頭給整流用而已,可見Kingdom在電源供應上又上了一層樓。為何要多一個變壓器供電給整流管呢?陶先生說:「本次的燈絲供電給獨立出來,如此可營造出一種恆在的包圍感,至於為何會有這種包圍感,那就不得而知了,過去一直沒機會證明,這次終於可以直接證明這個理論了。」


▲這是機箱內部專門供電給整流管的EI型變壓器。


連底板都很厚
Kingdom的重量很重,除了二個輸出變壓器、二個電源變壓器,以及一個扼流圈所帶來的重量之外,機箱本身的金屬板也是來源之一。當我拆開底板時,發現底板的厚度大約有將近5mm,卸下來要有點臂力才能抓緊。此外,Kingdom底部只有三個腳座,那三個腳座是上下二層結合而成,中間含著一個鋼珠。連腳座都這麼講究,不難窺知其他部分的用心了。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6.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Kingdom的底板有三個這樣的腳座。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7.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腳座的上半部有一個內凹處。

陶先生的現階段最高成就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018.jpg 惠樺音響 惠樺 Oriole Sound Audio Kingdom 劉漢盛
▲腳座的下半部內有一個鋼珠。


建議搭配S310前級
聆聽Kingdom的場地在我家開放式空間,惠樺還送來他家S310前級(音響論壇416期,2023年5月由陶忠豪評論過)做搭配。陶先生強調,Kingdom一定要搭配這部前級,才能有他想要的效果。這部前級線路超簡單,單端A類放大,但使用康寧電阻、鉭質電容,還有每聲道使用二支1980年代Motorola生產的N-Channel JFET,而且電源分離,是惠樺前級的極品,售價23.5萬。

此外陶先生還送來他製造的隔離變壓器,容量2kVA。他說Kingdom的偏壓必須準確,市電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聲音表現,最好搭配他家的隔離變壓器使用。聆聽時使用的數位訊源是Weiss DAC502 4Ch,以及大陸艾美DMP80串流播放器(158,000人民幣)。

經過多次比較,最後我決定選用AER Momentum,原因是AER在許多唱片中的定音鼓比DynamiKKs!還清晰,例如聽姚瓔格的唱片時,會覺得她的嗓音太濃了些;此外就是AER的低頻聽起來比較軟Q;還有,AER大提琴的琴腔共鳴比較清爽,沒有DynamiKKs!那麼濃厚。不過,AER的中頻人聲沒有DynamiKKs!那麼飽滿浮凸,鋼琴的實體感與重量感也稍遜DynamiKKs!一皮。不過整體來說,我還是覺得Kingdom搭配AER Momentum比較全面。當然,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惠樺擴大機搭配法國JMR喇叭最適當。

實體感重量感
我第一個要說的是Kingdom聽鋼琴時實體感很好,而且是有重量的,不是輕飄飄的聲音,那種聽感就像是一部汽車,高速行駛時馬力大,低速行駛時扭力大,可以應付各種不同的鋼琴演奏。鋼琴低音鍵弦振感豐富,中音鍵與高音鍵鏗鏘,音粒實體感很好,泛音非常豐富。

例如聽Nelson演奏、夏伊指揮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時,鋼琴的音粒就很突出,好像浮在伴奏音樂之上,而且整體音樂雖然相當猛爆,充滿精力,但聽起來很順,不會有雜亂的感覺。
而聽Daniil Trifonov所演奏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時,那一顆顆圓滾滾的音粒更是鏗鏘有聲,個個都有實體感與重量感。老實說KT170這100瓦不是說假的,光是聽鋼琴就可以感受出擴大機的輸出功率非常紮實。


聲音密度高
我第二個感覺是各種樂器的聲音密度很高,凝聚性夠,包括小提琴聲音線條也很紮實凝聚,許多細微的打擊樂器聲音也很紮實,密度、實體感很好。例如我聽Wallis Bird所唱的「In Dictum」,雖然只是女嗓與鋼弦吉他,但二者的聲音密度都很高,鋼弦吉他刷下去的實體感很棒。而女嗓的清亮飽滿也同樣感受得到中氣十足的飽滿紮實凝聚感覺。
而在聽「The All Star Percussion Ensemble所演奏的打擊版「卡門幻想曲」時,大部分時間都是細微的打擊樂器演奏,但即使是那麼小聲的打擊樂器,都可以聽出樂器打擊接觸剎那的實體質感,那也是密度很高的體現。


音樂動態大
我第三個感覺是Kingdom的音樂動態很大,暫態反應很快,而且音樂的高低起伏不會被軟化、柔化或鈍化。例如聽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時,突然發出的定音鼓、大鼓紮實的程度會讓人不自覺嚇一跳,而且定音鼓猛敲時,那種力量迸射出來的速度感與紮實感覺特別迷人。
聽Franz Welser-Möst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第四樂章時,音樂一開始迸發出來的能量與龐大的齊奏能量也會讓人吃驚,而大鼓的能量強,鼓形清晰不散形,聽起來不像是一般人想像中的真空管擴大機。


控制力驅動力好
我第四個感覺是Kingdom的控制力很好。不僅驅動力強, 而且收放自如。無論是高頻段、中頻段或低頻段,都好像有一副無形的手掌緊緊控制著聲音,不會讓高頻段飆出來,也不會讓中頻段肥腫,而低頻段更是抓得緊緊的。例如聽Malia & Boris Blank那張「Convergence」時,Kingdom對低頻的控制力就很棒,真空管機能夠有這種低頻控制力,讓人有點喜出望外。而聽挑戰度很高的Robert Plant與Alison Krauss那張「Raising Sand」時,我不敢說Kingdom的表現會比大功率晶體機還好,但真空管後級能夠把「Sister Rosetta Goes Before Us」唱得這樣,應該已經沒得嫌了。

老實說,以前我聽過的惠樺後級輸出功率都沒這麼大,但也覺得能量強,控制力夠,現在Kingdom的每聲道輸出達100瓦,聽起來驅動力更是「小蛋糕一片」。當然我用的喇叭靈敏度有95dB,對Kingdom來說不是嚴苛的考驗,但也足以透過各種音樂的表現來窺知Kingdom這方面的能力。


細微尾音清晰
我第五個感覺是小提琴與大提琴細微的抖音很清楚浮現,細微的細節都能浮現。雖然只要夠水準的擴大機都能夠清楚聽到小提琴與大提琴在演奏時的抖動尾音,但Kingdom的小提琴、大提琴尾音細微的抖動卻是很清楚的浮現出來,好像畫圖時物品加了陰影之後的那種3D浮凸感。
例如聽希拉蕊演奏的佛漢威廉士「雲雀飛翔」時,那細緻的小提琴顫抖尾音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真實。而聽Sheku Kanneh-Mason以大提琴演奏的Elgar作品(Rattle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時,那把琴的細微振顫也很清楚,很美。這種清晰的細微細節表現能力也是讓人喜歡的。


空間感透明感優
我第六個感覺是Kingdom的錄音空間感很清晰,空間中的細節能夠浮出來,而且聲音聽起來很乾淨,很透明。例如聽史特拉汶斯基自己指揮的「士兵的故事」時,那種空間感與透明感就表現得很好。又例如聽Michel Jonasz那首「Le temps passé」時,明知錄音中的空間感一定是錄音師加味炮製,但那種龐大的空間感與透明感還是會讓人認為是真的。

老實說,這種透明感與空間感很大的感覺像是一般真空管與300B管的差異,但我卻在Kingdom身上聽到。我的意思是:只要是品質不錯的300B管機,就可以聽到很好的空間感與很好的透明感,這種空間感與透明感比一般管機都要來得好,也是300B管機迷人的地方之一。而現在,不需要300B管機,我也在Kingdom身上聽到類似的感覺。


中性特色
我第七個感覺是Kingdom的樂器、人聲很中性,沒有帶濃厚的自身色彩。為何我會這樣說呢?因為當我搭配AER或DynamiKKs!時,可以清楚的聽到二種不一樣的聲音特質,這代表Kingdom顯現比較多的是這二對喇叭本身的聲音特質,而自身聲音特質顯現得比較少。或許您要問:總編怎麼知道這二對喇叭本身的聲音特質是什麼?因為這二對喇叭我搭配過很多的擴大機,久而久之自然能夠排除擴大機的變數影響,而留下不變之處,那就是喇叭的本質。


綜合聲音特色
綜合所有的聽感,Kingdom的低頻豐富,低頻形體線條凝聚。中頻不會過於肥大,屬於適中的形體,但實體感與重量感都很好,反映在人聲上就是中氣十足。樂器人聲密度高,暫態反應快,音樂高低起伏幅度大。高頻段內斂不會飆出來,帶著一些軟質。弦樂群很細緻,小提琴柔美甜潤,溫暖細緻不會飆出來;大提琴線條適中,不會過於肥大,琴腔共鳴漂亮。鋼琴的音粒實體感、重量感都很棒,而且音粒浮凸,有立體感。音樂規模感龐大,空間感、透明感優異。


燃燒生命打造
每次聽惠樺音響的擴大機,我總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覺得這不是一部冷冰冰的擴大機,而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因為我瞭解惠樺陶先生是以燃燒生命在打造他的擴大機產品,而他對音樂的無上熱忱也完全融入擴大機中,所以聽他的擴大機時,總是有另外一種感覺。雖然我沒有拿Kingdom來跟General來做AB比較,但以印象中的聲音來說, Kingdom無疑是陶先生現階段的最高成就。

文 / 劉漢盛



規格:
Oriole Sound Audio(惠樺)Kingdom        
產品類型:真空管立體聲後級
推出時間:2024年
輸出功率:每聲道輸出100瓦
輸入阻抗:80k歐姆
採用真空管:KT170×4、6J5(CV1932) ×4、VT-231×2、GZ-34(5AR4) ×1
總諧波失真:小於0.1%
重量:9.5公斤
外觀尺寸(WHD):520×340×470mm
參考售價:580,000元
進口總代理:惠樺音響(02-87912023)


焦點與建議:
焦點:

① 做工紮實,用料頂級。
② 採用KT170功率管。
③ 整流管獨立供電。
④ 音樂活生。
建議:
原廠建議搭S310前級。


圖示音響二十要:
音質:5
音色:5
高頻段甜美度:5
中頻段飽滿度:5
低頻段紮實度:5
音場寬深:5
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5
透明感:5
層次感:5
定位感:5
音樂活生感:5
結像力與形體感:5
解析力:5
速度感與暫態反應:5
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5
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5
樂器與人聲質感空氣感:5
細節再生:5
空間感:5
整體平衡性:5

音響五行個性圖:
金:3
木:3
水:3
火:4
土:4
金:外放活潑爽朗。木:溫暖內斂親和。水:柔美中性溫潤。火:快速熱情衝擊。土:厚實飽滿穩重。

樂器人聲十項評量:
小提琴線條:纖細、中性、壯碩
女聲形體:苗條、中性、豐滿
女聲成熟度:年輕、中性、成熟
男聲形體:精煉、中性、龐大
男聲成熟度:年輕、中性、成熟
大提琴形體:精煉、中性、龐大
腳踩大鼓形體:緊密、中性、蓬鬆
Bass形體:緊密、中性、龐大
鋼琴低音鍵弦振感:清爽、中性、龐大
管弦樂規模感:清爽、中性、龐大

參考器材:
訊源:

Weiss DAC502 4Ch
艾美DMP80串流播放器
前級:
S310
喇叭:

AER Momentum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1-24 08:22 , Processed in 0.563703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