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ystian Zimerman(1956-),這位1975年才19歲就獲得蕭邦鋼琴大賽的金牌得主,早在1997年就來台演出,第二次在2003年本來要來台灣演出,不過碰上SARS取消。2006年終於再度來台演出,讓樂迷大飽耳福。2010年本來也要來台,因為生病而由王羽佳代打,那次是王羽佳第一次來台演出。2014年他三度來台演出,最近一次是2019年來台演出。由於來過台灣數次,大家應該對他相當熟悉。Zimerman演奏蕭邦當然人人誇讚,不過他演奏貝多芬以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是讓人讚歎,他並沒有被綁死在蕭邦作品上,例如他跟卡拉揚合作那張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就很棒。
早在1989年,Zimerman就跟伯恩斯坦、維也納愛樂合作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不過只完成3-5號三首,伯恩斯坦就仙逝了,第1、2號是Zimerman指揮維也納愛樂在1991年補上的,於1992年出版。為何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沒有指揮、而是由Zimerman邊彈邊指揮呢?據說是要向伯恩斯坦致敬。現在,他跟Simon Rattle的第二次全集推出了。
Zimerman從五歲就開始在父親的教導下彈鋼琴,二年後就跟波蘭鋼琴家Andrzej Jasinski學習,與大部分鋼琴家學習過程不同的是,Zimerman一直到開始比賽得獎前,都沒換過老師,也沒跟其他名師學習。如果說有,那就是獲得蕭邦鋼琴大賽金牌獎之後,魯賓斯坦邀請他到巴黎,說是要傳授技藝給他,並且把自己的金鈕扣送給Zimerman,當作是衣缽傳人。
在他跟Simon Rattle、倫敦交響樂團合作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之前,Zimerman就已經跟Rattle、柏林愛樂合作過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2003年錄音,2006年才出版), 後來又合作Lutoslawski的鋼琴協奏曲(2013年錄音,2015年出版)。所以,這次推出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應該是跟Simon Rattle的第三度合作,不過樂團改為倫敦交響樂團。
Zimerman是很有個性的鋼琴家,他錄製鋼琴獨奏時非常龜毛,人家一、二天能夠錄完一張唱片,他可能會耗時好幾倍時間。他巡迴全球演出時也有一個很有名的堅持,那就是要帶著自己的鋼琴,而且演奏不同作曲家作品時,還要重新做鋼琴調音,或者演出場所事先調好二部鋼琴供他換用。不過,聽說在2001年911事件後,他帶鋼琴入境美國被拆檢查得很徹底,讓他從此改變攜帶鋼琴演出的習慣。即使無法攜帶鋼琴,聽說他還是攜帶鋼琴鍵盤(Mechanical,不知精確何指?他也是鋼琴修護專家)演出。老實說我有點想不通,鋼琴調音不是只有調鍵盤,而且鍵盤能否跟其他鋼琴完全契合也是問題,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Zimerman除了對自己要求很高,非常龜毛之外,還富正義感,也很愛國。2006年他曾宣布,在布希總統卸任之前他絕不踏入美國演出,因為抗議美國把所謂的恐怖分子囚禁於古巴關達那摩灣監獄。最有名的一次事件發生在2009年4月,當時他在美國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演出。因為歐巴馬宣布要在波蘭部署防禦飛彈系統,激使他在台上譴責美國,說:Get your Hands off my Country。對於他的舉動,正反評價都有,但也凸顯了Zimerman是愛國心強烈的鋼琴家。
看過以上有關Zimerman的點滴之後,相信您已經能在腦中組合出他的鮮明形象。不知道您有沒有Zimerman跟伯恩斯坦合作那套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如果有,您就會聽出那套錄音跟這套的音響效果很明顯不同。當然,樂團、指揮、錄音場所都會導致錄音的音響效果不同,但這套錄音還有另外一個導致音響效果不同的原因,那就是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的防疫,錄音時每位團員都保持「社交距離」拉得很開,而且弦樂部、管樂部、低音弦樂部以透明隔板隔開,將倫敦交響樂團平時排練的St Luke's Jerwood Hall整個占滿。老實說團員拉得那麼開,對於錄音師而言一定是嚴苛的挑戰,不過實際聽起來音響效果仍然很好。由於這套唱片是為了慶祝貝多芬250年冥誕而錄製,所以錄音時間在2020年12月,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全套(三張CD,黑膠五張)完成。
對於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Krystian Zimerman這麼說:「You can play these concertos all your life and still be hungry for them」。對於樂迷而言,只要把其中的Play改為enjoy,也是很貼切的寫照。假若您是Krystian Zimerman迷,這套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當然要收藏。如果不是「迷」,也是值得收藏啦!DG唱片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