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旅」是舒伯特的作品大家都知道,改編成打擊樂器演奏聽過的人應該很少。禮聲Listener是袁大倫創立的音響公司,他很早以前就是美國NuForce擴大機的設計者,回台後自己創立禮聲,也推出真空管耳擴與數位類比放大器。還自己製作小功率管機,自己改老喇叭,最近更進一步自己製造靜電喇叭(不是修改),同時也開始一系列的唱片製作,這張跟台北打擊樂團合作的「冬之旅」就是唱片部門創業第一砲。
台北打擊樂團創立於1986年,是台灣老資格的打擊樂團之一,經常看到在演出,音響迷可能有收藏他們出版的「起鼓」與「被丟棄的寶貝」這二張CD。這次,他們與禮聲袁大倫搭上線,請來相熟的錄音師宋文勝,就在東吳大學的松怡廳內錄下這張傑出的打擊樂錄音。不過我要新提醒您,如果您想聽爆棚的大鼓、定音鼓效果,很抱歉這裡沒有。也不會有直擊心臟或捲褲管的猛勁低頻,如果您聽到這種低頻,那是聆聽空間共振所引起的「美麗的誤會」。這張CD給您的是滿滿的空間感,滿滿的細微細節,真實的敲擊質感,美麗的音質,還有很收斂的爵士套鼓腳踩大鼓噗噗聲,以及延伸很低的鋼琴低音鍵,木琴低頻。換句話說,這張CD不是吃粗飽的,而是聽氣氛(空間感氣氛),聽質感(樂器演奏質感),聽音質(美好的音質)的。最後還有,聆聽空間如果不夠安靜,無法讓空間感與細節浮現,這張CD的音效就等於毀了。
為何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第一次聽到這張CD的場地是在高雄音響展禮聲的房間中,我去的時候袁大倫特別用他自己製造的靜電喇叭與真空管擴大機播放給我聽。老實說在背景噪音那麼高的環境下,我能聽到的只是敲擊的聲音而已,至多可以聽出音質不錯,至於空間感、細節,音場表現(我要強調是Soundstage,不是一團聲音那種)不可能聽到。回到家後聽這張CD,這些東西在我的音響系統、以及夠安靜的環境中才被釋放出來。
聽打擊樂器,有幾項主要樂器必須簡單了解,一種是木琴,一種是鐵琴。所謂木琴與鐵琴的主要分別是槌子敲打的是木製鍵還是金屬製鍵。木琴可以分為Xylopnone(高音木琴)與Marimba(馬林巴木琴)。前者音域較高,聲音比較清脆,比較明亮;後者音域較寬廣,聲音比較溫暖,比較 柔性。而鐵琴又大致可以分為Celesta(鋼片琴)、Glockenspiel(鐘琴)與Vibraphone(顫音琴)。這張CD中並沒有說明哪首曲子以哪種琴演奏為主,只好靠大家自己去辨識。
CD說明中有提到袁大倫幫宋文勝修改DPA麥克風放大器、FM Acoustics麥克風放大器,還有麥克風的供電。麥克風需要放大器這就不必說明了,放大器本身的優劣當然直接影響音質,宋文勝用了FM Acoustics麥克風放大器,真的就是發燒級的。而麥克風供電可能有些人不了解,電容式麥克風本身必須維持一定的電壓,所以需要供電,供電線並非另外拉一條電源線,而是跟麥克風的訊號傳輸XLR平衡線共用,也就是說一條線同時傳輸電源與音樂訊號。一般麥克風供電大部分是12V、24V或48V。
不過現在的DPA麥克風已經改為駐極體,應該不需要再加電壓。而宋文勝竟然用了三對130V DPA麥克風,我猜可能是老的4003麥克風,不過4003麥克風本來就是供應130V電壓。我曾看過袁大倫臉書上po他改的DPA Phantom Power,不知道他改的是哪個部分?如果是4006,供電是48V,難道可以改成130V供電嗎?既然修改,應該是效果更好。除了三對DPA麥克風之外,宋文勝還用了一對48V供電Scheops麥克風。
錄音地點東吳大學松怡廳,可能很多人都去聽過音樂會,這是一個容納四百七十幾人的小音樂廳,是一間小而美的音樂廳,聽合唱、小型室內樂、獨奏獨唱音響效果相當好。聽這張CD時,第一個抓住我耳朵的就是音質很美,第二個就是空間感很大,第三個就是滿廳的細微細節亂飛,第四個才是樂器演奏的真實質感。無論是各種打擊樂器、鋼琴、爵士套鼓、都很真實。更棒的是,宋文勝營造出來的音場(Soundstage)很棒,聲音的層次、定位、深度感都很好,主奏樂器在前,套鼓在後,前方主奏樂器不會有侵略性,後方套鼓的各項細節又能聽得清楚,尤其是腳踩大鼓的噗噗聲很溫柔,但又能感受到凝聚的低頻氣流,不會散形。
這張CD中所收錄的曲子是2019年台北打擊樂團「冬之旅,」巡迴演出時的曲目,所有的曲子都由陳廷銓、莊彥宇、黃以涵、許芯編曲,其中第三首「十三」是莊彥宇的創作曲,相當好聽。其他改編曲不是正經八百的按照原曲改編,而是加入了許多趣味,各有可聽之處。
很棒的音樂與錄音,值得收藏支持。高雄音響展中六樓禮聲房間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