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由我來評測Lumin T2或許不是最客觀的選擇,畢竟筆者本身就是Lumin T2的用家,目前使用機齡約為八個月,Run in時間超過300個小時。但換個角度想,由我來評測,或許您可以最直覺的感受到Lumin T2的各項優異之處。畢竟這是筆者在做了深入功課與瞭解之後,最終掏腰包,以真金白銀買下的參考訊源。從這角度出發,或許會比其他評測,再更有說服力一點。
▲在音樂串流平台的助長下,已經漸漸改變大家的聆聽習慣,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家中的CD唱盤替換掉,僅留黑膠唱盤,以及最新換上的參考訊源-Lumin T2。
串流趨勢已不可擋
在經歷了黑膠以及CD時代,數位串流市場興起,大家開始研究如何在以電腦作為訊源的狀態下,架構出一套符合Hi End音質標準的音響系統。這是過去所有浸淫CAT(Computer As Transport)領域,必定研究的課題。串流音樂從最早期的高解析音樂檔下載開始,攻佔了音響迷的硬碟空間,看著自己細心歸檔、整理後的音樂檔案夾,那種滿心的成就感,是最早收藏高解析音樂的一種樂趣。
但真正讓串流音樂開始進駐普羅大眾的生活,達到高速成長的關鍵,其實是近幾年串流音樂平台的興起。從全球市佔率最高的Spotify(今年將在指定國家推出Spotify Hi-Fi服務),到華語以及日韓音樂最齊全的KKBOX;再到如Tidal、Qobuz這類強打與CD相同的16Bit/44.1kHz無損音樂格式。其中Tidal甚至擁有超過數百萬首MQA音樂,當遇到MQA DAC,可直接將媲美錄音室等級的Hi Res音樂,直送到您府上的音響系統。
這些市場趨勢以及串流技術上的提升,不僅逐漸瓦解堅守CD實體收藏者的最終底線。同時也接連帶動Hi End音響品牌,推出一系列包括高階串流播放機,發燒網路線,以及音響交換器等硬體升級。當日常聆聽的音樂,大多來自線上音樂平台,購買一部符合音質期望的串流播放機,自然事在必行,而這也是我買下Lumin T2的原因。
▲身為一部專供串流領域的數位流訊源,T2可對應的音樂平台自然多元,包括Spotify、Tidal、qobuz等。同時可對應Roon Ready,以及MQA全解碼。
T2 VS D2
當初在購買T2之前,讓我一直考慮入手的其實是另一部Lumin D2。D2比起T2定位更入門,但兩者的聲音特性截然不同。T2的音質聽起來細緻度更好,透明感更佳;反觀D2則是相對溫暖厚實的走向,親暱感更高,整體給我一種類比味更濃的感覺。但論其空間感、解析力,以及細節表現,T2則是毫無懸念的全面勝出,但考量到數位訊源買新不買舊,最終決定直上T2。當然,D2的產品定價僅有T2的一半,與其過份要求這些由昂貴發燒元件所打造出的「音響性」。我認為D2在音質上的那份溫潤、寬鬆,以及同樣可全解碼三層MQA的優勢,其實才是它最難得的地方,在同價格帶區間仍難逢敵手。
各方面都往高階機種看齊
拿T2對比於D2不公平,畢竟兩者定價不同,市場戰略位置不一樣。要比,當然拿T2與自家過去相近定價的產品相比,這時候,T2的價值,就完全被凸顯出來了。論解碼能力,T2內部搭載最新一代的核心數位處理器,不僅運算速度更快;內置的主要DAC線路,也延續Lumin一貫的平衡設計。左右聲道各採用一只高性能的ES9028Pro Sabre DAC晶片做解碼,最高可對應PCM 32Bit/384kHz、DSD512,以及MQA三層解碼。此等高規的解碼能力,就算是過去的A1,以及S1等旗艦機種,也要自嘆不如;與Lumin目前最高階、可解碼PCM 32Bit/768kHz、DSD512的旗艦訊源X1,僅有咫尺之遙。
▲圖中的D2是原廠定位於入門款的串流機種,規格可對應32Bit/384kHz,DSD128,並支援MQA全解碼。但那份溫潤偏暖的音色,聽起來與T2不太相同。
論造型設計,這也是我認為T2本次進化最多的地方。不同於前一代T1的標準四方形機身設計,T2延續了Lumin自家高階器材慣有的經典造型。前面板採用全鋁材挖空去CNC削切出的圓弧造型,有著優美的弧度,機身配上漂亮的高對比OLED顯示幕,看起來像是一艘太空飛船,頗有現代科技的味道,完全與高階機種看齊。
繞到T2背板,原廠特別從機身頂板往後端延伸出一個如同屋簷的造型,將配置的端子頭全遮蔽在下方。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您從器材的上端往下看,就看不見雜亂的端子頭。但壞處是,如果您的手指比較粗,每次要插拔線材時就會麻煩一點。T2的數位輸入端子包括一組RJ45端子,以及一組USB(可接外接式硬碟)。數位輸出則有一組同軸、一組BNC。而類比輸出則是RCA端子以及XLR平衡端子各一組。
▲T2是原廠首次在此價位提供媲美高階機種的外觀造型,前面板採用具有Lumin標誌性的弧形面板, 搭配OLED的顯示幕,打造出相當具有科技感的視覺外觀。
採用雙單聲道、全平衡線路
打開T2機殼,會發現T2因為採用全新的機箱設計,內部機箱空間比起D2還大。主線路使用的元件數量比D2更多,就連元件安置的空間,以及整體的線路Layout,也顯得更為寬鬆。
T2的整體線路,參考了過去A1以及T1的線路佈局,在數位音訊處理的部分使用最新一代的數位處理器,包括可針對音訊做統一的升頻處理(可選擇將所有音訊升頻至最高DSD128,或者PCM 384kHz),以及各種數位音訊格式的轉換,都在這裡進行。
原廠為T2,也新增了獨立的時鐘線路,可針對音訊做即時取樣率鎖定以及校正。在線路板另一側,則是最關鍵的DAC線路板。除了稍早提到的使用標準平衡、雙單聲道設計。從這裡,您還可以看見原廠將末端的類比輸出做了重新規劃,使用由旗艦X1所延伸而來的線路佈局,裡面包括用上了最新的音響級輸出電容,為T2的音色,做了更進一步的細微調整,整體也更符合X1的聲音走向。
至於電源供應,即便T2因為成本關係,無法採用Lumin高階機種的外接式電源,但內部一組訂製的交換式電源,也算給足了誠意。電源本身具備低噪音的優勢,同時也講究的採用雙級整流設計,並在外側做足了屏蔽保護,這可大幅減少電源與線路之間的干擾以及污染。
▲傳承過去Lumin訊源的特色,T2同樣採用標準的全平衡放大線路,為左右聲道獨立配置一只ESS 9028Pro做音樂解碼,並在末端的類比放大,使用由旗艦訊源X1延伸而來的全新線路。
堅持有線解碼最好聲
如果您夠瞭解Lumin,會發現他們家有些設計上的堅持。例如作為一部支援高音質串流的播放機,T2一如Lumin旗下的其他數位訊源,不支援如藍牙、WiFi等容易受到無線干擾的傳輸方式(但支援AirPlay)。Lumin認為,要發揮數位流最強的優勢,走實體RJ45網路線直入DC解碼,是干擾最低、音質最好的作法。T2基本上走的就是UPnP規範,當您將家中的網路端子接在T2後方,並讓T2與自家網路處在同一個WiFi空間,就能開啟串流,此時手機或者平板就能當作無線音樂播放裝置,相當方便。
▲從目前Lumin的產品線分布,串流播放機從最入門到最高階,分別是D2、T2,以及X1。另外Lumin也有設計AMP後級,搭配串流DAC本身的數位音控,就能組合一套音響系統。
Lumin自己也有推出專屬的App,有iOS以及Android版本,整體的使用還算順暢。想換換口味,個人也推薦可接受付費的Mconnect、BubbleUPnP等第三方播放軟體。但整體來說,使用Lumin App時,在對應各類音訊的解碼能力還是最完整的,例如筆者的BubbleUPnP,在更新到最新版本時,就與T2發生衝突。當遇到MQA音樂,最高僅能解碼到Flac 16Bit/44.1kHz規格,需要等後續官網更新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您使用Lumin原廠App,就沒這問題。
▲T2本身最主要的串流方式是走UPnP規範,也就是透過RJ45網路線進行音樂傳送,這時候只要手機跟平板與T2處在同一個網域,就能進行音樂串流。類比輸出則支援XLR與RCA端子。T2同時可用USB連接外接硬碟。
▲T2除了可支援第三方的UPnP軟體,自家也有專屬的App免費下載,就筆者經驗,要完整發揮音訊規格的全解碼優勢,使用Lumin App是最理想的方式。
T2可支援的音樂平台以及串流功能相當多,包括Spotify Connect、Roon Ready、Tidal、MQA、AirPlay、Tune In,以及Qobuz等。當您買下Lumin訊源,原廠不定期還會針對韌體做更新,讓自家產品追得上業界的最新串流規格。當初包括Spotify Connect,以及Lumin獨家的32Bit LEEDH Processing數位音控技術,就是靠日後更新來完成規格升級。至於大家在乎的Tidal Connect,我相信日後若有更進一步消息,也是會透過同樣韌體更新的方式來完成支援。
談到Lumin的32Bit數位音控技術,這也是他人沒有的優勢。一般來說,帶有前級功能的串流播放機,音量控制大多都是「附加功能」。但Lumin卻願意針對自家的串流播放機,設計出最理想的數位音控技術,可在耗損最低的狀態下,達到最精準的音量衰減,搭配自家的Lumin App一同使用,還可確保音訊傳送的最佳狀態。此時的T2,就是一部帶有前級以及串流功能的DAC,搭配Lumin Amp後級,就是一套完整的音響系統。
▲LEEDH是原廠針對自家串流機種設計的32Bit數位音控系統,能夠在衰減最少的狀態下,保留音樂細節同時維持最好的純淨度,讓串流DAC,搭配後級,即可發聲。
進入Lumin App,會發現由於T2沒有任何實體按鍵,因此有關於機身的內部設定,全部都要進入Lumin App裡面做調整。裡面可調整的項目相當多,包括可選擇是否要針對音訊作DSD、PCM升頻,App有更細項的升頻取樣率調整。其他還可選擇「是否要解碼MQA格式」、「是否要開啟前級音控功能」、「針對顯示幕亮度調整」,以及「機器停滯多久自動關機」等。建議用家可以針對個人需求做調整。
▲T2外觀沒有任何實體按鈕,要進行內部設定,必須進入Lumin App做控制。裡面可支援的細項調整相當多,包括顯示面亮度、音控開關、類比輸出設定,甚至您還可以針對所有訊源進行升頻處理,包括將它們轉為PMC或者DSD才進行解碼。
▲從圖表選項中,您可以將音訊最高轉換至PCM352.8kHz,DSD則是到DSD128。就個人經驗,我習慣將聆聽Spotify時的壓縮音訊,統一轉為DSD128,在音色上聽起來較為溫暖,類比味也能濃一點。而在此規格以上的訊源,則統一不進行處理,保持聲音的原汁原味。
熟化需要時間
聆聽T2的場地在個人的音響空間,搭配喇叭為Focal Electra 1007Be、擴大機為Densen B-150+,同時以SOtM sNG-10G(黑色進階版)當作交換器,並使用Viard Audio Silver HD20網路線。
▲數位串流的架構其實原比想像中複雜,當中所需要經過的關卡,以及可招受到干擾的機率,原本傳統的CD唱盤大得多。要讓串流展現好音質,一套音響用的交換器不可少。筆者使用的交換器是SOtM的製品,除了可針對串流音訊進行雜訊濾除,裡面也有時鐘線路可進行音訊校正。
在開始正式評測前,我發現T2是一部需要時間熟化的訊源。比起剛到手時聲音顯得相對拘謹,在我連續三天不關機的Run in下(T2可以選擇強制關閉顯示幕),超過100個小時熟化時間,聲音開始有了明顯變化;包括高頻聽起來更細膩順耳,多了圓潤特質,中高頻的音質甜味也更好。當Run in時間朝著300小時邁進,T2在音質上的變化開始朝著中低頻發展。聽見的低頻沒有新機時容易抓得「死牢」,而是懂得略微放鬆的展現出低頻的彈性以及聲音密度。在音樂的收放之間,顯得更為從容,整體的音樂感受更為流暢自然,顯然T2已經慢慢往它的最佳狀態靠近。我相信未來隨著Run in時間拉長,音質表現會更趨近於成熟。
另外就是,如果您打算購入串流播放機。無論是否為T2,我認為音響級交換器以及發燒網路線都是必須要投資的項目。我曾在T2身上試過許多不同品牌的網路線,包括Nordost、SOtM、Siltech、Telegärtner,以及Viard Audio等,甚至當我為T2配上SOtM音響級交換器之後,聽感的提升幅度也是超乎預期的明顯,包括音場變得透明,連帶也提升的音質的細緻程度,在聽感上感受到音質音色的改變。建議真心想走高音質串流這塊,在數位訊號進入DAC解碼前端的「前製作業」,講究程度不千萬別輕忽。
如同現代鏡頭一般的高性能
好,進入試聽重點,T2聽起來如何?由於當初我也在家裡聽D2超過一個月,我認為T2的聲音走向,剛好就是D2的相反。如果D2的音色朝著更暖、更厚、更溫潤的方向靠近;那麼T2則是聽起來讓音樂顯得更為透明,音質更顯細緻,音樂整體的解析力也更好。
若將聽見的音樂畫面,用相機的鏡頭特性來比喻,我認為D2看起來像是一顆帶有個人特色的鏡頭,整體的色調偏柔,透明度略暗,音色顯溫暖。而T2則像是一顆解析力跟透明度更高的現代鏡頭,畫面對比更高,立體感更好,由於音色趨近於中性透明,因此在不同光線的折射下,可呈現出的「色彩漸層」,就更顯豐富。如果您是要聽「味道」,我認為D2的表現並不差。但作為音響編輯,比起聽某種聲音韻味,我更傾向於尋找一部訊源是聽起來夠中性、控制力更好,同時可以精準反映出音響系統的搭配變化。以這個作為出發點,T2是相對符合個人聆聽需求的選擇。
▲與先前的D2相比,T2所能呈現出的音場夠為透明,音質更為細緻,聲音的分離度也更高。隨著Run in時間拉長,低頻下盤的彈跳力以及控制力更好,瞬間拉高的音樂動態,可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聽覺效果。
澄澈清甜的透明感
若拿T2來跟過去筆者接觸過的同價位帶串流機種相比,它仍有幾點表現出類拔萃。第一點音樂背景乾淨深邃,音樂細節豐富無比,這連帶營造出一個更為澄澈透明的空間感。當我在播放由俄羅斯鋼琴家Grigory Sokolov演奏的「Beethoven Brahms」現場鋼琴演奏會(MQA,24Bit/96kHz)。T2展現出來的音樂畫面相當乾淨,這種乾淨並不是一味將原本的細節做遮蔽,而是藉由低噪訊的寧靜音樂背景,讓現場錄音的空間聲響自然浮現。例如鋼琴演奏中,群眾不經意的騷動聲,精彩還原了演奏會那種摒息以待的現場氛圍。明明我播放的音壓大小與過去差異不大,但從耳朵中所感受到的空間感細節卻比過去豐富不少,這種聽起來深邃又透明的空間感,是T2相當厲害的地方。
低頻彈性軟質兼具,空間感超棒
第二點,即便作為一部解析力強悍、透明度高的數位訊源。T2在我聽來,卻沒有一般數位訊源容易生冷單薄的毛病。簡單來說,就是不會讓硬體規格走在音樂性之前。當我播放「Rossini:六首小提琴奏鳴曲」(Flac 16Bit/44.1kHz),T2所散發出的弦樂質感相當迷人。弦樂高音域的演奏質感圓潤細膩,演奏時的觸弦有彈性,真實感高,跟著樂曲的鋪陳,很自然的表現出弦樂悠揚甜美的聲音表情,絲毫沒有生硬之處。
T2對於弦樂音色的表達也很美,當弦樂末端尾韻微微上揚,它很輕鬆能刻畫出弦樂往上延伸的尾韻,讓弦樂的音色聽起來更為生動。而在弦樂中低音域的表現,我認為T2的和聲沒那麼暖厚,弦樂份量聽起來不至於太厚重,而讓音樂失去活力;那種隨時有股力量在驅使弦樂前進的能量,有著十足的控制力,使得音樂不失節奏跟速度感,不會拖著低頻尾巴。
▲T2同時也支援第三廠的App,圖中是Bubble UPnP的使用介面,當您登入Tidal,只要有標示為MQA的音樂檔,均會以Master來顯示。
▲使用Bubble UPnp的好處,是音樂播放介面相對豐富一點,在對應不同封面時,介面會針對封面顏色做即時的渲染效果,在視覺的呈現上相對豐富。
當我播放Troye Sivan「In A Dream」(MQA,24Bit/44.1kHz),以及Shawn Mendes與Justin Bieber合唱的「Monster」(MQA,24Bit/44.1kHz),您會發現面對這種混音複雜的電子流行音樂,才是T2的主戰場。要表現電氣迷幻又開闊的空間感,在T2採用全平衡DAC線路優勢下不算太難,但能夠精準的呈現出電子低頻之間不同的快慢、層次、密度,以及眾多的音色變化,那才是厲害。T2的低頻效果不算特別豐滿,但聽起來有著柔軟又富有彈性的質感,打在畫面中有著緊實回彈的力道,低頻表現相當突出。當您可以聆聽任何音樂都覺得快樂,就會開始漸漸珍惜T2這種軟質又彈跳的低頻,聽起來真的舒服。
▲而Lumin自家的App,在登入後就顯得相對簡潔一些,登入個人帳號同樣有第一層的基礎分類,包括「What's New」、「Tidal Rising」、「My Music」等。
Lumin最熱賣的超級機種
回顧過去Lumin推出的歷代機種,他們都代表著Lumin設計風格的其中一種面向。但在X1旗艦訊源推出之後,我認為是Lumin旗下產品的一道分水嶺,包括最新的解碼規格、改用ESS陣營的DAC晶片,以及重新規劃設計的類比輸出線路,看得出原廠企圖在音質音色上再次突破的決心。而作為原廠最新的數位串流機種,T2最直接的傳承從X1下放而來的最新技術,除了外觀造型朝著自家高階機種看齊,內部線路的優化更是往上提升,作為Lumin目前最熱賣、討論度最高的機種,T2絕對可以作為您進階優質串流領域的下一步。(文|洪瑞鋒)
規格:
類型:串流播放機。最高解碼格式:PCM 32Bit/384kHz、DSD512、MQA(Full Decoding)。DAC晶片:ES9028Pro Sabre DAC X 2。內建Lumin Precision 32Bit數位音控技術。最高升頻:PCM 384kHz、DSD128。串流功能:UPnP、Roon Ready、Spotify Connect、AirPlay。輸入端子:RJ45(1000Base-T)。輸出端子:RCA、XLR、USB、BNC SPDIF。外觀尺寸(WHD):350mm、60mm、345mm。重量:6公斤。參考售價:198,000元。
進口總代理:志仁(02-77059789)
志仁音響臉書:www.facebook.com/www.sbaudi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