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聲音平衡感
評Gryphon Sonata Allegro分體前級功放
●頻率回應:DC-4MHz
●最大輸出:23V
●增益:18dB
●輸入阻抗:50kΩ(平衡)、20kΩ(非平衡)
●輸出阻抗:5Ω
●尺寸(WHD):480×130×380mm
●重量:8kg(主機)、11kg(電源)
Sonata 奏鳴曲是一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這個詞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出聲響,在16 世紀前就已存在。allegro,原意是快速地,或指快板,這是個音樂的速度術語,表示快板、愉悅的、迅速的,通常節拍是每分鐘120~168。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奏鳴曲的曲式從古典樂派時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7 世紀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對比性樂段組成的器樂合奏作品一般被認為是奏鳴曲,由此發展成巴羅克式的奏鳴曲,三重奏鳴曲是當時的重要體裁,通常有兩種形式:“室內奏鳴曲”和“教堂奏鳴曲”。19 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方式。到了20 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著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於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 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 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用1 件樂器獨奏或 1 件樂器與鋼琴合奏。
堅持不變的設計理念
出生於1949 年的Flemming E.Rasmussen,在雅哈斯學院取得油畫學及圖像藝術學學位,求學期間曾從事音樂舞臺設計,唱片封套設計及樂隊海報設計,畢業後教授攝影及油畫達十年,之後在北歐一大運動用品製造商工作,為紡織品及印刷總設計師,後來更成為該公司印刷廠的主席。身材高大的Flemming 還是一個滑翔飛行愛好者及合格的滑翔機教練,之前在工餘時間曾經從事進口滑翔機貿易,而且還是哈雷摩托的狂熱份子。Flemming E.Rasmussen 先生因對模擬唱片的喜愛,但未能在市場上找到乎合要求的產品, 便在1986 年自己動手製造唱頭放大器。初時本來只是和好友Kim Rishoj 在工餘時間作為一種興趣,只供他們自己家中使用。但在一次芝加哥的電子消費品展覽展出時,受到一位日本代理商賞識,並訂了一臺樣版。不久,這款唱頭放大器被日本權威音響雜誌《Stereophile》評為年度最佳產品,由此拉開了Gryphon 貴豐輝煌故事的序幕。 Gryphon 貴豐的設計團隊包括4-5 個成員,負責不同方面的技術研發和應用。Flemming 非常懂得讓最好的專家發揮他們最專長的知識,這樣所設計出來的產品才能達到最佳效果。Flemming 負責產品開發基本概念、外形設計和最後調校聲音。為了做好最後的校聲, Flemming 珍藏的超過1000 款Decca 黃金時代的第一版或第二版母帶,發揮了極大作用。這些母帶對Gryphon 貴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寶庫,因它們代表著最接近現場演繹的訊息,是Gryphon 貴豐最可靠的參考。
Gryphon 的設計理念一直都沒有改變過,Flemming 對於線路崇尚簡約主義,盡可能讓線路簡化,避免造成額外的渲染或失真。模擬放大堅持純A 類和全平衡結構,以保持電晶體的線性運作,所有貴豐前級為零負回輸設計。雖然Gryphon 也有像Encore 這樣的AB 類大功率後級,但當家旗艦還是純A 類的。以往從Gryphon 產品當中,很容易就感受得到音樂活生感所必備最基本的音場和氣氛這些元素,這全賴廣闊的頻寬特性,所有Gryphon 產品都有超闊頻寬的特色。貴豐第一部唱頭放大器,頻響曲線基本上是條直線至5MHz ;而Gryphon 的前級放大器輸出至500 kHz,仍是一個接近完美的方形波。這可確保相位完美的特色,是音場正確重播的基本元素,寬闊的頻率回應代表著Gryphon 產品增益級的高速瞬變。
真正的雙單聲道設計
Gryphon 在2011 年德國慕尼克音響展中發佈了新旗艦Pandora 潘多拉分體前級功放,在這款不計成本開發出來的頂級力作之前,Gryphon 在前級方面的旗艦是Mirage 幻象,這款充滿設計感的前級將控制部分獨立設計出超凡造型的控制面板,將所有和音頻無關的控制線路和音頻放大電路完全獨立隔離,而且主機也分隔開上下兩個機箱空間,下層為電源系統,採用兩只變壓器獨立為左右聲道供電;上層機箱為音頻放大電路,結構上當然是Gryphon 一向堅持的雙單聲道設計,電源系統更是龐大得令一般合併功放也汗顏。憑著充滿科技感的外置控制器、優異的線路設計和魅力四射的聲音表現,Mirage 幻象無疑是一款劃時代的成功之作。看回本文主角Sonata Allegro 分體前級功放,機箱設計較Mirage 幻象更發燒,首先是電源機箱和信號放大主機箱完全獨立分離出兩臺機;其次是無論電源和主機,都是左右聲道完全獨立為單聲道。事實上除了面板相連,Sonata Allegro 可以視為是4個獨立機箱的組合。光從這4 個獨立機箱的設計,就可以想像得到Gryphon 是如何將雙單聲道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了徹底追求聲道分離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採用雙單聲道設計;為了讓電源的干擾因素降到最低,採用分體電源是最有效的方法。Sonata Allegro 的左右電源箱體內線路結構和用料完全一致,甚至電源線輸入也各有一個,因此要獲得一致的效果,必須使用兩條完全一樣的電源線,並且完全一樣的電源插座內取電。電源機箱內每聲道各使用一只高質量低內阻C 形變壓器,每一個聲道的濾波電容陣列就由多達12 顆高速電解電容組成,並且以多級穩壓出來,讓信號放大線路的供電和顯示幕、控制線路的供電分離。分體電源通過航空級多針式卡農插和高純度無氧銅打造的電源線給主機供電,原廠配備的電源線長度足夠,供分體電源可以較遠距離擺放,更能杜絕對主機的干擾。
Sonata Allegro 主機同樣為左右雙單聲道設計,整機除了面板和兩個獨立機箱中間的固定栓之外,完完全全就是兩個全鋁合金打造的獨立機箱,這樣的設計無疑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兩個聲道的分離度,對獲得理想的音場表現大有幫助。而且相對而言,只有常規機箱尺寸一半不到的全鋁箱體,採用相同厚度材料打造的話,在堅固度方面當然遠勝大機箱的設計,因此Gryphon 巧妙地利用每個聲道獨立機箱的設計和全鋁材料打造出無磁性、無諧振的機箱,為電路提供最穩定的工作平臺。
線路設計超乎想像
為了追求最短路徑,Sonata Allegro 所有輸出/ 入端子直接焊接在PCB 線路板上,機內信號通道完全看不到多餘的飛線,也可以看出設計者對於線路近乎完美排布的堅持。在操作介面方面,Sonata Allegro 主機沒有採用Gryphon 最新的觸摸式面板,而採用了較傳統的輕觸按鍵式,以按鍵方式控制音量,對於習慣旋鈕操作的人或許有些不習慣,但當你親自按下麵板或者遙控上的音量按鍵後,你會發現Sonata Allegro 機內會隨即發出機械跳動的“滴答”聲響,而每跳動一下,顯示幕上的音量指示就會隨之以0.5dB 的增減幅度變化。原來Gryphon 近乎瘋狂地,為Sonata Allegro 設計了一組馬達控制3 聯式波段開關切換的步進式音量控制電位器。這組電位器組件架構非常龐大,而且每個聲道機箱內就有一組。通過圖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組件由前方的高扭力低速馬達代替人手驅動,一根旋轉軸連杆控制著3 片塑封的波段切換開關,切換開關下對應兩排各23 顆低噪音6 色環1% 誤差電阻組成的陣列。Sonata Allegro 就是通過切換這些通過嚴選配對的高精度電阻來控制音量,這種精密的控制方式無疑較常見的滑動可變碳膜電阻膜片構造的電位器更可靠、更耐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控制線性、最極佳的聲道平衡度、最佳的耐用性和最短的信號路徑。
除了雙單聲道和下足成本的音量控制組件設計,SonataAllegro 主機的設計概念也依然一如既往維持著Gryphon 的理念,比如每聲道多達36 只1000μF 組成的陣列式濾波電容儲備就高達36000μF,比大部分合併功放都要高了不少;而純甲類放大線路、零負回饋設計、全密封雙面軍用規格線路板、鍍金輸入繼電器切換等等設計、用料都具有極高的品質。放大線路方面,輸入緩衝使用OP177 運放擔當,之後的信號放大則由分立元件三極管組成,超寬的頻率回應能大幅降低失真度,並且帶來開揚細膩、驅動力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