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高級視聽展的原音精選CD我已經收到了,與往年一樣,大草送來SACD與CD版二種,囑我聽哪種版本比較好。其實應該不必比,只要比較時記得聽SACD要將音量稍微開大一點,來跟CD版的電平一樣,聽起來大概都會是SACD勝出。SACD版聽起來稍微柔一點,堂音稍微豐富一點,音質稍為好一點(或許是錯覺)。當然,我認為有些人也可能會喜歡CD版,認為音樂比較飽滿,比較有勁些。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必爭辯。
與去年一樣,CD版是請雨果唱片的老闆、錄音師易有伍進行母帶處理,製成所謂的UPMAG CD。而SACD版則是委請香港著名錄音師David Sum在Zeal錄音室做母帶處理與DSD母盤編程,並且在日本Sony廠房壓製SACD/CD雙層光碟,製作過程可說用盡心力,但求最好。
每年的選曲,大草都會以「接地氣」為優先考量,不會選一些冷澀曲目,而是音響迷都耳熟能詳的曲子。這樣的作法有一層意義,那就是可以讓音響迷去比較「原音精選」與原始版本的差異。我曾經比較過,二者會有不同,通常是「原音精選」勝出的機會比較多,這也證明了「原音精選」製作的用心。
第一首林憶蓮唱的「為你我受冷風吹」,重點在於腳踩大鼓的噗噗聲,以及伴奏的弦樂。噗噗聲要短促有彈性,弦樂群要揮灑在整個空間中。至於林憶蓮的嗓音當然要甜,聲線要凝聚。第二首關淑怡的「難得有情人」,腳踩大鼓的噗噗聲要更短促,電Bass的音粒音階要很清晰,小鼓要很脆,音場深處的弦樂群層次要清晰。
第三首Maria Duenas所演奏的小提琴「Liebesleid」有點考器材,如果小提琴聽起來乾澀或沒有木頭味,覺得不真實不好聽,那就不對了。第四首葉振棠唱的「笛子姑娘」,要聽到豐富的堂音,尤其細微的敲擊樂器與鋼琴、鈸的音質都很好,長笛的聲音要豐潤,泛音足。葉振棠的嗓音就不用說了,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音響效果。
第五首林志美唱的「你的眼神」,編曲聽起來有點像台灣1980年代的校園歌曲,歌唱的Reverb加得很多,伴奏的樂器也加了不少,聽起來好像聲音很豐富,不過也讓樂器、人聲的形體、定位弱了些。
第六首是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聲音甜,音樂活生,層次好,雖然音樂規模不大,但莫札特那個時代的樂團編制大概也僅是如此而已。要注意右邊弦樂演奏的細節,如果這些細節無法浮現,那就是層次感還未達水準。第七首是音響迷很熟悉的「Liberty」,如果聽不到龐大的空間感,聽不到清楚又低沉的低頻演奏,那就糟糕了。至於薩克斯風,大家應該都能表現得很好,差別僅在豐滿的程度而已。
第八首「What a Wonderful World」,這是由德國爵士歌手Fola Dada唱的。大樂隊的銅管要能表現出銅管該有的質感,溫暖,嘹亮又有破金之聲;腳踩大鼓的噗噗聲不突出,但還是要能聽出短促收束快。此外伴奏樂器的層次要分得開,不要混成一鍋粥。女歌手的嗓音飽滿甜潤,不肥不瘦。
第九首是德布西的「Arabesque」,這是Crystal Cable女老闆Gabi Rynveld所彈奏的。琴音鏗鏘又帶有木頭味,有點朦朧又有Power,踏瓣的延音變化要聽得清楚。第十首是夏韶聲的「結他低泣時」,這是現場演出的錄音,音效很好,無論是吉他或他的嗓音都很吸引人,不過歌唱的唇齒音有時會比較強。
第十一首是黃紅英唱的「奈何」,伴奏的鋼琴是真的史坦威鋼琴,不是電子鍵盤做出來的,如果鋼琴聽起來不美,那就糟糕了。此外弦樂群的撥奏也很鮮活,撥奏質感真實。黃紅英的嗓音甜潤清爽,音質很美。對了,如果笛子聽起來會尖銳刺耳,有壓力,那就不對了。
第十二首是「Csárdás」,這是傳統匈牙利舞曲,以小提琴為主、小樂團伴奏。重點是小提琴的聲音要有木頭味,要委婉高亢,又不能緊繃不能刺耳,還要能聽出甜味。尤其模仿鳥叫聲不僅要像,還要能聽出是小提琴奏出來的。這首曲子算是有點考牌的意味。
第十三首是伊藤大輔唱的「請別離開」,這是瑞鳴唱片所出的日本流行歌曲,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李香蘭」。伴奏簡單,焦點都集中在他的嗓音上。我不會說他唱得比玉置浩二好,但他的假聲的確唱得不錯,將這首曲子唱得很吸引人。
最後一首「鳳鳴山之戰」,取自三國、見龍卸甲電影原聲帶。這首曲子的考驗在於中國鼓聲的衝擊勁道與底下的低頻延伸,還有琵琶的金戈之聲。這首曲子有點尷尬,小聲聽味道盡失,大聲聽又怕擾鄰,因為鼓聲從頭到尾不斷。當然這首曲子必須大系統大音量來聽,才會有大草所說「戰雲密佈的氣氛,令人透不過氣」。如果您只能小聲聽,虎嘯就會變貓叫。
整體而言,大草的努力沒有白費,選曲接地氣,錄音效果好但不考機,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