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業界要聞]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複製連結
洪瑞鋒 發表於 2018-9-13 14:10:35 |已閱:63300|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在今年8月TAA台北圓山音響大展的勝旗展房,相信大家已經搶先看到Vivid Audio新推出的Kaya系列喇叭廬山真面目。這是Vivid Audio針對「居家」訴求所設計的最新喇叭;箱體尺寸更小,外型更圓融,看起來不如Giya系列喇叭來的「大膽」,卻自然保留了不帶平行面的箱體結構,Vivid Audio的味道依然濃厚。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13xj9l17j55ojjy1u5.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這次採訪Vivid Audio行銷總監Jerome Hanna,雖然他是行銷人,卻對Vivid Audio的技術非常瞭解,編輯怎麼問都考不倒。

很多人或許跟我一樣,在第一眼看到了Kaya之後,自然的將它定位在更入門的Vivid Audio喇叭,比起Giya,好像少了些什麼?的確,單以「產品定價」來看,Kaya系列確實更親民了。但這當中有因為定價更低而「少」了什麼嗎?這次採訪Vivid Audio產品銷售與行銷總監Jerome Hanna,他告訴我:「Kaya喇叭雖然更平價,造型更居家,但我可以跟你保證,過去Vivid Audio喇叭會有的設計特點,在Kaya身上一樣不少,有些設計反而更精進」。所以Kaya喇叭更平價,卻更進化?有這種道理?來聽Jerome Hanna怎麼說。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16dz2n1323486ogstl.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在造型上的最大改變,就是箱體尺寸更小,外觀輪廓也更圓融,少了Giya頂端那一圈弧度,讓Kaya可以更融入居家。

這次是個人初次與Jerome Hanna碰面,雙手接下名片,看見上面寫著Director Sales & Marketing,不免開始擔心會不會不夠有料。畢竟行銷人不是技術人,通常來談公司的大願景與行銷策略不是問題,但只要更深入一點談到技術相關的疑惑,有些行銷人就開始招架不住了。但這次來訪的Jerome Hanna很不一樣,從一開始聽他在介紹自己與Vivid Audio相識的過程,就如同在回憶起人生一段不可抹滅的珍貴記憶。當他在面對編輯的技術提問,對於Vivid Audio技術,更是如數家珍一般的細心又熱情的講解;好像自己在家就已經將產品由頭到腳研究透徹了一樣,完全考不倒。老實說,個人很少看過一個行銷人,可以對自家產品的技術有那麼深度層面的研究,顯然Jerome對Vivid Audio應該是真愛了。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13vx3ttzx56x5txtxe.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Jerome為這次的採訪做足準備,隨身筆電打開,裡面是滿滿端於Kaya喇叭的獨家資料。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432yqcyqvowxez4bejv.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現年62歲的Jerome講起話來慢條斯理,邏輯清晰,讓我們一步步由淺入深,瞭解Vivid Audio的公司背景與技術剖析。

Jerome告訴我,他今年已經62歲,幾乎大半輩子的時間,都在從事Hi End音響工作。雖然自己大學主修的是生物科學,但畢業後,他從來沒有找到有關這方面的相關工作。反而,因為喜歡音樂,喜歡研究錄音與後製這類的專業領域,讓他對Hi End音響非常著迷。在大約1970年左右,他決定與朋友一起投資,在故鄉美國加州一帶做音響經銷商。由於剛好碰到音響產業最輝煌的七八零年代,Jerome很驕傲的說,那時候他們的音響生意做得非常好,而且來購買音響的人,也都很有趣,來自不同的文化與工作背景,讓Jerome直言當初選擇做音響產業是對的決定。

就這樣一路經營到1990年初,Jerome認為音響銷售他已經駕輕就熟,資金也夠,他想要讓自己的事業更進一步,於是決定從原本的音響經銷商,轉為做音響零件,因此他跑去一間名為Madrigal Audio Laboratories的公司上班,這間公司在當時是一間非常大的音響零件製作工廠;旗下接單的客戶,包括在美國非常知名的Hi End音響品牌Mark Levinson。在最輝煌的時期,旗下員工多達200多名,佔地寬廣。Jerome因為工作職務關係,跑遍了全世界60幾個國家,世界各地都有他的朋友與客戶。但好景不常,當時間越往2007年左右推進,美國的Hi End音響市場受到經濟不景氣的衝擊,開始慢慢走下坡。客戶端的音響產品賣得少,零件下的單,自然也不比過往。最後,Madrigal Audio Laboratories被迫賣給Harman財團,Jerome也因此離開了公司。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35udbb4h24ebiecb4h.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同樣是Vivid Audio設計的喇叭,Giya與Kaya可說各自展現出不同的韻味。Giya上窄下寬,喇叭下盤更飽滿。新款Kaya則巧妙將下盤的厚度,往後延伸,讓喇叭可維持足夠的箱體容積之同時,保持正面秀長的外觀。

那Jerome究竟是怎麼與Vivid Audio搭上線的?他告訴我,他與Philip Guttentag(Vivid Audio總裁)本來就是很好的朋友,認識超過25年。當初Philip在南非想要創立Vivid Audio之前,Jerome就曾給予意見,並介紹非洲當地的音響代理商給Philip認識。而Jerome認識Laurence Dickie(Vivid Audio設計者)的過程也很妙。他笑說,其實早在他與Laurence正式碰面前,就已經透過他的「作品」認識他了。當初Jerome在當音響經銷商的時候,就對Laurence設計的B&W旗艦喇叭鸚鵡螺讚賞不已。他告訴我,他在音響界打滾了這麼多年,看過這麼多不同喇叭的精彩設計,當他第一眼看見鸚鵡螺,那徹底融合聲學概念的創意發想,還是很強烈的震撼他的心靈。直到有一次Jerome剛好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飛到南非一趟,他順道跑去找Philip敘舊,去了才知道原來Philip已經開始與Laurence合作設計喇叭,而且剛好完成初代的Giya,也就是G1。Jerome當時給了一些行銷上的建議,後來對於Vivid Audio這個品牌實在太喜歡,認為全世界的音響迷,都必須要重新認識這個品牌,因此決定毛遂自薦,願意擔當重任,接下Vivid Audio產品銷售與行銷總監一職。

對Jerome而言,他在Vivid Audio喇叭身上看見什麼?他告訴我,Vivid Audio喇叭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看似簡單且前衛的造型,其實完全是依據聲學目的所打造出來,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這背後必須有了非常豐富且紮實的科學研究與聲學理論來支撐,可以拋開過去大家對於喇叭的認知,著手設計一款難度極高,而且從未有人見過的喇叭,是很瘋狂的事,這是他欣賞Laurence的原因,因此Vivid Audio值得市場上更大的成功。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39cwbw3cb2b32ywwyw.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從這個角度,您可以發現Kaya雖然與Giya使用相同材料的鋁合金振膜單體,但箱體曲線與弧度可說是截然不同。

回來談這次新推出的Kaya系列喇叭,Jerome說明當初在設計新系列喇叭的時候,他們很早就鎖定「居家」這個方向,因此Kaya在祖魯語就是「家」的意思。因此新款喇叭的箱體尺寸不僅要更小,外型要更圓融,看起來不要那麼「前衛」,同時,還要完整保留Vivid Audio既有的聲音特色,這是很大的考驗。因為過去大家對於Giya喇叭的回饋,同常很兩極。一種是愛死了,另一種則是:「音質聽起來很棒,但這種造型恐怕不會出現在我家客廳」。這次Kaya的重任之一,就是要打破這個門檻。

在造型上,Jerome指著現場的Kaya 90說:「你看,即便是系列中最大支的喇叭,從正面來看,它的視覺效果看起來秀長。但當你繞到喇叭的側面觀察,會發現原本Vivid Audio那種上窄下寬的箱體造型依然存在,讓人一看就知道是Vivid Audio的喇叭」。Giya喇叭之所以獨特,乃在於它透過喇叭上方的大弧度導管來消耗單體背波,原廠稱為錐形導管負載設計(Tapered Tube Load,簡稱TTL),這是Vivid Audio相當重要的技術。在Kaya身上,從外觀上已經看不見TTL技術,難道已經取消了嗎?Jerome秀給我們看箱體剖析圖,解釋該技術依然存在,只是他們把它藏到箱體裡了。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56ojc6tptl7bhr7mc7.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根據Jerome現場給我們看的資料顯示,Giya獨特的TTL聲波導管,不一定要將其設計於外,只要能在箱體內部配合足夠的通道消化背波,同樣有著淨化音質的效果。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53maawklyknswyol1t.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這張圖顯盡Kaya與Giya在箱體結構上的不同,最大的改變,在於用來消化低音單體背波的導管,從原本的弧形通道式,改為半開放式。

如同先前所提,如果Vivid Audio的新喇叭看起來要夠居家,Giya的造型勢必須要更改。但是問題來了,這完全是因為聲學考量設計的特色,如果拿掉,對音質絕對有損,這不是自打嘴巴嗎?於是,Vivid Audio決定把它給藏起來。從Jerome給我們看的技術文獻與白皮書,可以看到當初Laurence在設計初代Giya的時候,就已經清楚記下,這個錐狀窄管負載設計有其功用,但其實不一定要如此「外顯」,藏在箱體內也是可以。只要精準計算出通道的寬度、造型,以及參考到箱體的最終容積,足夠消化掉低音單體的背波,無論「外顯」還在「內藏」,都可以同樣達到淨化音質的效果。當初會之所以要將Giya喇叭上端的弧度曲線做得那麼明顯,單純是Laurence認為,這對喇叭研發了這個久的時間,Giya必須一登場就要豔驚四座,因此特地將喇叭頂端的弧線完整展現出來。一來可讓音響迷在看過喇叭之後有記憶點,二來也大方展現出Vivid Audio高人一等的箱體製作功力。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58tnmbwfvoruynzuxc.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若將電腦3D繪製圖並列擺放,Kaya與Giya的箱體設計差異更是清楚明瞭。高音與中音單體同樣使用獨立的TTL聲波導管,但在造型上略有不同。最大的改變在於箱體的內部結構,幾乎是全面翻新。

而在Kaya身上,為了完美將TTL技術融合在箱體內部,除了請Laurence再次經手重新設計喇叭的內部結構;在外觀設計上,他們也是首次對外請求合作,請來一間位於英國倫敦的建築設計公司,請他們幫忙負責設計Kaya喇叭的外型。Laurence也給了他們幾個不可更改的既定條件(例如單體數量、箱體內部容積等),隨後就由他們發揮所長,打造出一款更居家的Vivid Audio喇叭,並將原本的TTL技術,完美融合於箱體內部。

那麼關鍵來了。這單體背波導管怎麼藏?從一張Giya與Kaya喇叭的對照圖,您可以清楚看見兩者之間不同的箱體結構設計。由於這個單體背波導管的設計是由寬至窄,而且導管的長度、直徑,以及由寬變窄的比例,都要精心計算。隨著單體振膜的尺寸越小,導管就要設計得越小,單體振膜越大,導管就要越大。因此為了消除大尺寸低音單體的背波,原廠就得利用如同箱體這麼大的容積來運作。Kaya的高音與中音單體的背後導管設計同樣由寬至窄,只是這次藏在箱體內不外露。其中最大的改變,在於原本露出來的大弧形曲線,從原本的單一通道,改為一個結構相對複雜的半開放式空間。原廠先以一個內建的弧形板,擋住第一波的單體背波;隨後在利用一個頂端半圓形的弧形板,將聲波「引導」到另一個由寬變窄的空間裡,達到完全相同的音質淨化效果。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38pneg0jugljc046eg.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這張是高音單體末端使用的背波導管技術,錐形導管由寬至窄,讓單體背波於空間中慢慢消耗與吸收,隨著振膜尺寸越大,錐形管的長度與寬度就要更大,用來減少不必要的聲波干擾。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36qt8lenvxptvdgflf.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在使用TTL技術之後,對箱體諧振的干擾也大幅降低,這張是一般喇叭在發聲時的情況,可以看見在某些頻率會產生攏起。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40dhb121wue5uwh4yy.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用上TTL技術消化單體背波之後,箱體的諧振有著大幅的改良。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39iygh9om2or4gruhn.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TTL技術最早源起於B&W的鸚鵡螺喇叭,後來率先使用上Giya喇叭身上,設計者同樣是Vivid Audio的設計者,Laurence Dickie。

至於為何一定要將喇叭設計成圓弧狀?這道理很簡單,要解決的就是兩個傳統的箱體問題,第一個是振動,第二個是繞射。Jerome打開隨身攜帶的筆電,用一張一張資料圖仔細解釋給我們聽。他告訴我,一般箱體要解決振動問題,通常有兩個作法,一種是抑制,另一種是吸取。用抑制來減少振動,就是採用剛性更高的物質,來強壓住振動,運用硬碰硬的方式,來減少單體推進時產生的箱體諧振。而另一種吸收方式,則是透過阻尼材料的使用。在箱體內部使用大量阻尼,來改變箱體的諧振點,進一步來吸收振動。但如果箱體結構使用前者,箱體尺寸勢必要設計得龐大紮實,如此才能抑振,這麼一來,除了增添居家擺放的困擾,再來就是根據能量不滅定律,能量只能轉換,無法被消滅,大量囤積壓力在箱體,不將其排出,這並不理想。但若是採用阻尼物來吸取,雖然減少了振動,卻多少也會吸收聲音原本的能量,減少聲音細節。而Vivid Audio的作法,就是透過最科學但難度最高的方式,來大幅降低箱體的諧振。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1133tqzfiozomijaaawy.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從這張圖,您可以清楚瞭解Kaya喇叭的單體配置與箱體結構,採用上窄下寬的造型,讓喇叭沒有一處為平行面,徹底減少聲波繞射與反射的干擾。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1321nrv8bdlwr6rv9brs.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首次運用最新的Soric專利材料,帶有彈性與抗撕裂性,將它批覆在喇叭箱體結構之間,可在不大幅增加重量的情況下,強化箱體剛性。此材料也大幅運用在風力發電的葉片內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官網延伸閱讀。

從喇叭最基礎的箱體結構來看,Kaya採用玻璃纖維做為主要材料,內部為三明治結構體,裡層與表層各使用一層玻璃纖維製作,並在中央用上特殊的發泡材料,並運用了在製作跑車的真空加壓技術給予塑形,達到又輕,剛性又高的阻尼箱體,音染極低。Kaya喇叭箱體雖然表裡層都同樣使用玻璃纖維製作,但加壓手法卻各不相同,一個是以器具利用高壓(In Compression)製成,另一個則是以拉力(In Tension)打造,藉由一壓一拉的力道,讓裡外雙層產生不同的結構體,有助剛性的提高。再來,在Kaya身上,原廠也首次運用了一種名為Soric的專利材料,這是一種具有彈性且耐高壓的物質。在經過加工之後,可呈現一層薄薄的蜂巢狀結構;將它批覆在箱體的結構之間,可大幅強化箱體剛性,但卻不會因此而增加太多的重量。Soric現今也被大量運用在風力發電扇的葉片內部,求的就是它剛性高,質量卻輕的優點。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37js89ufx488xus8ss.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為了減少單體對箱體產生的振動,原廠在單體設計上也下足苦心,不僅利用不帶記憶性的矽膠套環減少單體與箱體的接觸面積,就連高音與中音單體,都還是透過後方的金屬槓做支撐。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414fcea0cale20lezwe.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的高音單體周圍不僅有設計淺號角,高音單體的發聲位置也經過微調,而略微後傾,有助補足高音與中音抵達耳朵因為距離不同而產生的時間差。

剛剛提到的是如何降低箱體諧振,那麼繞射與反射呢?其實像是Vivid Audio喇叭這樣沒有一處是平行面的箱體結構,向來是公認最理想的箱體設計,讓喇叭本身在聆聽空間中,成為良好的聲波擴散器。既然如此,為何一般喇叭不將箱體都製作成圓形?因為難度很高,耗費的成本太多,因此都選擇相對簡單的方式製作。

那好了,Kaya喇叭的箱體結構不僅夠輕,剛性又好,阻尼也高,這樣就沒問題了嗎?錯了,原廠認為還不夠。剛剛提到,引起箱體產生振動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是單體。因此如果只是單方面將箱體結構設計得完善,僅是將「抑振措施」做到一半而已,恐怕無法完美。Vivid Audio認為,要完整達到最低的箱體諧振干擾,如何減少單體那端對箱體產生的振動,才是最治本的作法。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22jo17t5rmcmmc0wc5.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單純的一個高音單體,其結構有多複雜?這張圖片帶您瞭解。高音單體的振膜採用鋁合金製作,末端由寬至窄的連槓,就是TTL聲波導管技術。值得留意的是,圖中紅色大小不一的物體,就是用來隔離單體與箱體振動的矽膠套環,有大有小,全數四個。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115xfdxwsjixj3iovh9.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為何需要使用矽膠套環呢?其目的就是要作為單體結構與箱體之間的阻尼物。從這張高音單體的剖析圖,可以看見高音單體結構與箱體唯一的接觸點,就是紅點地方,那些地方也剛好是矽膠套環所擺放的位置。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408rs8tt8fqzffjajtv.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將網罩卸下,可以看見完整的喇叭單體,這與更高階的Giya喇叭是使用相同振膜材料。

以現場的擺放的Kaya 90為例,Jerome告訴我,單體的用料與Giya完全相同,單體全數採用鋁合金振膜製作。高音與中音單體配置在喇叭上端,下方的四只低音單體,則個別配置在箱體兩側。這邊有兩點設計值得提出,第一:Kaya 90的高音、中音單體,與箱體結構本身是沒有接觸點的。當然,所謂的「沒有接觸點」是一個理想狀態。除非單體採用完全懸吊方式,不然有配置就一定有接觸。只是根據Jerome給我們看的單體剖析圖,Vivid Audio在將它配置在箱體之前,已經預先分析出單體的結構體。當單體在與箱體結合的時候,內部用上四個大小不一的非記憶形矽膠環做為阻尼,這可以大幅減少單體在運作時,將振動傳遞到箱體身上,達到近似懸吊的效果。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42laa9od4d4kozo64w.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喇叭的箱體圓潤光滑,在箱體後方可見兩個螺絲點,這是用來拉住前方高音與中音單體的金屬槓,可讓單體呈現近似懸浮的狀態。

同時,如果您從Kaya 90喇叭的背後觀察,可以發現它的高音與中音單體,是個別鎖在箱體背板的。原廠在喇叭背後,運用一條長條的金屬槓,從喇叭後面拉著單體聲波導管的末端,並鎖在背板上。值得留意的是,這個拉的緊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目的就是要模擬出類似單體懸吊的效果。當然,末端的金屬槓與箱體本身也是做足了抑振處理,在本體上是沒接觸的。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40bjaaac8fpif1at5f.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在低音單體的設計上,與高音中音略有不同,原廠將低音單體個別配置在箱體兩邊,就連低音反射孔的導管也是一樣,達到平衡輸出的模式。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933ushh4h4sufuu2e4z.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反相動作消除技術這是Kaya喇叭獨特的反相動作消除技術,將低音單體,背對背擺放,並由中央的銜接器,將兩只單體緊緊靠著,運用單體同時運作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抵銷彼此的能量,以減少振動干擾。

第二點關於單體的設計,關鍵在於低音單體。我們都知道,當單體在進行強烈的前後擺幅的時候,低音單體因為能量較強、振膜尺寸較大的關係,因此引起的振動最劇。當一個單體在進行前後擺幅的時候,除了它有一個推的動作之外,還會有一個往後退的力道,在單體不斷的進退之間,那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就會對箱體內部產生壓力,進而引起振動。為了減少低音單體在運作時產生的振動干擾,Vivid Audio在Kaya 90身上,設計了一個反相動作消除技術(Reaction Cancelling Compliant Mount,簡稱RCMM)。也就是將兩只同尺寸的低音單體,採對稱排列方式,彼此背對背,並在兩者之間,透過一個銜接器緊緊抵住。如此一來,當兩個單體在進行動作時,就可以將振動互相抵銷,減少低音單體振動回傳至箱體身上的困擾。而在Kaya 90的箱體側邊,也可見低音反射孔,孔洞由窄至寬,並像是划水道一般帶有弧度,箱體側邊左右各一,以平衡式輸出氣流,來減少單一低音反射孔因為大量空氣湧進,而產生的空氣噪音。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2016ezz0b7ghj9be0txq.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 45在箱體兩側用上各一只低音單體,但在Kaya 90身上,因為箱體容積的增加,改以各邊兩只低音單體負責再生低頻。低音反射孔的設計,不是直線式,而是如划水道一般有彎度。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430fyooaffaagwqwfwq.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喇叭的背後真美,滑順的箱體質感,搭配阿挪多姿的造型,根本就是一個會唱歌的藝術品。再來,Kaya的喇叭端子位置也改了,現在更容易使用。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28yhs66z82s222pvnj.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Gaya與Giya之間的差異,除了小改良的地方之外,就是單體的使用數量,前者是兩音路,或者三音路設計,後者則是無論箱體大小,統一為四音路。

或許您會好奇,為何Vivid Audio在Kaya 90身上,選擇以全數四只低音單體排列,而不是採用更大尺寸的兩只低音單體?因為Kaya 45採用的就是箱體側邊各一只低音單體。Jerome回答,採用兩個尺寸更大的低音單體不會更好,一來是更大的低音單體,因為尺寸更大,振膜前後擺幅的靈敏度不如四只更小尺寸的低音單體。二來,用四只低音單體推動同一個低頻音域,就設計上,也會比兩只大尺寸低音單體來得寬鬆,因為分工更細。再說,如果採用四只低音單體,這意味著你也需要加成的磁力系統來驅動喇叭,單體控制力當然也會更好。最後,Kaya 90的低音單體尺寸與用在Kaya 45身上的完全相同,如果硬要設計出更大尺寸的單體,工廠端就必須另外開模製作。對他們而言,除非可以找出可以讓低頻表現可以更好的原因,不然他看不出設計更大低音單體尺寸的目的為何?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23uxkh6ql1l7cc3a3h.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不說您可能不知道,新款Kaya的單體末端已經過優化,原廠讓磁鐵與音圈的位置更為靠近,增強磁力效果,可讓單體的控制力更好。單體末端的設計也盡可能採用開放式架構,讓背波的傳遞不受阻礙。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00j01nnn3fv3n1j14m.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圖中是Kaya 45的中音單體結構,可以發現此款單體末端使用的TTL背波導管,其腔室結構因為箱體厚度的關係,改為更為短胖。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11ffkzxntmmoknyntn.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喇叭這次採用全新設計的網罩,以前是一大片將多數單體一次罩著,這是則是為每只單體都個別配置網罩。網罩材質不是金屬,而是質量略輕的複合式材料,敲起來沒有共振,音染很低,同時採用磁力吸附式設計,美觀又好用。

談到單體設計,Jerome說明,其實不說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Kaya喇叭雖然名義上使用與Giay相同的單體,但在內部的設計細節,都已經做了優化處理。例如他們在中音單體身上,就改變了末端磁鐵與音圈的位置,讓兩者的位置更靠近,達到更好的磁力效果。在喇叭的端子頭設計,原廠也參考了之前許多人抱怨Giya喇叭在銜接端子頭時的不方便,這次的Kaya喇叭順應民意,將喇叭端子配置在喇叭下方末端,讓使用更方便。至於網罩設計,Kaya也改了。與其如同Giya與Oval喇叭那樣採用大尺寸網罩將單體全數罩住,Kaya喇叭在中音與低音單體的網罩,已經改為單一扣住的方式配置。而且實際拿起來,網罩不是金屬製作,而是質量略輕,但阻尼很高的複合式材料,敲起來有很沉的叩叩聲,應該是某種特殊用料。最後,網罩採用隱藏式磁力吸附,當轉到特定的位置,就會直接吸附上去,美觀又方便。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19vom4ui52a2ghh4qz.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Kaya 25的造型可說是系列裡最高挑唯美的,同樣與箱體更小的Kaya S15為兩音路設計,但卻是一款落地喇叭。而且箱體由上端略寬變窄,搭配下方高級的鋁合金底座,設計真漂亮。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02l6fi82p2263ykj2f.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從這張圖,您可以發現,隨著中音單體尺寸與箱體容積的不同,中音單體末端使用的TTL背波導管設計的也不一樣,錐形管在Kaya 25身上,設計得更為窄長。

這樣總結聽起來,Kaya系列喇叭,簡直就是Giya喇叭的進化版嘛!這不會打到自家人嗎?Jerome笑著說,當初他們在設計時,也有考量到這問題。但仔細想想問題不大。因為Giya系列喇叭都是四音路設計,而新款的Kaya是最多三音路,或者兩音路設計,這在聲音本質上是不一樣的。畢竟有著更多的單體數量來負責同一首歌曲的頻率再生,在整體表現上,Giya的聲音聽起來會比Kaya更為寬鬆。而Kaya喇叭之所以可以在使用相同的核心技術中,讓價格定價更為實惠,除了單體數量比較少之外,就是箱體造型因為更容易設計的關係,製作難度比起Giya來得低。這減少了製作時間與人工成本,同時Kaya更簡易的分音設計,也減少了成本開銷,這些都實際回饋在產品定價上。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42kojd50jhui8ofw5u.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這張圖是要表示單體振膜隨著發聲頻率的變化,會影響聲波的擴散角度,從這個理論,也帶出Giya與Kaya喇叭,在產品定位上的不同。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09wt2v2ka3znt2a392.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在原廠的設定中,Giya喇叭(左邊)的聲波擴散角度更廣,好處是好聲不限定於皇帝位,能在聆聽空間中,完整感受到一致且平衡的聽感。但略聆聽空間的條件就相對講究。而新款的Kaya,因為定位在居家,多數聆聽空間不大,因此原廠略微改變聲波的擴散角,改得更為窄長,以減少聆聽空間兩側反射音影響。


但為了區別出Kaya與Giya喇叭在本質上的不同,Jerome還跟我分享了一個小秘密。Jerome用一張圖來說明,他告訴我,根據喇叭單體的設計原理,振膜尺寸的大小,會隨著它重播的頻率響應,而影響它的聲波擴散性。當音樂頻率越接近振膜尺寸時,單體發出的聲波,就會從原本的擴散角,轉為更為狹窄的投射角,而這也是Kaya喇叭與Giya之間的不同。

原來,當初在設計單體尺寸時,原廠就已經將聲波的擴散角度考量進去。在Giya喇叭身上,他們透過預定的振膜尺寸,盡可能的將頻率的重播範圍,保持在聲波的最佳擴散角。以確保Giya喇叭在唱歌時,無論您是在皇帝位還是在同空間的其他位置上,都能獲得最平衡且一致的聲音效果,適合大空間聆聽。但在Kaya喇叭身上,原廠希望它呈現出的是一個相對凝聚且窄長的擴散角度。因此除了單體尺寸、分音器,都預先經過調整,就連箱體的造型,也略有不同。若您仔細留意觀察,會發現原廠在Kaya高音單體的周圍,施以一個潛號角設計,利用一個略為內縮的角度,讓聲波可以營造出一個更精準的投射角。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307lc595nhn4t4naiqh.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Jerome講解Kaya因為改變聲波擴散角而帶來的好處。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48smsmsv4m74sprhrr.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因為在高音單體周圍增加了淺號角,這連帶使得高音與中音的頻段獲得更好的連接。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我問Jerome,他笑著說:「還記得當初我說Kaya喇叭的定位在於居家嗎?當一對喇叭如同Giya喇叭這般有著出色的擴散角度,通常意味著你需要一個更大的空間來擺放它。同時,由於它的擴散角度是如水波紋一般完整擴散出去,這對喇叭對於空間的聲學條件也相對講究。但反觀Giya,我們當初設定的目的在於居家。除了喇叭尺寸要更小,造型更圓融,適合居家擺放之外,針對現在多數沒有經過聲學處理的居家空間,我們自然不需要那麼寬廣的聲波擴散角度,來放大聲學問題。

Kaya雖然有著相對侷限的擴散性,但它可以很精準的將聲音投射在皇帝位周圍的二到三個位置。縮小了擴散角度,意味著它可以相對減少左右兩側的空間反射,即便在聲學條件不夠出色的居家空間,也可以盡可能降低聆聽條件不足所帶來的困擾。當然,當我們在高音單體身上增加了潛號角,我們也發現這也連帶能與中音單體的再生頻段,有著更好的音樂銜接,是一石二鳥的設計」。Jerome這樣跟我說。

更平價,卻更進化的Vivid Audio Kaya,採訪行銷總... 110246salm9a6q0ffmi999.jpg 勝旗 Vivid Audio KAYA
▲Jerome現場示範Kaya與Giya在喇叭擺位上的不同方式。

至於喇叭擺位上,Jerome建議,如果是Kaya系列喇叭,就與一般喇叭一樣,將Toe In朝著聽者擺放就好。而Giya則因為擴散角更為寬廣的關係,比較沒有一定的擺位方式。但根據他們測試,發現如果將Giya喇叭,以大Toe In的角度呈現,讓喇叭的Toe In角在聆聽位置前方約1米就產生交叉,搭配大功率擴大機驅動時,可呈現出更為平衡且龐大的音場,Giya用家不妨有機會可以試試。

最後,關於新產品的未來規劃,Jerome表示,現階段就是盡快將Kaya全系列的喇叭上線,包括體型最大的Kaya 90、體型小一點的Kaya 45,兩音路卻採用落地設計的Kaya 25、最小的書架喇叭Kaya S15,以及做為多聲道音響系統使用的Kaya C25中置喇叭。這些系列產品,在未來都會一步步逐漸到位,屆時再來台灣與我們分享Vivid Audio在市場上的驗收成果。

代理商:勝旗(25974321)
原廠官網:https://www.vividaudio.com/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1-26 03:55 , Processed in 0.720572 second(s), 105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