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所見所聞之一:音響展的聆聽空間一定要有吸音處理,先鋒TAD房間成功經驗足以分享
音響展大概走了一圈,發現許多聆聽空間還是沒有做適當的吸音處理,這一方面是主其事者認為太麻煩,怕破壞飯店房間,會被索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聲學的不夠了解或錯誤認知使然。
許多人認同一種調聲理念,那就是聆聽空間裡不能吸音,為的是要讓喇叭的能量通通保留,不被減損。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喇叭所發出的能量有多少,並非 我們在聆聽空間所聽到者,只有在無響室內才能知道喇叭本身所發出的能量有多少。喇叭在聆聽室內所發出的聲波能量,一則是直接音,也就是我們在無響室內所聽到者,一則是反射音,也就是空間內六面牆所反射的聲波,二者相加才是我們耳朵所聽到的聲波總量。所以,當您說要保留喇叭所發出的能量時,其實是加了大量反射音的聲音,而不是喇叭本身的能量。
既然喇叭 除了直接音以外,還讓我們聽到大量並非喇叭發出的反射音,那麼聆聽空間不做吸音處理到底是會聽到什麼聲音呢?大量雜亂反射的聲波嚴重扭曲了喇叭直接音所發出的層次、深度、定位感,並且嚴重的扭曲高、中、低頻段原本該有的量感。在這樣的聆聽空間中,我們所聽到的定位感其實是虛的,不是真正的定位感。而且,我們無法聽到真正清晰的層次感。層次感與深度感也會因為嚴重的反射音干擾而模糊不清。更慘的是,我們聽不到樂器、人聲真正的實體感與重量感,那是我們感受到聲音是否真實很重要的依據。如果有人說在沒有吸音的聆聽空間中可以聽到很好的定位感、層次感與深度感,那是因為還沒有聽過真正表現優異的定位感、層次感與深度感,或者根本上就誤解這三個專有名詞。
有些人的調聲觀念認為,必須在完全沒有吸音的聆聽空間中布置各種調聲道具,這樣一方面才能保有喇叭原本的能量,另一方面又能控制反射音,而且做吸音。任何調聲道具都有其功效,只是功效的大小不同,目的不同,我贊同使用各種調聲道具來調聲,不過,我還是要說在沒有適當吸音的空間中做這些調聲基本上是「捨本逐末」。為什麼?因為當聆聽空間沒有適當吸音處理時,六面牆所製造出來的反射聲波非常大量,甚至掩蓋過直接音,在這麼大量反射音被製造出來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用很小的調聲道具去吸收大量的反射音?去改變共振情況呢?如果那麼小的調聲道具體積就能夠提升定位感、層次感與深度感,為何不採用一片吸音材料來吸音呢?聲學是經過上百年科學驗證的,理論早已非常清楚,沒有暗黑領域。事實上,在沒有吸音處理的聆聽空間中,無論怎麼聽,都不會有真正夠水準的層次、深度、定位感,如果調聲者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層次、深度、定位感,那只是暴露他對聲音表現層次的感受尚未達到更高水準而已。
聆聽空間必須做適當的吸音與擴散,這從公共空間必須做聲學處理、音樂廳必須做更高水準的聲學處理中已經明白揭示,沒有模糊空間。我們耳朵所聽到的聲音,從來就不是只有喇叭發出的直接音,或者樂器、樂團所發出的直接音,而是混和大量反射音的聲音,所以從希臘時代就已經發展出空間聲學的處理方式。一個音樂廳設計建築的好壞,關鍵就在於聲波的擴散與吸收能否適當,RT60殘響時間的分布能否讓大腦感受到音樂的美感,這已經是存在幾百年的事實。如果聆聽空間不做任何吸音處理是對的,那麼音樂廳的建造毫無存在必要,大家可以在曠野中,在籃球場、體育場聆聽維也納愛樂就可以了,何必去維也納金廳呢?
調聲必須從室內聲學的基礎出發,而非憑空發想,我今年已經64歲,按理說耳朵對聲音的敏銳度、精確度都大為衰退,但是我在音響展會場中聽到很多都是太吵雜的聲音,其原因就是因為很多房間沒做適當的吸音 處理,產生過多的反射音,使得我這副老耳朵都無法承受,更不要說能夠好好享受音樂。我理解音響大展布展時間短,無法做精細的聲學處理,但至少適當的吸音一定要有,如果還能做聲波的擴散,那就更理想。趁著還來得及,請大家讀過這篇po文之後,想想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並動手改善沒有吸音處理的聆聽空間,這樣才能讓觀眾聽到比較有水準的聲音表現。
這次先鋒的房間跟往常一樣,左右側牆都擺滿他們經常使用的擴散吸音板,這樣還不夠,牆角也擺了二次餘數擴散器,聆聽位置後方的上面也擺了紙箱與擴散器,此外還有一些簡單處理。在這樣不大的空間中,由於反射因受到控制,所以可以聽到凝聚札實的音像與清晰的定位層次。「音響論壇」的主筆蔡炳榮用麥克風一測,頻率響應曲線竟然很平直,難怪聽起來紮實又平衡,堪稱是形體、重量感、定位感三合一的優異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