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45

[業界要聞]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7 19:35:10 |已閱:209043|評論:21|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本帖最後由 普洛文化 於 2014-5-8 09:11 編輯

黑膠專書

這是一本以前沒有過的書,書的內容都是有關黑膠唱片(Long Play)的種種。

有些人認為音響論壇不懂黑膠,因為音響論壇很少報導黑膠。

沒錯,我們很少報導黑膠,因為從音響論壇1988年創刊時,黑膠唱片早已被掃落音響界的一角,當時CD正夯。做為一本音響雜誌,我們毫不猶豫集中精神報導CD以及有關數位諸事。但是,我們長期保留一塊園地,讓黑膠唱片達人持續為讀者報導珍貴的黑膠唱片,這是我們對黑膠唱片的敬意與誠意。

這麼多年來,音響論壇只選擇性的偶而報導黑膠有關的消息,從沒寫黑膠系統的評論。為何不寫黑膠系統的評論呢?包括唱頭、唱盤、唱臂等等。原因很簡單:因為黑膠系統幾乎無法寫評論。假若您想寫一個唱頭評論,必需在相同的唱盤唱臂系統下更換唱頭,這樣才能分辨不同唱頭的不同表現。然而,黑膠唱頭的各種細微調整很難掌握,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角度稍微有差異,聲音的表現就不同。所以,光是評論唱頭,就很難有一個比較中性客觀的評價。

評論唱頭如此,評論唱臂亦然。想要評論一隻唱臂,必須使用一樣的唱盤與唱頭,這之間的調整又成了頭痛問題。

唱盤的評論也同樣會遇上上述問題。所以,我們從來就只對黑膠系統採取「報導」方式,而非「評論」。

音響論壇不談黑膠諸事,並不是因為不懂黑膠。不要忘了,我今年60歲,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黑膠唱片、黑膠系統,從開始聽音響的第一天接觸的就是黑膠系統,當時哪有CD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當年我還沒辦雜誌之前,就專門在賣唱頭,唱盤,黑膠唱片,尤其是對唱頭的研究更是我的專門,台灣第一家可以租唱頭回家試聽就是我的創舉。我還用顯微鏡來替客戶檢查唱針針尖。對於黑膠系統調整的幽微之處,以及調整黑膠系統的酸甜苦辣,大概沒有比我們那個時代的音響迷著力更深者,怎麼會不懂黑膠系統呢?

既然以前音響論壇不以黑膠系統報導為主,現在為何要出版一本「黑膠專書」呢?

我們想要為這個時代留下遺產:黑膠知識的遺產。

我知道,如果我不做,以後就更少有人會去做了,因為我們這個從黑膠時代走出來的人慢慢在凋零了。雖然黑膠諸事的相關知識與圖片網路有大量資訊可以搜尋。但萬一,哪天網路整個不見了呢?這個世界還是需要實體書來為人類保存文化遺產。

所以,當我去年著手寫「音響調聲學」時,就已經決定今年要出版一本「黑膠專書」。

經過多時思考,我決定這本黑膠專書不要由我獨力完成(我當然有獨力完成的能力),而是要讓音響論壇的所有編輯參與,各司其職。我的想法是:要讓年輕一輩的編輯徹底瞭解黑膠諸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參與寫作這本專書,這會逼迫他們深入去研究。當然,我的眼睛一直掛在他們身上,寫出來的東西會經過我的審核。

為了有別於坊間已經存在的黑膠書籍,我們這本「黑膠專書」採用跟其他書不同的思維,以圖片為主,文字說明為輔,清楚的傳授大家黑膠諸事。至於這樣一本書最後面市會是什麼模樣。今年8月台北TAA圓山音響展前就會知道。

「黑膠專書」裡面有什麼內容呢?目前暫不全盤透露,我們將會一點一點的把消息釋出,滿足對這本「黑膠專書」好奇的讀者們。

黑膠諸事是一門藝術,也是「異術」,光是黑膠唱片就很迷人:您有這張鄧麗君的黑膠唱片嗎?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056h55jnjs56zsj8mjn.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157y7t2bnetjge4ri1a.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220qg72d11cxdbo2w84.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303lavbabem4bpwamhz.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330gik3wkh3khk3gj5g.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351w0j575coqpqkhztq.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黑膠專書,音響論壇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工程 193501kddcw3o68u61sogk.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2樓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7 19:38:14 |已閱:209043|評論:21|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193552eg2a6iwi9ocjzg38.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616p7qhhslxq6xl45zj.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634ebqa899em0ebex5e.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700jwypmkhyh8kj7s8c.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720y1q7nj7sjn1zk8r5.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746qzz550s5gw0w7157.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193807hes0keekk300k0lk.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樓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9 18:05:24 |已閱:209043|評論:21|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黑膠專書中,我將會精挑100張新出版或復刻黑膠唱片,做為黑膠唱片的錄音典範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以什麼標準來選這100張黑膠唱片錄音典範的?這一次挑選的100張黑膠唱片並非以「棒喝」為目的,而是想讓黑膠迷享受到黑膠唱片的美聲魅力為優先考量,當然測試的成分我也會提及。我選片的條件很簡單:第一、錄音效果要自然真實。第二、音樂必需是我喜歡的。第三、以新發片或復刻片優先,二手片完全不考慮。第四、新發片或復刻片又以沒被國內外各媒體吵爛者優先,炒爛者已經不需要我錦上添花。
您一定會問:到底我的錄音效果自然真實標準在哪裡?其實也很簡單:第一、要有自然的錄音空間堂音,也就是「空間的聲紋」。不管這堂音是真正天然的還是炮製出來的,當然真正天然的堂音會優先選擇。第二、音質要好。聽黑膠唱片,最重要的就是音質,如果音質聽起來沒有致命的吸引力,那黑膠還有什麼價值?第三、聲音要有甜味、有光澤、有水分。您會喜歡吃不甜沒有水分的水果嗎?錄音如果平板黯淡乾燥,耳朵怎麼受得了?第四、音場表現與層次深度定位最好要有趣味盎然,這也代表了錄音師的功力之一。能夠滿足上述四項要求者當然是首選;無法同時滿足四項要求、但其中有讓人讚歎者,我也會入選。我希望這次的黑膠100張選擇,可以讓您瞭解到底我是怎麼挑選唱片、以及我對錄音好壞的判斷與品味。
在此我要解釋何謂「空間的聲紋」?如果您曾拿音壓計量測過空間噪音,就會發現即使再安靜的住家,平均噪音都在30-40dB之間,密閉的音樂廳與錄音室可達20-30dB之間,甚至更低。在這樣的噪音之下,人耳的感覺是「很安靜」,但是對於靈敏的麥克風而言,這些「空氣的騷動」聲卻會很清楚的被拾取,留在錄音之中,成為錄音時的「空間聲紋」之一。這種空氣的騷動不是「聲音」,耳朵好像聽不到,但是如果跟沒有這種空氣騷動聲的錄音相比,就會發現後者安靜、乾淨、空白得有點假,此時就會「感覺到」細微的空氣騷動是有「聲音」存在的。
另外一種空間聲紋就是樂器演奏時在空間中所產生的真正多次反射音,也就是「殘響」。樂器或人聲演奏演唱時在錄音空間所產生的自然殘響是產生「空間感」的重要因素,可以讓大腦感知錄音空間的大小,這也是重要的空間聲紋。
有些錄音是在音樂廳或小空間錄音,這些錄音會保有自然的「空氣騷動」與空間殘響」二種聲紋,這是讓我們聽起來最自然的錄音。然而,大多數錄音為了控制外來不必要噪音,多在吸音效果強烈的小錄音間錄音,這種錄音必需在錄音時加上人工殘響。由於強烈吸音,降低了自然的空氣騷動感,又缺乏自然的空間殘響,很容易就聽出不自然的炮製樂器尾音,這類缺乏二種自然空間聲紋的錄音不是我認為的第一流好錄音。
很多人誤解,以為這二種空間聲紋是產生在極高頻,必需有很好的高頻響應才能再生。其實錯了!這二種空間聲紋大部分呈現在中頻段與低頻段,高頻段反而比較少。聽古早Mono唱片時可以感受到很自然的錄音空間感就是最直接的例子,當年的Mono黑膠唱片頻寬受限於唱針的直徑,恐怕連15kHz都無法再生,但卻仍然可以聽出自然的空間感。而CD的高頻段被限制在20kHz以內,但空間聲紋依然清楚異常。另外一個例子是AV環繞多聲道電影音效,當超低音喇叭沒開、或低頻段貧弱時,我們感受到的環繞包圍感很貧弱,此時高頻段的環繞音效反而顯得刺耳不自然。一旦開啟超低音喇叭,或適當調整低頻表現之後,圍繞全身的環繞包圍感才會出現,中頻、低頻段對於讓人有若置身現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現在,您應該瞭解,為何我把能聽到「空間的聲紋」列為好錄音的第一項要素,因為擁有空間聲紋,才能讓錄音聽起來更自然真實。或許有些人會質疑:我怎麼從來沒聽過總編說的「空間聲紋」?難道是器材不夠好嗎?不是器材不夠好,而是府上聆聽環境太吵了。這些「空間聲紋」是很細微(Nuance)的聲音,只要環境噪音稍大,您就「感受」不到了。假若府上空間噪音在40dB以下,我保證可以感受得到。
到底總編喜歡什麼樣的音樂?這倒把我問倒了!我喜歡的音樂很雜,不限定古典或爵士,只要我主觀認為好聽的都喜歡。我聽巴哈、貝多芬,我聽Miles DavisJohn Coltrane,我也聽ECM,我還聽江蕙、黃妃。總之,能夠觸動我的心弦,讓我的內心不斷顫抖的音樂我都喜歡。不過,不可否認流行音樂或搖滾樂入選的機會很小,不是偏見,而是因為這類音樂大量使用「電子樂器」,我無法判斷這些電子樂器的聲音到底真實度有多高?
既然限定在新發片或復刻片,而且已經被國內外各媒體炒爛的我也不想選,如此一來還有多少黑膠唱片能選?沒錯!的確已經沒有多少黑膠唱片能夠選擇,所以我這次選起這100張黑膠唱片格外辛苦。我請求黑膠唱片代理商、唱片行、朋友的幫忙,請他們先推薦他們認為很好的黑膠唱片,我再從中篩選出符合我的條件者。在此要感謝大家的幫忙,沒有您們,這100精選的黑膠唱片無法出爐。
在挑選過程中,我發現並非AAA純類比錄音就一定會比較好,有些數位錄音轉成類比去刻片的唱片也入選。有些黑膠唱片我有CD,經過比較確定不如CD者,雖然黑膠聽起來仍然不錯,但我會排除在外。有些歌手名氣響噹噹,錄音清晰乾淨無比,但卻缺乏自然的堂音,這也被我排除在外。
在此稍微解釋一下AAA,這是1980年代CD推出以後,SPARSSociety of ProfessionalAudio Recording Services)所制訂的CD標示方式。主要是規範錄音、混音、母帶製作這三個階段到底採用AnalogueA)或是DigitalD)。如果是CD,不論前面錄音與混音如何,最後一個一定是D,否則怎麼能夠製造出CD?如果是AAA呢?表示從錄音開始、中間的混音、一直到最後的母帶製作刻片都採用類比方式。假若是AAD呢?錄音、混音都是類比狀態完成,但最終製作母帶時以數位行之。所以,如果原本是數位錄音,但卻拿來製作黑膠唱片該怎麼標示呢?原本SPARS只是想要規範CD而已,並沒有規範黑膠LP的意思,但近年黑膠唱片復興,有些唱片公司就按照SPARS的規範來標示黑膠唱片,所以才會有AAA這樣的標示。
或許您要問:很多復刻片或新出版的黑膠唱片封套上並沒有SPARS的標示,到底要怎麼認定是類比母帶還是數位母帶呢?很遺憾,我要說很有可能原本是類比錄音,但早已轉成數位母帶儲存,最終還是拿數位母帶再轉成類比來刻片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從1980年代CD流行之後,各大唱片公司發現數位母帶可以保存得更完好,更長久,所以紛紛花鉅資與時間,把原本的類比母帶轉成數位母帶儲存。這也不能怪唱片公司,因為類比母帶想要保存完好非常困難,即使一直處於恆溫恆濕環境中,經過幾十年之後磁粉還是會掉,帶身還是會脆化。您可以想像,1960年代的類比母帶能夠歷經50年沒有劣化損傷嗎?據我所知,美國Audiofon唱片整批的類比母帶就是因為儲存場所發生問題,所以永遠一去不回了,現在已經買不到新的Audiofon復刻黑膠唱片。如果市面上還看到新出版的Audiofon黑膠唱片,極有可能是用CD去復刻的。看到此處,一定有人會想趕緊去搜尋Audiofon黑膠唱片。沒錯!有些黑膠唱片絕版就永遠消失了,您想買也買不到。
此外,在1980年代,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改為數位錄音,但還是同時推出黑膠唱片,其實內中有很多的黑膠唱片是DDA的,也就是數位錄音、數位混音、最後轉成類比母帶刻片。這些以數位母帶製成的黑膠唱片不乏聽起來錄音效果很傑出者。所以,您也不必認定數位母帶復刻的黑膠唱片一定就不如AAA者,我就聽過很傑出者。
有些唱片公司宣稱錄音時現場以類比與數位二套設備錄音,如果真的要準備二套不同系統來錄音,那將是非常繁雜的工作,除非錄音器材都非常陽春。大公司通常不會這樣錄音,小公司、採用極簡錄音器材者可能性比較大。
最終我要送大家一句話:請不要認為標示AAA的黑膠唱片就天下無敵,也不要看不起DDA的黑膠唱片,一切都要以自己的耳朵為憑。老音響迷應該還記得,1982Linn的第一張LP黑膠專輯ReneeReaching for the Sky」(Aloi AKH 001AloiLinn的子公司)。這張專輯原版是荷蘭在1980年出版,而德國則在1981年重新刻版,Linn是在1982年才以數位母帶轉刻成他家第一張黑膠唱片。當年黑膠唱片出版時,沒人知道那是數位母帶轉成,還以為那是類比錄音。後來消息走漏,還引起音響界一陣掀然大波。事實上Linn是在1980年才購入刻片機,當年的用意並非要出版黑膠唱片,而是想藉此研究改進他家LP-12唱盤,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我重提舊事的意思是:當年大家都大讚Linn這第一張黑膠唱片音效傑出無比。所以,不必管它是數位或是類比母帶,您的耳朵覺得好聽最重要。

 180439rhbx0qz1g4bqxexu.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樓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5-12 20:16:35 |已閱:209043|評論:21|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這是我放在黑膠專書中100張精選唱片中的第一張。看完內容之後,您應該會瞭解我何我將它擺在第一張。

Music In The Original Marantz Age
STS Digital 6111127
這是一張很驚人的黑膠唱片,驚人的原因倒不是唱片標號寫著「STS Digital」,因為這二個字是公司名稱,並不是說這是數位錄音。可是,這張黑膠唱片卻不折不扣是用數位母帶去做DMM刻片的。更讓人好奇的是,錄製於這張黑膠唱片中的音樂是1950-1960年代的錄音,當時的錄音的確是純類比的(所以唱片封底標明AAA)。問題是,製作團隊在拿到二軌類比母帶之後,特別以Studer A-807盤式錄音座(7.5ips)以及Philips Pro 12播放,透過Siltech線材,把類比訊號傳入Marantz AX-1000,透過AX-1000加了一些等化與殘響,但是沒有使用限制器來限制動態。接著在把處理過的類比訊號送入WeissA to D Converter,轉成DSD訊號。最後再把這DSD檔案送到老虎魚那裡,以DMM刻片(有關DMM,在寫老虎魚黑膠唱片時會說明),做成現在我聽到的黑膠唱片。
在此我要先解釋Marantz AX-1000,它的名稱是Audio Computer,主要工作有四大部分:頻率控制、空間堂音控制、音訊處理測試(包括D/AA/D),以及各種量測功能。換句話說,它是一部以DSP運作的音響電腦,裡面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等化、殘響調整、各種著名音樂廳殘響套用(沒錯,跟Yamaha一樣)、消除類比雜訊、校正類比相位失真等等。它的面板上左右各有一個4LCD螢幕,讓用家在操作AX-1000時有如在操作一部儀器。
為何負責製作的錄音師Fritz de With要刻意拿類比母帶經過AX-1000處理之後,再轉成DSD音樂檔去刻片呢?這不是擺明了要打破死硬派黑膠唱片迷的迷思嗎?Fritz de With的用意難道不是說,我拿數位檔去刻製母盤,壓出來的黑膠唱片你們聽聽看到底味道如何?
味道如何?我必需承認,比黑膠還黑膠!如果您沒事先讀過唱片說明,一定無法相信耳朵耳朵所聽到那麼「純正」的類比聲竟然是從DSD音樂檔所刻出來的,而且還擺明了告訴您,這是經過等化跟人工殘響處理過的聲音。那錄音空間的聲紋是那麼的豐富清晰與自然,那樂器音質是那麼的甜美,那殘響是那麼的自然,整體音樂聽起來是那麼的寬鬆!然而,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經過錄音師刻意處理過的聲音。知道事實真相的死硬派黑膠迷情何以堪啊!
Because Music Matters」,這是以前Marantz的標語,現在錄音師也刻意把這段標語放在這張黑膠唱片上。我猜他的意思是:一切以音樂為依歸,不必管是類比還是數位,是1950-60年代還是2014年!您得到啟示了嗎?還有,台灣的錄音師們不妨趕緊去買一部Marantz AX-1000,透過它,您或許可以炮製出許多音響迷拼死以求的好錄音。您知道這部Marantz AX-1000多少錢嗎?1994年(大約)推出時賣15,000美元,現在網路上有賣29萬日幣者,也有賣2,000美元者。Fritz de With,我不得不佩服你!

 201530qghrly21p2336h4c.jpg 黑膠 音響論壇 唱頭 唱盤 唱臂
回覆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5#
lg5532 發表於 2014-5-22 23:52:59 |已閱:209043|評論:21|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廣西
萬分期待總編的大作!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45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12-25 21:10 , Processed in 0.557085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