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McHarg手上拿著控制板,跟我們詳細解說各個區塊的功能。
在設計一件產品時,他的第一目標是什麼?McHarg的回答是聲音表現第一,再來是測試規格,包括訊噪比、各項失真、串音與時基誤差等。談到訊噪比都是數字,他說想要降低個幾dB的訊噪,就要花很多的心力,訊噪比對一般用家而言好像只是沒有意義的數字,但對工程師來說卻是大挑戰。他還說時基尤其是一切數位訊號的基礎,這也是為何dCS會推出外接時鐘的原因,時基準確了,才有能力談其他。我又問他dCS的機器上會提供幾種濾波方式,讓用家自己以耳朵決定要採用哪一種,既然如此,提供用家多種濾波選擇有意義嗎?他說不同的濾波方式會對音樂產生不同的聽感,主要是音樂訊號前鈴振與後鈴振使然。工程師可以把鈴振全部去除,但因為每種樂器都有不同的發聲特色,完全去除鈴振之後,聲音聽起來反而會變得不自然。有些樂器在前鈴振時間長點聽起來會比較好聽,有些樂器則是後鈴振多些聽起來好聽。也就是因為濾波的效果無法定於一尊,會視不同的樂器、音樂型態(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爵士樂)而產生不同的聽感,這就是為何要多提供幾種濾波方式供用家選擇的原因。 由於McHarg是純技術人員,我也問他,如果一件器材聲音聽起來不對,但從測試規格上看不出有什麼問題,這是什麼原因?他說如果耳朵聽起來不對,一定有哪裡錯了,規格上看不出來並不代表量測沒有問題,有可能是量測的方法錯了,工程師的責任就是去把原因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