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Hi End Asia Singapore第一屆時,我來了;2024年Hi End Asia Singapore第二屆時,我也來了。去年第一屆的舉辦時間是2023年10月6-8日,地點是Sofitel Singapore City Centre。而這次的時間是9月6-8日,早了一個月,地點是Pan Pacific Singapore。透過這二屆Hi End Asia Singapore新加坡的這個音響展,我有一些感想。
如果論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與印度應該可以互爭第一,不過印度的音響展我從來沒有去過,也沒有聽聞過。而中國的音響展我去過多次,那裡應該可以說是全世界音響展最多的國家,不精確的計算,每年可能超過12個大大小小音響展。
舉辦音響展的目的當然是要行銷音響器材(教育目的在今天已經顯得虛假),所以音響市場(其實就是音響迷)與音響業者二大要素不可或缺。而有了音響展,媒體的報導也是必須的。所以,對音響有興趣的群眾、銷售音響的音響業者,以及報導音響展的音響相關媒體是撐起音響展的三大支柱。
以這三大支柱來審視Hi End Asia Singapore,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常住人口約四百多萬,非常住人口約一百多萬,加起來約600萬。如果我們將它視為如大台北或香港般的城市,本身的音響迷人口應該也可以撐起音響展(就說觀眾1萬人好了),更不用說還有鄰近的馬來西亞與印尼。
而以音響業者來看,新加坡音響代理商除了本地市場之外,也兼營轉口生意,應該也具有一定的規模與影響力。最後,以音響媒體來評估,新加坡的華文音響媒體與台灣、香港、大陸相比,相對弱勢很多。至於英文音響媒體我就不清楚了。
所以,以Louis Chew為首的主辦單位應該早已就上述三大支柱評估過在新加坡舉辦音響展的未來性。他們面對的事實是:新加坡本地原本就有一個行之有年的音響展,不過活動力並不強。最近幾年澳洲StereoNET與澳洲Soundstage線上音響媒體積極插旗新加坡,隨著Hi End Asia的腳步,2014年10月11-13日他們也舉辦音響展。
此外新加坡本來就有一棟大樓The Adelphi Mall,可說是名符其實的音響中心,大部分代理商都集中在這裡,來這裡逛一圈,形同看過一次音響展。而他們也不定期舉辦活動,2024年8月30-31,他們也才辦過所謂的Adelphi Show。還有,耳機界著名的CanJam耳機展也在新加坡分一杯羹。
面對這些競爭者,今年第二屆的Hi End Asia Singapore到底做出什麼成績呢?如果以參展房間數來看,今年是比去年多一些,但我認為還不夠多。除了二樓大廳四間之外,就是23樓的接近三分之二與24樓的幾乎全部房間,加起來大約40個房間。坦白說,以這樣的展出規模,對音響迷的吸引力還不夠強。
此外,來參展的廠商中,有相當多的台灣廠商與少數大陸廠商(慕陸音響與瑋秦唱片出了不少力,國貿局、外貿協會也有補助)。不可諱言,台灣與大陸音響廠商的國際知名度仍在營造中,其品牌吸引力還不夠強。我的意思是:新加坡本地的音響代理商並沒有鼎力相助,會場上看到的國際知名音響品牌還太少,這是痛處。
在此多嘴一下,Adelphi Mall雖然可說是「現成」的另類音響展,但問題是沒有辦Party的氣氛。要知道人是愛湊熱鬧的,音響展可以聚集很多音響同好於一堂,可以看到許多原廠老外,還可以聽到許多歌手的簽唱會,以及音響專家的演講。音響展鬧烘烘的氣氛與Adelphi Mall的「冷靜」形成強烈對比,音響迷的血沸騰不起來。何況,Hi End Asia Singapore會邀請許多國外媒體來報導,網路或紙本上一片「嘉年華」的氣氛,這更是日常Adelphi Mall所無。這次音響展,我看到有些Adelphi Mall的店家關門來參加,這是好現象。期待以後Hi End Asia Singapore這三天展覽時,也就是Adelphi Mall音響業者的公休日,畢竟音響迷都來看展了,也不會有生意可做,倒不如參加音響展。
我在會場上所見到的觀眾,幾乎都是華人,老外所佔比例很低。難道,新加坡聽音響的大部分都是華人?還是說?華人有華人的音響展,老外有老外的音響展?新加坡華裔公民與華裔永久居民佔約75%,馬來裔佔約15%,印度裔約8%,歐亞混血裔約2%。如果從族裔人口比例來看,音響展中所見盡是華人也是合理的。其實,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文,各族裔的母語則是第二語言,所以我認為音響展應該不會分華裔老外,因為不同種族之間溝通無礙,可能真的聽音響的大部分是華裔。
而在活動安排上,主辦單位可說煞費苦心,除了邀請幾家華文媒體與Hifi Pig等英文媒體之外,泰國、馬來西亞媒體也有參與,此外還邀請許多歌手在會場中演唱、辦簽唱會。這些歌手包括EB Duet、 Winnie Ho 何芸妮、 Roger Wang、好薇、Susan Wong 、王聞、曼麗、Oopiib與東哥等(唐成揚)。除了歌手,主辦單位還請了謝誌豪、草爸、賴英智、Richard H. Mak(AnalogMagik CEO,香港出生,移民加拿大,目前定居新加坡)演講。
這些歌手們的演出或簽唱會從早上10點半開始,一直到下午六點半、七點(最後一天到四點,四點半音響展結束),每個小時都有檔次,歌手們輪番上陣,可說沒有間斷,喜歡聽歌手唱歌的人可以坐下來欣賞一整天。此外每天四點半都有Lucky Draw抽獎,讓觀眾歡樂興奮,這樣的活動密度在其他音響展中罕見。
最後說到重點了,到底觀眾人數多不多?如果與我所見過的其他國際、國內音響展相比,我認為Hi End Asia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知道主辦單位取名Hi End Asia的企圖,是想讓這個展成為亞洲音響製造商與歐美音響品牌代理商的目標音響展,展出自己的品牌,再繼而擴大吸引亞洲之外的音響品牌來新加坡參展,最終達成「亞洲慕尼黑音響展」的夢想。
然而,音響展是很現實的雞生蛋、蛋生雞無解問題,要有觀眾,才會有音響製造商或代理商來參展;而如果要吸引觀眾來看,就必須要有足夠多、足夠好看的音響品牌。主辦單位要如何一方面說動音響品牌來參展?同時另一方面又吸引觀眾來看展?我認為音響品牌的增加與觀眾的增加必須同時俱進,而非哪個先行,任何一方先行另一方停滯都會導致失敗。至於要如何讓音響品牌與觀眾同時俱進?那就是主辦單位要傷腦筋的地方了。
站在音響媒體的立場,我們很樂見Hi End Asia Singapore能夠快速成長,讓我們有足夠多、足夠新的音響產品介紹給我們的讀者們。畢竟音響媒體必須靠新的音響產品來吸引讀者們的眼球,如果音響展中所見多是我們已經報導過的器材,或吸引力不大的產品,那麼這個音響展報導本身的眼球黏著度就會不強,當然也無法為Hi End Asia Singapore起推波助瀾的宣傳效果。
期待2025年第三屆Hi End Asia Singapore能夠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