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在古典音樂史上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呢?雖然英國不像德奧或義大利,有那麼多著名音樂家,但倫敦卻是當時的重要城市,音樂家如果有機會都會去拜碼頭,或想去那裏發展。韓德爾就在英國賺了滿缽滿袋,海頓為了倫敦的演奏會而寫了12首交響曲,舉辦多場音樂會為他的晚年創造了高峰。莫札特跟隨父親到倫敦時只有8歲,在這裡寫下他的第一首交響曲。總之,倫敦是音樂史上重要的城市,所以法國女大提琴家Ophelie Gaillard才會想以18世紀跟倫敦有牽連的作曲家製作一張唱片,名為A Night In London。
到底英國在18世紀文化上有多富有呢?根據英國歷史學家Jeremy Black(1955-)的研究,1713年英國報紙的總發行量有250萬份,1780年達到1,400萬份。另外根據「18世紀英國書目提要」,當時出版的宗教書類超過5萬種,社會科學類超過4.7萬種,文學類超過4.5萬種,歷史地理2.5萬種。而畫作的進口每年超過一萬幅以上。而各地的劇院、歌劇院、音樂活動更是順著中產階級的興起而蓬勃發展。18世紀初,倫敦已經有超過500家咖啡館。難怪當時的倫敦是音樂家的掏金窟。
在這張CD中,選了韓德爾(1685-1759)、Nicola Porpora(1686-1768)、Francesco Geminiani(1687-1712)、Johann Adolph Hasse(1699-1783)、Charles Avison(1709-1770)、James Oswald(1710-1769)、Giovanni Battista Cirri(1724-1808)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家並非倫敦原住民,但為了找尋演出機會或為了謀生而來到倫敦,並且在那裏有了很好的發展,還出版自己的作品。
在這張CD中,Ophelie Gaillard領導十幾位團員的Pulcinella樂團,演奏前述作曲家的作品。內中有大提琴大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以及一些好聽的小曲子(例如James Oswald),可說曲曲動聽。而在韓德爾的作品中有加入女高音與Oboe。而在Francesco Geminiani的曲子中有加入女中音。第一首James Oswald的曲子由Ophelie Gaillard以大提琴獨奏演出,在第十七首時又由樂團演出一次。另外CD的軌數只有19軌,但串流卻有21軌,第20軌是由女中音唱Geminiani的曲子,第21軌則是Ode for Saint Cecilia's Day,由第三位女高音歌手與大提琴、樂團演出。
錄音時間2021年9月27-30日,以及2022年1月30日,地點是巴黎Saint-Pierre教堂。錄音公司Little Tribeca。這家錄音公司替法國一些唱片公司錄音,包括Aparte Music等。錄音效果非常優異,無論是大提琴、樂團、女聲都無懈可擊。尤其大提琴的共鳴,還有樂團所發出的那種「香香甜甜」的弦樂味道真的很迷人。音樂好聽,音響效果優異,不買遺憾。Aparte Music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