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創立於1985(或1986)年,不過登記成為公司組織是在1989年,由Larry Gullman在美國北加州創立。一開始公司的業務分為二條路線,一條是致力於CD播放的改善,另一條則是為業界做一些特別訂製的產品。例如他們一開始就替LD雷射唱盤做AC-3的輸出,也做出第一部得到THX認證的雷射唱盤,第一部外接式的AC-3 Demodulator,第一個做出DSS接收器,第一個外接的DTS處理器,第一個大量生產的24/96 DAC,第一個分砌式的R2R Ladder DAC,第一個分砌式非同步升頻器,第一個80bit DSP Digital Filter。
▲MSB的數位產品從一開始就顯得與眾不同,甚至他家的後級長相都是圓筒狀,像個刺蝟。從其產品的特異功能與外觀,就可窺知主其事者絕對有其獨到之處。經過30年的發展,他們目前的產品可說是居數位訊源的領先地位。實在很難想像未來還能推出什麼更頂級的產品。
堅持R2R Ladder DAC
從以上的豐功偉業中,可以窺知MSB一開始其實是致力於AV環繞聲道領域,後來才慢慢進入二聲道領域。剛開始時Larry Gullman是發現CD裡面還有很多訊息沒有被挖掘出來,所以埋首於CD唱盤內時鐘、DAC、讀取系統的研究。慢慢進入分離的轉盤、DAC、時鐘、電源。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他家的R2R Ladder DAC。
R2R Ladder DAC並不是新技術,反而是CD唱盤最早所使用的Multi Bit多位元數位類比轉換架構,它使用的是以二個電阻,一個是R(例如10k歐姆),另一個則是2R(20k歐姆)作為一組,組成如階梯般的架構,利用這個架構來做數位解碼。CD唱盤的初期就是用這種DAC晶片來解碼。後來因為解碼晶片的bit越來越高,取樣頻率也越來越高,使得Multi bit的R2R Ladder DAC的架構越來越龐大,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業界才發展出成本低的1 bit Delta-Sigma DAC,很快的後者就取代前者,現在反而很少廠家使用R2R Ladder DAC。
R2R Ladder DAC成本最高的地方不在使用多少個電阻,而是每個電阻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成本很高,bit數越高,對電阻精度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想要以R2R Ladder做DAC解碼,以現在的高bit高取樣要求來說,電阻都要使用雷射切割等級才夠精密,而且必須以分砌式來做才能容納那麼多的元件。在業界中,使用R2R Ladder DAC的廠家已經不多,最有名的當然就是dCS與MSB。dCS的Ring DAC就是R2R Ladder DAC,如果打開機器,就可以看到有一大片線路板上面排列著電阻,那就是Ladder DAC。
而MSB則更進一步,把Ladder DAC密封起來做成一條條的模組,依照不同等級而使用2條、4條或8條DAC模組。提醒您,每一條Ladder DAC裡面其實都有二組完全一樣的線路,因為是平衡架構設計。所以,如果使用8條模組,實際上等於是擁有16個聲道的解碼功能。為何要用到4條或8條呢?那麼多聲道並聯起來,可以有效降低整體失真。
兒子改頭換面
或許有些人不知道MSB這三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其實這是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有效位的縮寫。MSB所代表的是一列二進位中最大的值,例如如果是16bit,排列起來會是Bit 15、14、13、12、11、10、9、8、7、6、5、4、3、2、1、0 ,其中Bit 15就是MSB。說得更直接些,大家熟悉的十進位如果是90000,那個9是代表萬,也就是最高有效位。MSB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不過當年創立者Larry Gullman會拿來當作品牌名稱,也算是與眾不同。
這麼多年來,MSB不僅只有數位類比轉換器,也有S500、S201立體聲,M500、M204單聲道後級,最近則有Reference與Select外接耳擴,不過並沒有前級,因為他家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都有音量控制,可以直接與他家後級接駁,不需要前級。以前,MSB的產品外觀比較單薄一些,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是幾年前Larry Gullman的二個兒子大學畢業後正式進入公司才改變的。
大兒子Jonathan學電子,負責線路設計;小兒子Daniel學機械,負責機箱設計製造。他們購入CNC 洗床、雷射雕刻機、SMD電路板製造機,終於可以在自家工廠內完成一件產品,這才讓MSB改頭換面。從2016年開始,大兒子Jonathan已經接手CEO,Larry則退居幕後。
▲The Premier DAC的外觀很紮實,那是用整塊鋁合金去削切出來的。二側還刻意作成類似散熱器的模樣。面板上有一個音量旋鈕、LED顯示窗與三個小按鈕。
四型DAC的差異
MSB The Premier DAC早在去年一月就已經在台灣發表,不過由於賣得太好,此間代理商上瑞貨來就出清,因此一直沒有辦法騰出一部來送評,現在我們終於等到了。我們都知道,MSB最頂級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就是The Select DAC,再來是The Reference DAC,接下來是The Premier DAC,最平價者則是The Discrete DAC。在MSB的官網上每件產品都標有價格,您看了一定會不解,怎麼價格差那麼多?其實,MSB所有的DAC都採用相同的設計原理,也都採用他家那分砌式的Ladder DAC。讓價位不同的地方有三:第一是內部分砌式DAC模組的多寡,第二是內部所使用時鐘的精密度。第三則是模組數不同。第四則是機箱。
以最平價的The Discrete DAC來說,內部只使用二個分砌式Ladder DAC模組,而The Premier DAC就使用四個DAC模組。The Reference DAC呢?也是使用四個DAC模組。最頂級的The Select DAC則使用了八個DAC模組。或許您會奇怪,The Reference DAC的價格是The Premier DAC的二倍多,怎麼使用的DAC模組一樣多呢?其實,它們所使用的DAC模組設計原理一樣,但內部功能卻不同,The Select DAC與The Reference DAC使用的是稱為Hybrid DAC,而The Premier DAC與The Discrete DAC所使用的則稱為Prime DAC。
到底這二種DAC模組有什麼不同?二者都使用一樣的設計,一樣的平衡架構,只是Prime DAC模組內所使用的元件數目是Hybrid DAC模組的一半。二者都同時擁有直接解PCM與DSD的能力,不需要把DSD轉為PCM來解。
DAC輸出直通
說到這裡,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提醒大家,那就是MSB的數位類比轉換是直接從DAC模組輸出電壓,沒有經過一般解碼器的電流電壓轉換,也沒有另外給類比放大級,因為直接從DAC模組輸出的電壓就已經足夠驅動前級了。您想想看,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好處?當然是音樂訊號直通,沒有多受線路元件的汙染,難怪MSB的數位類比轉換器聽起來聲音都很直接,很真實。
再來說到內部所使用的時鐘,最便宜的The Discrete DAC的時鐘是不能升級的,而The Premier DAC的時鐘是可以升級的,最高可升級為Femto 93,也就是時基誤差只有93飛秒。The Reference DAC內建的是飛秒140時鐘,可以升級為飛秒77或最頂級的飛秒33。The Select DAC則已經內建飛秒77時鐘,可以升級為飛秒33。或許您有留意到,怎麼The Premier DAC跟The Discrete DAC的內建時鐘都沒標飛秒數字,難道所用的時鐘規格比較低嗎?有關這點還有待求證。
您知道嗎?MSB內部使用的時鐘模組除了石英震盪器之外,其餘線路都是在自己廠內完成的,所以才可以讓他家的時鐘以模組方式插入升級。有些人以為時鐘模組只要買到夠精密的震盪器就可以做成,其實不然。因為越精密的時鐘就需要有越精密的配套線路,包括溫度的穩定控制,所以周邊線路的設計也左右了時鐘的精密度。此外,時鐘安置的位置必須跟DAC模組很接近,這樣才能讓訊號路徑最短,避免被干擾或汙染。記得上次採訪時,曾問到目前時鐘精度只到33飛秒,能否更進一步做到更低的飛秒?當時來台發表的Daniel說可以,只是時間跟價格問題而已。
或許有些人還不知道飛秒Femto的概念,這麼說好了,一般CD唱盤或數位轉換器的時鐘精度大多是皮秒Picosecond的精度,而飛秒則是0.001皮秒,也就是千萬億分之一秒。您看,MSB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光是時鐘方面的精度就比一般高多少。
▲The Premier DAC的背板上可以看出是模組化設計,總共可以插入五個模組,類比輸出一定是跟著二個電源插孔,其餘一定會有數位輸入模組,可以靈活選購。
外接電源
或許您已經注意到,MSB以前的DAC現在都已經停產,而在線上的這四部都是採用外接式電源,並沒有內建電源。而且,外接電源有二種選擇,一種是頂級的Premier Powerbase,這種電源供應器的機箱跟本機一樣大,內部有四組獨立電源。另一種則是體積小不只一半的Discrete Power Supply,內部有二組獨立電源。
您可以購買一個Discrete Power Supply就可以讓機器動作,但也可以購買二個Discrete Power Supply,甚至升級購買Premier Powerbase。本機背板上早已備妥二個電源連接孔,假若您只買一個Discrete Power Supply,原廠會附一個電源轉接頭,把外接電源的輸出轉成二個接頭,電源進入本機之後分別供應數位與類比線路。不過台灣進口的通通是二個外接電源者,因為此間代理商上瑞有比較過,二個電源供應的確勝過一個。使用二個電源時,其中有一個外接電源熱度比較高,一個比較涼,這是正常的,因為數位與類比工作份量不同。
再來是模組,目前MSB所有的DAC都是模組化設計,無論是類比輸出、數位輸入都是模組,機器新購入時當然就已經附有基本模組,讓您可以正常操作聽音樂。如果想要升級或多加模組,那就一個個單獨算錢,包括類比模組都可以增加。這種模組化的作法有幾個好處,一是不會把錢浪費在沒用上的模組,第二是以後數位設計有新的推出,可以與時俱進升級。第三是模組的設計都是獨立屏蔽的,聲音品質更好。
廠內自製
最後說到機箱,所有這四個型號的機箱都是在MSB的自家工廠內製造的,前面說過,其外觀工業設計者就是創辦人Larry Gullman的兒子Daniel設計的。這四型數位類比轉換器的機箱都是用鋁塊削切出來的,不過越貴的越厚越重,也越漂亮。四部DAC中,只有最平價的The Discrete DAC的箱體左右二側是沒有類似散熱器設計。其實那並不是散熱之用,而是美觀。
除了上述主要的差異外,其實還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例如用的電源連接線,還有面板的LED顯示幕。The Discrete DAC的顯示幕由119個LED組成,The Premier DAC則由560個LED組成,The Reference DAC也是560個,不過最頂級的The Select DAC則是由2096個LED組成。LED數量越多,所顯示的數字文字當然就會越細緻。所有的LED顯示幕也都做成模組化。此外最頂級的那二部都有與之搭配的轉盤,而The Premier DAC與The Discrete DAC則沒有與之搭配的轉盤。
▲頂級的Premiler Powerbase外接電源供應器(選配)的機箱跟本機一樣大,內部有四組獨立電源。
MQA、Roon
雖然這四部DAC的價格差那麼多,不過有一點是可以安慰的,那就是它們的數位規格支援不分高低,通通一樣。從44.1kHz到3072kHz,從16bit到32bit;DSD最多到八倍,所有的數位輸入端子通通可以支援DoP(DSD on PCM)。另外有一點音響迷應該也會滿意,那就是四部DAC所使用的數位輸入模組不論價位高低,都可支援MQA,也可當作Network Renderer,也就是可以播放串流音樂。
到此為止,您已經對於MSB這家公司,以及他家產品有完整的概念,現在我們開始來講The Premier DAC。The Premier DAC的外觀很簡潔,只有中央一個顯示幕、左邊三個小按鈕,右邊一個大旋鈕。機箱左右二側有類似散熱器的鏤空造型,其實整個機箱就是散熱器,左右二側的設計只是視覺美觀而已。
右邊那個大旋鈕是音量控制,最大是106,假若您另外接了前級,使用時必須把音量旋鈕開到最大才是正確狀態,或者把Volume設成off。The Premier DAC的音控採用數位式,不過不必擔心數位音控在小音量下會損失解析力,他家的數位音控軟體是自己寫的,與坊間使用者不同。再來,那三個小旋鈕中央那個是Menu,左右二個則是操控鍵,還有做輸入端子選擇。
既然有Menu,意謂著The Premier DAC是要設定的,沒錯,選單中有一些設定功能,包括顯示幕的亮度Bright(有10段亮度,出廠設在8)、Dis(可設On或Auto Off)、Screen(顯示窗字體大小,Small與Big)、Volume(預設值70,另有Off功能,如果有外接前級,原廠建議Off掉音量控制)、Output(Low、High二檔,外接前級時要設在Low,原廠預設在High)、Switch(這是輸入切換,可設手動、Smart、Normal,原廠設在Smart)、Reset(返回原廠設定值)。
堅持不升頻
看過這些功能,如果您有使用過其他廠牌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就會奇怪怎麼沒有升頻選擇與濾波方式選擇?MSB堅持不使用升頻,也沒有提供多種濾波方式,前面說過,它就是直通,直接從R2R Ladder DAC模組輸出強勁的電壓,不經過電流電壓轉換,也不需要類比放大級,直接把音樂訊號送出去給後級,或前級。
來到背板,可以看到輸入輸出端都是一個個模組的設計,總共有五個模組的位置,送來給我評寫的裝了四個模組,包括類比輸出/電源模組、Network Renderer模組、Pro I2S模組、數位輸入模組。類比輸出與電源是同一個模組,可以選擇RCA輸出或XLR輸出,送評的是XLR輸出。而電源插孔則是二組,出廠標準配備是一個外接電源盒,如果想升級可再購一個電源盒,送評的是二組電源盒。
Network Renderer V2就是串流播放,不過The Premier DAC並沒有無線傳輸功能,所有串流都要透過乙太網路連線。為何不使用無線串流呢?MSB認為無線的噪音環境會影響到The Premier DAC的純淨聲音,所以選擇有線連接。
到底Pro I2S端子做什麼用(The Premier DAC有二個這種端子)?那是搭配自家轉盤使用的,The Premier DAC並沒有與之搭配的轉盤,如果要用,那就是越級使用Reference或Select的轉盤。The Premier DAC的數位輸入模組上有一個RCA端子,一個TosLink光纖端子,還有一個BNC端子。假若您外接別廠牌的CD轉盤,只能選擇RCA同軸輸入或光纖輸入,那個BNC端子並非音訊使用,而是時鐘輸出端。最後一個空下來的模組其實是給時鐘升級使用,可以購買更高等級如93飛秒的時鐘模組。最後背板左側還有一個圓孔的RS232端子,那是給12V觸發開關使用,作為中控連線。
二種USB模組
The Premier DAC也可另購MQA USB模組,USB模組有二種,一種是Quadrate USB,另一種則是更高等級的Pro USB。前者的接頭是標準的,後者則是必須與MSB的DAC連用,因為端子是Pro ISL。這二種USB端子都可以與MQA相容,也與Roon相容,最高規格32/768與4X DSD或8X DSD(Pro USB)。不過MSB的MQA解碼很特別,為了保證沒有MQA處理的數位訊號不會被MQA所汙染,所以MSB的MQA解碼有二組通道,一組是給非MQA解碼的數位訊號通過,另一組則是給經過MQA編碼的數位訊號通過。而一般數位類比轉換器則是把數位訊號通通經過MQA解碼晶片,不管有沒有MQA編碼。
The Premier DAC附有一支USB Driver隨身碟,外觀就跟一根鑰匙一樣,如果您用的是PC,想要聽高解析音樂檔,就要把這支USB Driver的驅動程式放到電腦上,不需要去官網下載。如果是使用Mac,那就不需要這支USB Driver了。
對了,The Premier DAC所附的遙控器是相當特殊的,不僅是充電式,而且上面還有一個滾球,就像以前蘋果筆記型電腦上的那個滾球,方便用家操控。
▲The Premier DAC使用了四個The Discrete DAC模組,構成平衡架構,沒有經過一般解碼器的電流電壓轉換。也沒有類比放大級,因為直接從DAC模組輸出的電壓就已經足夠驅動前級了。
直入或前級
聆聽The Premier DAC的場地在我家開放式大空間,搭配的器材有直入ATC SCM100 ASL,或經過Spectral DMS20SS前級;或搭配McIntosh C70前級/2152後級,此時搭配的喇叭是DynamiKKs!Monitor 10.15。至於CD轉盤,原本我想用emmLabs TSDX SE,沒想到它只有一個AES數位輸出與一個emmLink輸出,而The Premier DAC根本沒有AES數位輸入,只有RCA同軸或TosLink光纖。幸好我的Krell MD10轉盤有RCA同軸輸出端子,於是就把MD10拿出來用了。在此要感謝台北Waiting Audio的小闕,我的MD10本來讀取已經有問題,是小闕將它修好的。如果您的CD唱盤有讀取問題(便宜者就不要修了,昂貴的才送去),不妨找闕老闆試試看。
到底是直入比較好聽呢?還是透過前級?當我直入ATC時,聲音比較直接、無隱、清爽,不過聽起來也沒那麼豐滿,而且高頻會稍微突出些,不過並不會造成不快的聽感。反之,如果透過前級,聲音就會變得比較豐滿,也會比較軟質些。到底您想選擇直入後級或經過前級,我想跟府上聆聽空間的條件有關,如果是硬調空間,我想透過前級的聲音表現會比較適合。如果聆聽空間屬於中性或軟調空間,而且不缺低頻量感,我想直入後級會比較適合。
再來看ATC與DynamiKKs!這二套系統,這剛好可以用直入與透過前級的聽感來形容。ATC這套低頻量感比較豐富,聲音中性,帶著軟質。
而DynamiKKs!搭配McIntosh這套的聲音解析度、透明感都很高,聲音直接反應快。依照我的經驗,後者的聲音特質是比較接近我所了解的MSB,所以最後就以此為定稿。先提醒您,The Premier DAC買回來之後,至少要先唱個100小時以上開嗓(Burn In),聲音表現才會慢慢趨近正常,如果每天唱三小時,等於是要三個多月,所以請付出耐心。這段期間暫時先不要作其他調整,等唱滿100小時之後才來考慮更換線材等。
細微振顫清楚
按照慣例,我都是先從小編制音樂聽起,先了解The Premier DAC在樂器上的音質音色表現。我找Harmonia Mundi那張海頓鋼琴三重奏(Trio Wanderer HMM902321)來聽,第一個感覺就是速度反應快,好像每個音符都在跳躍。第二個感覺是小提琴、大提琴、鋼琴都變得更真實。仔細分析,原來小提琴與大提琴的細微擦弦振顫更多,更清楚,這些細微的細節讓小提琴與大提琴聽起來更真。而鋼琴也是一樣,琴音聽起來更豐富,感覺上就像是由2K電視變成4K電視。
再聽Harmonia Mundi的一張CD,那是大提琴與鋼琴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HMN 916 109)。此時我聽出鋼琴的音粒重量感增加了,低音鍵的低頻量感也比較多,這也就是說The Premier DAC的低頻段是豐富的,這種低頻特質用來聽管弦樂就會很棒,因為管弦樂的低頻基礎會顯得厚實,整體音樂聽起來就會有力量。
雖然The Premier DAC的低頻段豐富,但鋼琴音粒聽起來卻不會笨笨的,前面說過,速度反應是很快的,鋼琴音粒是靈動的,尤其高音鍵彈起來好像一顆顆珠子迸射出來般。如果是輕輕彈奏,可以感受到琴槌打擊在弦上的剎那觸感。而低音鍵如果按住久些,更可以清楚聽到很多的細節如灰塵般被激起。
和聲很美
當我聽瑞鳴唱片所出版的那張「永恆的魅力」鋼琴五重奏時,我才算是真正領略了The Premier DAC的厲害之處。什麼厲害之處?五重奏的和聲之美。鋼琴、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與一把大提琴,這五件樂器的音質好,演奏質感真實,尤其演奏出來的和聲一聽就讓人舒服已極,這就是傑出音樂平衡性的代表。有唱過合唱團的人就知道,和聲是很奧妙的事,如果合唱團有人音高唱不準、音量大小控制不好、甚至音色不整齊,整體合唱所唱出來的和聲就不會吸引人。
唯有上述那幾個要素通通到位,才能發出讓人戰慄的優美和聲。人聲如此,樂器也是如此,The Premier DAC能夠把這張CD中的每首五重奏都唱得那麼迷人,這幾乎已經可以代表The Premier DAC的每一處表現都是讓人感動的。
或許您要問:聽The Premier DAC就已經讓總編那麼感動了,聽The Select DAC怎麼辦?沒關係,只要不是二部同時放在現場切換比較,就不會破壞我對The Premier DAC的感動。何況我已經聽過最頂級的The Select DAC與第二級The Reference DAC,並沒有因此而覺得The Premier DAC無法入耳,它現在還是帶給我滿滿的音樂感動。
接著聽流行音樂,聽金池那張「心醉了」。我發現The Premier DAC一個很棒的優點,那就是樂器接觸的感覺很浮凸,金池的形體也浮凸於伴奏樂器之上,這種感覺就好像音場被過濾得更透明、更乾淨,使得各種聲音更清澈的浮出來。而且樂器的重量感特別好,例如第三首的鼓聲打擊。此外,第一首的和聲也同樣覺得特別優美。還有,各種樂器的音色辨識度更高,讓樂器聽起來更像真的。
▲R2R Ladder DAC對電阻精度要求非常高,bit數越高,對電阻精度要求也越高,必須使用雷射切割等級電阻才夠精密,而且必須以分砌式來做才能容納麼多的元件,成本非常昂貴。
高度解析
當我聽陳明章那張「伊是咱的寶貝」時,有點被嚇到,因為我好像是在聽一張以前沒聽過的CD般,是那麼的新鮮。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覺得這張聽過很多次的CD是新鮮的?The Premier DAC的超強解析力。The Premier DAC可以把音場再生得非常透明,而且音場內的樂器完全解析,錄音師加進去的人工殘響更是清楚異常,以前不會去注意到的細微聲音現在都跑到耳邊了。
就以第七首潘麗麗唱的「再會吧北投」為例。歌中的背景伴奏樂器的種類、旋律,還有細微的和聲是截至目前為止聽起來最清晰的。有些音響系統唱起這首歌時,背景聽起來是含糊不清的,即使知道內中有東西,聽起來也是模糊的,無法像The Premier DAC這麼的清晰。The Premier DAC能夠有這麼高的解析力,我認為是R2R Ladder DAC、省了I/V電流電壓轉換,以及沒有類比輸出級所造成的。
聽完陳明章的「伊是咱的寶貝」之後,我突然想到,既然The Premier DAC的解析力那麼強,來聽聽看Eliahu Inbal指揮法蘭克福交響樂團的那張馬勒「第一號交響曲」不知道會怎麼樣?這一聽,更進一步的肯定當年這套Denon錄製的馬勒全集真的是很好的錄音。雖然很多時候樂團都是處於很細緻的演奏,但是The Premier DAC卻能夠把管弦樂團的層次拉開來,空間感更清晰,如此一來樂團各聲部的樂器演奏就變得更浮凸,而且弦樂群合奏時的細微振顫聲波也更為清楚。
樂器浮現
聽過馬勒第一號,我又翻出海飛茲演奏、Walter Hendl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我第一個感受是海飛茲的琴音是浮在管弦樂之上的,也就是說小提琴聲音線條跟管弦樂是油水分離的。再來管弦樂團裡面的各聲部也是更清楚,尤其是低音部,包括弦樂的低音部,那如湖水波動的演奏聽得比以前更清楚。或許您會以為一切都清楚是否也代表不耐聽,或者太強調?不!一點都不會這樣,就好像你用清潔劑把眼鏡的鏡片用溫水洗乾淨、擦乾之後的感覺。
最後我要說一張CD,那就是譚盾的「Fire Ritual」。其實這張CD有二首曲子,第一首是「Violin Concerto Rhapsody and Fantasia」,另一首則是小提琴協奏曲「火祭」。事實上第一首曲子分為二部分,第一部份是Rock the Violin in Rhapsody,第二部分則是A Dream Out of Peking Opera。無論是哪首曲子,譚盾都加入中國元素,以及現代音樂的手法,所以內中音樂的動態範圍非常大,高低起伏經常突然出現,也使用爵士套鼓、各種打擊樂、人聲等。像這樣的音樂如果沒有極高的解析力、透明感,還有超快的暫態反應,就會把曲子弄得很難聽,只會覺得耳朵無法接受。
可是,The Premier DAC卻能夠把這張CD唱得讓我很愛聽,因為內中的樂器非常真實、爵士套鼓音效極佳,突發的強烈演奏The Premier DAC的暫態反應也跟得上,最重要的是雖然音樂猛烈多變,但聽起來卻一點都不亂,所以也不會覺得噪耳刺耳。這些就是The Premier DAC真正厲害的地方,它把音場內的空間感展現得非常清楚,使得音場內的各種樂器都能夠浮出,而且定位極其清晰。整張CD聽完,感覺真的是驚心動魄啊!
▲譚盾的「Fire Ritual」是很棒的曲子,其實這張CD裡面有二首小提琴協奏曲,火祭是其中一首。二首都充滿現代感,但不會讓人無法接受,音效尤其會讓音響迷喜歡。(BIS 2406)
的確第一名
MSB The Premier DAC在他家只是排名第三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但是在聽它的過程中,我往往覺得這就是頂級數位類比轉換器的表現。R2R Ladder DAC是它的心臟,再加上模組化的設計,把個別線路的干擾降到最低。更厲害的是外接二個電源供應,打下穩固的好聲基礎。更棒的是長遠的升級預想,讓您的數位訊源永不落伍。MSB The Premier DAC不辱其名,的確是第一流的數位類比轉換器。 文|劉漢盛
MSB The Premier DAC規格:
產品類型:模組化數位類比轉換器
使用DA:R2R Ladder DAC模組×4
輸出入介面:模組插槽×5
支援規格:32bit/44.1kHz-3,072kHz PCM / 8×DSD
外觀尺寸(WHD): 432x51×305mm
重量:8.2公斤
參考售價:838,000元(含一部Discrete Power Supply)
進口總代理:上瑞(02-86424269)